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章 摩登舞——华尔兹
华尔兹一词,据考证是大约在1780年前后出现的,而3拍子“蓬嚓嚓"节奏的圆舞则很早之前就流行于欧洲,特别是在德国巴伐利亚和奥地利维也纳一带的农民中;至于华尔兹类型的舞曲,则早在17世纪就演奏于哈普斯堡的皇家舞会上。
尽管华尔兹这种自娱舞蹈形式早已流行于农村,但它能够成为城市民众的舞蹈时尚,却是有其社会变革和艺术趣味等多方面的原因。18世纪末的法国大革命及其在欧洲各国的激烈影响、工业革命的兴起以及工人阶级的大规模出现等等,使人们对自娱性舞蹈风格的要求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曾一度广为流行的小步舞和加伏特舞因其刻板、拘谨的风格而被淘汰。身体轻松自然、风度飘逸洒脱的华尔兹一时间成了人们(特别是法国人)更能自得其乐的方式。
华尔兹的迅速流行自然受到出于种种目的的反对和阻碍。除了教会说它因男女持抱近、动作旋转过快而不道德、不文明,甚至粗俗邪恶、不堪入目外,还有原来靠教授小步舞和其他宫廷舞为生的人们视其为眼中钉、肉中刺。华尔兹的简单易学和自由舒畅的特点,吸引了广大的舞者,常常只要在一旁观看一会儿就能学会。这种舞无需像小步舞那样,非掌握大量复杂的花样才能登场。
第一节 华尔兹的特点
华尔兹舞(Waltz),也称“慢三步",用字母W为缩写简称。由于其音乐速度较慢,所以很受交际舞爱好者欢迎。它的舞曲旋律优美抒情,舞姿优雅,步法以长步为主,节奏为3/4的中慢板,每分钟28~30小节。第一拍为重拍,每小节三拍为一组舞步,每拍一步,三步一起伏循环。华尔兹是属于对角线舞步结构,多回转,身体升降时带有倾斜。通过膝、踝、足底跟掌趾的动作,结合身体的升降、倾斜、摆荡,带动舞步,使舞步起伏连绵,舒缓流畅,舞姿华丽典雅。
华尔兹起源于德国民间舞蹈阿列曼德舞和奥地利乡村舞蹈伦德列尔舞。19世纪中叶,维也纳华尔兹传到美国,当时美国崇尚舒缓、优美的舞蹈和音乐,于是将快节奏的维也纳华尔兹逐渐变成悠扬而缓慢、有抒发性旋律的慢华尔兹舞曲,舞蹈也变成连贯滑动的慢速步型,即现在的华尔兹舞。华尔兹经历了民间——宫廷——社会三个不同发展时期,最终成为目前的形态。
跳华尔兹必须充分表现出圆润、柔和、连绵不断的流动性韵律,而不能出现任何形式的棱角感觉。华尔兹属于一种对角线结构的舞步,舞步中多回旋,舞蹈的大部分时间都在不停地旋转。在舞蹈运行中,人们用柔媚的女性来形容这种舞蹈,把它赞为“舞中女皇"。在每小节乐曲中,都必须经过周期性的波浪起伏。这种周期性的波浪起伏,是华尔兹舞步轻盈飘逸的根本原因。加之华尔兹舞姿中展现出的高雅姿态,所以华尔兹又被人们称为“真正的绅士舞蹈"。
第二节 华尔兹简易舞步
1.前进方步和后退方步
方步是由一个前进基本步和一个后退基本步在运动中构成的。由于约定俗成的男左女右起步习惯,进左退右和退左进右将造成完全不同的运动轨迹发展方向。为了加以区别,我们将进左退右的形式,叫做前进方步,而将退左进右的方式,叫做后退方步。
例如:前进方步
男进左,女退右,有侧身动作。
男右脚刷过左脚旁,横移一步,向左倾斜,注意不可斜向直接跨出;女左脚刷过右脚旁,横移一步,向右倾斜,注意不可斜向后退。
男女同时收脚并拢,留意倾斜和上升运动的保持以及交替重心和下降的转化。
男退右,女进左,有侧身动作。
男左脚刷过右脚旁,横移一步,向右倾斜,不可斜向直接后退;女右脚刷过左脚旁,横移一步,向左倾斜,不可斜向直接跨出。
男女同时收脚并拢,注意倾斜和上升运动的保持以及交替重心和下降的转化。
至此,我们回到了最初的起步点。该舞步可循环地练习。但是,练习前进方步,只能适应进左退右的舞步变化,遇到相反的变化,就无法适应了,所以还要学会和练好后退方步。后退方步和前进方步的要求相同,只是方向略有变化。只有在练好前进方步和后退方步的基础上,才能进行转身步的学习。如果大家还记得前面讲过的转身舞步的一般规律,就会领会到前进方步乃是左转的基础,而右转身步不过是后退方步的发展。
2.前进左转90度和后退左转90度
按方步的结构原理进行转身步的练习,在练习转身步时,应注意:第一步脚的移动必须保持正、直;第二步的横移必须与第一步的运动方向成一直线。练习转身步中容易出现一出脚就将左脚尖撇向左侧,形成一种横向出脚的习惯。表面上看起来无伤大雅,但却会成为以后技艺提高的一种不可逾越的障碍。所以第一步必须和方步一样,无论进退都要保持脚形的正、直,而且在重心完成转移后,必须将脚跟微微抬起,让重心落在脚掌上。这样,在第二步刷过重心脚旁时才能轻松地辗动脚掌,完成90度转身。
例如:连续左转90度
男进左,女退右,有侧身动作。
在第一拍的后半拍就开始转动男伴的左脚和女伴的右脚,开始左转;在第二拍开始时,男右脚和女左脚从刷式位置向外横移,并伴随着(男右女左)肩部引导下的男左倾斜和女右倾斜。
双方收脚并拢,保持倾斜和上升,注意后半拍的重心交替和下降的转化。
男退右,女进左,有侧身动作。
在前一拍的后半拍就开始辗动脚掌(男右女左),开始左转;在第二拍开始时,男左脚和女右脚从刷式位置上向外横移,并伴随着肩部引导的男右倾斜和女左倾斜。
双方收脚并拢,保持倾斜和上升,注意后半拍的重心交替和下降的转化。
反复一遍,回到原起步点,从头开始,循环练习。
3.后退右转90度和前进右转90度
先前进还是先后退是没有一定规则的,尤其是在自娱场合,更是随心所欲。这里主要是为了适应男左女右的起步习惯而作的安排。假如你喜欢先进右脚作前进右转步,不仅是可以的,而且标志着你已经突破了习惯的制约,开始进入自由运动的进步状态了。
因为右转身和左转身的要领皆同,请参照左转身舞步进行练习。
例如:连续右转90度的运动轨迹和运步
第一拍男退左,女进右。
第二拍男横右,女横左。
第三拍双方并脚。
第四拍男进右,女退左。
第五拍男横左,女横右。
第六拍双方并脚。
再从第一拍至第六拍反复一遍,回到原起步点。
第三节 华尔兹标准舞步
标准舞步是指为华尔兹竞技比赛和表演而练习的舞步,必须严格地遵照规范:即必须严格地按舞程线方位进行移动;华尔兹的起步应从斜墙位开始;三个旋回应不少于270度;动作的设计和编排应考虑方位的可行性;脚部动作的程度和形态(指前进时应脚跟先落地、后退时应脚尖先落地,以及并合、开放、锁、刷、滑的准确程度和正直状态等等)的规范性;标准握持及舞姿造型的准确性和艺术性;重心交替过程的稳定性和时机掌握的准确配合性等等。这些要求,我们当然不可能在一个早上就通通达到,但只要坚持练习,就会水到渠成。
1.康德拉交换
男进左,女退右,有侧身和C.B.M.P,注意男伴不可用前掌先落地,上身稍加左旋转,双方视点同向。
第二只脚向第一只脚并拢,并上升至前掌,同时双方视点经上弧线运动向P.P位转移,上身稍加右旋转,身体上挺。
形成P.P位,男进左,女进右。在上升运动中前拿运步,呈开放式形态,在最后一刹那落下脚跟,向下发展。
2.侧行并滑步(一小节运行四步)
节奏表现力为一、二嗒、三,其中第二拍是一次并式滑步。
第一拍在P.P位上,男进右,女进左。
第二拍前半拍男左、女右横移一步变成C.P位,后半拍男右、女左滑脚并拢。注意这两步既要保持上升的态势,又要保持平稳的滑行,不可跳跃和颠簸。
第三拍由C.P位变为P.P位,同时男进左、女进右。在上升运动中前掌运步,呈开放式形态,在最后一刹那落下脚跟,向下发展。
3.O.P式右转身90度(一小节完成)
这是基本右转90度的变形式旋回,由于体位的变化而使脚位出现交叉动作,其余要求不变。
在右外侧(O.P)男进右、女退左,有侧身和C.B.M.P。
右转90度男横左、女横右,形成C.L有倾斜。
双方并脚(上升和运步的规律不变)。
4.后退顿滑步(一小节运行四步)
节奏表现为一嗒、二、三。第一拍就开始出现锁滑形态。
第一拍前半拍男退右,女进左,在肩部引导下出现倾斜,并向O.P位发展;后半拍形成O.P位,男左脚锁在右脚前面,女右脚锁在左脚后面。
第二拍男退右,女进左,向C.P位变化。
男退左,女进右,回到C.P位。
5.重倾斜(二至三小节完成)
重倾斜也可以叫过度倾斜,即是被人们称为“下腰"的舞姿。实际上,女伴并不是在“下腰",而是身体纵轴偏离垂直状态的表现。正确的理解是很重要的,因为“下腰"的概念很容易导致舞姿的“走样"或变形,从而出现男伴俯身和女伴颈椎部分的错误形态。
在第一小节的第一拍或第二拍主要是依前一个衔接步的形态而定,形成男退左、女进右的开放式位置,然后紧接着在重心转移的同时,开始左旋转。注意在旋转进行中,既要保持开放式脚位,又要保持C.P的体位。旋转运动的中心点在两人之间,不可以男伴为轴,而形成把女伴“甩"过去的形态。
整个第二小节,都应处于舒缓而匀速的过渡性运动中,恰到好处地形成造型,并使这种运动和第三小节的动作连成一气,不要产生中断性间歇。第三小节实际上是一个康德拉交换,不同的只是男左脚和女右脚都不再移动位置,而是合着重拍的音乐,用一个侧身动作,造成身体的右旋转动律,往下连接。
需要强调指出的是,重倾斜舞姿无论用在什么地方,都必须是男伴面墙位的,绝对不能在面中央方位上运用,而且必须保持C.P位。
6.开放式自然转(两小节完成)
这是一种退行式标准旋回,从逆L.O.D方位开始,到斜墙位结束。
男退左,女进右,当重心移到前掌时,开始右转90度。
男横右,女横左。在面向中央位上开始大幅度右旋转,左脚和女右脚在旋转中保持横向张开的开放式造型,旋转度180度以上。
男落左,女落右,继续保持右转。
在左外侧(P.O)男退右,女进左。有C.B.M.P和倾斜,开始向左转回旋发展。
男进左,女退右,在左转动作中完成,向C.P位变化。
双方在并脚位上升。
7.并脚式自然转(一小节)
这是一种“男伴用脚跟旋转"的特殊变化,也是只能在男伴逆方位上使用。
男退左,女进右。
男右脚向左脚并拢,并用脚跟向右旋转;女横左,并在旋转中并脚,但用脚掌旋转。在后半拍男伴也将重心转移到脚掌,身体上挺,重心上升,向P.P位发展。
在P.P位上男进左,女进右。
8.纺织步(三小节完成)
纺织步是一种体位交织变化的结构方式,又叫“迂回步",它很多种跳法,这里介绍的是其中的一种。
从P.P位开始,男进右,女进左,当重心移至脚掌时,向左旋转。
男进左,女横右,形成O.P位。
男退右,女进左,在O.P位上继续向前(后退)运动并保持旋转的动律。
男退左,女进右,在左转动律中呈C.B.M.P状态。
男退右,女进左,经过C.P位向P.P位发展。
在P.P位上,男进左,女进右。
最后一小节接一个O.P位右转身,注意体位变化的圆润和流畅,不可做成机械式的体位变化。
9.电纹式左转开放(一小节)
男进左,女退右,男在重心移至脚掌时,开始左旋转,另一只脚呈前后开放式。
男落右,女落左,重心上升,另一只脚在空中向重心脚并拢。
在P.P位上,男进左,女进右,保持上升态势,形成开放式(旋转度可自行决定),女用脚后跟旋转。
第四节 跳华尔兹的注意事项
跳华尔兹舞时,要注意舞步的组合练习,即平衡步——方步——方步向左转体——左交换步——方步向右转体——右交换步——斜步(做三次,右脚上步时)——圆步——圆步转体。
另外,还要注意,每个平行踏步的脚都不承担身体重心,下一步就用踏步的脚开步,这也是跳交际舞的一条很重要的规律。
练习方步时,要注意脚的运用,向前走步时是脚跟先着地,脚向侧迈步时是脚趾先着地;向后退步时是脚趾先着地,后退脚与支撑脚是平行的,向侧迈步时也是脚趾先着地。
练习圆步时,两肩始终要对准舞程线,不要扭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