孝敬父母是指对父母的尊敬、热爱、关心与赡养。孝敬父母是中华民族的优良传统,是子女的天职和义务,也是社会主义道德的要求。一个连自己的父母都不孝敬的人,很难做到爱别人、爱国家。对父母的热爱和孝敬之情是人类最美好最基本的感情之一。

“孝敬父母”教育的含义重大,小而言之有利于年轻一代的健康成长, 有利于家庭和睦与幸福;大而言之,有利于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道德传统, 促进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有利于社会的祥和、安定和良好社会风气的形成。那么,面对新的时代,该如何加强这种传统教育呢?

一、让学生体会和认同“孝敬父母”教育的意义 “孝敬父母”的教育是最贴切、最基础的道德教育。“孝敬父母”不是

一句空洞的口号,它既是一种认识,又是一种情感;既是一种道德规范,又是一种良好的道德习惯。一个人的各种道德品质是互相关联的整体,互相影响渗透,并逐步向高层次发展。

二、建立和谐、融洽的家庭人际关系

在家庭中提倡“父(母)慈子孝”的传统美德,建立和谐、美满的家庭人际关系,树立民主、平等的父(母)子关系。在尊老爱幼、其乐融融的氛围里,陶冶孩子爱家庭爱父母的情感,培养他们的家庭责任感。

三、形成孝敬父母的良好社会风气

继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在全社会范围内积极建设精神文明,形成孝敬父母的良好社会风气,让人们彼此效仿,互相影响,逐步扩展。

四、树立榜样的力量

树立榜样的力量,在全社会弘扬孝敬父母的好品德,以我国古代或近现代优秀人物的孝亲故事为题材,对青少年进行思想教育。并在全社会加强法制建设,对社会上某些悖绝人伦、不孝父母的丑恶现象进行严厉制裁。同时要树立家长的“孝敬”观念,让他们孝顺老人,并以身作则地教育、陶冶子女的“孝敬老人”的意识。

五、加强子女和父母的感情沟通

学校、老师要经常督促学生听从父母的教导,主动让父母子解自己,并且,要学会关心体贴父母。提倡学生独立料理好个人的生活,不让父母操心, 还要主动承担一些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和为父母服务的工作。学校要经常举办一些活动来激发学生对其父母的爱心、理解和责任感,来帮助沟通学生和父母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