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世纪接班人素质培养

第一章养成教育一

“行为”一般是指人们在一事实上理智、情感和意志支配下的活动,或者简单地说即一个人的所作所为。

现代心理学中,“行为”是指有机体在环境影响下所引起的内在心理和生理变化的外在反应。一个人出生以后,就有各种各样的行为表现,包括先天的本能行为和后天的习得行为。在人类社会生活中,人们后天的习得行为, 常常对先天的本能行为具有制约作用。例如咳嗽、打喷嚏,原是一种先天的本能行为,而生活在社会环境中的人,对之要考虑对周围的影响。因此,在孩子很小时,就被告知需要咳嗽、打喷嚏时,要用手帕捂住嘴巴,并侧身背向他人,以免影响他人。人们常将前一种行为称为未开化的、原始性行为。在伦理学上,又称之为“非伦理的行为”。这种行为如不加注意,就有可能成为一种不文明、不道德的行为。例如,在公共场所随地吐痰,即一种不文明行为。而后一种行为,则被称为开化的、对人类进步发生积极影响的行为, 是文明行为,或有道德的行为。

要从未开化的行为达到开化的行为,由不文明行为到文明行为,由非伦理性行为成为道德性行为,就须掌握一定的行为规范。马克思主义伦理学指出:行为是人类特有的生存方式,是人类在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发生和表现出来的自觉的能动活动。这种活动受一定的社会规范所制约。

“规范”是指标准和准则的意思。“规”为规矩,古语有“没有规矩, 不成方圆”之说。一个人的行为,也要有一定的规矩来制约,以达到社会的要求、标准。“范”是指典范、榜样。一我们学习雷锋,推之为助人为乐的典范。我们作为社会中的人,行为要达到社会公德的要求,就须受一定标准和准则的制约。例如,过马路走人行道,看红绿灯指示,是交通规范;上课专心听讲,独立完成作业是学习规范⋯⋯人的行为多种多样,行为规范也因之而异,这里我们所讲的行为规范是指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即中学生在日常生活、学习、活动、交往过程中所应当遵守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

国家教委 1994 年 3 月颁发了《中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主要包括 5 个方面的内容:

一、自尊自爱,注重仪表

这是对学生个人品德、仪表及生活方式等方面的要求,也是个体自身最起码的文明行为规范。

一个人,从母体发娩出来以后,置身于复杂的社会环境之中,就要接受行为文明的教育。所谓行为文明,是指一个人在生活、学习、为人处事中采取的行为方式的一种特定倾向。如衣冠楚楚、彬彬有礼、办事认真、为人诚实等,都是行为文明的表现。这种行为,不是先天性的本能行为,而是后天习得的行为。这种行为的习得、形成过程,也就是一个人的社会化过程。

所谓人的社会化是指人的后天行为的规范化,指生物的人按照一事实上社会文化的要求教化为社会人的过程。社会化也可叫社会教化,它使未来的社会成员,通过学习和掌握社会公德及各种行为规范,使之逐步成为符合现代社会要求的人。

人在社会化过程中,首先要掌握社会公认的行为方式,包括坐、立、行

走、读书、写字姿势端正、穿戴整洁,举止文明,有良好的卫生习惯等等。国外一位学者曾于 1961 年研究了一群陌生人首次集会时的人际吸引力。他发现,个人的内在属性如文静、涵养、礼貌等因素是主要的吸引力因素;其次是躯体特点如体魄、服装、仪表等;第三是个人的特殊行为,如令人喜爱的新奇动作;最后是地位角色所引起的人们对之的爱慕和尊敬。由此可见,自尊自爱,注重仪表,这是人的文明行为最基本最起码的要求。

二、真诚友爱,礼貌待人

这是对学生在人际交往中的文明礼貌要求,是人际交往过程中最起码的文明行为规范。

有人统计,一个人除 8 小时睡眠之外,其余 16 个小时中,约有 70%(10~

11 小时)的时间,是在人际交往中度过的。以什么方式来进行交往,才能达到增强友谊、交流思想的目的呢?这就要掌握人际交往中最起码的文明行为规范。否则,不仅不能达到理想的交往效果,而且会产生极为不利的影响。有位年轻的学者准备出国访问,他在去 X 国驻我国领事馆办理出国手续

的时候,使馆接待人员正在处理其他事情,希望他略等片刻。这位年轻学者感到坐等无聊,就擅自去翻阅办公室的有关书报杂志。他在与使馆工作人员交谈时心不在焉,还时常打断别人的讲话。为此,该国使馆工作人员认为此人不具备访问学者应有的礼仪和风度,要求我国换人。此例充分说明,从小使学生养成礼貌待人的行为习惯十分重要。“未经允许,不得擅自动用他人的物品”、“与他人交谈时,要全神贯注倾听”、‘不要无礼打断别人的发言’等等,这些都是人际交往中的最基本的行为规范,是适应现代社会生活的客观需要。

现在,人际关系学作为一门新兴学科,已引起广泛重视。对于交往手段的多样化,以及人际关系中的道德调节等问题,人们都作了广泛的研究。例如,在人际交往中,十分重视地缘人际关系,这是指邻里之间(包括同学之间)发生在日常琐事中的私人关系,大都靠道德调节。为此,有人提出以下交往准则:①谦恭大度和热情开朗的道德修养是建立良好地缘人际关系的前提;②严于律己、礼让在先、不怕吃亏,是开创良好地缘人际关系的主要条件;③相互谅解、得理让人、与人为善,是建立良好地缘人际关系的重要保证;④成人之美、主动帮助、携手共进,是使良好地缘人际关系向纵深发展的重要因素。有关人际交往的行为规范对于广大中学生,尤其是对于高中生来说,不仅需要了解,而且应该懂得怎样付诸行为实践。

三、违规守纪,勤奋学习

这是对学生在学校集体生活和学习方面的要求,是在学校中最起码的文明行为规范。

学生社会化的过程,主要是在学校中完成的。这是由学校的教育职能所决定的。学校遵循一定的教育方针和培养目标,有计划有步骤地对下一代施加影响,使未来一代的思想道德素质不断提高,行为习惯能达到规范的要求。在此过程中,它要求学生从进校到离校、从课内到课外、从教室到阅鉴室、从宿舍到食堂,都要遵规守纪。学生到校,要按时;学生见到老师,要致敬问好;校园,要保持安静、整洁、优美;上课,学生要专心听讲、积极思考; 参加各种活动,学生要遵守各项规则。只有这样,才能形成良好的校风、班风和学风,保证学生能在遵规守纪、勤奋进取的优良环境中健康成长。

四、勤劳俭朴、孝敬父母

这是对学生在家庭生活方面的基本行为要求,是在家庭中最起码的文明行为规范。

家庭是社会的细胞。学生行为的培养,最早起步于家庭。学生的家庭生活和文明行为的养成,将为他以后走上社会打下基础。

我国现在正处于社会主义初级阶段,这是逐步摆脱贫穷、摆脱落后的阶段。在这个阶段,只有全民奋起,艰苦创业,勤俭建国,才能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振兴。要发扬艰苦奋斗、勤劳俭朴的优良品德,就要要求学生在家庭生活中,养成节约俭朴的生活习惯,不挑吃穿,不摆阔气,不乱花钱,不提出超越家庭经济条件的要求,这是十分必要的。此外,培养学生热爱父母、体贴父母、尊敬长辈的良好品德和教育他们热爱祖国、热爱人民也是一致的。正如苏霍姆林斯基所说:一个不热爱母亲的人,很难设想会是一个热爱祖国的人。

五、遵守公德,严于律己

这是对学生在社会生活和公共场所的基本行为要求,是在社会生活中最起码的文明行为规范。

在公共场所,就要维护公共秩序、公共设施、公共卫生、公共安全,这些都是最基本的文明行为。

公共秩序是人们在社会生活中按一定的规则、规章和制度而行动,从而使这种公共生活表现出来的一种安全和谐的状况。例如,在影院剧场要依次就座,不吵闹起哄,不随意走动阻挡他人视线;在购买商品或等候车船时, 按先后次序排队等,这些都是学生应当遵守的社会公德。

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对广大劳动者来说,培养为人正直、诚实、守信、守时尤为重要。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经济建设,要求社会成员以诚实劳动来致富;以守信的态度,为不断提高产品质量而努力;决不可投机取巧,不讲信誉,弄虚作假,坑害人民。因此,我们要在中学阶段,十分重视对学生进行正直、诚实和守信的行为规范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