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代画界名家大展才华

元朝立国之初,蒙古族统治者在教育程度、文化艺术素养等方面,与中原士大夫之间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为了进一步巩固统治,于是便开始礼遇儒臣,重视汉文化,并从儒家经典中学习治国安邦之道。

元世祖忽必烈具有雄才大略,他大力招揽人才,广收“江南遗逸”,重用汉族儒臣,还命汉族士大夫对皇室成员及蒙古族大臣弟子进行汉文化教育。

至元仁宗和元文宗时期,朝廷则更进一步“亲儒重道”,礼遇文士,尤其喜好书画艺术。文宗建立奎章阁,任命画家、书画鉴藏家柯九思为鉴书博士,对内府所藏书画进行鉴别查定,所以到了文宗时翰墨之势也达到了鼎盛时期。

在元代绘画中,文人画占据了画坛的主流地位。因元代并没有设立画院,除了少数的专业画家直接服务于宫廷外,大都是身居高位的士大夫画家和在野的文人画家。

这些在野文人画家的创作比较自由,大多数表现了自身的生活环境、情趣和理想。山水、枯木、竹石、梅兰等题材大量出现,直接反映社会生活的人物画减少。作品强调文学性和笔墨韵味,重视以书法用笔入画和诗、书、画的三结合。

在创作思想上元代的绘画继承了北宋末年文同、苏轼、米芾等人的文人画理论,提倡遗貌求神,以简逸为上,追求古意和士气,重视主观意兴的抒发。

元代绘画与宋代院体画的刻意求工、注重形似大相径庭,形成鲜明的时代风貌,也有力地推动了后世文人画的蓬勃发展。

元代绘画中的山水画也达到了画中极致,其创作思想、艺术追求、风格面貌,均反映了画坛的主要倾向,影响后世也最深远。

在元代短短90多年中,画坛名家辈出。在元初,山水画家以钱选、赵孟頫、高克恭为代表,他们均对传统山水画进行了认真探索,并托复古以寻求新的画法门路。

钱选善画青绿山水,师法唐代李思训、李昭道父子和南宋赵伯驹,并融进文人画的笔意和气韵,具有一种生拙之趣。

赵孟頫的山水画,广泛吸收名家之长,强调书画同源,并将书法用笔引入绘画创作中,形成多种面貌。他早年学晋唐,多青绿设色,如《幼舆丘壑图》,空勾填色,不加皴点,格调古拙。

赵孟頫在46岁时,潜心师法五代董源和北宋李成、郭熙的画风,以水墨为主,有时将水墨与青绿画法有机结合,一扫了南宋院体的积习,发展了山水画的表现技法,成就突出。

高克恭的画风多变,其变化出入于米芾、董源、李成之间,形成了浑穆秀润的独特风格,在元初与赵孟頫、钱选并驱。

元代还有一批山水画家,各有师承,自具特色,在画史上也享誉颇高。此外,更是有元代画家画作的山水楼阁,用笔工整细密,折算精确,为元代画界名家。

他们主要继承董源、巨然等的山水画传统,在创作思想和创作方法上,直接或间接地受到赵孟頫的影响,又各具特色。

文人山水画的典范风格至此形成。道释人物画,在元代又发达起来,获得了重要复兴。特别是道教艺术,获得了很大提高。如永乐宫壁画的艺术成就,是民间画工们艺术智慧的显露,为壁画艺术做出了宝贵的贡献。

元代山水画多用纸,利于干笔皴擦,“不为法缚,意超象外”,墨法则干、湿并用,变化莫测,一片莽莽苍苍。

元代水墨画在这个时期也开始了新一轮的重要变革,它逐渐摆脱了宋人院体画风格,重视主观抒发,追求简淡高逸、苍茫深秀的艺术情趣。

“文人画”不但强调以书入画,而且要求画家具有文学修养,把绘画作品变成诗、书、画融为一体的艺术形式,使中国绘画艺术,更富有文学气息和民族特色。

元代的水墨写意画,风格显得十分别致。反映消极避世思想的隐逸山水和象征清高坚贞人格精神的梅、兰、竹、菊、松、石等题材,广为流行。

元代中后期,崛起的著名画家有黄公望、王蒙、吴镇、倪瓒,这四人被后人称为“元四家”。

黄公望发展了赵孟頫的水墨画法,并上追董源、巨然,多用披麻皴,晚年大变其法,自成一家。其作品有浅绛和水墨两种面貌。他的浅绛山水,烟云流润、笔墨秀逸、气势雄浑;水墨山水,萧散苍秀、笔墨洒脱、境界高旷,其韵致高于赵孟頫。

王蒙是赵孟頫外孙,除受赵孟頫影响外,也曾得黄公望指点,又直窥董源、巨然画法。他的山水画以水墨为主,间或设色,善用枯笔,创牛毛皴、解索皴法。其作品布局饱满、结构茂密,山峦多至远近10层,树木不下几十种,笔法苍浑,有蓊郁秀逸、浑厚华滋之致。

吴镇的山水树石以董源、巨然为归,间及荆浩、关仝,多用湿笔,笔法雄劲,墨气浑润。题材以《渔父图》为多,主要描写江南湖山景色,表现画家避世幽居、浪迹江湖、寄兴山水的隐士生活。作品往往题以秀劲潇洒的草书诗词,使诗书画相得益彰。

倪瓒山水画初师董源,后参以荆浩、关仝笔法,写山石树木又兼师李成创折带皴。其作品大多取材于太湖一带湖山景色,多用水墨枯笔干擦,偶尔设色。

倪瓒早中年的时候,其画风以浑厚之中间以萧散秀逸,到了晚年却变为了苍劲之中又出以蕴藉高旷,作品有一种萧瑟荒寒之感。

元四家以他们各自的创新风格和简练超脱的艺术手法,把我国山水画发展到了一个新阶段,代表了这一时期山水画发展的主流。

元代人物画,远不如山水、花鸟画兴盛,与前代相比,呈式微状态。由于尖锐、复杂的民族、阶级、社会矛盾,使大多数画家消极避世,漠视人生。

尤其是文人士大夫画家,他们不再延续早年人们直接反映现实生活的画作,而是主要借山川、枯木、竹石,寄情抒志,很少表现人事的描绘。

然而到了元代末期,随着宗教的风行,在佛道人物画方面,有一定提高。艺术方面,有些画家汲取文人画的笔墨技巧,也获得了一定的成就。

元代枯木、竹石、梅兰等题材的绘画,随着文人画的兴盛,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发生显著变化。其题材往往寓意高洁、孤傲,寄托画家的思想情操。

艺术上讲求自然天趣,不崇尚雕饰和工丽,提倡以素净为贵。主要用水墨技法表现。这种画风也开启了后来的水墨写意花鸟画的先声。

著名花鸟画家有钱选、陈琳、王渊、张中等人。他们在继承宋代院体花鸟画的基础上各变其法。钱选变工丽细密为清润淡雅,晚年更创不假雕饰的水墨写意和彩色没骨的画法。

王渊师法黄筌,作品多用水墨法,变工整富丽为简逸秀淡,是元代成就最突出的花鸟画大家。陈琳、张中笔法粗简,突破了宋代院体绘画一丝不苟的规格。

最著名的竹石画家有李迪、高克恭、赵孟頫、柯九思、吴镇、顾安、倪瓒等人,大都继承文同、苏轼或王庭筠的传统而有自己特色,以水墨法见长。

张逊善画双钩竹,在元代几成绝响。其他竹石名家尚有李倜、谢庭芝等人。以画梅著称者有邹复雷、王冕等人,他们多学自仲仁和尚和杨无咎。邹复雷笔法雄秀洒脱、墨气清润。王冕墨梅枝干挺秀,笔法简洁,深得梅花清幽之致。

元代皇家宫殿和贵族达官府邸,曾盛行用壁画进行装饰。据文献记载,元代宫中建嘉熙殿,一些著名画家如李迪、商琦、唐棣等人曾应召为该殿画壁。蒙古族道士画家张彦辅曾奉旨画钦天殿壁。

一些贵族、达官为附庸风雅,也请名画家在府邸厅堂内画一些山水、竹石、花鸟一类题材的壁画。但随着建筑物的毁灭,这类壁画已不复存在。

元代壁画的盛行,给一大批民间画工提供了施展聪明才智的广阔天地,从而使得唐宋以来吴道子、武宗元等人的优秀壁画传统得以继承和发扬,在我国绘画上占有不可忽视的地位。

元代绘画史论著述,数量不少,但有分量的不多。重要著述在史传类方面有夏文彦的《图绘宝鉴》、庄肃的《画继补遗》。著录兼品评类有周密的《云烟过眼录》、汤允谟的《云烟过眼续录》、汤垕的《画鉴》;画法类有李衍的《竹谱》、黄公望《写山水诀》、吴镇《竹谱》、饶自然《山水家法》、王绎《写像秘诀》等。

此外,像钱选、赵孟頫、柯九思、吴镇、倪瓒、杨维桢等人的诗文或绘画题跋中,也有关于绘画创作方面的重要论述。

元代带来的审美意识的变异,这给中国画的发展不可避免地带来深刻地影响。绘画理论和创作实践中,重视画家主观意志、兴趣和思想感情抒发。

[旁注]

儒家 又称儒学、儒家学说,或称为儒教,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它作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它是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儒家最初指的是冠婚丧祭时的司仪,自春秋起指由孔子创立的后来逐步发展以仁为核心的思想体系。

柯九思(1290年~1343年),元朝仙居较为显扬的一个官宦。天历二年,元文宗仿宋阁学制,柯九思被迁升为奎章阁鉴书博士,专门负责宫廷所藏的金石书画的鉴定。凡内府所藏古器物、书画均命柯九思鉴定。经他鉴定收入内府的有王献之《鸭头丸》、虞世南临《兰亭序》等。

钱选(1239年~1299年),宋末元初著名画家。南宋景定三年乡贡进士,入元不仕。人品及画品皆称誉当时。继承苏轼等人的文人画理论,提倡士气说,倡导戾家画。他提倡绘画中的“士气”,在画上题写诗文或跋语,萌芽了诗、书、画紧密结合的文人画的鲜明特色。

赵孟頫(1254年~1322年),元代著名画家,楷书四大家之一。赵孟頫博学多才,能诗善文,懂经济,工书法,精绘艺,擅金石,通律吕,解鉴赏。特别是书法和绘画成就最高,开创元代新画风,被称为“元人冠冕”。

高克恭(1248年~1310年),官至刑部尚书。他的山水画初学二米,后学董源、李成笔法,专取写意气韵,亦擅长墨竹,与文湖州并驰,造诣精绝。

文人画 也称为士夫画,是国画的一种。泛指封建社会中文人、士大夫所作之画。文人画室画中带有文人情趣,画外流露着文人思想的绘画,陈衡恪解释文人画时讲“不在画里考究艺术上功夫,必须在画外看出许多文人之感想”。

黄公望(1269年~1354年),元代画家。改姓名,字子久,号一峰、大痴道人。擅画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修李成法,得赵孟頫指授。所作水墨画笔力老道,简淡深厚。又于水墨之上略施淡赭,世称“浅绛山水”。擅书能诗,撰有《写山水诀》,为山水画经验创作之谈。

王蒙(1308年~1385年),元代画家。集诸家之长自创风格。作品以繁密见胜,重峦叠嶂,长松茂树,气势充沛,变化多端。喜用解索、牛毛皴,干湿互用,寄秀润清新于厚重浑穆之中。苔点多焦墨渴笔,顺势而下。兼攻人物、墨竹,并擅行楷。作品有《青卞隐居图》、《夏日高隐图》等。

吴镇(1280年~1354年),元代画家。擅画山水、墨竹。山水师法董源、巨然,兼取马远、夏圭,干湿笔互用,尤擅带湿点苔。水墨苍莽,淋漓雄厚。喜作渔父图,有清旷野逸之趣。墨竹宗文同,格调简率遒劲。精书法,工诗文。存世作品有《渔父图》、《双松平远图》、《洞庭渔隐图》等。

倪瓒(1301年~1374年),元代画家、诗人。擅画山水、墨竹,师法董源,受赵孟頫影响。早年画风清润,晚年变法,平淡天真。疏林坡岸,幽秀旷逸,笔简意远,惜墨如金。作品有《渔庄秋霁图》、《六君子图》、《容膝斋图》等。著有《清閟阁集》。

王渊 自幼就开始习丹青,师从于赵孟頫。山水师从于郭熙,花鸟画师承后蜀黄筌,先勾勒后皴染水墨,浓淡深浅,极有韵致,得写生之妙,时称“有笔而无墨”,自成风韵。尤精花鸟竹石,当代绝艺。天机溢发,肖古而不泥古。作品有《秋塘图卷》、《山桃锦鸡图》、《萱花白头图》等。

王冕(1287年~1359年),元代诗人、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学识深邃,能诗,青团墨梅。画梅以胭脂作梅花骨体,或花密枝繁,别具风格,亦善写竹石。兼能刻印,用花乳石作印材,相传是他始创。著有《竹斋集》、《墨梅图题诗》等。

《图绘宝鉴》是一本元朝记录我国画史的著作,作者是夏文彦。卷一系将《图画见闻志》、《宋朝名画评》、《画鉴》等书有关章节汇辑而成。卷二简介三国吴至五代画家。卷三简介宋代画家。卷四简介南宋及金朝画家。卷五为元代及外国画家。

[阅读链接]

倪云林是元代著名的画家,倪云林的绘画艺术是我国文人画史中的典范与巅峰,也是古代绘画史里的传奇人物之一。

但是倪云林有一个不好的习惯就是爱洁成癖。一天,朋友徐氏来访,适逢倪云林的仆人入山担泉水回来。倪云林用前桶煎茶,后桶洗脚,弄得徐氏莫名其妙,问他原因,他说后面那桶水被童子的屁气弄脏,所以用来洗脚。

徐氏咂嘴点头,总算又长了一回见识,在此之前,他对此公的洁癖早有耳闻,比如,倪使用的笔砚,每天都有专人负责擦洗。庭院里的梧桐树,每天派人挑水洗净,以致梧桐最后被洗得枝枯叶黄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