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童相助修缮圜丘坛

天坛的圜丘坛是历代皇帝冬至祭天的地方,又叫拜天台。人们走在台上,如果用心观察一下,马上就会发现台面、台阶和栏杆所用的石块都是9的倍数,都感到非常惊奇!

可是你哪里知道,当初在建造它时,要不是南宋数学家秦九韶派神童前来相助,不知有多少人会送掉性命啊!

据说,乾隆年间皇上嫌圜丘坛面积狭小,认为这和大清广袤的国土很不相称,于是就下旨要扩建、重修圜丘坛。

工匠长接受了这一工程,画出了图样。皇上一看,还不错,圆圆的台面,汉白玉栏杆很有肃穆庄重之感。

这时候,有个爱拍马屁的大臣走出来说道:“启禀皇上:古有“天数”之说,天为阳地为阴,奇数为阳,偶数为阴,不知砌筑石料用阳数还是用阴数啊?”

这一席话,把皇上问住了,把工匠长也问傻了。

皇上想了想说:“对,要阳数!从台面到台阶,一律用阳数!”

这个大臣还不忘补充一句:“九!九为最佳!”

这下可急坏了工匠长,他来到圜丘台上,怎么也计算不出来。这天,皇上传他上朝,询问工程情况,他胆战心惊地说:“还没算出来,请皇上再容3日。”

这时,上次出馊主意的大臣又说:“据说圜丘坛已毁,用料也备齐,民工们整日无事可做,坐吃白饭且不说,若是耽误了皇上祭天……”

话没说完,皇上火冒三丈,一声喝令:“斩!”这“斩”字一出,上千人的性命就危在旦夕了。工匠长一个劲儿地磕头说好话,保证3日之内开工。

到了第三天晚上,工地上来了一个小乞丐。大家告诉他:“我们还泥菩萨过河——自身难保,给你点吃的?没有,没有,快走吧!”

可这小孩儿,硬说他力气大,能干活,不想走,想留下来干活,大伙说:这儿的活干不成了。小孩儿说:“干不成了,你们怎么不走啊?你们不走,我就要留下来混口饭吃。”

大伙儿拿他没办法,只好把他带到工匠长那里。

工匠长正一个人坐在屋里喝闷酒,他呀,也是山穷水尽没辙了。他见大伙儿带个小孩儿来,破衣烂衫的,还流鼻涕呢,也怪可怜的,就拿出好吃好喝款待他,他问孩子:“叫啥名字?家住何方啊?”

这孩子只管低头吃喝,一言不发,给多少吃多少,吃的倍儿香。等吃完了喝完了,撕下一块破袖头儿抹抹嘴,擦完嘴把破袖头往地下一扔,“噌!”一声,一溜烟儿没影了。

工匠长觉得奇怪,低头一看,这破布角上有个“秦”字,再铺平细看,分明是一张祭台的图样啊!工匠长如获至宝,一把抓起,他算呀,数呀,怎么看怎么对。这坛面一层是9块扇面形石块,二层是18块石块……以此类推,第九层整好81块。

这台阶也是9的倍数,这栏板还是9的倍数,整整360块,正和历法中的一周天360度的数目相同。高啊!实在是高!这小孩儿是谁呢?

他突然想起了破袖头上的“秦”字,他明白了,原是数学家秦九韶大师派神童前来帮助自己了,工匠长喜笑颜开,连夜画出“九九图”程报了皇上,第二天皇上焚香礼拜,圜丘终于开工了。

[旁注]

南宋 公元1127年至公元1279年,我国历史上的一个朝代。1127年,宋高宗赵构在临安就是今天的杭州登基成为皇帝,重建宋朝,史称南宋。南宋与西夏、金朝和大理为并存政权。南宋偏安于淮水以南,是我国历史上经济、科技发达,对外开放程度较高的一个王朝。

天数 我国古代《周易》把数分为地数、天数,以象征阴、阳两种不同性质的事物。《易·系辞上》以一、三、五、七、九等五个奇数为“天数”,象征阳性,反映事物刚健的性质;以二、四、六、八、十等五个偶数为“地数”,象征阴性事物,反映事物柔顺的性质。

祭天 我国古代祭祀活动的一种,在明清两朝,冬至的祭天活动被列为朝廷三大节日之一。“祭祀之道,自生民以来,则有之矣。”祭祀是先民最早的文化活动之一,且历代相传不废。到明朝,洪武皇帝朱元璋对于祭天尤为重视,早在1367年尚未立国称帝时,就建圜丘于南京钟山之阳。

秦九韶(1202年~1261年),字道古,四川安岳人。我国南宋著名的数学家。秦九韶在数学上的成就达到了当时世界数学的最高水平,他在世界数学史上也占有重要地位。据传在乾隆年间修建圜丘坛的时候,他还曾派神童前来相助呢!这才有了神童相助修缮圜丘坛的传说。

[阅读连接]

圜丘坛在明朝时为三层蓝色琉璃圆坛,清朝在1749年扩建,并改蓝色琉璃为艾叶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汉白玉栏杆。不仅坛面嵌用的扇面石板数有一定的规矩,就是四周石栏上雕刻花纹的石板数也有规定的数目。

第三层每面栏板18块,由二九组成,四面共72块,由八九组成。第二层每面栏板27块,由三九组成,四面共108,由12个九组成。第一层每面栏板45块,四面共180块,由20个九组成。上中下三层台面的栏板总数为360块,正合历法中一“周天”的360度。

这些石板形状相同,大小一致,既整齐又美观,已有200余年的历史。虽然它经过了风风雨雨,整个坛面却依然平整如镜,接缝依然严密无隙,体现了我国古代建筑高超的工艺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