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悠久的祭祀文化

我国从远古时期,就开始讲究礼仪,儒家成为正统思想后,礼仪更是无所不在。与人们日常生活中的礼仪不同,天坛的祭天就显得更为神圣,就连贵为天子的皇上也要跪拜。

我国古代祭祀天地的历史非常悠久,日积月累就逐渐形成了一套程序复杂、规模宏大的仪式了。在举行仪式时,不仅对物品、衣着、器皿有许多讲究,还要有专门的音乐演奏。这些仪式的存在,使天坛的祭祀活动逐渐演变成了天坛文化的一部分,不断为后人所称道。

我国古代的祭祀到了明清时期,都城的大型祭祀活动每年有3次,都是当时的皇帝亲自主持,并且在天坛举行。

天坛并非仅仅用来祭天,它还兼有祈谷和祈雨的功能。每年春节这一天,皇帝都要在天坛的祈年殿举行祈谷礼,祷求上天保佑天下太平和五谷丰登。

每年的农历四月初四,在天坛的圜丘坛都要举行雩礼,为百谷祈求降雨。

每年冬至这一天,皇帝要来圜丘坛举行告祀礼,禀告上天五谷业已丰登了。此次主要是祭祀皇天,并配祭皇帝列祖列宗及日、月、星辰、云、雨、风、雷等,这就是祭天大礼。

祭天是随着先民对天的不断认识而逐渐发展和完善的,而我国古代对天的信仰从周朝时就已固定了下来。

历代皇帝都认为自己是天之子,是受命于天,天能主宰世间一切,天是人间帝王的君父,帝王顺理成章成为天子。古代人认为:

天子者,与天地参,故德配天地,兼利万物,与日月并明,明照四海而不遗微小。

因此,祭天就理所当然成为了天子的一项主要活动。

祭天的种类也有多种,古代主要有3种情况:一是季节性常祀,分为孟春祈谷,孟夏大雩,季秋大亨明堂;二是皇帝于冬至在圜丘举行的南郊大礼;三是最隆重的祭天礼,即在泰山举行的封禅大典。

祭天被列为当时朝廷的重大典礼之一,周朝时已成为了制度,并有了一套颇为复杂的仪式。祭天大礼在每一朝都城的南郊圜丘举行,这一仪式开始于汉代。

到了西汉成帝时,在长安南郊设立了圜丘,并按古代礼仪进行了隆重祭典。这套仪礼制度曾有反复,直至西汉末年才最终确定了下来,并明确了天的至上地位。而曾经受人尊崇的五帝,即苍帝、赤帝、黄帝、白帝、黑帝,则变成了天的属神。

从此以后,历代统治者沿袭此制,均在南郊建立圜丘祭天,并直至清末。历代帝王在南郊设立的圜丘都称作天坛,它渐渐成为了一个王朝政权合法的标志。

我国历史上的每一代帝王都极为重视天坛的兴建,祭天成为了当时国家政治生活中必备的仪式大典,成为了王朝政治生活中的一个重大程式。

天坛祭天这一程式,不但被汉族帝王所传承,就是少数民族建立的政权,也都沿袭不改。金人在重五、中元、重九这几天,也要举行颇具草原民族豪情的“拜天射柳”仪式,而一旦入掌握朝政,便立即放弃旧俗,就建坛拜天。

祭天通常在露天举行,人们供奉的祭品只有上天才能接受。圜丘坛建立于旷野,直面蓝天,正体现了古人的这一思想。

祭品在仪式中必不可少,因为它代表了人们的虔敬,而牺牲主要有牛羊猪等,是供奉上天的实物,当然要经过严格的挑选。

就牛而言,在祭祀仪式之前要进行挑选,首先要是公牛,皮毛纯净,选好后要精心喂养。祭祀用的牛不能有丝毫损伤,倘若有任何一点纰漏,都要随时更换,因为祭品必须是完美无缺的。

历代帝王祭天都遵循周朝礼制,虽然时有增减,但大体变化不大。明代在天坛祭天由此可见一斑,天子在祭天之前要斋戒沐浴,以示对天的虔敬,此为祭礼的前奏。

斋戒分为散斋4天,致斋3天。在此期间,皇帝不能吃荤,不能喝酒,不食葱蒜,不听音乐,不吊丧,不理刑事等,并且要在天坛的斋宫内进行。

历代皇帝都很重视祭天之礼,乾隆帝在位60年中,亲自到圜丘行礼59次,亲自到祈谷坛行礼58次。他中年时常从紫禁城步行至天坛举行祭典,60岁以后精力减退,曾命大学士、礼部酌减礼仪,但告诫臣子“敬天报本,不可疏略”。

重视归重视,但对于过惯了舒适生活的皇帝来说,祭祀时的斋戒实在是苦行僧的日子,因此他们想尽办法简化。清代雍正帝就在仪式举行之前才到天坛的斋宫致外斋,这只不过做做样子,走走过场而已,斋宫也形同虚设。

虽然在《周礼》、《诗经》等古代典籍中已有对祭天活动的记载,但纵观我国历朝历代,清朝在祭服、流程上的条文规章,多过之前的历朝历代。也可以说,清朝是我国历代王朝中祭天礼仪最复杂和最完备的时期。

明清时祭祀的礼节日益繁复,到了清代乾隆时期,各种礼仪制度日益完善,祭祀的大典礼仪与程序规模越来越宏大,场面也更加隆重。祈谷典礼的主要目的是祈祷农业丰收,每年的典礼都在天坛的祈年殿举行。

祭祀前一天,皇帝要到皇乾殿上香行礼,用龙亭将“皇天上帝”牌位及皇帝祖先牌位,恭请到祈年殿内。然后,再到神厨、神库视察祭祀物品的准备情况,巡视完毕后,返回斋宫戒斋。

祭典当天的日出前七刻,天坛的斋宫鸣钟,皇帝出斋宫至具服台更换祭服,经祈年门进祈年殿,立于龙凤石南侧拜位。而王公大臣的陪祭拜位设于殿门外,文武百官的拜位设在坛台之下。

此时,皇帝向“皇天上帝”牌位,行三跪九拜礼,百官随之叩拜。

祈谷典礼的祭祀有九项仪程。

第一项仪程为燔柴迎帝神,赞引官唱赞《燔柴迎帝神》。燎工将一整只犊牛置于燔柴炉口,将敬献上帝的牺牲毛血掩埋在瘗坎里。

此时,乐官高唱《乐奏始平之章》,由73人组成的中和韶乐乐队开始奏乐,钟鼓齐鸣,气势非凡。皇帝到上帝位前,一上描金龙沉炷香,二上捧瓣香,然后依次到列祖列宗神位前行礼。

第二项仪程为奠献玉帛。皇帝将圆形苍壁敬献给皇天上帝,这是祭祀礼仪的重要标志之一。然后,将祭祀用的玉帛敬献给皇天上帝,再依次将祭祀先人用的玉帛敬献给列祖列宗。

第三项仪程为进俎。由执事人员将犊牛放入俎内陈放在神位前,由浇汤官将滚烫的汤水浇到犊牛身上,一时间淑气四溢,以馨亨皇天上帝、祖宗。

第四项仪程为初献敬酒。司爵官将醴酒奉给皇帝,皇帝将酒献于皇天上帝,第一献放置于神位前中间的位置上。与此同时,舞生起舞,先舞武功舞。皇帝献给上帝的酒陈放在供案后,乐舞停止。

接着,读祝官朗读祝文,祈谷祝文大致内容是:

某年月日嗣天子某谨告皇天上帝,我承上帝之命统有万方,人民希望生活安定。

现已到奏,春耕开始,我诚恳地准备迎接上帝降给的幸福。

谨率领百官用玉帛、犊牛、粟、枣、米谷、俎肉、蔬菜等物恭祭。

请祈风调雨顺,谷物丰收,三农仰赖。并请我祖先来奉陪。

请神接受敬意。

读祝官朗读祝文后,乐奏舞起,皇帝依次为列祖列宗敬酒。

第五项仪程为平静献。皇帝将第二爵醴酒献给皇天上帝,然后依次献给祖先。献酒时,64名文舞生手执羽龠,跳起文德舞。

第六项仪程为终献敬酒。

第七项仪程为撤馔。执事人员将馔盘内供品从坛上撤下,依次送往燔柴炉及燎炉准备焚烧。

第八项仪程为望燎。皇帝到望燎位观看焚烧过程。所有献给上帝及列祖列宗的供品,分别送入燔柴炉及燎炉内焚烧,以示虔诚。

祭天典礼经过了一个演变过程,从明时到清初,演变为圜丘祭天、孟春祈谷,皇帝均从天坛西外坛门进入,至清乾隆十六年,又新开了一处外坛门。从此,这两门有了分工,即皇帝祈谷仍走原来北边的门,而冬至祭天则要走新开的南门。

祭天时,在天坛圜丘上层北面设圆形蓝缎幄帐,只供皇天上帝神位。两侧设长方形幄帐,供皇帝列祖列宗配位,其余日、月、星辰、雷、雨、云各从位设帐于中层两侧供奉。每年冬至那天的日出前,皇帝都来此致祭。

皇帝到圜丘祀天,需先在坛东南的幕次内更换祭服,还要脱去鞋子,然后才能登坛行礼。其他如导驾、赞礼、读祝、陪祀、分献等官员,也都一律脱鞋后,方可登坛供事。

至于坛下的协律郎、乐舞生们,虽不能登坛,但也都是要脱鞋后就位执事。祭祀终了,再重新把鞋穿好。这一制度,从洪武八年起实行至嘉靖十七年,即明代重又恢复“天地分祀”之后,才取消。

明代皇帝到圜丘祭天,要手执一种上尖下方的称为“圭”的玉质礼器,。

天子在祭祀前两天,要去查看祭祀所用的牺牲和器皿。祭祀前一天,有关部门把祭祀用的一切物品都要陈设停当。

神位正中为皇天上帝,两侧配亨祖先以及日、月、星、辰、风、雨、雷、电诸神,神位前摆放登、笾、豆、簋、尊、爵等礼器,分别盛有各种祭食。

祭天仪式从冬至日拂晓开始,因为从冬至这天夜里阳气开始逐渐增强,而阳气促使万物滋生繁衍。由于仪式在拂晓举行,所以天坛圜丘坛内墙外面西南方向有灯杆,上面悬挂大灯笼,叫做天灯,照得坛内通明。

皇帝从斋宫坐车来到事先搭好的大帷幕内更换衮冕,然后就位。整个仪式在赞礼官的指挥下进行。祭天大典分为迎神、奠玉帛、进俎、行初献礼、行亚献礼、行终献礼、撒豆、送神、望燎九项程序,直至祭品焚完才算结束。

祭祀过程中,皇帝要率领文武百官不断跪拜行礼。赞礼官高声唱和,人们随之做相应的动作。在赞礼官的唱和下,《中和之曲》奏响,然后郊社令把燎坛上的柴草点燃,焚烧牺牲,随着烟雾飘飘而起,祭品也就意味着送到了上天那里。

皇帝行完拜礼后,走到盥洗位把手里的圭插在腰间,先净手,拿出圭,走上祭坛。《肃和之曲》随之奏响,皇帝跪在皇天上帝的神位前,再搢圭,三上香,奠太帛,出圭,行再拜礼,回到原位。开始奏《凝和之曲》,皇帝到神位前搢圭,奠俎,出圭,回到原位。

接着行初献礼,皇帝走到爵先位,搢圭,洗爵,擦爵,交给执事者,出圭。又走到酒奠所,搢圭,执爵承酒,交给执事者,出圭。

当《寿和之典》响起,随之跳武功之舞,皇帝在神位前下跪,搢圭,上香,祭酒,奠爵,出圭。读祝官读完祝文后,皇帝俯身下拜,起身,再拜,然后回到原位。

亚献礼在《豫和之曲》与文德之舞中进行,行终献礼时奏《熙和之曲》。亚献礼和终献礼与初献礼仪式相同,但不读祝文。

在赞礼官“饮福受胙”的唱和声中,皇帝再次走上祭坛,在饮福位行再拜礼,下跪,搢圭,接过爵,祭酒,饮福酒,把爵放在坫上。然后从奉胙官手中接过胙,交给执事者,出圭,下拜,起身,再拜,回到原位。

随之《雍和之曲》响起,掌祭官把豆撤下,在《安和之曲》中送神,皇帝行再拜礼走到望燎位,在《时和之曲》声中看着焚燎祝版丝帛。

至此礼毕,皇帝回到大帷幕中,脱去衮冕,全部祭天仪式才宣告结束。

天坛祭天的音乐主要是中和韶乐,它是一种集礼、乐、歌、舞为一体的皇家祭祀音乐。中和来自儒家伦理道德观念,儒家认为,人的修养能达到中和境界,就会产生“万物位焉,万物育焉”的神秘效果。

韶乐即美好的音乐。相传舜制的音乐为韶。中和韶乐即最美好的音乐,用于祭祀和大朝会、大宴飨。

顺治元年议定,祭天地、太庙、社稷,都要用中和韶乐,亦称宫廷雅乐,它包括祭祀乐、朝会乐和宴会乐。朝会乐、宴会乐只有奏乐而无演唱和舞蹈。祭祀乐就包括了演奏、演唱和舞蹈。

根据《钦定大清通礼》和《钦定大清会典》记载,《中和韶乐》包括祭祀乐曲七段:《肇平之章》、《兴平之章》、《崇平之章》、《恬平之章》、《淳平之章》、《臣平之章》和《和佑之章》。

天坛祭祀时用的中和韶乐,还包括文德舞和武功舞。用文德舞时,舞生执雉羽和古管乐器龠,动作文质彬彬,雍容有仪,却又活泼矫健,富有激情。

舞武功舞时,舞生手执干、戚。传说炎帝时,刑天为表现两军厮杀时激烈的场景,高扬本部将士浴血奋战的斗志,做干戚舞。后人们把刑天舞干戚看作是一种不屈不挠的斗争精神的象征。

文舞和武舞相互陪衬、相互制约,进而取得武而不野、文而不弱的中和效果。在天坛祭天时,初献用武舞,亚献、终献用文舞,以体现祭祀礼仪的庄重。

在历史上,天坛的祭天乐舞的也曾经发生了不少次变化。在明朝时,当时的嘉靖等多位皇帝普遍崇信道教,祭天乐舞生也由道士担任。

到了清朝,由道士担任舞生的习惯开始发生了变化。乾隆七年,皇帝明确下诏严禁神乐观乐官习道教,不愿从业的人削籍为民。诏书下达后,神乐观中的道士尽遭驱逐。

从此,神乐观没有了道士,旋即被更名为神乐所,相应的职官即由知观改为知所,祭祀乐舞生也改而选用年少俊秀的八旗子弟充任,由朝廷派协律郎对祭天乐舞生进行培训。

乾隆十九年,神乐所又改神乐署。鼎盛时期,署内有乐舞生3000多人。

祭天大典非常神圣,非常隆重,可谓朝野关注,这就要求祭祀过程不能出一点差错。因此,祭祀活动的每一个细节都有明确的规定。

每当祭日来临之前,必须进行大量的准备工作,不管耗费多少人力物力,亦在所不惜。常规的准备包括对天坛内各种建筑及其设施,进行全面的大修葺,修整从紫禁城至天坛皇帝祭天经过的各条街道等。

大典的前5日,要派亲王专门到牺牲所,察看为祭天时屠宰而准备的牲畜。大典前3日,皇帝开始斋戒。前两日,书写好祝版上的祝文。

大典前一日宰好牲畜,制作好祭品,整理神库祭器;皇帝阅祝版,到皇穹宇上香,到圜丘坛看神位,去神库视边豆,到神厨视牲,然后回到斋宫斋戒。

大典前夜,由太常寺卿率部下,安排好神牌位、供器、祭品,乐部就绪乐队陈设,最后由礼部侍郎进行全面检查。

天坛的圜丘坛专门用于祭天,台上不建房屋,对空而祭,称为露祭。祭天陈设讲究,祭品丰富,规矩严明。

在圜丘坛共设七组神位,每组神位都用天青缎子搭成临时的神幄。上层圆心石北侧正面设主位皇天上帝神牌位,其神幄呈多边圆锥形。

圜丘坛第二层坛面的东西两侧为从位日月星辰和云雨风雷牌位,神幄为长方形;神位前摆列着玉、帛以及整牛、整羊、整猪和酒、果、菜肴等大量供品。单是盛放祭品的器皿和所用的各种礼器,就达700多件。

上层圆心石南侧设祝案,皇帝的拜位设于上、中两层平台的正南方。圜丘坛正南台阶下东西两侧,陈设着编磬、编钟、镈钟等16种,60多件乐器组成的中和韶乐,排列整齐,肃穆壮观。

时辰一到,斋宫鸣太和钟,皇帝起驾至圜丘坛,钟声止,鼓乐声起,大典正式开始。

此时,圜丘坛东南燔牛犊,西南悬天灯,烟云缥缈,烛影摇红,给人以一种非常神秘的感觉。

祭天大典,是封建皇帝展现“君权神授”思想,显示“天子”神圣权威所玩弄的一种把戏。为了达到其宣扬神权以维护皇权的目的,举行大典时要求所有从事人员不得有任何差错,否则要予严惩。

在《大清律》中就曾明文规定:每逢祭祀,于陈祭器之后,即令御史会同太常寺官遍行巡查,凡陪祀执事各官,如有在坛庙内涕唾、咳嗽、谈笑、喧哗者,无论宗室、觉罗、大臣、官员,即指名题参。因此,凡随祭人员无一不是诚惶诚恐,胆战心惊的。

[旁注]

儒家 又称儒学思想,是以孔子为先师,以“儒”为共同认可符号,各种与此相关或声称与此相关的思想道德准则,是中华文明最广泛的信仰构成。春秋战国时期,孔子在鲁国讲学,以诗、书、礼、乐、易、春秋等六经为经典,奠定了儒家最早的起源。

雩礼 古人求雨时举行的祭祀。如果天气大旱,就行大雩之礼。“清代时,每年孟夏择日行雩礼于园丘。如行雩礼后不下雨,皇帝要遣官分祷于天神、地祗及太岁。如越七日仍无雨,祭告社稷坛。如七日后仍不下雨,乃复告天神、地祇及太岁。三复不雨,乃行大雩礼。”

封禅 我国古代一种表示帝王受命于天下的典礼。它起源于我国春秋战国时期。古代的人们认为泰山是世界上最高的山,人间的帝王应到这座山上去祭天帝。于是人们就把祭泰山的望祭扩大为整个国家的望祭,并定名为“封禅”。封是祭天,禅是祭地。

重五 就是端午节,为每年农历五月初五,又称端阳节、午日节、五月节等。端午节是我国古代人民纪念爱国诗人屈原的传统节日,在端午节,人们有吃粽子,赛龙舟,挂菖蒲、蒿草、艾叶,薰苍术、白芷,喝雄黄酒的习俗。时至今日,端午节仍是我国一个十分重要的传统节日。

中元节 我国古代的传统节日,每年农历七月十五为中元节。于中元节放河灯,道士建醮祈祷,乃是汉族传统民俗,佛教与道教对这个节日的意义各有不同的解释,道教强调孝道;佛教则着重于为那些从阴间放出来的无主孤魂做“普度”。

重九 就是重阳节,为每年的农历九月初九。《易经》中把九定为阳数,九月初九,两九相重,故而叫重阳,也叫重九。重阳节早在我国战国时期就已经形成,到了唐代,重阳被正式定为民间的节日,沿袭至今。重阳节这天所有亲人朋友都要一起登高“避灾”,插茱萸、赏菊花。

《周礼》 我国古代关于政治经济制度的一部著作,儒家经典之一,为西周政治家思想家周公旦所著。它包括天官、地官、春官、夏官、秋官、冬官等6篇,故本名《周官》。《周礼》所涉内容极为丰富,大至天下九州,天文历象,小至沟洫道路,草木虫鱼,凡邦国建制,政法文教,无所不包,堪称为“上古文化史之宝库”。

读祝官 我国古代官职之一,在清朝,该官职品等为正七品。该官职配置于掌坛庙祭祀的太常寺,主要为礼部官员转任或兼任。主要为祝文宣读。

洪武 我国明代第一个年号,时间为1368年至1398年,当时在位皇帝为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明朝洪武年间,实行了较开明的经济政策,鼓励生产发展,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低层民众的地位。但政治较为严苛,除设立特务机构锦衣卫外,还强化了科举制和对官员的控制。

赞礼 我国古代的一个官名,指赞礼郎。明清太常寺都设有赞礼郎,掌管祀典赞导之事。清代孔尚任在《桃花扇·先声》中说:“老夫原是南京太常寺一个赞礼。”

衮冕 即衮衣和冕,是我国古代皇帝及上公的礼服和礼冠,是皇帝等王公贵族在祭祀天地、宗庙时穿的正式服装。《周礼》中就有关于衮冕的记载,至明洪武十六年始定衮冕制度。明代衮冕是历代以来唯一在文献、图样、绘画和出土实物几个方面都有详细资料的皇帝大礼服。

道教 我国固有的一种宗教,东汉时期张道陵张天师创立。它是我国土生土长的宗教,距今已有1800余年的历史。它与中华本土文化紧密相连,深深扎根于中华沃土之中,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并对中华文化的各个层面产生了深远影响。

八旗子弟 清代满族的军队组织和户口编制制度,以旗为号,分正黄、正白、正红、正蓝、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八旗。后又增建蒙古八旗和汉军八旗。八旗人的后代称八旗子弟,后多借指倚仗祖上有功于国而自己游手好闲的纨绔流氓子弟。

紫禁城 我国明清两代24个皇帝的皇宫。明朝第三位皇帝朱棣在夺取帝位后,决定迁都北京,就开始营造紫禁城宫殿,到1420年落成。依照我国古代星象学说,紫微垣就是北极星位于中天,乃天帝所居,天人对应,因此皇帝的居所又称紫禁城。

君权神授 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一种政治理论。它认为皇帝的权力是神给的,具有天然的合理性,皇帝代表神在人间行使权力,管理人民。据记载,在我国夏代奴隶主已开始假借宗教迷信进行统治。《尚书》有君权神授最早的记载。

御史 我国古代的一种官名。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置,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国君置御史,自秦朝开始,以后,御史专门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汉成帝(公元前51年~公元前7年)刘骜,汉元帝长子,西汉的第十二位皇帝。由于是嫡皇孙,刘骜深得祖父汉宣帝的喜爱,常常陪伴于宣帝左右。青年时的刘骜爱读经书,喜欢文辞,宽博谨慎,后来却变得终日沉湎于玩乐,成了一代昏君。

皇乾殿 皇乾殿又叫祈谷坛寝宫,位于北京天坛祈谷坛下、祈年殿北,为一座五间殿宇。这是一座庑殿式大殿,覆盖蓝色的琉璃瓦,下面有汉白玉石栏杆的台基座。它是专为平时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

舜 传说中的上古帝王名。尧帝的女婿,因建国于虞,故称为虞舜或有虞氏。他在位48年,舜每5年巡天下一次,其余时间让各地君长到京城朝见。舜将天下分为12州,以河道确定各州的边界。舜在南巡中崩于苍梧之野,传位于禹。

[阅读连接]

据说,历史上曾经发生过多次官员因祭天被罚的事。乾隆四十七年四月初六,乾隆到天坛圜丘坛,举行常雩礼求甘雨。

在此次仪式上,乾隆对雩坛祝版上的文字写得不够工整而不满,对具服台更衣幄次所设的坐褥不够整齐而不满,对按规定应悬挂三盏天灯而少悬了一盏而不满。对此三件小事,乾隆大发雷霆,下令查办。

结果,当时的工部尚书罗源汉、右侍郎诺穆亲、礼部尚书德保、侍郎德明等人,均被革职。尤其工部侍郎徐绩受处分最重,革职后被发配新疆。同时,许多有关官员也被“查明革职,发往伊犁效力赎罪”。

一次祭祀大典,就有多位高级官员获罪,几十名相关人员被革职,可见当时祭祀大典的戒律是何等的严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