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质量制胜观念
在以往战争中武器装备比较落后,作战双方主要是斗力,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性因素是军队的数量。作战双方为了夺取战争的胜利,在一次大规模的战争中,往往要动员数十万、数百万军队和人民群众参战。在一次战役或战斗中,通常要集中三至六倍甚至十倍于敌的优势兵力、兵器同敌人作战。用数量上的优势去弥补武器装备上的劣势战胜敌人。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 由于大量高技术武器装备使用于战场,战争规模不大,战场范围有限,参战兵力较少,战争进程很快。作战双方主要是斗智,高科技在战争中的地位作用空前提高,决定战争胜负的决定因素是军队的质量而不是数量。在英阿马岛战争中,英军参战的部队无论是人的数量还是武器装备的数量都远不如阿军多。可是英军参战部队在质量上远远强于阿军,结果英军以少的代价换取了整个战争的胜利。在美军袭击利比亚的战争中,美军只使用了为数不多的舰艇和飞机,在参战兵力兵器的数量上根本无法与利比亚整个军队相比,然而,在官兵的军事素质和武器装备的科技水平上,美军占有绝对优势。在作战中利军既无招架之功又无还手之力。美军仅用半小时攻击就达成了战争目的。可见,在高技术局部战争中,军队的质量是战争胜败的决定因素,军队贵在精不贵在多。要夺取战争的胜利,要尽量减少军队的数量,千方百计提高质量。
自 80 年代以来,特别是海湾战争以后,世界各国军队为了打赢未来的高技术局部战争,都在坚持质量制胜的原则。在军队建设中减少数量,提高质量,淘汰旧的、过时的、落后的武器装备,研制新的、先进的高科技武器装备;在作战时,集中优势的乓力,从强调集中兵力的数量转到集中兵力的质量,特别是强调集中使用高技术武器装备。据外电报导,法国将在 2015 年将官兵人数裁减 38%,并大幅度削减飞机、舰艇和坦克的数量,计划将军人从
39.21 万裁减到 24. 45 万人;陆军重型坦克从 927 辆减少到 420 辆,直升机从 340 架减少到 180 架,空军的作战飞机从 405 架减少到 300 架、运输机从86 架,减少到 52 架,直升机从 101 架,减少到 84 架。把裁减军队省下的军费用于研制高技术武器装备,将法军建成规模较小、武器装备先进、战斗力强、完全职业化的武装部队。美军正在全力推行质量建设,通过汰劣保优的
办法压缩军队的规模,进一步提高人员素质和武器装备的质量,美空军计划在 1999 年底将部队员额减至 36.4 万,战略轰炸机减至 184 架,战斗机联队
减至 13 个,现役飞机减至 2791 架,关闭 36 个基地。将裁减部队节省的军费用于研制和装备“B—2A 隐形飞机、C—17 新型运输机和 F—22 隐形战斗机等新型的飞机及其它高技术武器装备。使美空军规模缩小,作战能力大增。俄罗斯为提高军队质量,不断进行裁军,决定关闭多余的军事基地,销毁几十万件多余的兵器,拆除老式核潜艇,在近期将军队从 170 万人削减到 150 万人。为使军队人数大量减少而又提高战斗力,俄军大力发展高科技,研制新型的高技术武器装备。由此可见,质量建军是当今世界潮流,也是军队建设的大趋势以及高技术局部战争的客观要求。
展望未来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军队数量大减,作战能力倍增。作战时, 交战双方主要不是靠军队的数量和规模取胜,而是靠军队的质量和作战效能制胜,集中优势兵力主要不是集中优势的人力,而主要是集中优势的科学技术。集中数十万、数百万军队在一个狭小的战场上交战的战争形态,将被数量不多、规模不大的军队使用先进的高技术武器装备。在广袤的陆海空天战场上交战方式所代替。数量制胜将被质量制胜所代替,军队的科学技术水平对战争胜负有决定性的意义。因此,我军要打赢未来的高技术局部战争,必须树立质量制胜的观念。真正实现从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从人力密集型向科技密集型转变。
首先,在军队建设上要强化质量建设,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贯彻执行党中央、中央军委新时期军队建设的方针原则,努力学习马列主义军事学说、毛泽东军事思想和邓小平军事理论,提高广大官兵的政治素质;继续走有中国特色的精兵之路,减少军队数量、优化体制编制,提高军队结构的素质;强化科技教育和训练,用高科技知识武装全体官兵的头脑,熟练掌握手中的武器装备,提高军事科学文化素质;深入开展军事学术研究,探讨未来作战的新理论,提高军事理论素质;加强高科技研究,不断更新武器装备, 提高科技素质;严格训练,严格要求,加强作风培养,提高作风纪律素质。其次,在指导战争时,要充分发挥高技术武器装备特别是“撒手锏”的作用, 集中精兵利器,形成对敌在质量上的绝对优势。如果在总体上形不成质量上对敌的绝对优势,就应采取集中兵力各个歼灭敌人的战法,针对敌人的弱点, 选择好打之敌,形成质量上对敌的局部绝对优势。不能只注意数量上对敌优势而忽视质量上、作战效能上的对敌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