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军入侵阿富汗

阿富汗位于亚洲中西部,是一个内陆国家。70 年代初以来,苏联加紧对阿富汗内部事务的干涉,多次进行颠覆活动。从 1973 年到 1978 年,苏联支持乌达德政变,推翻了查希尔王朝;后又推翻了乌达德,培植了塔拉基政权。1978 年阿富汗总理阿明处决塔拉基,在政权内部清洗亲苏分子;表示要与美国实现关系正常化,要求美国恢复对阿富汗的援助;并对苏联方面的一系列要求予以拒绝。在这种情况下,苏联决心通过武装入侵推翻阿明,以保持对阿富汗的控制。

苏联入侵阿富汗的便利条件有二:其一,苏联通过多年的“经援”和“军援”,在阿富汗修建了大量军事设施,加强了对阿军的控制。这些军事设施在入侵行动中发挥了重要作用。苏联在阿军中大量派入各种军事人员,到1978 年时已增至 3000 人,直接控制阿军要害部门,并渗透到营一级和部分战斗连队。其二,苏联充分利用了当时相对有利的国际形势,即美国和伊朗因人质问题关系恶化,无暇顾及阿富汗,而且美国及西方国家历来在阿富汗影响很小。此外,苏联在入侵前还使用多种手段表示支持和信任阿明,以掩盖入侵准备工作。

1979 年 12 月 27 日晚 7 时 30 分,苏军第 105 空降师的部队在驻阿苏军人员和特工人员的协同下迅速开进喀布尔市区,包围和占领了电报大楼、总统府、广播电台,切断了通往机场的公路。苏军与阿明的卫队和首都部分阿军激战 4 小时,阿明在乱枪中被打死,阿政府要员均被逮捕,喀布尔阿军被解除武器。28 日凌晨,秘密设在苏中亚地区的电台转用喀布尔电台的频率, 播发了宣告成立以卡尔迈勒为首的新政权的消息和阿明被处决的声明。之后,苏军东西两个突击群与先期驻阿苏军呼应,开始越过边境,沿东西两条战略公路向阿富汗纵深高速推进。东突击群第 306 摩步师从帕尔梅兹越境,

于 30 日抵达喀布尔,与苏军第 105 师会合,然后向坎大哈推进;后续部队第

16、201 摩步师跟进至喀布尔及其以北,控制了战略公路,并以一部前插至贾拉拉巴德及开伯尔山口。西突击群第 375 摩步师经赫拉特于 30 日到达兴

丹,在南进中与空降兵部队和第 360 摩步师一部配合,于 1980 年 1 月 2 日攻占坎大哈,3 日封锁了通往巴基斯坦的山口;第 66 摩步师从阿里巴特地区越境,经卡腊巴格、赫拉特南下进兴丹。

在地面部队推进的同时,空降部队以机降的方式先期占领了赫拉特、兴丹和坎大哈等地的机场。此外,苏军还出动了 4 个前线航空兵团为地面部队提供空中支持。一周之内,苏地面部队即占领了阿富汗全境,实现了对阿全国主要城市和交通干线的控制。

在这次苏军入侵中,阿富汗政府军没有能够组织起任何有效的抵抗。阿富汗穆斯林各派反政府组织进行的一些小规模抵抗也无力阻止苏军的深入。但是这些组织日后成为抗苏游击战的骨干力量。

苏军入侵阿富汗,在战略指导思想上实行的是“有限介入战略”。在战役指挥上,采取了突然袭击、速战速决的作战方针。充分发挥空降兵的作用, 进行突然袭击。阿富汗境内多山,不利于机械化部队大规模展开。因此以具有快速打击能力的空降兵承担直接空袭任务,收效非常明显。另外,空降部队先期占领空降地点,打乱和控制对方首脑机构及电讯系统,陷对方于全面瘫痪状态,为地面大部队的进攻创造了便利条件,起到了配合协同作用。从地面作战来看,中心开花,两路分进合击是这次入侵的主要特点,尤其是苏军的动员和展开与其惯常作法不同,未通过军事演习等活动来调整部署,而是采取就地扩编、临战推进的方式行动,增加了打击的突然性。这反映了苏军在战役战术理论上的一个新观点,即每战集中优势兵力并不是必不可少的,而应对行动的质量提出更高要求。当时的苏联陆军总司令帕夫洛夫斯基指出:“指挥员应学会不单单是用几倍的优势取得胜利,而是以优势的行动取得胜利”。苏军在这次入侵行动中兵力并不占优势(8 个师对阿军 14 个师), 但却是一次攻击质量和突袭质量较高的典型战例。

阿明政权被推翻以后,原来阿富汗的各派反政府组织及其游击队武装成为抗击苏军入侵的主要力量。他们以广大农村地区为基地,同苏联占领军展开了多种形式的游击战。1982 年 3 月,部分抵抗组织成立了统一的政治领导机构和军事指挥机构,即“阿富汗圣战者伊斯兰联盟”。到 1986 年,阿游击

队已发展到 20 多万人,游击队组织达 90 多个。阿富汗游击队的战术是根据具体情况的不同而相机变化的。首先,他们一般是以小股分散行动为主,在全国范围内广泛实施破袭战,诸如埋设地雷、设置路障、破坏桥梁和公路等交通系统,给苏军后勤补给造成困难,同时也随机炸毁苏军设施。其次,打伏击是游击战术的主要方式。在一定条件下,集中必要兵力,利用山区有利地形,诱苏军深入,同其展开“推磨战”。阿游击队充分发挥自身优势,适时集中或分散,战术灵活多变。由于阿游击队派系较多,虽然成立了统一领导中心,但统一指挥仍很困难。一个地区可能会有几派游击队同时活动,他们之间独立行动多,相互联系少,在作战指挥上基本上是独立自主,各自为战。

任何对他国实行的军事占领都将必然会遇到对方民间武装长期袭扰的挑战。苏军在阿富汗也不例外。面对阿游击队的多点袭击,苏军以师为单位, 将阿划分为 7 个区,分别负责所在地区的反游击战任务。这样就从组织上建立了在统一作战下实施分割指挥的反游击战体制。在作战方式上先后提出了

固点、守线、净化边境和重点扫荡等多种样式。苏军在加强城市守备的同时, 把重心放到城市外围,摧毁距市区 20 公里内的村庄,毁坏路旁丛林,并大搞清乡。在交通线上,为了对付游击队的破坏,采取控制公路重要路段和桥梁, 在行军纵队或运输车队经过时,派出地面部队和空中警戒分队护送。另外, 苏军还使用机动部队对阿游击区和根据地实行围剿。这种围剿一般实施地面和空中联合进攻,对关键地区反复扫荡。

为了实现长期占领的目的,苏军还封锁边境,重点控制能够通往国外的各个山口和要道,以期切断阿游击队的外援和国外训练基地。除了军事打击之外,苏联还通过多种方式进行政治宣传,设法消除社会上对抵抗组织的支持。

苏军的反游击战措施收到一定的效果。但苏军已陷入了阿富汗“泥潭” 中不能自拔,由此产生的许多派生问题单靠军事占领是无济于事的。国际社会的反响日益强烈,联大和一些国际会议均通过了一系列要求苏联撤军的决议。苏联面对速胜无望、消耗太大、士气低落和国际社会的同声反对,终于在 1988 年 4 月 15 日签署了关于政治解决阿富汗问题的日内瓦协议,于同年

5 月 15 日开始从阿富汗撤军。至 1989 年 2 月 15 日,苏军全部撤出了阿富汗。

持续 9 年的苏阿战争终告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