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伊战争

两伊战争从 1980 年 9 月爆发至 1988 年 8 月 20 日结束,历时八年。这是自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持续时间较长、损失消耗较大的一场局部战争。

这场战争的起因复杂,归纳起来主要有如下几点:首先,领土争端是导致战争爆发的主要原因,长约 100 公里的阿拉伯河是伊朗和伊拉克南部的自

然边界,双方对于这条河流的主权问题长期存在争执,并曾于 1974 年初发生过武装冲突。1975 年双方在阿尔及利亚调解下签订了和平解决边界问题的协议,规定以主航道中心线为界,伊朗让出原属伊拉克的扎因高斯等四个地区。但事后伊朗却迟迟不肯实现协议上的承诺。伊拉克认为这是“奇耻大辱”。双方的敌对情绪加深。其次,宗教矛盾是导致双方冲突的另一个重要原因。两伊均属伊斯兰教国家,两国的穆斯林多数属于什叶派,伊朗的什叶派在其领袖霍梅尼领导下居于执政地位,而伊拉克的什叶派则长期不处于执政地位,国内教派冲突时有发生。另外,两国均支持对方境内的少数民族库尔德人从事反对本国政府的斗争。最后一点,霍梅尼执政前受伊朗国王迫害时, 曾长期在伊拉克流亡传教。1978 年,萨达姆以“煽动伊拉克境内什叶派叛乱” 为名将霍梅尼驱逐出境,霍梅尼对此一直怀恨在心。总之,多方面的原因使两伊矛盾日趋激化,终于导致了这场战争。

战前,两伊都进行了一系列战争准备工作。伊拉克方面突击开展外交攻势,争取国际社会特别是海湾国家的同情和支持,利用边境冲突掩护地面部队的调动。伊朗方面则不惜重金大量购买武器装备,力图在经济和军事实力上胜过伊拉克。

1980 年 9 月 22 日拂晓,伊拉克总统萨达姆下达了对伊朗发动“威慑性打击”的命令,两伊战争爆发。

战争进程大体分为四个阶段。

第一阶段,是伊拉克进攻阶段,从 1980 年 9 月至 10 月。

9 月 22 日,伊拉克出动大批飞机袭击伊朗首都德黑兰等 15 个城市和 7

个空军基地。23 日凌晨 3 点,伊拉克地面作战部队 5 个师又 1 个旅,约 5 万人,1200 辆坦克越过边境,在北起席林堡,南至阿巴丹的 480 公里的战线上, 分北、中、南三路大军向伊朗境内大举推进。经过一周激战,10 月初,伊拉克占领了伊朗约 2 万平方公里的领土。控制了阿拉伯河东岸的狭长地带。南

部战线入侵深度达 90 公里。

伊朗仓促应战,随即派空军袭击了伊拉克境内 16 个目标,但地面部队不

断后撤,未能挡住伊拉克军队的猛攻。进入 10 月以后,双方不断调整兵力部

署,伊朗由原有的 4 个师增至 7 个师,并在梅赫兰、霍市多次组织反击。伊拉克军队在初战得手之后由于深入太快,后勤补给跟不上进展,加之地形不利,又遭伊朗军队特别是革命卫队的顽强抵抗,进攻速度开始放慢,伊朗终于基本上稳住了阵角,迟滞了伊拉克军队的初战势头。虽然如此,伊拉克军队在巩固战果的基础上仍在向前推进,并于 10 月 24 日包围了伊朗石油中心阿巴丹。在战争的第一阶段,伊拉克利用突然袭击的作战方式,赢得了战场上的主动权。

第二阶段,是伊朗发动局部反攻,伊拉克由攻转守阶段,时间是 1980

年 11 月至 1982 年 2 月。

从 11 月开始,伊朗军队在北线向伊拉克阵地频频反击,但收效甚微。而在中路和南路,伊拉克军队均遭伊朗军队、革命卫队及民众组织的顽强抗击, 未取得进展。至 12 月底,伊拉克在北线马里万地区开辟了新战场,使整个战

线由原来的 480 公里延长到 620 公里。伊朗方面调整部署,加强重镇的防守。战线基本稳定在阿巴丹至阿瓦士、提斯孚尔、沙赫阿巴德一线。其后北线冰冻雪封,南线进入雨季,双方战争消耗都很大,兵员不足,补给困难。交战暂处间歇状态。

1981 年 1 月至 4 月,伊拉克北、中两战线全面转入防御。南线部队则重

点围攻阿巴丹。伊朗军队在组织不同规模的反击的同时,于 1 月 5 日以 3 个装甲团对阿瓦士地区的伊拉克军队发动进攻,但被后者施以重创,损失惨重。伊拉克军队也由于战线过长,兵力分散,攻坚能力有限,再发动大规模攻势已力不从心,其被动的态势日渐明显。

从 1981 年第 3 季度开始,伊朗在阻滞了伊拉克军队的进攻势头以后,不失时机地由局部反击转入全面反攻。9 月底,伊朗在南部战线集中数十万大军,发动了大规模的阿巴丹反击战,歼灭伊拉克 1 个师,解除了伊拉克对阿巴丹的围困,打开了由此通往阿瓦士、达尔赫文的通路。11 月,伊朗军队在中部地区发动了布斯坦战役,击溃了伊拉克 1 个旅,击毁坦克 150 辆,收复

了布斯坦镇。伊拉克为扭转败势,于 1982 年 2 月以两个师向伊朗的布斯坦守军发动进攻,结果未能得手。至此,中部战场的态势继续朝着有利于伊朗的方向发展。

第三阶段,是伊朗进攻阶段,从 1982 年 3 月至 11 月。

3 月 22 日凌晨,伊朗出动正规军 3 个师和部分革命卫队,共 3 万余人, 发动了代号为“胜利行动”的反攻战役。其主力在提斯孚尔和舒什地区切断了伊拉克南北两线军队的联系。经过 8 天激战,伊朗军队突破了伊拉克中线防御,重创伊拉克两个师,全歼两个旅,俘万余人,缴获上百辆坦克和装甲车,收复了扎赫阿巴斯、艾因霍什等重要城镇,共 200 平方公里的失地,伊

拉克军被迫后撤 30 至 60 公里。随后,伊朗调整部署,先后将两个师和大批

坦克、装甲车由中线调往霍拉姆沙赫尔方向,同时调 4 万名革命卫队队员前往阿瓦士西南地区。4 月 30 日,伊朗发动了代号为“圣城行动”的进攻战役, 主力部队在达尔文一带越过卡隆河,突破了伊拉克军的防线,南下迫近霍拉姆沙赫尔城。5 月 24 日发起总攻,一举攻克霍市。6 月 10 日,伊拉克宣布单方面停火,承认 1975 年阿尔及尔协议继续有效。10 天以后,又宣布从伊朗境内撤回全部军队。至 29 日,军队基本撤出,两国边界暂时恢复到战前状态。

7 月 13 日,伊朗集中 10 万大军在猛烈炮火支持下,在宽 60 公里的正面, 兵分三路对伊拉克发动了代号为“斋月行动”的大规模进攻,深入伊拉克境内 8 至 20 公里。随后在伊拉克军队的反击下虽有所退却,但战斗已经开始在伊拉克境内进行了。

28 日,伊朗军队强行攻击,又向伊拉克境内推进了 10 公里。双方开始

了拉据战。10 月 1 日,伊朗出动地面部队 5 万人,控制了曼达利至纳夫塔纳之间的战略公路,对巴格达造成威胁。11 月 1 日,伊朗军队又在中线提斯孚尔以西地区发动了代号为“穆哈拉姆”的攻势。至此,伊拉克欲战不能,欲和不得,完全陷入被动的局面。

第四阶段,从 1982 年底至 1988 年 8 月。这个阶段持续时间较长,双方经过连年征战,均已疲惫不堪,战线呈犬牙交错和相对固定局面。

为了迫使伊朗罢兵言和,伊拉克从 1984 年开始采取“以战迫和”的方针, 在地面和海上连续对伊朗主动出击,并在战斗中多次使用化学武器。伊朗此时也无力发动大规模地面进攻,因而采取了以长期消耗战拖垮伊拉克的战略。在前线不同地段发动中、小规模的有限进攻,力图尽可能多地占领土地。

1986 年,两伊战争再趋激烈,除加强地面交火之外,海上“袭船战”也

日益升级,双方遭到袭击的船只达 106 艘。“袭船战”中非交战国的船只也

被波及。因此科威特于 1986 年底先后两次向联合国 5 个常任理事国提出护

航。联合国为避免战争进一步升级,于 1987 年 7 月 20 日一致通过了第 598 号决议,敦促两伊停火,但两伊之间积怨深久,谁也不肯让步。

1988 年,两伊战争出现重大转机。2 月至 4 月,双方使用数百枚导弹袭击对方城镇。在相持中,伊拉克逐渐占上风。4 月 17 日,伊拉克军队发动“斋月”攻势,次日收复了被伊朗占领两年的法奥地区。此战打开了结束两伊战争的大门。伊朗被迫于 1988 年 7 月 18 日宣布,接受联合国安理会 598 号决

议。8 月 20 日,双方实现停火。长达 8 年的两伊战争遂告结束。

两伊战争是一场有限的边境战争,也是一场旷日持久的消耗战。与 80 年代其他一些局部战争相比,其现代化程度不高,是一场用“现代化武器打的低水平战争”。

具体来说,可归纳为如下几点特征:

首先,在空军运用方面,双方均没有全盘的战略轰炸计划,实施轰炸的盲目性很大。战争开始时,伊拉克几乎出动了可供使用的全部飞机,然而他们却把飞机跑道作为主要打击目标,对大量毫无防护设施的飞机却视而不见,轰炸效果很差。伊朗空军的轰炸往往是出于报复,命中率低,作战效果不明显。

其次,两伊虽然都拥有防空导弹,但双方防空导弹的配套系统都很不完善,缺乏统一指挥,使用者不熟悉其技术和战术性能。

第三,从地面作战来看,伊拉克过于热衷抢占地盘,而不注意歼灭对方主力,在各条战线均未形成拳头。占领一些地区后,战线南北一字展开,无

力向纵深发展战果。另外其战术呆板,指挥亦不得力,均使其作战收效甚微。伊朗方面,对伊拉克的突然进攻缺乏准备,决策意见不一,争权夺利,前线无法组织有效的抵抗。伊朗收复失地后,霍梅尼执意使战争升级,不仅丧失了国际社会调停的良机,而且也遭到伊拉克军队的顽强反击,自身损失很大。总之,两伊战争的结果是两败俱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