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中国沙漠的分布及其成因

在我国西北、华北的北部及东北的西部,有大片沙丘覆盖的沙质荒漠, 由砾石、碎石组成的戈壁、砾漠,以及称之为岩漠或石质荒漠的岩石裸露的山地。它们主要位于北纬 35~50°、东经 75~125°之间,分布在新疆、青海、甘肃、内蒙古、陕西、吉林和黑龙江等 7 个省区。据统计,中国的沙漠、戈壁和沙漠化土地面积总计约 130.8 万平方公里,占国土面积的 13.5%,在荒漠地带以流动性沙丘为主的沙漠,占全国沙漠面积 70%以上,在荒漠草原和干草原地带以半固定、固定沙丘为主的沙漠化土地,面积约 32.8 万平方公

里。其中,以新疆分布的面积最广,约占全国沙漠、戈壁面积的 60 左右。中国著名的大沙漠,自西向东有塔克拉玛干沙漠、古尔班通古特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腾格里沙漠等(图 44),其中塔克拉玛干沙漠面积达 32 万平方公里,比 3 个浙江省还大,是中国最大的沙漠,也是世界上著名的大沙漠之一。对于这样一个广大面积的沙漠,在旧中国,反动政府完全置之不理,且束手无策,致使沙区人民过着“沙逼人退”的悲惨生活,至于在科学研究上更是一个空白。新中国成立后,国家十分重视沙漠的改造和利用,已把它列为干旱地区社会主义建设的重要项目之一。

沙漠是干燥气候的产物。就世界范围而论,干燥气候区的形成主要与纬度、海陆位置和大气环流等因子有关。

中国的沙漠是在干燥气候和具有丰富的沙质来源等自然条件以及人为因素的影响下,长期发展演变而成的。若单就纬度来说,中国的西北、内蒙古等地区,是不应该成为干燥气候区域的。但由于中国位于欧亚大陆的东南部, 是东亚季风盛行的地带,中国的降水主要是受夏季风的影响,夏季降水的水汽来源主要来自西南、南和东南沿海。而西北和内蒙古地区则深居欧亚大陆中部,距海洋远,特别是它的南部和东部边缘有许多高大山系,阻挡了夏季风

表 2 中国主要沙漠的面积(单位:万平方公里)

沙漠名称

面积

沙漠名称

面积

塔克拉玛干沙漠

32.74

科尔沁沙地

2.46

古尔班通古特沙漠

4.73

小腾格里沙地

2.33

巴丹吉林沙漠

4.71

库姆塔格沙漠

1.95

腾格里沙漠

3.67

乌兰布和沙漠

1.03

毛乌素沙地

2.50

柴达木盆地的沙漠与风蚀地

3.31

的深入。冬季,欧亚大陆处于强大的蒙古—西伯利亚冷高压控制下,加之本区北方地形比较开阔,无高山屏障,干燥的大陆气团和北冰洋的寒冷气流可以倾注直泻,从而使这里异常干燥寒冷。这样中国西北和内蒙古广大地

区就终年处于极端干旱的情况下,从而形成了世界上最大、最典型的干燥大陆性气候的温带、暖温带干旱区,而干旱盆地周围的丰富沙源又成了沙漠形成的物质基础。此外还有人为的原因,如滥伐森林、过度放牧和盲目开垦, 破坏了森林草原;或因战争等原因毁坏了干旱地区的灌溉工程等等,促使沙漠不断扩展,形成“人造沙漠”。如陕北榆林一带的毛乌素沙地,年降水量有 400 毫米左右,历史上曾经是一片肥美的草原,在草原的洼地和坡地上分布着相当数量的“沼泽丛林”,但后来因滥垦大肆破坏草原,致使长城以外60 多公里宽的地带变成了一片茫茫的沙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