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子自我培养浩然正气
自强不息精神被孔门弟子用于实践后,儒家的主要代表之一孟子继承了孔子的衣钵,强调“善养吾浩然之气”,体现了自强不息的生命智慧。
孟子是战国时期邹国人。是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战国时期儒家代表人物。他继承并发扬了孔子的思想,成为仅次于孔子的一代儒家宗师,有“亚圣”之称,与孔子合称为“孔孟”。
孟子思想的形成,是和他母亲的教育分不开的。是孟母的言传身教,才使孟子逐渐成为一个彪炳千古的儒学大师级人物。孟子很小时就失去了父亲,母亲守节没有改嫁。孟母对孟子的教育很是重视,管束甚严,希望有一天孟子能成才为贤。
一开始,他们住在墓地旁边。孟子就和邻居的小孩一起学着大人跪拜、哭嚎的样子,玩起办理丧事的游戏。孟母看到了,就皱起眉头:“不行!我不能让我的孩子住在这里了!”孟母就带着孟子搬到市集。
到了市集,孟子又和邻居的小孩,学起商人做生意吆喝的样子。孟母认为:“这个地方也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就又带着孟子去靠近杀猪宰羊的地方去住。
在这里,孟子便学起了买卖屠宰猪羊的事。孟母知道了,又皱皱眉头:“这个地方依然不适合我的孩子居住!”于是,他们又搬家了。
这一次,他们搬到了学校附近。每月农历初一这个时候,官员到文庙,行礼跪拜,互相礼貌相待,孟子见了一一都学习记住。孟母很满意地点着头说:“这才是我儿子应该住的地方呀!”
孟母三迁以后,虽然为儿子的成长创造了良好的环境,但并没有因此放松对儿子的严加管教。她认为,如果主观上不勤奋努力,还是难成大器的,应该抓紧对儿子的教育。在孟母的悉心教导下,孟子勤奋学习,掌握了丰富的知识。
后来孟子拜孔子的学生为师,学成以后,以士的身份游说诸侯,推行自己的政治主张,没有得到实行的机会。最后退居讲学。
孟子是孔子思想的正统的继承者,他的教育贡献是无与伦比的。他不仅授徒讲学,培养出了乐正子、公孙丑、万章等优秀的学生,还与弟子一起著书立说,著《孟子》7篇,留给后世。犹如绵绵春雨,普降于漫漫的历史文化中。
作为一代儒家宗师,孟子非常重视修养。在心性修养方面,孟子从“性善论”这一根本思想出发,注重以“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来锤炼意志,以“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的标准来衡量是否为“大丈夫”,培养自己的浩然正气。这种自强不息的人格修炼,影响后世数千年。
在《孟子》篇卷3公孙丑章句里,有孟子与学生公孙丑这样一段。孟子的学生公孙丑问孟子说:“老师,我大胆问一句,按现在话说就是你有什么本事和专长呢?”
孟子说:“我懂人,我懂人的性情是如何的,我知人情世故。我善于培养,养育我的浩然之气。”
公孙丑又问孟子:“老师,我再大胆问一句,什么叫做浩然之气呢?”
孟子回答说:“很难用言语表达与讲述它。它就是一种气,而这种气,它是一种至极而正直之气,唯正直才能刚大,而能贯洞识微,合于神明,所以很难说清楚它。”孟子进一步指出:“要培养这种气,就要培养自身的道德与正义,不要做不好的事来损害它。这样久而久之,则可使其气,滋蔓塞满于天地之间,布施德教没有穷尽。”
“气”是一个哲学概念。在我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它表达了一个蕴涵在天地间,能使万事万物具有运动变化动力的能量,这种能量的总和,就称为“气”。气聚而成形为物,气动而使事物产生运动变化。
孟子浩然之气中的“气”,是指人身的,但是又能与天地相通相合的。他说的气里,包含了“气”作为一种根本性能量而推动了天地运行变化所产生天地运行变化的现象与规律,以及这种天地运行变化的现象与规律对人的影响。这种天地运行变化的现象、规律和性质,以人文思想与观念来解释,就是天地的精神。
孟子的浩然之气是配义与道而生出的,是人身集合,积累了正义才能产生出来的,是内而出的,不是非正义的东西可以取代,取得它的。他认为,人的行为不符合道义时,就必没有力量,而必软弱。
为了培养浩然之气,孟子强调意志的磨炼。他举古人的例子了证明这一点。如舜从田野之中被任用,傅说从筑墙工作中被举用,胶鬲从贩卖鱼盐的工作中被举用,管仲从狱官手里释放后被举用为相,孙叔敖从海边被举用进了朝廷,百里奚从市井中被举用登上了相位。
所以,孟子认为:“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伐其身行,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增益其所不能。”
意思是说,上天将要降落重大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一定要道先使他的内心痛苦,使他的筋骨劳累,使他经受饥饿,以致肌肤消瘦,使他受贫困之苦,使他做的事颠倒错乱,总不如意,通过那些来使他的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增加他不具备的才能。
孟子进一步强调,人经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内心困苦,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这一切表现到脸色上,抒发到言语中,然后才被人了解。
孟子还提出“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真知灼见: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这就可以说明,忧愁患害可以使人生存,而安逸享乐使人萎靡死亡。
为了培养浩然之气,孟子强调应该有“大丈夫”志向。《孟子·滕文公下》记载:
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意思是说,高官厚禄收买不了,贫穷困苦折磨不了,强暴武力威胁不了,这就是所谓大丈夫。大丈夫的这种种行为,表现出了英雄气概,显然是一种浩然正气。
“贫贱不能移”是人的理想、道德和一切做人的准则。这句话的真正意思是在告诫穷人:贫贱是很容易移的,恰如“富贵不能淫”实际上富贵是很容易沾染上淫的恶习一样,贫贱很容易使人将贫贱当做不可替代的理由,放弃理想、放弃道德、放弃一切做人的准则。
因此,穷人更应该有精神上的寄托,给自己的道德筑下“防洪堤坝”。无顾影之忧,光明磊落,活得旷达,简单明了,一切非议传谣,自然风止。这种之浩然,令人景仰钦羡。
培养浩然之气的过程,也就是加强道德意识的过程。这种气是通过长期道德实践的积累从内心自然产生的,不是凭偶然几次合乎道德的行为勉强袭取的。孟子甚至认为,只要培养得法,这种气就会变得伟大而刚强,并且四处扩散,上下流行,充塞于天地之间。这充分体现了孟子强调道德作用的思想以及他的学说中具有的神秘主义因素。
孟子的“浩然之气”具有丰富的内涵。它源于孟子性善论的哲学思想及这种哲学思想影响下的独特个性,它以儒家道义为内容,以道德情感为动力。同时,它也是孟子物质生命活力和精神心理活力的表现,这灌注于《孟子》,就形成了孟子的文字具有磅礴雄浑的气势。
孟子的“浩然之气”造就了我们民族最可敬的中流砥柱般的代代精英,他们以救世者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创造着灿烂的思想文化,推动着中华文明不断向前发展。
[旁注]
守节 旧时指不改变节操,特指妇女受封建宗法的强制或封建道德观念的影响,在丈夫死后不再结婚或未婚夫死后终身不结婚。夫死后,立志不嫁,坚守贞操,抚育子女,直至老死就是守节的行为,这样的妇女称为“节妇”。旧时表彰守节给家族带来荣誉,却给妇女带来痛苦。
文庙 是纪念祭祀伟大思想家、教育家孔子的祠庙建筑,在历代王朝更迭中又被称作“夫子庙”、“至圣庙”、“先师庙”、“先圣庙”、“文宣王庙”。其数量之多、规制之高,建筑技术与艺术之精美,在我国古代建筑类型中,堪称是最为突出的一种。
士“士”,上古掌刑狱之官。为贵族阶层,多为卿大夫的家臣。春秋末年以后,逐渐成为统治阶级中知识分子的统称。战国时期的“士”,有著书立说的学士,有为知己者死的勇士,有懂阴阳历算的方士,有为人出谋划策的策士等。
傅说(约公元前1335年~公元前1246年),殷商王武丁的至高权臣大宰相。传说为筑墙的奴隶,他所创造的“版筑”,即俗称“打墙营造技术”,是古代建筑科学史上的巨大成就,是人类建筑史上的巨大进步。后来举以为相,他的治国方略,改变了商代持久的没落。
管仲(公元前725年~公元前645年),称为“管子”、“管夷吾”等。东周春秋时代齐国的政治家,哲学家,军事家。辅佐齐桓公成为春秋时期第一霸主,有“春秋第一相”之誉。
百里奚(约公元前700年~公元前621年),为百里傒简作,也称“百里子”或“百里”,“百里氏”。秦穆公时贤臣,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百里奚辅佐秦穆公称霸,对以后秦国兼并六国结束分裂局面。
[阅读链接]
有一次,孟子的妻子独自一人在屋里,蹲在地上。孟子进屋看见妻子这个样子,就向母亲说要把她休了。
孟母说:“这是你不讲礼仪,不是妇人不讲礼仪。《礼经》上说,进门前要先问屋里谁在里面,进厅堂先高声传扬让里面的人知道,进屋时必须眼往下看。而今你到妻子闲居休息的地方去,不声响地进屋看到她的样子,这是你不讲礼仪,而不是你的妻子不讲礼仪。”
孟子听了孟母的教导后,认识到自己错了,再也不敢讲休妻的事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