浓郁特色的杭州城隍阁
杭州城隍阁位于浙江省杭州市吴山之巅,吴山是七宝山、紫阳山、云居山等几个小山的总称,总面积有6600平方米。
周新祠位于城隍阁前,俗称“城隍庙”,庙内供奉的是杭州的城隍之神周新。
周新是明朝永乐年间的浙江按察使,周新为官刚正不阿,惩治腐恶,执法如山,深受人民的爱戴,人称“冷面寒铁”,后来因受诬陷而被明成祖杀害。
为了平息民愤,明成祖将周新封为杭州的城隍,并在吴山上为他修建了城隍庙,以供香火。
周新祠的规模不大,但是却别具风采。周新祠的门口矗立着一口大钟,相传这口大钟是一口平安钟,只要敲3下就可以保平安。
门前横匾上有“冷面寒铁”匾额。殿内共塑神像3尊。正中供奉的就是周新,周新的座像总高5米,身边站立的分别是手执兵器和印鉴的文武官员,每个高3.8米。这3尊像共用金箔20两贴面。
周新像的顶部是神龛,长2.5米,宽2.8米。
在周新祠的殿堂内,西周墙壁上绘制了6幅画,内容为周新执法如山、微服洞察民情以及被封为城隍的过程等,笔锋流畅,画面精美。
在周新祠的正对面有一处碑亭,亭子中立着“吴山天风”碑。碑亭外一副对联:“湖影长堤分内外,江流至浙划东西。”
周新祠后则为城隍阁,为七层仿古建筑,整体造型具有南宋和元代的建筑风格。城隍阁高约40米,建筑面积达4000平方米左右。
城隍阁主顶顶端为葫芦状宝瓶造型,4个副顶顶端设凤凰造型,整座楼阁仿佛一群展翅翱翔的凤凰,又如仙山琼阁倚天耸立,令人神往。
城隍阁的洞门用蘑菇石砌造而成,底部呈块石状垒筑的坚实基坐,象征着古老的杭州城墙所蕴涵的悠久历史。抬头遥望,二楼的“城隍阁”匾额两旁楹联为:
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
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处楼台。
四楼的匾额则是用篆体书写的“风华竟茂”。
城隍阁的一楼采用了江南特有的木雕、线刻和彩塑工艺美术手法,精心制作了8幅反映南宋时期杭州的风土人情、西湖民间故事和历代与西湖有关的名人工艺品等。
有雕塑彩绘《斗茶图》、东阳木雕《西湖天下景》、雕塑彩绘《西湖龙舟竞渡》、立体硬木彩塑画《南宋杭城风情图》、青石线刻《西湖古代名人》、青石线刻《西湖民间故事》、彩金木雕《南宋宫廷大傩图》和雕塑彩绘《南宋货郎车》等。
特别是大型立体硬木彩塑画《南宋杭城风情图》,整件作品长31米,高4米,深2米。
彩塑画以杭州历史上最辉煌的南宋为时代和社会背景,对当时作为京都杭州的皇城宫阙、官署民舍、街巷河桥、店铺瓦子、庙塔园墅以及社会各阶层的日常生活、文化活动场景作了详尽的再现和描述。
观赏这幅《风情图》,就犹如凭栏眺望一座气象宏伟、内容丰富的我国古代名城一般,具有浓郁的杭州地方特色的历史文化与民俗风情。
二层设有瓯塑展?,瓯塑产于浙江温州,由于温州旧时称作东瓯而得名,民间也称之为油泥塑,历史悠久,整个展厅用非凡的手笔共布置了11幅大型壁塑,从不同的侧面反映了与杭州吴山有关的历史事件、人物和故事。
这11幅壁塑为:《孙权收宝岛图》、《大江风采图》、《宋孝宗砸匾图》、《乾隆除恶霸图》、《一词识柳永图》、《兵围韩王府图》、《施全刺秦桧图》、《温日观骂贼图》、《怒毁魏阉祠图》、《吴山清韵图》和《胡雪岩助银图》,人物造型优美,栩栩如生。
城隍阁的三楼以上则以休闲、赏景、接待、品茗为主。登上城隍阁凭栏远眺,北望西子湖,波平如镜,轻舟荡漾。东眺市区,高楼广厦,栉比鳞次,繁华街市,尽收眼底。南观钱塘江,波涛滚滚,片片帆影消失在云水之间。西览群山,松声竹韵,山峰沉浸在烟云雾蔼之中。
倘若夜登城隍阁,全城灯光闪烁,与天上的皓月繁星相争辉,其情其景尽显徐渭“八百里湖山知是何年图画,十万家灯火尽归此处楼台”的风情。
[旁注]
按察使 官名。唐初仿汉刺史制设立,主要任务是赴各道巡察,考核吏治,由宋代提点刑狱演变而来。明朝省级地方官员分为三司,分别是布政使司、按察使司和都指挥使司,布政使管“民政”,按察使管“刑名”,都指挥使则管“一省军务”。清朝布政使主管民政赋税,按察使职掌不变,都指挥使废置不设。
印鉴 用作印于文件上表示鉴定或签署的文具,一般印章都会先沾上颜料再印上,不沾颜料、印上平面后会呈现凹凸型,在我国古代,印鉴可以分为官印和私印、公印和闲章、阴文和阳文等。
凤凰 是我国古代传说中的百鸟之王,与龙同为汉族民族图腾。凤凰与麒麟一样是雌雄统称,雄为凤,雌为凰,总称为凤凰,常用来象征祥瑞。
瓯塑 俗称彩色油坭塑,又称“彩色浮雕”,是浙江温州独有的民间艺术,也是温州市独有的传统工艺美术品。它是用桐油和泥碾细合成为原料,运用堆塑技艺的手法,用于装饰寺院、庙宇门壁和民间嫁妆品,广泛应用于建筑浮雕、壁画、装饰图案及艺术挂件等。
壁塑 我国绘画、雕塑合一的一种艺术形式。借壁势塑造神鬼、人物、山水、楼阁、花卉等像,并施以色彩,形成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特殊样式。
[阅读链接]
城隍阁一楼的第一幅作品为《斗茶图》,向我们生动地展示了我国悠久的茶文化历史,南宋的杭城“斗茶”活动十分昌盛,可以说是风靡全国。当时,上至达官贵人,下至黎民百姓无不以“斗茶”为乐事。
所谓的斗茶其实就是茶艺表演,不同的是当时人们喝的不是茶叶而在茶末。
人们把加工好的茶末分两次注入沸水中,经调和后茶面就会浮起一层白色的汤花,此时,比赛汤花的色泽和分布是否均匀,茶盏内沿与汤花相接处是否有水的痕迹作为获胜的标准,由于汤花是白色的,所以当时“黑瓷盏”是最受斗茶者所喜爱的茶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