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宋科举制度的变化
经过范仲淹和王安石的改革,宋代科举考试科目有很多很多新的变化,有进士科、制科、词科、童子科、武科和绘画等。此外还有“九经”、“五经”、“三礼”、“三传”、“三史”、明法、礼、学究各科墨义若干条。
进士科试诗、赋、论各一首或一篇,策问五道,帖《论语》10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10条。
制科是皇帝亲自策问的特种考试,不经州县考送手续,科目也临时由皇帝确定。考试内容为诗赋、论、颂、策、制诰等。由于制科考试比进士科还难,其地位也高,所以宋代人也称为“大科”,它不像唐代那样被人称为“杂色”,而是优于进士科,成为众科之最。
词科也是非常科,性质与制科相似,是宏词、词学兼茂及博学宏辞等科的合称。宋代开词科共计56次,其中宏词科11次,词学兼茂科15次,博学宏辞科25次,词学科5次。宏词科每次录取人数至多5人,北宋时分两等,上等为词理俱优,次等为词理次优,被取者可提升官阶。南宋时分为上、中、下三等,分别给予升官,减少磨勘。
童子科凡15岁以下、能通经作诗赋的少年儿童,由州官推荐,皇帝亲自考试。但不常举行。如杨亿、李淑、晏殊等曾应童子科考试而授官位。南宋孝宗淳熙年间的1174年,有西夏女童林幼玉应试,考经书43题皆通,这是童子科中唯一的女童。童科开举无定时,考试内容也无定式,皆因皇帝一时兴趣而举,在一定程度上激励民间对儿童实施早期教育。
武科于北宋仁宗天圣年间的1030年开始,宋仁宗曾经亲试武举12人,先试骑射,然后试策问。后来虽也设立武学并恢复武举,以马射、步射、武艺、策问作为考试内容,但仍不为人们所重视。直到南宋孝宗时武举殿试之后,才和文举一样赐武举及第、武举出身,人们才重视武科。宋孝宗时又改定武科授官之法。
绘画试在宋代设有翰林图画院,旨在罗致天下著名画家,专门从事绘画,并据其才艺高低授以待诏、祇侯、艺学、画学正、学生等职称。画学生员依三舍法升选。宋代画学及由绘画选士之法的鼎盛在徽宗时期,徽宗政和年间,画院取士盛极一时,其试士多以古诗为题,令举子试画,以情态自然、笔韵高洁为工,其中有许多试画题至今仍传为佳话。
宋徽宗时给予画家很高的荣誉和地位,旧制以艺进者,不得服绯紫,带佩鱼,但在宋徽宗时打破陈规,对画院中官职,特许给此殊荣。宋代画学与绘画选试,主要在宋徽宗朝代,与他个人爱好与提倡有关。
“九经”科试帖经120帖,墨义60条。“五经”科试帖经80帖,墨义50条。“三礼”科墨义90条。“三传”科墨义110条。“三史”科墨义300条。明法科墨义律令40条。开元礼科墨义唐开元年间制定的“礼”300条,后改试墨义“开宝通礼”新书。学究科墨义《毛诗》50条,墨义《论语》10条,墨义《尔雅》、《孝经》共10条,墨义《周易》、《尚书》各25条。
两宋时期的科举考试制度总的说是继承了唐制,但经过改革后也具有一些新的情况和新的特点。
两宋科考改革后扩大了科举取士的名额。唐代每年各科考试录取的人数不超过50人,经常一二十人。宋代时录取名额扩大了10余倍,一般总有二三百人,多则达到五六百人,而且有逐年增加的趋势。由于大量录取考生,优待考生,最大限度地笼络中小地主及社会中下层的知识分子,对于巩固宋王朝政权当然有一定的好处。但录取数量如此之大,造成官僚机构臃肿也是事实。
其次,提高及第者的地位和待遇。宋代科举及第后,不需经吏部考试即可授官,而且及第后授官的级别也有提高。
确立殿试制度也是提高科举地位的重要措施。宋太祖赵匡胤时,有落第考生告发考官录取不公,宋太祖亲自在讲武殿命题复试,这是宋代举行殿试之始。以后,殿试渐成制度。举行殿试是为了避免官僚贵族舞权作弊。其实更为重要的原因是,举行殿试有利于加强中央集权,强化皇帝的权威。
举行殿试提高了科举的地位,提高了及第者的身价,由皇帝亲自考试并确定名次,考生能成为“天子门生”,这自然是一种无上的荣耀。殿试成为常制以后,就确定了宋代科举制度的三级考试制度,即从州试到省试再到殿试。
殿试后有等甲之分。983年始将殿试成绩评定等第,将进士分作三甲。1007年颁《亲试进士条例》,规定进士入选者分为五等:第一、二等曰及第,第三等曰出身,第四、五等曰同出身。1027年始称第为甲,将进士分为五甲。宋神宗时第一、二等为赐进士及第,第三等赐进士出身,第四等为赐同进士出身,第五等为赐同学究出身。南宋时又有变化,据载,第一甲赐进士及第,第二甲赐进士出身,第三至第五甲并赐同进士出身。
殿试后在皇家园林琼林苑赐宴,称琼林宴或闻喜宴。殿试后释去贱者服,而赐绿袍、靴、笏,即冠以官服,后成定制。殿试中选后即可拜官。宋代通过科举考试而授予官职者甚众。
从隋唐到宋代,应科举考试,成为知识分子的唯一出路。许多知识分子,今年考不取,明年再试;明年考不取,后年再试;年复一年,总还有许多知识分子难以录取。宋政府对于那些多次没录取的知识分子,特别予以关照。宋太祖将连续参加10次以上至15次科举考试而没被录取的180余人并赐出身。从此以后恩科开始。
后来凡在省试中多次落第的人另立名册上报皇帝,准许他们陪同考生参加“殿试”,这些人被称为“特奏名”,这样就是为他们参加殿试提供了更多的机会。
这种特恩,拓宽了士子仕进的道路,在一定程度上消减了士人的不满情绪,稳定了社会秩序。南宋的洪迈在《容斋四笔》中记述了宋代所流行的《得意诗》便是极好的印证:
久旱逢甘雨,他乡见故知。
洞房花烛夜,金榜挂名时。
诗中的“金榜挂名时”,便是宋代知识分子追求功名的得意和失意的心态。
宋代科考制度严密立法,防止作弊,规定州试时,由州之通判主持进士科考试,以州之录事参军主持其他诸科的考试。考试完毕,考官须用朱笔批阅试卷,凡回答正确的写“通”,答错的批“不”。考官和监考官最后须在试卷末尾签署姓名。凡取中的考生名单及其试卷都要在秋天呈报礼部。如果发现州试有受贿作弊之事,考官和监考官均要受处分。
州试被录取的考生于冬季集中到京城尚书省礼部,这些考生须将自己的家世、年龄、籍贯、参加科举考试的次数等如实写明,并要求有10人担保,如果发现有弄虚作假、违反考试规定之事,这10人就要连坐,并取消考生的考试资格。
宋代由皇帝任命主考官,往往是由六部尚书、翰林学士知贡举任,且年年更换,还配有“权知贡举”即副主考官若干人,使其互相监督,互相制约。宋太宗淳化年间规定知贡举“既受诏,径赴贡院,以避请求”,以后就建立了“锁院”制度。锁院,即在考选期间,考官和外界隔离,和家里人也不能见面。考官的子弟与亲属赴考,需另派考官,称为“别头试”。
宋代规定贡院大门、中门均遣官监守,并搜索士子衣物,以防夹带。宋初,士子在试诗赋时允许带《切韵》、《玉篇》,但到宋真宗时规定,举人除书案外,不许将茶厨蜡烛等带入。若发现携带《切韵》、《玉篇》以外书籍,或有耳语等现象,立刻赶出考场,并罚其停止参加科举考试一次。
北宋雍熙年间建立考场内巡察制,设巡察官员,监察考官与考生的行迹,后称巡铺制。南宋理宗时,还实行一种奖励检举制,即对“告捉怀夹、传题、传稿、全身代名入试之人”,出官钱奖赏,以防考场作弊。
宋代为严格考试纪律,实行“糊名”与“誊录”制度。所谓“糊名”,是把考卷上的姓名、籍贯等密封起来,所以又称之为“弥封”与“封弥”。但是“糊名”之后,还可以“认识字画”。后来又将考生的试卷另行誊录。考官评阅试卷时,不仅不知道考生的姓名,连考生的字迹也无从辨认了。
“糊名”与“誊录”制度的建立,对于防止主考官的“徇情取舍”现象的确产生了很大的遏制效果。
北宋科学家沈括在《梦溪笔谈》卷9中讲了一个故事:宋仁宗时,国子监的一名学生叫郑獬,颇有名气,也有学问,但国子监发送优秀生参加会试的名单上,将他名列第五,他十分生气,大发牢骚,大骂主司是“驽马”、“顽石”。主司恨之入骨。后来郑獬参加殿试,这位主司又担任考官,一心想使郑獬落选,把一份卷子误认为是郑獬所作,加以贬斥,判为“不通”。后来拆封,郑獬却以第一名录取。据《宋史·常安民传》载:常安民参加省试,被录取为第一名,拆封后,主考官见他年少,想另换一人作第一名,考官判监常秩不同意,认为既是“糊名考校”,就不能任意更改名次。
总之,宋代科举考试关乎考生的个人前程,荣辱兴衰在此一举。所以,对士人特别是对寒门子弟,具有强烈的吸引力,它在潜移默化之中引导与改变着士人的价值取向和文化心态。
[旁注]
九经 儒家9部经典的合称。不同时期有不同的九经划分标准编。如:宋代以《易》、《书》、《诗》、《左传》、《礼记》、《周礼》、《孝经》、《论语》、《孟子》为九经;清纳兰性德《通志堂经解》,以《易》、《书》、《诗》、《春秋》、《三礼》、《孝经》、《论语》、《孟子》、《四书》为九经等。
三史 通常是指《史记》、《汉书》和东汉刘珍等写的《东观汉记》。《后汉书》出现后,取代了《东观汉记》,列为“三史”之一。宋代在“十三史”的基础上,加入《南史》、《北史》、《新唐书》、《新五代史》,形成了“十七史”。
磨勘 唐内外文武官员考课,由本司及本州府长官按规定考核其功过行能,分九等写入考状,由吏部与各道观察使复验,任期满后,根据考绩结果升降。为防止申报不实与升降不当,须经吏部和各道观察使予以复验。磨勘之名始于此时。宋置审官院主持官员考课升迁,并确定磨勘名称。
画院 官署名。在古代宫廷中掌管绘画。它除为皇家绘制各种图画外,还承担皇家藏画的鉴定和整理及绘画生徒的培养。宋徽宗富绘画才能,为画院订立了一套完整制度,以自己的鉴赏趣味和创作方法要求画院画家的创作,宣和画院遂成后代画院的典范,对两宋绘画的繁荣起了很大作用。
州试 由州县将应试士子保送至本路考试官,由州的通判主持进士科考试,由州的参军主持其他科目考试。宋代州试3天共考3场:第一场是大经义三道,《论语》、《孟子》义各一道;第二场是诗、赋各一首,有时候也考词;第三场是子史论一首,时务策一道。州试于秋季八月先考选一次,谓之“秋试”。
省试 即科举中的礼部试,在唐、宋、金、元时称省试,在明、清时称会试。考试在京城举行,由尚书省的礼部主持,每3年一次,逢辰戌丑未年为正科,遇皇室庆典加恩科,一般安排在二三月进行,因此又称“春试”。考试的时间、场次和内容与乡试相同,但难度要大得多。
琼林苑 北宋东京城外西侧有两座御苑南北向对,北为金明池,南为琼林苑。琼林苑自宋太祖时期就开始修建,直至宋徽宗时才最终建成。宋太祖举行皇帝宣布登科进士名次的典礼,并赐宴琼林苑,故称琼林宴,后泛指京都宴请新进士之所。
恩科 谓朝廷加恩赦免科赋。宋时科举,承五代后晋之制,科举制度每三年举行乡、会试,是为正科。遇皇帝亲试时,可别立名册呈奏,特许附试,称为特奏名,一般皆能得中,故称“恩科”。恩科始于宋,明清亦用此制。若正科与恩科合并举行,则称恩正并科。
连坐 我国古代因他人犯罪而使与犯罪者有一定关系的人连带受刑的制度。又称相坐、随坐、从坐、缘坐。连坐起源甚早,夏、西周、春秋、战国时期都有连坐制度。连坐法不但实行于乡里的居民之中,也实行于军队的行伍之中。
《梦溪笔谈》 北宋科学家、政治家沈括撰,是一部笔记本百科全书式著作,全书17目,凡609条。内容涉及天文、数学、物理、化学、生物等各个门类学科,其价值非凡。世人称为“中国科学史上里程碑”。该书在国际亦受重视,英国科学史家李约瑟评价为“中国科学史上的里程碑”。
[阅读链接]
宋徽宗赵佶虽然是一个失败的皇帝,但他却是一个成功的艺术家。他不仅是一个很优秀的美术欣赏家、批评家,而且他自己也是一位很高明的画家,在书法上也有较高的造诣。
宋徽宗的书法笔势挺劲飘逸,富有鲜明个性,传世的书法作品很多,楷、行、草各种书法作品皆流于后世。他在学薛曜、褚遂良的基础上,创造出独树一帜的“瘦金体”,瘦挺爽利,侧锋如兰竹,与其所画工笔重彩相映成趣。瘦金书的意思是美其书为金,取富贵义,也以挺劲自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