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跃进第一战

1947 年 8 月,郓城战役以后不久,我晋冀鲁豫军区 1 纵与兄弟部队一起, 遵照毛泽东关于千里跃进大别山,实行战略反攻的决策,在刘邓的指挥下, 于 1947 年 9 月初,粉碎了敌人的围、追、堵、截,克眼重重天然障碍,历尽千辛万苦,干里跃进,进入大别山地区。当时,不但部队十分疲劳,对当地情况不熟悉,北方籍指战员不会走山路、过田埂,不习惯吃大米饭,病号增多,而且由于远离根据地,又是新区,连起码的供应问题都没有保障。

蒋介石见我军进入大别山,唯恐我军立足生根,即慌忙以 23 个旅的兵力,紧跟过淮河,并调其国防部长白崇禧前来统一指挥,妄图乘我军立足未稳,集中优势兵力,采取多路分进合击,将我军歼灭或赶出大别山。

9 月上旬,气势汹汹的数路敌军已先后向我军逼近。东面的 46 师进至六

安、霍山;东北面的 58 师进至固始、商城;西北面的 85 师进至信阳、罗山; 西面的 10 师、40 师经宣化店向黄安(今红安)、麻城前进,65 师进至黄安, 52、56 师在信阳、武汉外围;同时,白崇禧还以其桂系主力 7 师、48 师进至经扶(今新县)、麻城寻我主力作战。

战云密布,情况十分紧迫。

中央军委、毛主席时刻关心着大别山的战局,关心着刘邓大军情况,指示刘邓:

“目前几个月内,你们作战似应避开桂系主力 7 师、48 师,集中注意力歼灭中央系及滇军”。

毛泽东善于审时度势,上述指示无疑是十分英明的,也是十分及时的。遵照毛泽东的指示,刘邓决定先打战斗力较弱且比较孤立的滇军 58 师,

调动、牵制敌军主力于大别山北部,以掩护我军向大别山南部之鄂东、皖西地区展开。

刘邓决定:集中 1、2 两个纵队主力和 6 纵队 1 个旅,首先歼灭商城以北河风集(今名河风桥)之敌 58 师一部。

杨、苏首长接到刘邓命令,立即部署作战行动,决定以 19 旅、中原独立旅在罗(山)宣(化店)公路以西,平汉路东侧地区积极活动,在西面造成我军随时可以向平汉路进击和威胁武汉的声势,集中 1、2、20 旅,突然东进, 参加歼灭敌 58 师的作战。

这一行动,虽然由于 1 纵队未能及时赶到参战,友邻也未能将该敌围住,

没有达到歼敌目的。但却迫敌急调 48 师和 10 师东援,特别是 48 师转向皖西, 使桂系主力两个师(48 师和 7 师)分成东西两面,形不成拳头,为我军的展开和歼敌,造成了极为有利的条件。

紧接着,野战军首长又决定集中 1 、2、3 纵队主力和 6 纵队的 1 个旅,

歼灭商城附近的 58 师。第 1 纵队决定除 19 旅、中原独立旅继续积极钳制西

面之敌外,以 2 旅及临时归第 1 纵队指挥的 16 旅负责歼灭前出至中铺之 58

师新 10 旅,其余部队协同野战军主力攻歼商城地区 58 师主力。

敌 58 师闻讯后,以新 10 旅 29 团向中铺地区前进,以掩护其翼侧,师主力仓皇由商城向潢川方向逃窜。

敌 58 师是溜掉了,但却把个 29 团甩在了中铺。中铺之敌遂成孤立突出之势,这就为我军歼灭该敌提供了一个极为难得的机会。

刘伯承打仗十分精明,绝不会失掉任何有利战机。此次作战,他紧跟在1 纵后面,发现上述有利战机后,即令 1 纵队迅速将该敌包围歼灭。

根据刘伯承司令员的命令, 1 纵的杨勇司令员即令 2 旅迅速沿公路东进,在 16 旅协同下,将该敌包围歼灭。2 旅首长接到命令后,考虑到该敌势孤力薄,容易逃跑,即令前卫第 8 团 1 营迅速隐蔽地前进,从西北面将敌人

抓住,同时令第 4 团、5 团迅速跟进,从右面绕到中铺南,在东、北面 16 旅的协同下,将该敌压缩包围。

由于我军集中绝对优势兵力,居高临下,多路突进,总攻开始,敌人一片混乱,已无力抗击我之进攻。战至 19 日 15 时,将敌全歼。

此战,不仅吓跑了敌 58 师主力,全歼敌 1 个团。而且迫敌抽调位于罗山

之 58 师经光山、潢川东援,位于六安之 48 师一部西援。使敌主力完全被钳制在大别山北部,为我军向鄂东、皖西展开,以及下一步向大别山南部挺进, 直逼长江北岸,创造了极为有利的条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