苦心劳形——寻求真知
魏晋唐宋时期是我国第二次社会转型与文化重构时期。魏晋时期,由于长期战乱的纷扰,人们急于寻找内心的宁静和精神上的寄托。在这种情况下,法显历尽艰险,到域外取经学道,最后给人们带回了精神食粮,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优秀品格。
唐宋时期的统一使社会从分裂走向整合,三教思想进一步融合。这种文化的重构,促使人们敢于面对困难,顽强拼搏。玄奘、鉴真、杜甫和苏轼等文化大家,更是创造了传统文化中自强不息精神的新气象。
法显艰苦跋涉取经学道
先秦时期形成的自强不息的民族精神,经过秦汉时期的发扬光大,激励着后世一代又一代有志之士。比如东晋时期的法显大师,他在人类还缺乏地理知识、交通条件又极为落后的情况下,为了取经,穿行亚洲大陆和南洋海路,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坚忍不拔的优秀品格。
法显,姓龚,出生在一个虔诚的佛教家庭。他有3个哥哥都在童年夭亡,他的父母担心他也夭折,就在他才3岁的时候,就送他到佛寺当了小沙弥。
法显10岁时,父亲去世。他的叔父考虑到他的母亲寡居难以生活,便要他还俗。法显这时对佛教的信仰已非常虔诚,他对叔父说:“我本来不是因为有父亲而出家的,正是要远尘离俗才入了道。”
他的叔父也没有勉强他。不久,他的母亲也去世了,他回去办理完丧事仍即还寺。
法显20岁时受大戒,这是出家佛教徒成年后为防止身心过失而履行的一种仪式。从此,他对佛教信仰之心更加坚贞,行为更加严谨,时有“志行明敏,仪轨整肃”之称誉。
法显受戒后,更加苦心研究佛经。随着学习的深入,他常慨叹律藏残缺,立下了前往天竺即现在的求得佛法的志愿。
399年,65岁的法显不顾年老力衰,决定前往天竺取经求法和参访佛迹。因为他觉得自己已经年逾花甲,如果再不完成夙愿,恐怕永远没有机会了。他就把自己的想法告诉了4位同修:慧景、道整、慧应、慧嵬,4人非常支持这个大胆的决定,并且表示愿意跟法显同行。法显大喜过望,稍做准备之后,5人就一起从长安出发,踏上了向西苦行的路途。
法显等一行5人离开长安,日夜西行,翻越了六盘山的南段陇山,来到了西秦地界。此时正是初夏时节,按照佛教徒的习俗,要停留下来坐雨安居。
雨安居结束后,法显等人继续赶路,经过南凉国,翻山越岭,于第二年暮春进入北凉王段业治下的张掖。法显在这里又遇到了佛教徒智严、慧简、僧韶、宝云、僧景、慧达。这6个人听说了西行求法的事,也很欢喜,表示想一同前去。
队伍又壮大了,法显非常开心。不过此时又到了夏季,于是11个人一起坐雨安居。坐完夏之后,法显的11人僧团离开张掖,经过酒泉来到敦煌。宝云等6人还想在敦煌停留些日子,去鸣沙山看凿石窟,于是11个和尚分成两拨,法显领着4个人先走了。
临行前,敦煌太守李暠给了他们充足的水和干粮,并对法显说:“去西天的路艰险异常,这里向西不远,就有八百里沙河,那里不但有恶鬼食人,还有热风吹人昏迷,明明看见有水草,人畜却被活活渴死,你此去可要多加小心,如果不能前行,就回敦煌来吧!”
法显道了谢,说:“我在长安立下宏愿,不到西天求得戒律决不回头。希望我们回来的时候再见吧!”
法显等人离开敦煌,走了近半个月,终于看见了渺茫可畏的沙河。这里流沙漫漫,极目苍黄,天上没有飞鸟,地上也没有走兽,没有水源,连一棵草木也不生长。法显没有皱眉头,几位僧人结伴向前走去。
走进沙河,才真正体会到旅途的艰苦。行人的两脚经常陷进沙里,走得很慢;沙河里的风时常卷着沙砾迎面打来,让人睁不开眼睛。随身携带的水和干粮吃完了,前面的黄沙还是漫无边际。
僧人们又干又渴,找不到水草,四顾茫茫,不辨方向。只有路上零星可见的古往今来堆积起的人畜骸骨,触目惊心地指示前进的路途。
法显一行跋涉了17天,才走出沙河,来到鄯善国。这里人原来住在楼兰古城,因为罗布泊干涸没水,这才被迫南迁,到了现今这个道路崎岖、土地贫瘠的地方定居。法显等人在这里停留了一个月,跟僧侣们交流学习了天竺语文。
离开鄯善国,他们向西北方向走了15天,来到焉耆国。法显等人川资路费已经花费罄尽,要留留不下,要走走不得,十分尴尬。于是智严、慧简、慧嵬自告奋勇,要前往东北方的高昌国化求盘费。
法显等两人在焉耆待了两个月,没等到智严,却等来了宝云等6人,大家重逢十分欢喜。又等了些时日,还是不见智严等回来。他们只好先行上路了。一行人,离开焉耆国往西南方向行进。经过龟兹后,进入塔克拉玛干大沙漠腹地。
塔克拉玛干沙漠今天是世界上最大的流动性沙漠之一。这里气候干燥恶劣,寸草不生,沙漠里的风推动着200米高的沙丘缓慢移动,使旅途倍加艰难。就是年轻小伙子,遇到这般千里渺无人烟的景象也不免心惊,在里面走上一天也会叫苦不迭,可是年近古稀的法显,却硬是带着僧人小队,咬着牙横穿大沙漠,历时35天。
走出沙漠之后,法显一行来到于阗国。都城在今天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一带。于阗是当时西域佛教的一大中心,法显他们在这里观看了佛教“行像”仪式,住了3个月。
法显一行在于阗国收获颇丰。随后继续西行,准备翻过葱岭。葱岭又叫“雪山”,今天被叫做“帕米尔高原”。葱岭海拔超过4000米,冬夏有雪,气候恶劣,地势险峻,亘古难行,而且经常发生雪崩。
法显的僧人小队不怕艰险,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才翻过葱岭,来到北天竺境内的陀历国。法显等人从陀历国向西南方向行进,沿途是崇山峻岭,道路崎岖。山上除了石头寸草不生,往下望一望是万丈悬崖,令人心惊目眩。印度河在崖下奔流而过,水声雄浑气势宏大。
从这里过河无舟无桥,只能沿着前人凿出来的700级狭窄的石阶,小心翼翼地贴着山崖前进。
走完梯级,就看到一根悬索通到80步外的河对岸,要想过河,只有抓住绳索攀援过去。7个人一鼓作气,抓着晃晃悠悠的悬索,从波涛汹涌的印度河上凌空而过。
法显对和尚们说:“释迦涅槃后300年,就有僧人背着经律从这里渡河而东,东方自此有了佛法。如今又过了400年,我们从这里渡河西去求取经律,这也是一种因缘啊!”
法显的7人小僧团渡过印度河,来到乌苌国境内。这时候已经是402年的春夏之交,也是法显远行的第四年了。法显准备在乌苌国坐雨安居,而慧景、道整、慧达听说西南方的那竭国有一处胜迹佛影窟,里面留有释迦牟尼的影子,心里向往不已,马上就想去看。于是这3个和尚再一次组成先遣队,往那竭国先走了。
法显等4人在乌苌国雨安居结束后,准备继续南行。这时候,先到那竭国去的慧达返回弗楼沙。慧达、宝云、僧景也表了态,打算供养佛钵之后就回国去。慧应又得了急病,没过几天就不幸去世。
法显觉得很伤感,这是他西行以来感到最落寞无助的时候。但他又没法放弃,慧景和道整在前方等着他。他默默收拾好行装,深吸一口气,一个人孤零零地朝那竭国进发了。
法显独自向西来到了那竭国的酰罗城。这里以供养着释迦牟尼佛的头顶骨著称。法显这里与慧景、道整会合。开春以后,3个人启程南下,走到了小雪山。
小雪山冬夏积雪,寒冷异常。他们爬到山的北阴,突然遇到寒风骤起,慧景受不住寒流的袭击被冻死了,法显抚摸着慧景的尸体,无限感慨地哭着说:“取经的愿望未实现,你却早死了,命也奈何!”
当初颇具规模的11人小队,死的死,回的回,离队的离队,如今只剩下法显和道整两人。两人互相帮扶着,经历了常人不能想象的艰难,翻过了雪山,到达罗夷国。又经跋那国,再渡新头河,到达毗荼国。接着走过了摩头罗国,渡过了蒲那河,进入中天竺境。
404年,法显他们来到了佛教的发祥地拘萨罗国舍卫城的祗洹精舍,在这里看到佛陀的遗迹。
法显一方面感动赞叹,另一方面又想到自己一行11名僧人,历经千辛万苦,游历诸国,有的远走他乡,有的半途折返,还有的无常坐化,再也不能亲眼看到此番庄严胜景,不由心生悲恸,默默垂泪。
法显和道整从舍卫国继续东行,先后游历了佛陀的祖国迦毗罗卫城以及佛教的圣迹。后来进入天竺,遍历中天竺,参观了鹿野苑后,辗转来到巴连弗城,此时两人已跋涉近20000里,游走近6年。
法显在巴连弗停留了3年,专心学习梵文梵语,抄写律论经典。3年过去了,法显准备启程回国。
这时候,道整对法显说:“此地法度齐备,僧众仪范可观,相比之下,汉土戒律残缺,僧徒修持难得要领。我已下了决心留在此处,从今往后直至证道,我愿生生世世不再生在法外边远之地!”
法显说:“我又何尝不想留在天竺,证道成佛呢?但是我们当初离开故乡来到这里,就是为了取得戒律回国,让僧戒流传汉土,让佛法发扬光大。你留在这里也好,我就一个人回国去吧!”
法显准备好行装,带好抄得的典籍,告别了道整和巴连弗的僧人,独自踏上了回国的行程。
法显顺着恒河东下,经过瞻波国,又向南来到多摩梨帝国。这里佛法也很兴盛,法显在这里写经画像,住了两年。之后,他搭乘商船,在南亚初冬由东北向西南的信风吹送下,经14昼夜来到狮子国。
法显在狮子国停留了两年。有一次,法显在无畏山精舍看到商人用一把祖国产的白绢团扇供佛,他捧着扇子老泪纵横:他已经离开故国12年,当初跟他同行的伙伴们或死或分,如今剩了他一个;所见的山川草木跟故乡完全不同,他已经很久没有讲汉语了。
法显那么想念祖国,那么想念长安,想念吕梁山,想念汾河,想念宽面,想念滩枣,想念无数次出现在梦里的故乡人。他决定动身回国。
411年农历八月,法显完成了取经求法的任务,坐上商人的大船,循海东归。船行不久,即遇暴风,船破水入。幸遇一岛,补好漏处又前行。
就这样,在危难中漂泊了100多天,到达了耶婆提国,即现在的印度尼西亚的苏门答腊岛,一说爪哇岛。法显在这里住了5个月,又转乘另一艘商船向广州进发。
不料行程中又遇大风,船失方向,随风漂流。正在船上粮水将尽之时,忽然到了岸边。法显上岸询问猎人,方知这里是青州长广郡的劳山。时为412年夏季。
法显65岁出游,前后共走了30余国,历经13年,回到祖国时已经78岁了。在这13年中,他跋山涉水,经历了人们难以想象的艰辛。正如他后来所说的:
顾寻所经,不觉心动汗流!
他在临终前的7年多时间里,一直紧张艰苦地进行着翻译经典的工作,共译出了经典6部63卷。他翻译的《摩诃僧祗律》,也叫“大众律”,为五大佛教戒律之一,对后来的我国佛教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法显还将自己西行取经的见闻写成了一部不朽的世界名著《佛国记》。在世界学术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是研究当时西域和印度历史的极为重要的史料。
法显以年过花甲的高龄,完成了穿行亚洲大陆又经南洋海路归国的远途陆海旅行的惊人壮举,他留下的杰作《佛国记》,不仅在佛教界受到称誉,而且也得到了中外学者的高度评价。
[旁注]
沙弥 俗称“小和尚”。在佛教僧团中,指已受十戒,未受具足戒,年龄在7岁以上,未满20岁时出家的男子。若想成沙弥,需受十戒。凡小孩出家,叫做“沙弥”。人若过了70岁,便不准受具足戒,只能受沙弥戒,做沙弥,而不能正式成为比丘。
坐雨安居 古代印度每到夏日雨季的3个月,僧人们为避免损伤草木、踏杀小虫,便不再外出化缘,专一坐在一处修行,称为“坐雨安居”,也叫“坐夏”。这个规矩传到中土,僧人们一般在4月中旬至7月中旬坐夏。
行像 一种宗教仪式。即把佛像安置在装饰性的花车上,众人随其巡行瞻仰、膜拜,此间伴有舞蹈、杂戏的演出。
梵文 为印度雅利安语的早期名称,印度教经典《吠陀经》即用梵文写成,其语法和发音均被当做一种宗教礼仪而分毫不差地保存下来。19世纪时梵语成为重构印欧诸语言的关键语种。梵文不仅是印度的古典语言,也是佛教的经典语言。
团扇 也叫“宫扇”、“纨扇”。是一种圆形有柄的扇子。宋代以前称“扇子”,都指团扇而言。团扇圆形或近似圆形扇面,扇柄不长。团扇系中国的发明,又名“纨扇”,而后传入日本。折扇系日本发明,而后传入中国。
《佛国记》 东晋时期法显撰,别名有《法显行传》、《法显传》、《历游天竺纪传》、《佛游天竺记》等。记述作者399年至413年的旅行经历,体裁是一部典型的游记,也属佛教地志类著作。这部书是研究中国与印度、巴基斯坦等国的交通和历史的重要史料。对我国文化产生了积极影响。
[阅读链接]
法显性情纯厚。有一次,他与同伴数十人在田中割稻,遇到一些穷人来抢夺他们的粮食。诸沙弥吓得争相逃奔,只有法显一个人站着未动。
法显对那些抢粮食的人说:“你们如果需要粮食,就随意拿吧!只是你们现在这样贫穷,正因为过去不布施所致。如果抢夺他人粮食,恐怕来世会更穷。贫道真为你们担忧啊!”
说完,他从容还寺,而那些抢粮的人竟被他说服,弃粮而去。这件事使寺中僧众数百人莫不叹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