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地之坛——北京地坛
地坛又称方泽坛,坐落在北京安定门外东侧,与天坛遥相对应,与雍和宫、孔庙、国子监隔河相望。
地坛是明清两朝祭祀“皇地祗神”的场所,也是我国历史上连续祭祀时间最长的一座地坛,明清两代先后有15位皇帝在此祭地长达381年。
地坛始建于1530年,为北京五坛中的第二大坛。明朝前期祭地与祭天是合并在天坛内举行的,直至1530年订立“四郊分祀”的制度以后,才另建祭地之坛,当时称作方泽坛,1534年改名为地坛。
地坛内庄严肃穆、古朴幽雅,是我国最大的祭地之坛。
更定祀典与地坛的由来
祭地文化起源于“万物有灵”的原始思维以及由此产生的自然崇拜。以后被统治者接受并加以改造,融合了儒家“敬天法祖”的思想,形成在特定时间和特定地点祭祀特定神祇的官方祀典。并为历代政权所遵从,成为帝制时代最重要的典章制度。
最初的祭祀活动在树林空地中的天然土丘上进行,后来发展为夯土筑台。台是最早出现的建筑形式,当时技术水平所限,只能凭借夯土作建筑手段。
汉代以后,台出现两种变体,一是祭祀自然神的专用建筑,叫做祭坛;二是建筑物的基础部分,叫做台基。
远古的祭祀活动无确切记载。《周礼》中“夏至日祭地祇于泽中方丘”成为历代地坛规制和祀典的理论基础。
汉武帝时,在汾河汇入黄河处建后土祠。西汉末年又按阴阳方位在都城长安南郊和北郊分建祭祀天地之坛。
自此祭地之坛成为都城必不可少的建筑项目,由于历代对儒家经典解释不同,有时将天和地合在一起祭祀,有时分开祭祀。
1153年建中都城,在通玄门外,就是后来的复兴门外会成门以东建北郊方丘,是北京最早的祭地之坛。
现存北京地坛的起源可以追溯到明初。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建圜丘于钟山之阳、方丘于钟山之阴,实行天地分祀。有一年祭祀前斋戒时遇到下雨,朱元璋感觉敬天地如敬父母,没有分开祭祀之理,于是改为合祀。
朱元璋死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年号建文。鉴于北方诸藩王拥兵自重,危及朝廷,建文帝决定削藩。
镇守北平的燕王朱棣起兵反抗,发动“靖难之役”,攻入南京,夺取皇位,年号永乐。朱棣就是明成祖,他夺取皇位后改北平为北京,迁都北京。这是明代的重要事件,史称“永乐迁都”。
明成祖营建北京城时,以南京为蓝本,在京城正阳门外建天地坛、紫禁城右侧建社稷坛、天地坛以西建山川坛。
1421年“正月甲子朔,上以北京郊社、宗庙及宫殿城,是日早躬诣太庙,奉安五庙太皇太后神主。命皇太子诣天地坛奉安昊天上帝、后土皇地祇神主,皇太孙诣社稷奉安太社太稷神主。”昊天上帝和皇地祇神位从此就在北京扎下根来。
1521年,明朝第十代皇帝武宗病死。武宗无子,其堂弟15岁的朱厚熜以藩王继承皇位,为明世宗,年号嘉靖。世宗继位之初围绕如何确定其生父的尊号展开一系列激烈争论,并由此引发礼制变革。
早在嘉靖皇帝由藩邸进京的时候,未即位的嘉靖皇帝与朝臣们就迎接的礼仪发生了争执,结果以朝臣的妥协告终,紧接着,嘉靖皇帝的生母兴王妃蒋氏进京,又发生了类似的事情,最后朝臣又做了让步。
这两件事可以说是议礼之争的主要缘由,从嘉靖皇帝主观来讲,他从外藩即皇帝位,对朝廷的旧臣并不十分信任,而且他不希望以过继给孝宗皇帝当养子的身份来入继大统。
因此他要求追封自己的亲生父亲为皇帝,这一点标榜尊崇先师孔子礼教的大臣们是无法同意的,众大臣表现的空前团结,反对的奏章压的明世宗喘不过气来。
就在世宗准备让步的时候,一个叫张璁的人站了出来,帮了嘉靖皇帝一个忙,他写了一篇文章,为嘉靖皇帝追封自己的父母找了许多理论依据,而且引经据典批驳了群臣的观点,嘉靖皇帝看后深受鼓舞,张璁也得以加官进爵,成为议礼派的首领。
1530年,世宗以天地合祀不合古制为由,集群臣596人议郊祀典礼。有82人主张分祀;84人主张分祀而又以为既成之法不可轻改,时机尚不适宜;26人主张分祀而以山川坛为方丘;206人主张合祀而不以分祀为非;还有198人不置可否。
明世宗“自为说,以示礼部”,将南郊的天地坛改为圜丘专以祭天,在北郊择地另建方泽坛专以祭地,并在东郊建朝日坛、西郊建夕月坛。这是为明代的重要事件,史称“更定祀典”。
1530年5月,四郊祭坛兴工。11月命北郊之坛为地坛,此后方泽坛和地坛两名并存,祝文中称“方泽坛”,公务称“地坛”。1531年,方泽坛建成,后改方泽坛为地坛。
[旁注]
神祇 “神”指天神,“祇”指地神,“神祇”泛指神。神祇是宗教观念之一,超自然体中的最高者。一般认为它不具物质躯体,但有其躯体形象;不受自然规律限制,反之却高于自然规律,主宰物质世界。几乎所有的人类社会中,多少都存有这种观念,但又因文化的不同,人们对神的认知又千变万化。
后土祠 我国祠庙之冠,北京天坛之源。它位于山西省万荣县西南40千米处黄河岸边庙前村北,是中华神州大地上最古老的祭祀后土女娲氏的祠庙,它作为华夏根祖文化的源头,已越来越显现出其深邃的历史文化内涵。1996年,国务院确定后土祠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社稷坛 位于天安门西,为明清两代祭祀社、稷神祇的祭坛,其位置依周礼《考工记》中“左祖右社”的规定,置于皇宫之右。社稷是“太社”和“太稷”的合称,社是土地神,稷是五谷神,两者都是农业社会最重要的根基。
太庙 我国古代皇帝的宗庙。太庙在夏朝时称为“世室”,殷商时称为“重屋”,周称为“明堂”,秦汉时起称为“太庙”。最早太庙只是供奉皇帝先祖的地方。后来皇后和功臣的神位在皇帝的批准下也可以被供奉在太庙。
礼教 即礼仪教化,我国古代统治者为巩固其等级制度和宗法关系而制定的礼法条规和道德标准,多指封建礼教。对礼教系统的破坏行为称为“僭越”,儒家认为这样会破坏礼教系统。礼教思想根深蒂固,对中华民族思想和生活影响深远。
祝文 古代祭祀神鬼或祖先的文辞。祝,表示对人们对事物的美好愿望,如祝福、祝寿、祝捷、祝辞。祝,古代指男巫,在我国远古时代,巫师有很高的社会地位,官职很高,受人尊重,称为巫史,或者称为祝史,后来就简称祝。
汉武帝(公元前156年~公元前87年),汉世宗刘彻,汉朝的第五位天子,政治家、战略家。刘彻是刘邦的重孙、汉景帝的第十子,在位54年。期间数次大破匈奴,吞并朝鲜,遣使出使西域。他独尊儒术,首创年号,开拓了汉朝版图,功业辉煌。
朱允炆 就是明惠帝,明太祖朱元璋的嫡次孙,明朝的第二个皇帝。他因削藩,导致叔父燕王朱棣发动“靖难之役”,从此不知所踪。他在位期间开始对明朝进行改革,史称“建文新政”。
[阅读连接]
关于大礼义之争,民间还有另一个说法。据史料记载,朱厚熜是兴献王朱佑杬的独子,他小时候非常聪明,对父母也非常孝顺,因此父母对他疼爱有加,总希望他长大后能成大事,担大任。
兴献王朱佑杬望子成龙,就亲自讲授书史。他从4岁开始就教朱厚熜学《孝经》、《大学》及修身齐家治国之道。
经过多年的熏陶,朱厚熜长大后不仅学识丰富,而且重礼节,孝敬父母。据说在他的父亲兴献王病重时,他多日衣不解带地陪在床前喂汤喂药,直至父亲病终。
1521年,明武宗驾崩,武宗无子,朱厚熜以藩王入继帝位,他就是明世宗。世宗讲礼节重孝道,继位不久便与朝臣在议兴献王尊号的问题上发生了“大礼议之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