冰蚀地貌

冰斗是山岳冰川最典型的冰蚀地貌形态。冰斗最初可在谷源或谷坡上发育,由于冻融风化的破坏以及冰斗冰川本身的刨蚀和掘蚀,会使冰斗不断地扩大加深。典型的冰斗是圈椅形的,三面环以陡峭的岩壁,开口处为一高起的岩槛,底部是一个洼地。由于冰斗主要发育于雪线附近,因此根据古冰斗底部的高度可以推断当时雪线的位置。

随着冰斗的不断扩大和斗壁的不断后退,相邻冰斗间的岭脊渐渐变成刀刃状山脊,称为刃脊;而被几个冰斗所夹峙的山峰则变成金字塔形的角峰(图51)。

另外一些原始的凹地,往往易于成为集聚冰雪的场所,这种凹地称为冰窖。当冰川消融后,有的冰窖就会残留成湖。

冰川槽谷也是典型的冰蚀地貌形态之一,因它的形态十分像一个英文字母“U”字,所以也称“U”形谷或“幽谷”。U 形谷是冰川为本身创造的理想断面,因为流体只有当它所通过的断面达到平均深度最大时才能畅通无阻。当冰川在谷地中流动时,所产生的刨挖和磨蚀作用,不仅可以把一切挡道的岩块毫不留情地压碎、俘虏和磨蚀出特有的擦痕,而且还可以把原来河流作用形成的“V”字形河谷修蚀成“U”字形的冰川槽谷。冰川槽谷还具有明显的谷肩和冰蚀三角面,这是不同于普通山区河谷的明显的特征。

在冰川流动过程中,即使是一些突出地表的坚硬岩块也不得不屈服于冰川磨蚀作用下,而形成一个个好像露出背脊、匍伏谷地中的羊群,这种羊群似的石质小丘叫做羊背石(图 52)。羊背石的迎冰面因刨蚀作用而平缓地倾向上游,背冰面因掘蚀作用多为参差不齐的陡坎,而石丘面上则会布满磨光面、擦痕和刻槽。

冰川作用所形成的磨光面和擦痕,不仅出现在羊背石上,在 U 谷的谷壁和漂砾(被冰川搬运的石块)上也可形成,有的擦痕深达数毫米,长达数厘米至 1 米。由于冰川的冰流方向可以变化,因而磨光面上的擦痕常成几组交叉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