隋代初创科举选拔制
隋王朝建立之初,也实行过九品中正制。但由于这种选官制度不利于中央集权的加强,隋文帝杨坚很快废除了这种制度,把选官任人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朝廷的吏部。
隋文帝规定各州每年以文章华美为标准选拔3人,荐给朝廷。后又命令京官五品以上、地方官总管、刺史等以考察才能的“志行修谨”、考察品德的“清平干济”二科荐举人才。隋代已经摆脱了九品中正制的旧路子,开始向科举取士的新路子过渡。
隋文帝坚持荐举制度,直到他临去世的前一年,还下了一道诏书:各州县发现明知古今,通识治乱的贤哲之士,“不限多少,不得不举”。
隋炀帝杨广即位后,注重文化教育事业,其标志性措施就是开创科举制度。在即位的第一年,隋炀帝就在诏书中写道:
君民建国,教学为先,移风易俗,必自兹始。
为此,隋炀帝恢复了国子监、太学以及州县学。并命视察各州的专使除了其他任务外,还要发现有模范行为、文才出众和学有专长的人,经过考察,再把他们送往京师。
随着学校的恢复和全国各地人才的汇集京师,隋炀帝于大业年间的607年增设进士科,并明确提出了十科举人的科目。他在诏令中说:
文武有职事者,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操履清洁,强毅正直,执宪不挠,学业优敏,文才秀美,才堪将略,臀力骠壮十科举人。
对于全国诸郡举荐人才的标准,隋炀帝又于609年发布诏令,提出四科举人:
诸郡学业该通,才艺优洽,臀力骠壮,超群等伦,在官勤奋,堪理政事,立性正直,不避强御,四科举人。
当时秀才试方略、进士试时务策、明经试经术,形成了一套完整的国家分科选才制度。其进士科后来成为科举功名的最高等级,民间又称考中进士为“金榜题名”。
最早提出进士科创立于隋炀帝时期的人,要数唐代左补阙薛登,他曾上疏武则天要求革除选举弊端,疏文提到:“炀帝嗣兴,又变前法,置进士等科。”唐代还有许多史籍记载这件事,文学家刘肃《大唐新语》曰:“隋炀帝改置明、进士科。”史学家杜佑《通典》曰:“炀帝始建进士科。”文学家王定保《唐摭言》曰:“进士,隋大业中所置也,如侯君素、孙伏伽皆隋之进士也明矣。”
这些史料都说隋炀帝大业时已创立了进士科,隋炀帝是实行科举考试的始作俑者。隋炀帝用进士科考试的方法以才取人,考取的就可到中央或地方政府中做官,这就是我国科举制度的开始。
当时的科举大体有两种情况:一类属于临时的特科,如隋炀帝以孝悌有闻、德行敦厚、节义可称等“十科举人”;又诏诸郡以品学方面的“四科举人”。特科只是临时下诏,偶一行之,并没有成为一种制度。另一类是常设科目,有秀才、明经、进士科。最初只设秀才、明经两科。秀才先试策,并加杂文。
整个隋代,大约只举行了四五次考试,开头考取的叫秀才,后来考取的才叫进士,总共只有秀才、进士12人。据载,隋代考中者数少质高,均能成大器。隋代的著名进士、秀才如房玄龄、杨纂、杜正伦、许敬宗均成为后来唐代的名臣。这些人才加强了唐代的统制力量,也为唐代推行并发展科举制提供了理论依据。
隋代的“进士”与“孝廉”、“秀才”都由州郡地方长官推举。但不同的是,进士由州郡推荐后,再由朝廷进行策试,以策试的成绩作为录取的标准。孝廉则已德行为重,但考试的成绩并不作为最后的衡量标准。至于秀才,其考试要求比进士尤为严格,所以应举者极少。
隋代科举属于初始阶段,考试没有定期,考试办法也不完备,考试题目和内容都有随意性,但开科取士这个政治措施,把读书、应考和做官3件事紧密联系起来了,科举成了封建知识分子进入官场的阶梯和取得高官厚禄的门路,从而改变了“上品无寒门,下品无士族”的流弊。隋代的科举是察举制向科举制的过渡,从此开创了我国考试制度的新纪元。
隋炀帝创置科举制度,是我国古代选官制度的一个重大改革。科举制度经后世各个朝代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成为了封建国家选官的基本制度。
[旁注]
刺史 职官,汉初,汉文帝以御史多失职,命丞相另派人员出刺各地,不常置。汉武帝始常置刺史,巡行郡县。当时分全国为13部或州,各置部刺史一人,后通称刺史。刺史制度在西汉中后期得到进一步发展,对维护皇权,澄清吏治,促使昭宣中兴局面的形成起着积极的作用。
国子监 是我国古代隋代以后的中央官学,为我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明时行使双京制,在南京设有“南监”或“南雍”,在北京设有“北监”或“北雍”。北京国子监始是我国元、明、清三代国家管理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和国家设立的最高学府。
左补阙 唐代官职,6人,从七品上,掌供奉讽谏,大事廷议,小则上封事。唐武则天时置左右补阙,其职为对皇帝进行规谏,并举荐人才。左补阙属门下省,右补阙属中书省。北宋时改为左、右司谏。南宋及元、明沿设,但时设时罢。低一级的称为左、右拾遗,合称“遗补”。
纪元 历史纪年的起算年代,如公历以传说的耶稣出生那一年为元年,历史上各国有不同的纪元。上古文明出现之后就有了纪元的存在,但目前尚未完全确定详细年份。我国历史上有许多朝代,从汉朝开始,每一朝代的君王又各有年号,一个年号沿用一两年到几十年不等。
[阅读链接]
据《隋书》《北史》记载,隋炀帝积极征召全国有才学的人到京师学习,使远近儒生纷纷前来,并被组织起来互相辩论学术问题。一名高级官员给他们排列名次,上报隋炀帝。因此许多寒士得以重振门庭;典籍研究盛极一时,南北的传统兼容并包。古代的典籍都被注疏。
隋炀帝在江南任扬州总管时就网罗学者来整理典籍,到他即帝位的近20年间,共成书130部,1.7万多卷。他还组织人编写了《长洲玉镜》400卷,和《区宇图志》1200卷,这对于保存我国古代的典籍做出了很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