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思维训练与德育工作有着密切的关系。通常,行为指人与环境的相互作用过程。行为思维则是一种以人与环境的具体操作过程中为介的思维, 这是一种以外部行为抽象为特色的,与具体感情活动交织在一起的思维。这种思维由实在行为印入感官,发生心灵的各种情感和作用,不断记忆和想象再现印迹。

在中小学生这一年龄段,行为思维具有重要意义:它使行为在频繁活动中固定下来,形成某种“人格”及“模式”。这种“人格”及“模式”进一步发展,便形成“独立性”、“合理性”。《中国教育改革和发展纲要》第28 条强调:“对中小学生还要注重进行文明行为的养成教育。”养成训练即以外部环境及具体操作行业为中介,使学生在长期的受教育过程中经过反复感知、迁移、上升,从而获得自己的“独立性”,使训练内化为对象的自身素质。可见,行为思维训练是对青少年进行德育的基本手段。

优化行为思维训练的设计有个别训练、集体训练及两者结合的综合训练等。在实践中探索行为思维训练方案时常借助以下几种模式:

一、师生交往模式

主要通过口头言语的传递,但也经常借助表情等其他方式。这种交往有师生间单向、师生双向、师生间多向及师与生群体及个体交往的模式等等。

二、控制论模式

在明确目标,预设方案的基础上,做好施控、受控个人和群体的不断反馈评估,随动态信息的演变进行修正。

三、功利流向模式

行为思维训练要使对象想象到未来情境,并在操作实践中流向目标。训练方案要体现出某些功利,以激发对象活力。

四、整体与系统模式

教师对个别同学的训练还应纳入班级群体的系统行为训练中,并使之成为其中的某个环节。

行为思维训练中的心理疏导也十分重要。在改革开放的新环境中,随着信息传播手段的更新,竞争意识的增强,由各个渠道输入青少年头脑的信息量与日俱增,而他们的信息加工探索能力有限,行为思维极易浑沌,并产生不同程度的“心理困扰”。所以,我们切不可把心理障碍如焦虑症、抑郁症、多疑症等,特别是青春期心理“困扰”误认为是“思想问题”、“品德问题”。因此,教师在进行行为思维训练时要充分考虑青少年心理潜在的问题,设计克服他们出现的心理障碍的方法,解析“情结”,改善其行为思维,以提高训练效率,达到教育目的。

总之,教育工作者应当自觉地运用行为思维训练这一德育手段,做好“情结”疏导,使德育逐渐由经验型、探索型向科学型发展。

俗话说“习惯成自然”,用它来概括行为思维训练对人格培养的意义很合适。但行为思维训练的进行要领先心理疏导,因为缺乏疏导的行为思维训练就容易成为强制,而强制手段最容易使受教育者产生压抑感,从而产生逆反心理,进而抵触。所以只有二者相结合的方法对人格培养才能有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