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电势差和电势
前几节我们从电荷在电场中受到电场力作用的角度入手,学习了电场强度、电力线等概念。从这节开始,我们将从另一个角度,即电场力做功的角度,继续学习电场的有关知识。
电势差 通过必修课的学习我们已经知道,在电场里,电荷在电场力作用下移动,电场力要做功。对一定量的电荷来说,在电场力作用下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时,电场力做功的多少跟这两点间的电势差(电压)有关系,电势差越大,所做的功就越多。如果电荷 q 在电场中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电场力做的功是 W,那么比值 W/q 就是这两点间的电势差,即
电荷在电场中两点间移动时,电场力所做的功跟电荷电量的比值,叫做这两点间的电势差,也叫电压。电势差通常用符号 U 表示
U = W 。
q
在国际单位制中,电势差的单位是伏特,简称伏,国际符号是 V.1 库仑的正电荷从电场中的一点移动到另一点,如果电场力做了 1 焦耳的功,
这两点间的电势差就是 1 伏特。
由上式可以看出,两点间的电势差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从一点移动到另一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例如在图 6-20 所示的电场中,1 库仑的正电荷由 A 点移动到 B 点,电场力做功为 10 焦耳,则 A、B 两点间的电势差 UAB=10 伏。1 库仑的正电荷由 C 点移动到 B 点,电场力做功为-5 焦耳(即克服电场力做功 5 焦耳), 则 C、B 两点间的电势差应为 UCB=-5 伏。在实际中,有时不需要指出电势差(电压)的正负,这时电势差取绝对值。如上述 A、B 两点间的电势差 U
=10 伏,C、B 两点间的电势差 U=5 伏。
由电势差U = W可知,电荷在电场中确定的两点间移动时,电场力q
做的功 W 等于电量 q 与这两点间的电势差 U 的乘积。即
W=qU。
利用这个公式时,q、U 都取绝对值,算出的功 W 也是绝对值,至于功的正负可以由电荷的正负和移动方向来判断。
【例题】 如图 6-21 所示,一带电量为 4.O×10-9 库的正电荷由 A 点移动到 B 点,求电场力所做的功。已知 A、B 两点间的电势差为 5 伏。
**解:**由公式 W=qU 可知,电荷由 A 点移动到 B 点,电场力做功的大小为W=qU=4.0×10-9 库×5 伏=2×10-8 焦。
正电荷在电场中受力的方向与电力线的方向相同,而电荷移动的方向与电场力的方向相反,所以此电荷从 A 点移动到 B 点,电场力做的功为-2
×10-8 焦。
电势 电势差跟高度差相似。实际中,人们常常不说高度差,而只说高度。例如说室内吊灯的高度是 2.2 米,这时我们是选定室内地面作标准位置(认为它的高度是零),把灯和地面的高度差作为灯的高度。
与此相似,如果在电场中选一个标准位置,那么电场中某点跟标准位置间的电势差,就叫做该点的电势。被选作标准位置的电势为零。电势的
单位和电势差的单位相同。电势和电势差都是标量。
由电势的概念可知,电场中某点的电势在数值上等于单位正电荷由该点移动到标准位置(零电势点)时,电场力所做的功。
例如在 6-22 所示的电场中,取 C 点电势为零,1 库仑的正电荷由 A、B、D 三点移动到 C 点,电场力所做的功分别为 15 焦耳、5 焦耳和-3 焦耳, 这三点的电势就分别为 UA=15 伏、UB=5 伏、UD=-3 伏。
有了电势的概念,我们也可以从电势差等于电势之差的角度去理解电势差。例如图 6-22 中,A、B 两点间的电势差 UAB=UA-UB=15 伏-5 伏=10 伏; D、A 两点间的电势差 UDA=UD-UA=-3 伏-15 伏=-18 伏。
在图 6-22 中,如果取 B 点的电势为零,请同学们算一下各点的电势以及 A 与 B、D 与 A 间的电势差。把计算的结果与上面的结果做一比较,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电场中某点电势的大小与电势零点的选取有关,但是两点间的电势差却与电势零点的选取无关。这就像物体的高度差与零高度位置的选取无关一样(图 6-23)。所以实际中,人们更关心的是电势差。
用电力线不但可以表示电场的强弱,还可以表示电势的高低。由图 6
-22 可以看出,沿着电力线的方向,电势越来越低;逆着电力线的方向, 电势越来越高。电力线方向与电势高低的这种关系在任何电场中都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