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

在实际工作中,有一类差生常常令班主任“头疼”。他们不怕管、不怕压、不听劝、不受“贿”,软硬不吃。“认知失调法”是专治这类“患者” 的科学配方。

“认知失调”是由美国社会心理学家费斯廷格提出并形成的一套理论。这一理论认为,心理平衡是人类的需要,但是人们在现实生活中总是经历着种种打破人们心理平衡的事件,于是人们的心灵永远处在平衡的打破和平衡化的矛盾过程中,人们的心理潜能因为寻求态度与行为之间的一致而被激发。如果人们在某一习惯状态下行动,他们将试图使自己的态度和行为之间是一致的;如果人们相信自己持有某种态度,那么,他们就会试图行动或解释行动,使其与他们的态度一致。费斯廷格还进一步指出,为了减轻矛盾, 人们可能改变其态度,使之符合新的已习惯的行为。比如,一位品德差生在学校生活中形成了某种习惯的看法和行为,班主任对他采取抛弃的态度,他也对班主任采取对抗的行动。但是一位新班主任对他采用了与之通常感受到的完全不同的友善态度,那么,这位差生便会产生认识失调,产生心理矛盾。为了解决这一矛盾,便要想方设法对此做出解释,以保持心理平衡。他可以认为“这位班主任是装模作样笼络人心”,从而达到心理平衡;他也可能开始怀疑自己过去形成的对班主任的“定论”。如果该班主任继续对他施以友善的行动,那么这位差生可能完全动摇对班主任的偏见,从而在态度上、行为上实现新的心理平衡。这就是认知失调和平衡化的过程。

费斯廷格的理论为许多实验所证实,具有可靠的理论依据与心理实验依据。实际上,在我国的教育实践过程中,人们早已不自觉地运用认知失凋的原理在转化差生了。“冷处理”的方法即属此类。所谓“冷处理”不是不处理,而是暂时“不闻不间”,引起差生的疑虑和不安,产生认知失调,接着进行引导以使差生达到新的心理平衡,从而改变态度与行为。可见,运用认知失调法转化品德差生的意义是客观存在的。

班主任利用认知失调法转化品德差生,道德必须借助一些具体的便于操作的方法。这些方法大致包括 3 类:

一、认识与认识之间的不协调

例如,某品德差生在不良的社会心理影响下形成了“人都是虚伪的”的观点,班主任就要想方设法,尤其是通过榜样示范使之产生“并不是每个人都是虚伪的”的新认识。这样,两种认识势必引发品德差生的疑虑和困惑, 这便营造了良好的教育契机。

二、认识与行为之间的不协调

例如,某品德差生与某优生争吵斗殴被老师发现,按照差生的“常规’ 从识,自己必先受到班主任的呵斥。但班主任却一反“常规”,不是先下定论,而是耐心细致地了解情况,酌情秉公处置,以理服人。这种“常规”认识与班主任行为之间的“反差”,必然导致品德差生对自己的“确认”有所怀疑。

三、行为与行为之间的不协调

例如,某差生一贯不守纪律,但是某节自习课,班主任却把维持课堂纪律的重任托付给他。不守纪律与督促别人遵守纪律的两种行为是矛盾的,它会促使差生产生心理震荡。教师及时把握住这一时机,便可能打开转化品德差生的突破口。

运用认知失凋法转化品德差生是一项技术性较强的教育策略,它还要求班主任在实际工作中注意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

  1. 要善于灵活巧妙地激发差生产生认知失调

由于该策略比较适用于“老于世故”的“油条”学生,故此,班主任诱发认知矛盾的做法必须尽可能真实自然。

  1. 要善于及时妥帖地帮助差生达到“心理平衡”

诱发品德差生产生认知矛盾,只是手段而不是目的。一旦差生形成心理矛盾,班主任必须适时处置。解决的办法有 3 种思路,其一是降低差生原有认识或行为的严重性。如,班主任鼓励差生:“你以前产生那样的看法并不奇怪,如果我处在你的位置,或许我也会这么想。”或者说:“你以前的做法并不可怕。”其二是增加差生新的认识与行为的重要性。如,班主任说: “我支持你维持课堂纪律”或“你把课堂纪律维持得很好”等等。其三是寻找新旧认识与行为之间的一致性,并暗示正确的认识与行为。如,班主任分析说:“一个人可以破坏自习纪律,也可以维持自习纪律,关键是事在人为。”显然,较好的办法莫过于将三者协调糅合起来综合运用。

三、要注意克服可能产生的副作用

班主任在诱发品德差生产生认知矛盾和处理矛盾的过程中要多观察、多思考,尽量避免和克服从知失调法可能产生的副作用。只要班主任能正确地分析,机智地利川差生身上的积极囚素,遵循教育规律,就能达到逐步转化品德差生的目的。

总之,人人都有希望自己好、希望自己上进的一面,班主任千万不能轻易地给某一个品德差生下一个“朽木不可雕”的结论。认知失调法从教师的方面来说,主要是不但要有方法,更要有纠正不良行为的热情和信心,这样才能及时抓住品德差生身上的闪光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