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人为赶走年兽放炮过年

春节又叫阴历年,俗称“过年”,春节和年的概念,最初的含意来自农业,古时人们把谷的生长周期称为“年”,《说文。禾部》记载:“年,谷熟也”。

在夏商时期产生了夏历,以月亮圆缺的周期为月,一年划分为12个月,每月以不见月亮的那天为朔,正月朔日的子时称为岁首,即一年的开始,也叫年。年的名称是从周朝开始的,至了西汉才正式固定下来,一直延续到今天。

那么,为什么春节又被称为“过年”呢?关于这个俗称,据说和一种叫“年”的怪兽息息相关。

相传,古时候,有一种叫“年”的怪兽,头长触角,凶猛异常。“年”长期深居海底,每到除夕才爬上岸,吞食牲畜,伤害人命。因此,每到除夕这天,村村寨寨的人们就扶老携幼逃往深山,以躲避“年”兽伤害。

有一年除夕,从村外来了个乞讨老人,他看到乡亲们匆忙恐慌的景象,只有村东头一位老婆婆给了他一些食物,并劝他快上山躲避“年”兽。

老人把胡子撩起来笑道:“婆婆若让我在家待一夜,我一定把‘年’兽赶走。”

老婆婆仍然继续劝说,乞讨老人却笑而不语。

在半夜时分,“年”兽闯进村里。它发现村里气氛与往年不同:村东头老婆婆家,门贴大红纸,屋内烛火通明。“年”兽浑身一抖,怪叫了一声。将近门口时,院内突然传来“砰砰啪啪”的炸响声,“年”浑身战栗,再不敢往前凑了。

原来,“年”最怕红色、火光和炸响。这时,婆婆把家门打开,只见院内一位身披红袍的老人在哈哈大笑。“年”一见大惊失色,狼狈逃窜了。

第二天是正月初一,避难回来的人们见村里安然无恙,都十分惊奇。这时,老婆婆恍然大悟,赶忙向乡亲们述说了乞讨老人的许诺。这个传说充分说明了积德行善能得到回报。

这件事很快在周围村里传开,人们都知道了驱赶“年”兽的办法。从此每年除夕,家家贴红对联、燃放鞭炮;户户烛火通明、守更待岁。初一一大早,还要走亲串友道喜问好。这风俗越传越广,成了我国民间最隆重的传统节日。

春节到了,就意味着春天将要来临,万象复苏,草木更新,新一轮播种和收获季节又要开始了。人们刚刚度过冰天雪地、草木凋零的漫漫寒冬,早就盼望着春暖花开的日子。当新春到来之际,自然要充满喜悦地载歌载舞地迎接这个美好节日。

[旁注]

朔日 我国农历将朔日定为每月的第一天,即初一。朔日有从平旦、鸡鸣、夜半为开头的三种算法。当天月球和太阳黄经相等,称为朔,月球运行到地球和太阳之间,和太阳同时出没,在地球上看不到月亮。朔日当天的月亮称为朔月。农历每月的十五是望日,望日当天的月亮称为望月。

除夕 是我国传统节日中最重大的节日之一。指农历一年最后一天的晚上,即春节前一天晚,因常在农历腊月三十或二十九,所以又称该日为年三十。一年的最后一天叫“岁除”,那天晚上叫“除夕”。除夕人们往往通宵不眠,叫守岁。

对联 又称楹联或对子,是写在纸、布上或刻在竹子、木头、柱子上的对偶语句言,对仗工整,平仄协调,是一字一音的中文语言独特的艺术形式。对联相传起于五代后蜀主孟昶。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一般说来,在过春节期间,家家户户都会贴上对联来迎接新春。

[阅读链接]

据说,“年”的甲骨文写法为上面部分为“禾”字,下面部分为“人”字。金文的“年”字也与甲骨文相同,也由禾和人组成。小篆的“年”写作“秊”,《说文解字·禾部》:“秊,谷熟也。从禾,从千声。”小篆将“人”字讹变为“千”了,因而许慎用了此说,而“千”字本为有饰的人。

“禾”是谷物的总称,不能错解仅为“小麦”。年成的好坏,主要由“禾”的生长和收成情况来决定,而现在已发掘出来的甲骨文中的“禾”字,几乎都是看上去沉甸甸地被压弯了腰,可见它象征着取得谷物生产的大丰收。

那么,“年”字下面的“人”字又作何解释呢?从甲骨文看,“年”字好像是人头上顶着沉甸甸的谷子的样子,象征着人们丰收后的庆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