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令员示范做棉衣

自古以来,只听说过将军领兵打仗,从未听说过指挥十几万人马的统帅, 自己当裁缝,领着部下做军服,而且还培养出不少徒弟呢!

1947 年 10 月的大别山区,露寒霜重,深秋的天气一天冷似一天。到了夜晚,山里的风霜更是像能刺破皮肉的刀子一样,冻得人手脚生疼。当地老

百姓早就穿上了棉衣,可是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带领的十几万大军却还穿着破旧的单衣战斗在大别山区。

眼看就要过冬了,十几万人的棉衣怎么办呢?刘伯承一个人在屋里沉思。党中央、毛主席发来急电,让晋冀鲁豫 10 纵队护送棉衣到大别山。可是

1000 多里的路程,途中还要通过敌人的层层封锁线,这要等多么长的时间和付出多大的代价呀!倘若请当地的老百姓做,十几万人的冬装一下子又要给老百姓增加很重的负担,再说时间也不等人。

刘司令员起身,找其他首长共商办法。经研究,立即复电党中央:全军棉衣自行就地解决。并通知各部队:就地购置材料,发动干部战士自己动手缝制棉衣。

通知发出后,刘司令员深入到各团,又是参加动员大会,给大家讲解人民军队自己动手做棉衣的重大意义,又挨团检查各项准备工作。

军令一下,各部队很快把做棉衣用的布匹、棉花等备齐了,发了下去, 天哪!这些四处购来的布料各色都有,白色的,花色的⋯⋯。

刘伯承见到几个司令部的工作人员正用花布缝棉衣,就说:“谁叫你们不染就缝?”大家回答:“公家没发染料。”刘伯承告诉他们:“稻草、芝麻杆烧成灰,都是好染料。”刘伯承见大家脸上露出将信将疑的表情后,笑着说:“你们呀,过两天看我做给你们看!”过了几天,刘伯承果然自己动手给大家做示范,成功地把白土布用稻草灰染成灰布。这个方法很快就在部队中推广开了。

做棉衣是细活。战士们摸惯了枪杆子,谁也没干过针线活,都说:“扛枪打仗,下田种地都行,就是拿着小钢针,手简直不听使唤,比拿枪还沉, 扎得手上尽往外冒血珠子。”“什么絮棉花、开领口、缝扣眼呀,真不如打仗来得痛快。”

一天,刘伯承到连队检查大家做棉衣的情况。见好几个战士正围着一件没有做好的棉衣像杀猪一样,正给棉衣开领口。由于不得法,不是一下子把口开歪了,就是一下子又把口子开大了,一改再改,就把口开到后背上去了, 惹得大家又是笑又是叹气。见司令员来了,大家都围了上来,七嘴八舌地嚷嚷棉衣不好做。

司令员和蔼地让他们把自己做的棉衣拿出来看看。

大家都不好意思往外拿,互相推让了一会儿,才拿出几件给司令员。刘伯承司令员一看,忍不住笑了,棉衣做得奇形怪状,有的棉花絮得一个疙瘩一个疙瘩鼓着包;有的领口开成“和尚”领,前襟吊吊着,后背鼓出一个大包;有的粗针大线,针脚相隔寸把长;有的光开了扣眼,没有用线锁住。

刘伯承看着这些棉衣,笑着说:“成绩还真不小,总算能把棉衣做上了。”然后又表情严肃地说:

“做棉衣这件事是关系着我们党和军队声誉的大事。我们是人民的军队,军容一定要严整,同志们应该认真地对待这件事。做棉衣确实没有打仗那么痛快。但世上无难事,只怕有心人。只要肯动脑筋,棉衣一定能做好。”

战士们你看看我,我望着你正不知怎么办才好。只见司令员把一件棉衣铺平,耐心地指点着说:“棉花要絮匀压平,翻时要小心对正,里面才不会起疙瘩!锁扣眼要用倒线;缝口袋要用勾针⋯⋯”

司令员一边说着,一边飞针走线给大家示范,看着司令员那灵巧的动作, 大家不由地又惊讶又佩服。

一个小战士性急地嚷嚷:“司令员,再教教我们开领口吧。”

司令员抬起头来说:“开领口也不难。”然后顺手拿起一个吃饭用的瓷碗,往领口的位置一扣,在棉衣背缝正中留出二公分,用木炭顺着碗边画了一道圈,风趣地说:“照这个圆圈剪下来,正好和脖子的粗细差不多吗!这叫简易裁领法。”

一个小战士忍不住问:“司令员,你怎么学会的做棉衣呀?” “当兵以前,我在家学过三年裁缝哩,参加革命以后还没摸过这个老行

当呢,今天才用上喽。”

大家回去照刘伯承司令员的方法开领口,果真正合适。刘司令员做棉衣的要领,很快在全军上下传开了。大家穿上自己动手缝制的棉衣,都觉得特别神气。战士们开玩笑说:“司令员把咱们快教成‘巧媳妇’了。”

严冬时节,全军将士都及时穿上了棉衣。可是,为十几万大军做棉衣日夜操劳的刘伯承司令员和邓小平政委还没有顾上做自己的棉衣。管理科的同志好几次要请城里的裁缝来给首长做,都被两位首长拒绝了,他们说:“同志们可以自己做,我们也不能例外哟。”司令员从管理科领来布料和棉花, 白天忙完一整天的工作,晚上,就在煤油灯下戴着老花镜,一针一线地缝制棉衣。几天以后他也和大家一样穿上了自己做的棉衣。大家都说:“司令员自己做的棉衣,比城里裁缝师傅做的还要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