准备过年——采购年货
在喜迎春节之前,家家户户除了扫尘活动,还都要准备吃、穿、用等各种各样的年货。
在节前10天左右,人们就开始忙于采购物品,年货包括春联、“福”字、门神、年画、窗花、鞭炮,要准备祭祀祖先的猪、牛、羊、鸡、鸭、鹅、及香烛等祭品,还准备一些过年时走亲访友时赠送的礼品,大人孩子要添置新衣新帽等,准备过年时穿。
总之,一切都要焕然一新。
春节前要贴春联和福字
在我国,每逢春节,无论城市还是农村,家家户户都要精选一副大红春联和一个福字贴在门上,为春节增加喜庆的气氛。因此,在新年前,准备春联和福字是必不可少的。
据说,我国在新年前贴春联的习俗,大约始于一千多年前后蜀时期,这是有史为证的,春联的原始形式就是人们所说的“桃符”。
在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相传有一个鬼域的世界,当中有座山,山上有一棵覆盖3000里的大桃树,树梢上有一只金鸡。每当清晨金鸡长鸣的时候,夜晚出去游荡的鬼魂就必须赶回鬼域。
鬼域的大门坐落在桃树的东北,门边站着两个神人,名叫神荼、郁垒。如果鬼魂在夜间干了伤天害理的事情,神荼、郁垒就会立即发现并将它捉住,用芒苇做的绳子把它捆起来,送去喂虎。因而天下的鬼都畏惧神荼、郁垒。于是民间就用桃木刻成他们的模样,放在自家门口,以避邪防害。
后来,人们干脆在桃木板上刻上神荼、郁垒的名字,认为这样做同样可以镇邪去恶。这种桃木板后来就被叫做“桃符”。
到五代后蜀时,当时后蜀国的国君孟昶是个喜欢标新立异的国君,在964年岁尾的除夕,他突发奇想,让他手下的一个叫辛寅逊的学士,在桃木板上写了两句话,作为桃符挂在他的住室门框上。这两句话是:
新年纳余庆,佳节号长春。
前一句的意思是:新年享受着先代的遗泽。
后二句的意思是:佳节预示着春意常在。
从此开始,桃符的形式和内容都发生了变化,这不仅表现在开始用骈体联语来替代“神荼”、“郁垒”,而且还扩展了桃符的内涵,不只是避邪驱灾,还增加了祈福、祝愿的内容。这就成了我国最早的一副春联。
到了宋代,在桃木板上写对联,已经相当普遍了。
同时,随着门神的出现和用象征喜气吉祥的红纸来书写桃符,以往的桃符所肩负的驱邪避灾的使命逐渐转移给门神,而桃符的内容,则演化成用来表达人们祈求来年福运降临和五谷丰登的美好心愿。
“春联”一词的正式出现,则是在明朝初年。当年明太祖朱元璋当上皇帝之后,喜欢排场热闹,也喜欢大户人家每到除夕贴的桃符,就想推广一下。
于是,在这一年的除夕前他颁布御旨,要求金陵的家家户户都要用红纸写成的春联贴在门框上,来迎接新春。
大年初一的早晨,朱元璋微服巡视,挨家挨户察看春联。每当见到写得好的春联,他就非常高兴,赞不绝口。
在巡视时,朱元璋见到一家人没有贴春联,很是生气,就询问什么原因。
侍从回答说:这是一家从事杀猪和劁猪营生的师傅,过年特别忙,还没有来得及请人书写。
朱元璋就命人拿来笔墨纸砚,为这家人书写了一副春联:
双手劈开生死路;
一刀割断是非根。
写完后,朱元璋继续巡视。
过了一段时间,朱元璋巡视完毕返回宫廷时,又路过这里,见到这个屠户家还没有贴上他写的春联,就问是怎么回事?
这家主人很恭敬地回答道:“这副春联是皇上亲自书写的,我们高悬在中堂,要每天焚香供奉。”
朱元璋听了非常高兴,就命令侍从赏给这家30两银子。
由此可见,“春联”的得名和推广,是朱元璋采取行政命令,颁布御旨才得以在家家户户推广开来的。
到了清朝,春联的思想性和艺术性都有了很大提高,在当时已成为一种文学艺术的形式。
如果从秦汉开始计算,我国贴春联的历史已有2000多年,那么为什么百姓对贴春联一直情有独钟呢?这就涉及我国百姓传统的思维观念了。
俗话说:“一年之计在于春。”我国人民自古就有乐观的思维观念,就是寄希望于未来,祈盼未来会给自己带来好运。
无论在过去的一年里有什么高兴、得意的事,还是有什么不如意的事,总是希望未来的一年过得更好,所以在新春即将到来之时,贴春联恰好是达到这种目的的最佳选择。
春联既是根据我国古代骈体文衍生出来的一种新文体,又是借鉴了我国诗歌传统的文学形式。它与古代的骈体文和诗歌不同,是一种特有形式的独立文体。譬如:
新春富贵年年好;
佳岁平安步步高。
这副春联每联都是7个字,上下联字数相等,这是春联的最基本的要求。
春联上下联平仄要相调。对联上下联的表现方法,要注意声律相对,这主要是为了音韵和谐,错落起伏,悦耳动听,铿锵有力。
春联这种艺术形式,充分体现了中华民族博大精深的文化内涵。
另一方面,在贴春联的同时,人们还喜欢在屋门上、墙壁上、门楣上贴上大大小小的“福”字。为此,在春节来临前,人们还要准备“福”字。
春节贴“福”字,是我国民间由来已久的风俗。
“福”字单从字面上解释是“幸福”的意思,而在过去则指“福气”、“福运”。春节贴“福”字,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都寄托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也是对美好未来的祝愿。
“福”字形象地体现了人们追求幸福生活的美好愿望。在我国古代,人们习惯将“福”字精心地做成各种图案,有寿星、寿桃、鲤鱼跳龙门、五谷丰登、龙凤呈祥等。
过去,我国还有“腊月二十四,家家写大字”的说法。这是因为过去的“福”字多为手写,而进入现代,“福”字在市场、商店中均有出售。
在贴“福”字的时候,人们还喜欢把“福”字倒过来贴,表示“幸福已到”“福气已到”。
关于倒贴“福”字的习俗,据说是来源于一个这样的传说。
据说,明太祖朱元璋是一个敏感多疑的人,一次,他怀疑自己的臣子密谋反叛,便派人在人们贴春联时,到自己怀疑的大臣家门上贴上“福”字,以便准备派人暗杀掉这些大臣。
这件事被朱元璋的妻子马皇后知道了,马皇后不愿意看到臣子们被杀,为了消除这场灾祸,她下令全城大小人家必须在贴对联的第二天早上,在自家门上贴上一个“福”字。
马皇后的旨意自然没人违抗,于是家家门上都贴了“福”字。其中,有户人家不识字,竟把“福”字贴倒了。
第二天,皇帝派人上街查看,发现家家都贴了“福”字,还有一家把“福”字贴倒了。皇帝听了禀报大怒,立即命令御林军把那家满门抄斩。
马皇后一看事情不好,忙对朱元璋说:“那家人知道您今日来访,故意把福字贴倒了,这不是‘福到’的意思吗?”
朱元璋一听有道理,便下令放人,一场大祸终于消除了。从此。人们在春节前,不仅习惯贴对联,还习惯将“福”字倒贴起来,一求吉利,二为纪念马皇后。
[旁注]
后蜀时期 后蜀是五代十国时期的国家之一,由后唐太祖李克用侄婿孟知祥建立,都城在成都。最兴旺的时候,后蜀国的疆域约为今天的四川大部、甘肃东南部、陕西南部、湖北西部。后蜀国共经历了两位皇帝,建国共31年。据说,我国新年贴对联的习俗就是从这一时期开始的。
辛寅逊 约880~974年间在世。他为人耿直,不畏权势,博学善文。曾任后蜀简州刺史、翰林学士,为我国第一幅春联“新年纳余庆,佳节贺长春”的作者。归顺北宋后,被宋太祖赵匡胤封为镇国行军司马。曾参与撰修《前蜀书》,并著有《王氏开国记》等书。
明太祖朱元璋(1328年~1398年),字国瑞,明朝开国皇帝,濠州钟离即今安徽凤阳人。原名朱重八,后取名兴宗。1368年,于南京称帝。他是我国历史上少有的草根皇帝。在他出任皇帝期间,他大力推广对联的应用,命人在春节时必须贴对联。如此,促成了我国在春节期间贴对联的习俗。
金陵 是南京的别称,亦是南京久负盛名的称呼,南京这座著名的古都在漫长的历史中曾经有过很多名称,其中最响亮的莫过于“金陵”了。时至今日,金陵仍是南京最雅致而古老的别称,一直沿用至今。南京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明朝建立后,明太祖朱元璋也在此建都。
中堂 指正中的厅堂,也就是客厅。在我国传统家居的布局中,厅堂布局是最讲究,最严格的。它以厅的中轴线为基准,板壁前放长条案,条案前是一张八仙方桌,左右两边配扶手椅,家具整体对称摆放,体现出庄重、高贵的气派。
骈体文 也称骈文,是一种文体,起源于汉末,形成于魏晋,盛行于南北朝。因其常用四字、六字句,所以也称四六文或骈四俪六。全篇以双句为主,讲究对仗的工整和声律的铿锵。骈文由于迁就句式,堆砌辞藻,往往影响内容表达,韩愈、柳宗元提倡古文运动之后,骈文渐衰。
平仄 是我国诗词中用字的声调。平指平直,仄指曲折。根据隋朝至宋朝时期修订的韵书,如《切韵》、《广韵》等,中古汉语有四种声调,称为平、上、去、入。除了平声,其余三种声调有高低的变化,故统称为仄声。诗词中平仄的运用有一定格式,称为格律。
门楣 就是正门上方,门框上部的横梁,一般都是粗重实木制作。古代按照建制,只有朝廷官吏所居府邸才能在正门之上标示门楣,一般平民百姓是不准有门楣的,哪怕你是大户人家,富甲一方,没有官场上的身份,也不能在宅门上标示门楣。
五谷丰登“五谷”指五种谷物。古代说法不同,有的说是稻、黍、稷、麦、菽;有的说是稻、稷、麦、豆、麻。总之是指几种主要的农作物。“丰登”便是丰收年之意。五谷丰登,便是预祝农业丰收,以表现人们在生活上的美好愿望。
马皇后(1332年~1382年),名秀英,安徽宿州人。她早年丧母,被郭子兴夫妇收养为义女。马氏嫁给朱元璋。在朱元璋平定天下、创建帝业的岁月里,马皇后和他患难与共。因此,朱元璋当了皇帝后,对马皇后一直非常尊重和感激,对她的建议也往往能认真听取和采纳。
[阅读链接]
在我国,春联的种类比较多,依其使用场所,可分为门心、框对、横批、春条、斗斤等。
其中,“门心”贴于门板上端中心部位;“框对”贴于左右两个门框上;“横批”贴于门楣的横木上;“春条”根据不同的内容,贴于相应的地方;“斗斤”也叫“门叶”,为正方菱形,多贴在家具或影壁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