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了中国气候的复杂性和多样性

中国的地形复杂多样,因此,也必然造成中国气候的复杂性和多样性。地形对于中国气候的影响最显著的有以下几个方面:

  1. 山脉常为南北暖冷气团的障壁,尤以东西走向的山脉最为显著,形成山脉南北不同的气候特点。例如秦岭南坡温暖多雨,北坡寒冷少雨,南郑和西安仅一山之隔,气温和年降水量的变化就很明显。南郑 1 月平均气温为3℃,7 月为 26.7℃,平均年降水量为 689.5 毫米;西安 1 月平均气温为-0.5

℃,7 月为 28.1℃,平均年降水量为 566.3 毫米。“一样春风有两般,南枝盛开北枝寒”则是形容南岭南北两侧气候差异的脍炙人口的名句。

  1. 山地阻碍和影响了寒潮的路径,使得由北冰洋或西伯利亚流来的冷气团受层层山地的阻挡,路径因而迂回曲折。不像北美洲那样,由于山脉都是以南北走向为主,北方来的冷气团可以长驱南下。中国自西北侵入的寒潮最初是从西北向东南,以后又转成向南或向西南方向流动,而当寒潮到达中国东部平原后,则能一直深入到华南,这都是地形影响的结果(图 61)。

  2. 青藏高原的存在对空气运动的影响,正像海洋中的岛屿和河流中的大石块对洋流和水流的影响一样。青藏高原阻碍着高空西风急流,造成急流分支与会合等作用,这对于高原南北两侧的气压系统发生很大的影响,并且还影响到全国甚至全世界的大气环流,最明显的是加强了中国、印度和日本的季风。

  3. 山地面向暖湿气流的一侧常为多雨的中心,如喜马拉雅山的南坡( 图 62)、四川盆地的西缘、台湾中央山脉南段的西坡;而背向暖湿气流的一侧常因焚风作用使气温增高。中国长江以南冬春多雨,则是由于江南丘陵的地形阻碍,冷空气易于堆积,造成半稳定性的锋面所致。

  4. 在自由大气中,高度每上升 100 米,温度减低 0.6℃。在山地也发生随高度升高而温度减低的现象,不过情况更要复杂一些。因为在山区影响温度变化的不仅是高度,而且还有地形形态和坡向。“人间四月芳菲尽,山

寺桃花始盛开;长恨春归无觅处,不知转入此中来。”这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句,他早就认识到庐山由于山高谷深,气候、物候与平地不同,从而产生春来晚、秋去早的变化。李白的《塞下曲》一开头写道:“五月天山雪, 无花只有寒。笛中闻折柳,春色未曾看”,同样也是地形对气候、物候影响的极好的科学纪实。

此外,即使高度相同,而地形形态不同,气候差异也是十分悬殊的。如图 63 所示,A、B、C、D、E 五地,它们的绝对高度相同,而地形形态却大异。A 为高空,B 为高原,C 为高山,D 为深谷,E 为盆地,各地的气候大不一样。A 点位于空中,昼夜气温的变化甚小,所以具有海洋性气候的特征;B 点位于高原中心,白天吸热快,晚上放热也快,气温变化急剧,所以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的特征;C 点位于山顶,与陆面接触少,而与空气接触较多,所以气候也显示为海洋性;D 点居于深谷,E 点位于盆地之中,两地气温均多变, 气温较差大,大陆性气候特征就较为突出。所以,无论从大范围来看,还是从局部地区来看,地形对气候的影响是明显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