妙手丹青——开创辉煌

宋元时期皇家画院的创立,画学的兴办,文人士大夫绘画的兴起,以及适应民间需要的商品性绘画的兴盛,是这一时期重要的美术现象。

山水、花鸟画的成熟与地位的上升,水墨画的发展,各科画家对“真”的致力于“形似”能力的提高,诗歌、书法对文人画以及宫廷绘画的渗入,作品由偏重描写客体到有意识地展现主体,集中地反映了这一时期绘画的发展变异。

画家们注意观察生活形象及细微生动的塑造形象,画风严谨、精密不苟,技巧上又有不少的新创造。例如北宋文人画家李公麟,不但在道释画中赋予了文人的情调,而且把白画发展为更具表现力的“白描”,影响所及,历经南宋至元明。

元代的统一促进了各民族融合,他们在绘画中重视主观意趣和笔墨风格的表现,诗、书、画进一步渗透结合。水墨山水和花鸟竹石的兴盛,把宋金以来形成的文人绘画推向新的高潮。

北宋的画院高手云集

906年年初,晚唐与五代十国的纷扰终于画上了句号,开始了历时196年的北宋王朝。虽然近80年来征战不断,但并未阻扰社会向前推进的步调,人文科学和各种工艺都得到了融合和升华。

等到了北宋中期以后,不论是社会科学、工商农业、文学诗词、文化艺术等各方面,都超越了前朝盛世的风华,尤其绘画艺术的发展方面,在质与量的开拓上都展现出了空前的辉煌成就。

北宋时期的绘画之所以能够高度发展,经济的繁荣是最大的因素之一,由于商业、手工业和服务业在此时期极为发达,凝聚出了许多繁盛的大、中都城,聚集了大量的人口和财富。

上自皇亲贵族,下至富商巨贾、平民百姓,在经过长年战祸肆虐后,急于追求安定逸乐的环境,以至于对绘画的需求十分殷切;无论是装饰性或创造性的艺术创作都得到极大的发展空间。

城市的商业繁盛,除贵族聚集外,还住有大量的商人、手工业者和市民阶层,城市文化生活空前活跃,绘画的需求量明显增长,绘画的服务对象也有所扩大。

这让宋朝的人们寄望于通过欣赏自然景物来消除奢华生活下的空虚,于是以自然为题材的山水、人物、花鸟等具欣赏性及装饰性的绘画在北宋大量出现。

北宋的山水画的特征在于表现自然中的彻底统一性,山水成为充满庄严肃穆的气氛的绝对性存在,达成自然主义与理想主义的调和。

不是一时一地的山水,而是有天有地的小宇宙,成为道的体现。北宋山水画成就,建立在中晚唐以来水墨画技法的发展,以及在山水画中刻意求真的态度之上。

从取景来说,北宋绘画突破了前人的全景取景,出现了局部取景,其中北宋的范宽的画系自成一派,是我国山水画发展历程中的巨大突破,也为北宋文人画的发展提供了有益借鉴。后人将范宽与李成、董源二人合称“北宋三家”。

由于人们的广大需求,绘画成为商品便成为不可避免的趋势。更重要的是,在汴梁已经出现了画家的行会组织,对民间绘画的风气有推波助澜的效果。

后来更是由于各阶层的人都喜欢以绘画作为室内装潢和欣赏的物品,因此画的形式和陈设方式也有了极大的转变,过去最主要的壁画形式只能见于寺观,一般室内都在壁上张贴画在纸、绢上的作品,以适应欣赏趣味的迅速变化的装饰要求。

不但是墙壁,室内屏风、图障、床椅等木质家具上也多裱画,包括直幅、横披、斗方、团幅、长卷等多样绘画形式的裱装,都成为了此时期重要的陈设形态。

而且人们开始在室内悬挂卷轴画,并在茶馆酒肆和居室厅堂风行,在经济极度繁荣的激励下,绘画艺术的发展也得到了丰厚的物资来源。

北宋初年,参加画院的画家来自西蜀和南唐的画家很多。西蜀画家在965年,随孟昶来汴梁的有黄筌、黄居采、黄惟亮、赵元长、夏侯延祐、袁仁厚、高文进、高怀节、高怀宝等人。

南唐画家在975年随李煜来汴梁的有王齐翰、周文矩、顾德谦、厉昭庆、徐崇嗣等。中原一带若干有名画家也被吸收入画院。王霭、高益、王道真等,都是人物画家,并擅长宗教壁画。

北宋初年的画院中,西蜀画家占重要地位,黄居采和高文进是中心人物。花鸟画方面,来自南唐的徐崇嗣,按照自己祖父徐熙的方法作画就受排挤,不得不改学黄家的画法。黄家的画风支配画院近百年之久。

人物画方面,高文进也很专断。史载王士元画一张《武王誓师独夫崇饮图》,很受观众称赞,汴梁很多人每天到挂画的孙四皓家去看。

孙四皓是汴梁一个有名的好画、好客的人,也是赵匡胤的亲戚,孙家也聚集了很多画家。孙四皓把王士元的这幅画献到皇家,高文进故意定为下品,把王士元气走。

就连宋太宗赵匡胤也进行搜访古今名画。在976阿982年间,赵匡胤下令天下郡县进行搜集,由黄居采和高文进负责鉴定工作。

988年,赵匡胤还在崇文院的中堂设立“秘阁”作为贮藏的地方。

赵匡胤对于绘画很有兴致。除了设立画院和秘阁两事以外,他还撰了一部《名画断》,是按照唐朝一部同名的书的体例编撰的,而成为它的续编,包括103位画家的姓名。

到了宋徽宗年间,画院地位的提升,也是宋代绘画大放异彩的另一项因素。北宋在建国之初,即继承了五代西蜀、南唐的一些旧制度,在宫廷中设立翰林图画院,并吸引集中了一大批全国各地的著名画家,而且开始了培育绘画的专才,成为了我国最大规模的绘画创作中心。

不过,画院画家作画必须合于宫廷趣味,北宋初大多时期,画院崇尚工笔书写、工致富丽,形成院体。由于画院中重视师承法度,一些优秀的传统技法和画风得以保持。

北宋画院的确是一个画坛高手云集的地方,名家辈出,除了山水画与人物画的巨大发展,还兴起了民俗画,张择端的《清明上河图》就是在这一期间绘制的,并成为了史上的最具有影响力的一幅宋代巨制。

《清明上河图》为北宋风俗画,宽24.8厘米,长528厘米,绢本设色。《清明上河图》描绘了北宋时期都城东京的状况,主要是汴京以及汴河两岸的自然风光和繁荣景象。作者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的构图法,将繁杂的景物纳入统一而富于变化的图画中。

《清明上河图》中所绘城郭市桥屋庐之远近高下,草树牛驴驼之大小出没,以及居者行者,舟车之往还先后,皆曲尽其仪态而莫可数记,全副场面浩大,内容极为丰富,整幅画作气势宏大、构图严谨、笔法细致,充分表现了画家对社会生活的深刻洞察力和高超的艺术表现能力。

《清明上河图》不仅仅是一件伟大的现实主义绘画艺术珍品,同时也为我们提供了北宋大都市的商业、手工业、民俗、建筑、交通工具等详实形象的第一手资料。

其实,在这个时候,院画的作品大多都能维持较高的绘画技巧和艺术水准,从而成为了民间画家的楷模,后来却因受法度限制而失去重大创新的机会。

等到了宋神宗时,以郭熙为代表的野逸自然的山水画和以崔白为代表的花鸟风格代替了富丽工致的旧貌,一度为画院注入新气象。也正是这些能创新突破的画家,都是先在院外绽放异彩,进而受到皇帝的赏识,然后才进入到了画院。

画院到了宋徽宗在位期间更加的趋于完备了,1104年3月,宋徽宗赵佶在国子监增设画学。

皇家画院最活跃的时期是从宋徽宗到南迁后高宗、从1101年至1189年年间。画院日趋完备,画院考试正式纳入科举考试之列,以揽天下画家。

考试按题材分6科,将画学分为佛道、人物、山水、鸟兽、花竹、屋木6个专业科目。题目全是摘取古人诗句为题,看谁的构思巧妙,出奇制胜,更有创造性。

在赵佶在位年间,画院科考所订制的评画标准是:笔简意全,不模仿古人,而尽物之情态,形、色俱若自然,意高韶古为上。模仿前人而能出古意,形、色相具物宜,而设色细、运思巧为中。传模图绘,下失其真为下。

这个标准,已与北宋初院画的富丽工致大不相同。而此时随着画院画家的地位也不断提升,在服饰上允许和朝官一样穿配有绯紫和佩鱼的衣服。他们支取钱粮的方式也和宫中其他文人有别,其他的人则称为食钱。陆画院的画家称为俸值,与一般官员相仿。

而且宋徽宗赵佶本身书画造诣颇深,便得此时期的画院创作成为了我国历史上宫廷绘画最兴盛的时期。北宋绘画在赵佶的影响和带动下,学术风气越来越兴盛,当然这也丰富了绘画艺术的领域。

特别是北宋中期宋仁宗赵祯以后,以理学所提倡的言心言性等思想代替了佛教,促成绘画艺术风貌的迅速转变。

当时的绘画净化了各种外来的影响,使我国绘画的民族本色展露无疑,我国古典绘画的时代也臻于成熟,画体更加充实,画法更具创造性,题材也更加广泛。

在人们看来,宋代有不少文人或文人出身的官吏擅长书画,他们或有好名之意,但多以自娱为主,不必如职业画家般为衣食所限而囿于世俗所好的画风,较能按自己的意愿来进行绘画创作。

他们中的大多数画家都有着较高的文化素养,擅长于构思,喜欢把诗文的意境融入画中,没有了画史纵横的习气,并且会不时地在画中央以生拙之笔意,倍增自然雅趣。

这些文人画家中诸多杰出的人士,不但在技巧上能与卓越的职业画家相比,而且比较而言,他们在创作上更加的没有包袱。

并且,由于当时的古诗词是集理学思想的融入绘画意境,使得士人画家、画院画家和民间画家互较长短,互相吸收,创造出我国绘画史上最多元、最全面的高峰期。

[旁注]

北宋 是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与南宋合称宋朝,又称“两宋”。以其建都于北方汴梁,为别于南宋而史称北宋。北宋乃由后周末帝禅让赵匡胤开始。

水墨画 是绘画的一种形式,它被视为我国的传统绘画,也就是国画的代表。基本的水墨画,仅有水与墨,黑与白色,但进阶的水墨画,也有工笔花鸟画,色彩缤纷。后者有时也称为彩墨画。我国水墨画的特点是:近处写实,远处抽象,色彩单调,意境丰富。

范宽 北宋画家。性疏野,嗜酒好道。擅画山水,为北宋山水画三大名家之一。初学李成,后感悟“与其师于人者,未若师诸造化”,遂隐居终南、太华,对景造意,写山真骨,自成一家。作品有《溪山行旅图》、《雪山萧寺图》、《雪景寒林图》等。

汴梁 简称汴,古时候也称东京,是北宋时的国都。它位于河南中部偏东,地处中华民族历史发源地、我国文化摇篮的黄河南岸,是一座历史文化悠久的古城。也就是后来的开封。

孟昶(919年~965年),后蜀末代皇帝。即位初年,励精图治,衣着朴素,兴修水利,注重农桑,实行“与民休息”政策,后蜀国势强盛,将北线疆土扩张到长安。

李煜 五代十国时南唐国君,史称李后主。李煜虽不通政治,但其艺术才华却非凡。精书法,善绘画,通音律,诗和文均有一定造诣,尤以词的成就最高,被称为“千古词帝”。作品有《虞美人》、《浪淘沙》、《乌夜啼》等词。

黄居采 北宋人。善于绘花竹禽鸟,精于勾勒,形象逼真,兼擅奇石山景。五代时仕后蜀为翰林待诏,多画殿庭墙辟和宫闱屏幛。入宋年,仍在翰林待诏,为太宗搜罗并鉴定名画。作品有《山鹧棘雀图》。

高文进 从遇子。工画佛道,曹吴兼备。笔力快健,施色鲜润。唐太宗多次去他的官邸访求,最后,文进才答应跟从太宗赵匡胤。

翰林图画院 宋官署名。雍熙元年设置。宣和是宋徽宗年号,这位皇帝喜好书画艺术,当时文艺事业非常繁荣,宫廷设立了完整周密的画院制度。也称宣和画院,但宣和只是年号,并不是画院名字。宣和画院指宋代宣和年间的翰林图画院。

民俗画 也叫风俗画,在我国民俗画已有1000多年的历史,它是我国民间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关于民俗画的起源,可以追溯到东汉的画像砖。它是劳动人民热爱自己的生活,为记录自己的生活,进而为艺术上的创造而来。

赵佶(1082年~1135年),宋徽宗,是宋朝第八位皇帝。宋徽宗在位时广收古物和书画,扩充翰林图画院,并使文臣编辑《宣和书谱》、《宣和画谱》、《宣和博古图》等书,对绘画艺术有很大的推动和倡导作用。他还自创一种书法字体被后人称之为“瘦金书”。

科举 是历代封建王朝通过考试选拔官吏的一种制度。由于采用分科取士的办法,所以叫做科举。科举制从隋朝大业三年开始实行,到清朝光绪三十一年举行最后一科进士考试为止,经历了约1300年。

宫廷绘画 指围绕着帝王生活、行政而进行的绘画创作,以宫廷画家的创作为主体,亦包括帝王、后妃的画作,以及朝臣和地方官员向宫廷进献的画作。皇帝是宫廷绘画的组织者。宫廷绘画服务于皇家的政治纪实、军事记事、文化娱乐等宫廷活动,反映了皇家的审美意识,是历代杰出艺术家绘画才智的集中体现。

古诗词 是我国独有的一种文体,有特殊的格式及韵律。也泛指古代的唐诗、宋词、元曲等相关古代文艺作品。诗按音律分,可分为古体诗和近体诗两类。古体诗和近体诗是唐代形成的概念,是从诗的音律角度来划分的。

[阅读链接]

北宋年间,绘画成为一种有了固定地位的行业,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有所发展。汴梁的相国寺庙会,大殿后,资圣门前就有与书籍并列的图画买卖。后廊有专门画像的生意。

很多记载透露出绘画进入手工业、商业行列的事实,汴梁有一个画家刘宗道擅长画“照盆孩儿”,画得很巧妙,小孩用手指水盆中自己的影子,影子也指人。

为了防止旁人模仿竞争,每一次创了新稿都是画成几百本以后,一次出售。汴梁也有的画家由于他们长于画小儿,就叫做“杜孩儿”。由于长于画宫室建筑,就叫“赵楼台”。

汴梁有一个出名的美丽女子秦妙观,画家们画了她的像到各地去卖。也有从外地贩到汴梁来的。山西绛州的画家杨威,专画农村生活供应商贩,如果他知道来贩的商人是贩往汴梁,他就告诉他们到画院门前去卖,可以得到高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