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阔多元的南宋画风

北宋末年,大辽的金兵攻陷汴梁,俘虏了钦、徽二宗,于是宋室南渡,宋高宗定都临安,建立了偏安江佐的南宋王朝。

由于自宋高宗开始,朝廷恢复中原的意愿不高,偏安的结果,使得江南地区富庶繁华,但是对外需要付出沉重的岁币用来避免战祸,再加上对内需豢养高官显贵的奢侈生活用度。

由此可见,在这种背景之下,南宋版图中的老百姓们虽然可以称得上算是富裕,却也背负着十分沉重的负担。

在江南一带,自从北宋以来就比较北方而言富庶得多,农工商业均十分兴盛,生活也较奢华。虽然南宋朝廷的大量支出,南方仍然过着奢华的生活,足见江南这片富饶的鱼米之乡,的确有如金山银山般的本钱。

临安在朝廷的刻意营造之下,成为南宋首屈一指的政经文化中心,富裕阶层的豪奢生活直逼帝王,物欲横流之下,绘画自然是不可少的装饰用品,绘画的需求自然与日逐增。

正是因为民众广泛的需求,再加上宋高宗对画院各派系的支持。南宋南迁以后,虽然社会还处于不安动荡局面之下。然而,南宋时期绘画艺术的发展仍然没有因此而停滞。

宣和画院诸多画家也辗转来到临安集结,宋高宗立国不久后,就在临安再立画院,这些流亡画家如:李唐、李迪、杨士贤等均回到画院。

除了这些前朝画家外,画院新人辈出,其中南宋四家中的马远、夏圭,减笔人物画家梁楷,花鸟画家阎次平等都是画院中坚。他们共同推动了各门绘画的发展,使得南宋绘画的影响范围比北宋更大。

南宋的院体画仍继承北宋工笔写实的传统,但构思取景趋于精练简洁,省略无关大局的次要部分以凸显主题。

南宋的院体山水画,虽仍有如北宋全景式讲求雄浑壮阔的画法,但实则受宫廷画院画风的影响,追求细节真实和诗意表达。

画面的诗意追求,成了南宋山水画的自觉的重要要求。而且诗意的追求使画面没有流于庸俗和呆板,细节真实则使画面没有流于空疏和抽象。

南宋画院的课程安排的重点在于传世画作的讨论。它将北宋山水画的发展视为讨论北宋绘画的重点,将以分析北宋前期诸家之山水画风为主,并以郭熙《早春图》与《林泉高致集》为例,讨论北宋山水画与画论之间的关。

南宋时期,绘画的题材、风格与构图的经营布置等方面都有了新的发展和变化,用笔更为流利放纵,布景更趋简略,人物笔简意到,出现了“天水空濛,剩水残山”似的画面,这当然与南宋王朝偏安一隅,政治中心的南移是分不开的。

但是由于政治上的变迁和画家生活地区的由北南移,是南宋的绘画艺术从内容到风格都有新的变化,特别是以李唐,刘松年,马远,夏珪为代表的院体山水画,开创了山水画艺术的新风格,他们四人被称为,南宋四大家。

以“南宋四大家”为代表的南宋院体山水画,弃置北宋以来为主峰为中心的高山激流式构图和细密繁复的笔墨,而创新为简笔化,单纯化的形式,常用两对角远近对照方法形成对角线构图,使画面的中心偏离正中。

整体的画风不再注重山川的完整性,而往往只突出景观的局部,加以强调描写,笔触较以往更加大胆。水墨的表现发挥也更加充分。

画风更经常出现的是颇有选择取舍地从某个角度、某一局部、某些对象甚或某个对象的某一部分出发的着意经营,安排位置,苦心孤诣,在对这些远为有限的对象的细节忠实描绘里,表达出某种较为确定的诗趣、情调、思绪、感受。

南宋的绘画作品比起北宋的意境来说,题材,对象,画面是小得多了,但刻画精巧细致多了,自觉地抒情,诗意也更为浓厚鲜活。

南宋山水画创造了第二种艺术境界,诗意的追求和细节真实同时并举同时对称走向均衡,空间更具意义,以少胜多,以虚代实,以白当黑,以一当十。以简代繁,我国艺术的意境美在这里得到进一步的发展。

虽然,南宋四大家共同开拓了山水画的一代新风,但是,各自也有不同风格。

他们绘画的共同特点就采用截取山腰、山角、水云山色的构图形式,于经营位置上大体相同。李唐的《采薇图》卷,用笔粗简活泼,衣纹淋漓流畅,人物表情生动,对于人物精神面貌的刻画,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李唐的整体风格倾向仍明显为北宋范式,只是他的画风似乎与当时流行于画院的郭熙风格不类,而更近于稍前的范宽,并可上追到荆浩与李思训的影响。

刘松年的作品布局严谨,喜画西湖庄园景色,笔墨严谨细密,刚健兼有滋润,既继承了界画用笔精细的传统,又把人物与环境有机地融为一体,笔墨生妙,诗意浓郁。

马远惯用中锋,布局空阔,他常常不作全景式铺陈格局,而描绘边角之景。他的画作多半趋于一角,所以有“马一角”之称,他画的人物衣纹多用秃笔,被后世称作“撅头描”。

夏珪的画法与马远有相似之处,却又有着自己的风格面貌。夏圭素有“夏半边”之称,意思是指夏圭多作山水滩岸林带半边之景致。

南宋四大家以外,也有画家形成了自己独特的面貌。如米友仁的水墨云山,杨无咎的墨笔梅花,梁楷的泼墨人物,郑所南的兰花等。在他们之前,这些题材与形式都是极为罕见的,也就是说,它们体现了南宋绘画的时代气息。

此外,南宋的宫廷除了沿袭画院旧制外,又增设甲库、修内司等机构,集中更多的优秀画家供职,从欣赏的艺术创作到器用服饰的装饰绘画及记录王侯将相生活、国家典章制度礼仪等,各项绘事需求,无不具备。

各大都城的民间职业画师及其他自发的组织也日趋兴盛,酒楼茶馆沿袭汴梁旧俗,喜欢在楼上挂上名人字画来招揽顾客。

而当时官府中的许多聚会宴席都有四司六局承办服务,其中帐设司便是专门负责厅堂布置。而民间丧葬法事,仙佛道像自然也是必不可少,各寺观庙宇也有大量宗教壁画保存。

所以,南宋特有的时代背景、人为因素及地理环境的诸多配合,造就了我国书画创作及市场买卖新一波的高潮。

南宋画家之多,远过于前代历朝,分类大体与北宋一致,仍然是宫廷画院画家、民间职业画家,及士夫文人画家三类,但是在绘画的内容上就随着社会背景的时代需求而产生了更开阔多元的面貌,除了山水、人物、花鸟三大颗之外,历史故事画,风俗画,节令画,农村画、儿童画等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后来,等到南宋第二任皇帝宋孝宗手上,社会已经非常富裕了。西湖四周,名园迭出。

在一个农历五月的早晨,初阳艳丽,只见一座园林的一角,满树金黄色的枇杷像在招呼人似的。有一青年男子被那黄澄澄的颜色吸引,走了进去。他迎面对着阳光,看着果皮上的毛,看果蒂处那青痕,看果子在不同光影下的透明度。

突然,他被一声婉转的鸟叫惊醒。当他抬头看到这只小鸟时,不由得倒抽一口冷气。一只绣眼鸟。今天运气太好了,竟然看到一只绣眼鸟。

作为南宋画院的画家,谁都会对绣眼鸟极度敏感的。因为宋徽宗曾经画过一幅《梅花绣眼图》。那幅画中,一只绣眼鸟俏立梅树枝头,鸣叫顾盼,神情十分动人。而现在这只绣眼鸟,眼周有一圈白环,几乎与宋徽宗画的那只一模一样。

青年男子隔着枇杷树与绣眼鸟对视,他发现绣眼鸟的眼珠真的是漆黑的,难怪宋徽宗要用漆去点它们。只见绣眼鸟时而啄食枇杷,时而定睛端详,那样子十分生动有趣。

突然,绣眼鸟飞走了,青年男子怅然若失,在五月的阳光下伫立良久,才缓步离开园林。

几天后,皇宫里争相传看一幅画,就是林椿的《枇杷山鸟图》。只见绣眼鸟的羽毛先以色、墨晕染,再用工细小笔拉出根根绒毛,鸟儿背羽显得坚密光滑,腹毛则蓬松柔软,雅致细腻到让人顿生爱怜。宋徽宗那只绣眼鸟,终于在南宋达到了最完美的形态。

稳健扎实的写实功底,是南宋画家的集体特色。正因为下足了写实工夫,林椿的花鸟果品,件件栩栩如生。他的画小品居多,很多是团扇画。大不盈尺却美轮美奂,一把扇子上皆是意趣。他每出一幅,宫中贵人都争相传看。他被宋孝宗封为待诏,并且授金带,备极荣宠。

让人意想不到的是,林椿的画不仅在宫廷受宠,更是在市井里流行,只要他的新画作一面世,马上就有复制品,售价不菲,但远近争购,众安桥夜市上,每当林椿的复制画上市,都会引起一阵骚动,人头攒动,吆喝声此起彼伏,市人趋之若鹜。

据《梦粱录》、《武林旧事》等记载,南宋画院画家的作品,散落在了这个城市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显应观等公众场所,有萧照、苏汉臣的壁画;茶肆酒楼,都以悬挂字画来提升档次,吸引顾客。市民遇有喜庆宴会,所需要的屏风、画帐、书画陈设等都可以租赁。

以扇子为例,专营店就有陈家画团扇铺、周家折揲扇铺等,种类有细画绢扇、细色纸扇、漏尘扇柄、异色影花扇等。夏天一到,满杭州城摇曳的扇子上,便都是画家们的山水、花果、珍禽、人物等各种小品。

画阁、画廊、画堂、画舫、画檐、画屏、画帘、画楼、画馆、画栏。原来,南宋画家的画,是投射在各种生活器具上,融化在市民的日常生活里,许多画家都有市井绰号,如刘松年被称为“暗门刘”,王辉别称“左手王”,居住在石桥附近的王宗元则被呼为“石桥王”。

西湖十景也正是这种汇合的结果。最早出现“十景”记载的《方舆胜览》说:西湖景点名的创始源自“好事者”。但收集、提炼、总结成“十景”的是马远、马麟、陈清波等南宋画院的画家。

“十景”诗情画意的名字以及画家们令人遐想的“十景”图,直接促成了西湖文化的传播,使西湖成为海内外无数人内心憧憬之地。

[旁注]

朝廷 分为内廷和宰相为首的外廷。在汉武帝之前,内廷在政治生活中起的作用很少,仅仅负责皇家内部事务,以及照料皇帝及其家族的起居。汉武帝为了抑制相权,以用兵为理由,召大将军居内,组成皇帝的私人工作机构。汉武帝后期,以尚书令为首的内廷几乎掌握了所有决策权力。

马远(1140年~1225年),南宋画家。出身绘画世家,南宋光宗、宁宗两朝画院待诏。擅画山水、人物、花鸟,山水取法李唐,笔力劲利阔略,皴法硬朗,树叶常用夹叶,树干浓重,多横斜之态。喜作边角小景,世称“马一角”。作品有《踏歌图》、《水图》、《梅石溪凫图》、《西园雅集图》等。

《早春图》绢本,水墨,长158.3厘米,宽108.1厘米。是北宋画家郭熙的作品,署款“早春,壬子郭熙笔”,钤有“郭熙笔”印。《早春图》历来被视为在气势上能与范宽《谿山行旅图》及李唐《万壑松风图》相提并论之巨碑式山水画。

刘松年 南宋著名画家。因居于清波门,有刘清波之号。淳熙年间为宫廷画院学生,绍熙年间为待诏。工画山水、人物,宗张敦礼。作雪松四围晕墨,松针先以笔疏疏画出,再以草绿间点,其干则用淡色染边,雪色毕俏。作品有《秋山行派图》、《渊明还庄图》、《西湖图》等。

夏珪 宋宁宗时期为画院待诏,赐金带。雪景全学范宽,院中人画山水自李唐以下,无出其右者。与马远齐名,时称马夏。画人物酝酿墨色如傅粉之色,笔法苍老,墨汁淋漓。其山水布置皴法与马远同,代表作为《江山清远图》。

甲库 古代专门保管甲历的档案库,始建于唐。唐中央三省每年铨选官吏,凡参加铨选入仕官员的出身、籍贯、履历、考绩及三省的拟官、解官、委官等都要记录存档,这些记录文件称为甲、甲历、官甲或敕甲。

修内司 古代官署。北宋、金、元皆置。宋属将作监,掌宫殿、太庙修缮事务。北宋设勾当官。以大内内侍充任。宋神宗赵顼元丰改制后,隶将作监。

四司六局 宋代官府贵家设四司六局,为盛大宴会供役。四司指帐设司、厨司、茶酒司、台盘司,六局指果子局、蜜煎局、菜蔬局、油烛局、香药局、排办局。

节令画 是具有民俗特色的绘画品种。这种艺术形式不仅流行于民间,同时也存在于宫廷生活中。从汉代开始,如门神、钟馗、《岁朝图》、《五瑞图》、《货郎图》等宫廷节令画代表作。

宋孝宗(1127年~1194年),是南宋最杰出的皇帝,宋孝宗在位期间,孝宗平反岳飞冤狱,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在内政上,孝宗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加强集权,重视农业生产,宋孝宗专心理政,百姓富裕,五谷丰登,太平安乐,史称“乾淳之治”。

《梅花绣眼图》赵佶绘,绢本,设色,纵24.5厘米,横24.8厘米。图中梅枝瘦劲,枝上疏花秀蕊,一只绣眼鸟俏立枝头,鸣叫顾盼,与清丽的梅花相映成趣。此图虽然景物不多,却颇为优美动人。所绘梅花为宫梅,此种梅的画法精细纤巧,敷色厚重,自有一种富贵气息,显然代表了皇家的审美意味。

林椿 南宋时期画家,孝宗淳熙年间曾为画院待诏。绘画师法赵昌,工画花鸟、草虫、果品,设色轻淡,笔法精工,设色妍美,善于体现自然的形态,所绘小品为多,当时赞为“极写生之妙,莺飞欲起,宛然欲活”。作品有:《梅竹寒禽图》、《果熟来禽图》、《葡萄草虫》、《枇杷山鸟图》。

《方舆胜览》南宋时祝穆编撰的地理类书籍。主要记载南宋临安府所属的府州等地的郡名、风俗、形胜、土产、山川、学馆、堂院、亭台、楼阁、轩榭、馆驿、桥梁、寺观、祠墓、古迹、名官、人物、题咏等,内容丰富全面,对于了解南宋时期江南各地的经济、文化、风俗、民情、山川、土产等有着极大的帮助。

[阅读链接]

800年前的一个早春,皇帝宋宁宗对画家马远说,出使金国签订“嘉定和议”的丞相史弥远回来了,今晚有个庆贺宴会,你和你儿子马麟都来参加吧!庆贺宴会在薄暮时分开始。

宋宁宗脸上勉强地挤出了微笑,亲手订下这样的和议,他又哪里真正高兴得起来。但显然今晚的主角马远,尽管他也有些无助,有些孤寒。待宴会散场,还是想着将这场景勾勒出来。

于是就有了后来的《华灯侍宴图》,马远的取景在纵长方形的绢本上,景色分成三段。主题只画到1/3。上面是朦胧的山水,再上面完全是留白。一眼望去,好一场历史深处的华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