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代科举制度的发展

唐代国运较长,政局相对稳定,这为科举考试制度的发展创造了条件。唐王朝一方面要求地方官员向朝廷推荐德才兼备的人才,另一方面积极推行科举考试制度,逐步扩大考试科目,增加考试内容,完善考试程序,从而使科举考试制度取代了以荐举为主的选士制度,成为当时领先于世界各国的用人取士制度。

唐太宗执政时期,实行偃武修文的文教政策。重振教育,扩建学校,兴建校舍,为国家培养后备人才,以确保科举取士的数量与质量。同时,大力推行科举考试制度,开科取士,网罗人才,以达到巩固唐王朝的目的。

唐太宗规定进士读一部经史,要求参加科举考试的士子每年农历十一月初一赴尚书省,第二年三月二十一日考试完毕。由于实行学校和科举考试并重的指导方针,这一时期学校教育制度和科举考试制度都得到了较快的发展。

唐高宗时期,科举考试制度日趋健全,取士名额有所扩大。675年加试贡士《老子》策。武则天要求参加明经科考试的士子都要学习《孝经》和《论语》,并以此为科举考试的一项内容。后来她又规定贡举人停止学习《老子》,改学她编的《臣轨》。

《臣轨》是武则天规诫群臣“镕范身心”的训条,是693年至705年的科举考试读本。仿唐太宗《帝范》,编为同体、至忠、守道、公正、匡谏、诚信、缜密、廉洁、良将、利人等12篇,2卷,各篇均有注文加以阐释。直到唐中宗复位后,才废除学习《臣轨》,重习《老子》。武则天十分重视科举考试制度,她亲自策问贡士于洛城殿,开创了科举考试中殿试的形式。

武则天还令人练武习功,以长垛、马射、马枪等为考试内容,通过武举来选拔军事人才,从而开创了武举的先例。

武则天针对考场舞弊之风,要求在考试时,考生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的措施,开创了糊名考试的方法。她大开制科考试,通过制举,“文策高者特授以美官”,“起家或拜中书舍人、员外郎、次拾遗、补缺”,“其次与出身”。对于出身低微的士子,这是获官、至少是取得入仕资格的一条便捷途径。在职官员也可通过制科考试迅速擢升。

唐玄宗纠正了武则天轻学校教育重科举考试的做法,重新调整了学校教育和科举考试制度之间的关系,使二者都得到了发展。

733年,唐玄宗诏天下每岁贡士,减《尚书》、《论语》策,加试《老子》。741年在京都长安设置了崇玄学,地方诸州也设立了崇玄学,同时增设道举来选拔精通道家著作的人才,道举考试的方法和明经科相同。

753年唐玄宗诏令,凡参加科举考试的人,必须经过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的学习。到了天宝年间,科举考试制度已经发展成为一种完备的考试制度了。

唐德宗改革了明经科的考试内容,将以前试《尔雅》改为试《道德经》。为防止考官舞弊,790年实行别头考试,即把考官的亲属交给吏部的考官去负责考试。以后仍有局部的小调整。

唐代参加科举考试的考生,来源有二:一是“生徒”,即当时在中央官学与地方官学上学的在校生。只要他们在学校内考试合格,便可以直接参加朝廷尚书省主持的考试,也称为省试。二是“乡贡”,即不在学校上学的社会知识青年欲参加科举考试的,可以向所在州、县官府报考。

报考办法是:每年农历十一月,中央官学和州县学馆把通过校内考试合格的“生徒”名单报送至尚书省。“乡贡”则由各人带自己的身份材料、履历证书向所在州、县报名。州、县逐级对他们进行考试。合格者由地方官长史举行乡饮酒之礼饯行,然后送至京城长安参加尚书省的省试。

无论“生徒”或“乡贡”,送至尚书省报到后,均须填写姓名履历及具保结即有担保人,由户部审查后,送考功员外郎考试,自736年起移试于礼部。礼部命题考试的时间,大约是每年农历三月。所以当时有“槐花黄,举子忙”之谚。省试发榜后,合格者再参加吏部复试,吏部发榜后,合格者才可授官。

唐代规定,触犯过大唐法令的人、工商之子以及州县衙门小吏不得参加科举考试。如将不合格的士人推举到尚书省应试的,无论是学校的祭酒还是地方官长史,都要受罚。所以《新唐书·选举志》说:

凡贡举非其人者,废举者;校试不以实者,皆有罚。

为了确保科举考试的公正性,有的皇帝微服私访,多方听取意见,考察科举考试之得失;有的皇帝亲自出题,主持考试;有的皇帝亲开制举,防止举人称门生于私门而不知有朝廷和皇帝,并由此结党营私。

唐代科举考试起初由吏部考功员外郎主持,后因吏部考功员外郎是从六品上,地位较低,不便主持全国规模的科举大考,于是在736年诏定由礼部侍郎主持,礼部侍郎正四品上,从此科举考试改由礼部掌管,礼部直接对朝廷、皇帝负责。

科举考试管理权的转移,主司品位的提高,也相对地提高了科举考试的权威性、严肃性和感召力。而且考试于礼部,铨选于吏部,也可以起到分权制衡的作用,礼部、吏部两部可相互监督、相互制约,共同对朝廷、皇帝负责。

唐代礼部下设贡院,考试、阅卷等均在贡院举行。主持省试的官员称作“知贡举”,泛称作“主司”、“主考”、“主文”和“有司”等。皇帝有时也临时差遣主考官员,如以兵部侍郎、门下侍郎、户部侍郎、中书舍人、国子祭酒、尚书右丞、太常少卿、吏部尚书、左仆射、工部侍郎、左谏议大夫、黄门侍郎、御史中丞、刑部尚书等官员充任主考官。

在唐代,省试一般在京师长安举行,但也有例外,如唐肃宗时正当“安史之乱”,士人流离,交通断绝,省试分于几处举行。唐代宗时,值全国广遭水旱灾荒,礼部侍郎贾至知贡举建议省试分别在京师长安、东都洛阳两处举行,故当时便称知贡举为“知两都”。

唐代科举考试设科繁多,不同时期其科目设立也不尽相同,前后总计不下几十种。其中常设的科目有:秀才、进士、明经、明法、明字、明算、诸史、礼科、童子科、道举、制科、武科、医举等。

秀才科考方略策五道题,依文理通顺透彻程度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四等录取。隋唐时代均以秀才科为最高,所以被录取也最难。隋代秀才科先后录取不过10人,唐代秀才科每次录取的仅一二人,秀才科录取后,按四等授予官位,即正八品上,正八品下,从八品上,从八品下。由于秀才科录取的难度较大,唐初举行了一段时间,后来就停止了。

进士科唐初仅考时务策五道,后增加考试帖经和杂文。帖经是考默写经书的能力。杂文是指以规谏、告诫为主题的箴、铭。经策全通为甲等,策通四道、帖通四道以上为乙等。唐中期后又增考诗赋,并重视诗赋的考试。往往帖经不合格的,如果诗赋考得好也可以录取,这是唐诗兴盛的反映,同时又反过来促进了唐诗的进一步发展。进士科录取分为两等,甲等授予从九品上之官职,乙等授予从九品下之官职。

唐代进士科最受士子青睐,唐玄宗时每年参加进士科考试的常不减千余人,但及第者最多时不过30余人。《全唐诗》中有“桂树只生三十枝”,反映了进士科每次录取名额不过30人左右。

进士科之所以受到社会的广泛重视,与进士及第者往往受到重用有关。有的进士及第者位及宰相,从唐宪宗到唐懿宗期间共有宰相133人,而其中进士出身者有98人,宰相中进士出身的人数已占绝对优势,反过来又促使朝野上下更重视进士科。正是由于进士科及第者官位显赫,录取人数又少,所以进士科也最难考。

明经科又可细分为五经、三经、二经、学究一经、三礼、三传等。

在唐代按经书的分量又把经书分作大、中、小3类:《礼记》与《春秋左氏传》被称为大经;《诗》、《周礼》、《仪礼》被称为中经;《易》、《尚书》、《春秋公羊传》、《春秋穀梁传》被称为小经。《论语》、《孝经》为共同必试,要求参加科举考试的人都要掌握。明经科就是考以上儒家经典著作,方式分帖经、墨义、时务策与口试等。

明经科的录取分为四等,分别授予从八品下、正九品上、正九品下、从九品下等官职。明经科的考试要求是不高的,只要求熟读经义注疏就行,对于经义也未必真懂。录取的比例也较大。

明经科大约每10人就有一二人被录取,而进士科大约每100人只有一二人被录取。唐有重进士、轻明经的倾向,故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的谚语,意思是说30岁的人去考明经科,算是年纪老的了,而50岁的人去考进士科,算是年纪轻的了。说明考明经科容易,考进士科很难。

明法科即法律科,主要考律、令等知识。试策共10条,其中律7条,令3条。全通为甲等,通8条以上为乙等,通7条或7条以下为不合格,不能录取。

明法科的考生来自律学的学生和州、县的乡贡。明法科主要是试考生对朝廷刑法和国家组织制度的了解程度。录取人数很少,有史可查的有李朝隐等以考法经出仕者。

明字科也称“明书科”或“书科”。明字科先试帖经,然后口试,最后试策。帖经试《说文》6帖,《字林》4帖,共10帖;口试“不限条数,疑则问之”;口试通过后再笔试《说文》、《字林》20条,答对18条为合格。

明字科考生来自书学学生,合格者再经祭酒审定,而后参加省试,省试及第,仅取得了科举出身,再经吏部铨选才能放官。明字科及第叙任的品阶是从九品下。

明字科考核的是文字、训诂知识和书法,明字科的设置也反映了唐代重视书法的风尚。古代著名的楷书家欧阳询、颜真卿、柳公权和草书家张旭、怀素,除欧阳询生于隋唐之际外,其余4人都生于唐代,另外还有虞世南、褚遂良等书法家也生于唐代。

明算科即算术科,着重考核算术,要求详明术理。主要考《九章算术》3条,《周髀算经》、《海岛》、《孙子》、《五曹》、《张丘建》、《夏侯阳》、《五经算》各1条,十通六者为合格。《记遗》、《三等数》帖读十得九者为合格。

明算科考生主要来自算学生,算学生学业完成后参加国子监考试,合格者再参加科举省试,及第后待铨选后叙任官员为从九品下。

诸史科即历史科。“一史”,主要考《史记》。“三史”,主要考《史记》、《汉书》、《后汉书》。史科为唐穆宗时所设。每史问大义百条、策三道,义通70条、策通二道者合格。

礼科即礼制科,主要考唐玄宗开元年间所制定的礼仪制度,为唐德宗贞元年间所设。应试者通大义70条、策二道者为合格,通大义百条、策三道者超资授官。

童子科规定凡10岁以下能通一经及《孝经》、《论语》的,皆可参加童子科考试。能背诵10卷的可以授官,能背诵七卷的可以授予出身。

道举科唐玄宗时举行过,主要考《老子》、《庄子》和《列子》等,这是唐代注重道家思想、扶持道教势力的反映。

制科,皇帝的命令称为“制”,皇帝特别召集一些人举行的考试科目,称为“制科”。考试的时间及内容都由皇帝临时决定,随皇帝的一时高兴而举行。

制科名目很多,诸如“贤良方正”、“直言极谏”、“博通坟典达于教化”、“军谋宏远堪任将帅”、“详明政术可以理人”等,前后不下八九十种名目。一般说,制科主要是考“时务策”,即对当世要事的对策,自唐玄宗以后加试诗赋。

武科创立于武则天长安年间的702年。由兵部员外郎主持,又分为平射、武举二科目。主要考步射、马枪、马射、负重、语言、身材等等。《旧唐书》载,郭子仪就是“以武举高等,补左卫长史”的。

唐代武举,由州县考选后,以乡饮酒礼贡举至兵部进行考试,每年应试的常有数百至数千,因武举要求长垛、马射、马枪的技艺高超,故能及第者不过数十人。另外,如果是文官要求参加武科,取身材六尺以上、年龄40岁以下,强勇可以统人者。通得马射、马枪等科目五成以上的为合格。

医举科是唐代设置的专门为选拔医学人才的科举考试科目。最早开设于玄宗开元年间的734年。考生主要来自医学学校的学生。考试内容包括医经方术策、《本草》、《脉经》、《素问》、《伤寒论》等。诸杂经方义二道,通七成以上的为合格。

以上常科经常采用的考试方法,主要有帖经、墨义、策问、诗赋等,间或还采用口试的方式。

帖经这是唐科举考试常用的方法。帖经就是将经书上某行帖上3个字,要求将所帖的3个字填写出来,这和现在流行的“填空”有些类似。这种考试方法原是很简单的,只要把经书文注读熟即可应付。

这种考试方法适合于考查记诵性的知识,对于测试认识能力、思辨能力及应变能力,是无能为力的。故即使考生对一般帖经均能回答,也使考官难以分出优劣。为了便于取舍,考官挖空心思提高考题的难度,出些孤章绝句、疑似参互、易于混淆的题目,如出一些偏题、怪题,这样把本来容易应付的帖经考试,变成考生的一道难关。针对这种情况,开元年间的国子祭酒杨玚建议,礼部考试开始实行开示三行,于是就不再于断绝疑似之处帖题了。

墨义是一种简单的对经义的问答,只要熟读经文和注疏即能回答。如原题:“子谓子产有君子之道四焉,所谓四者何?”对答:“其行己也恭,其事上也敬,其养民也惠,其使民也义。谨对。”如答不上来,就写上:“对未审。”

口试方式出现较晚。规定问义应当众进行,问义结束时当即宣布考试成绩,以此来限制考官以个人好恶而取舍,让众人对口试进行监督。口试的方法比较灵活,但随意性较大,确实有复查无凭的缺点,容易给一些考官和考生提供联合舞弊的机会。

策问是沿袭西汉以来的“射策”、“对策”的考试方法,它是设题指事,由被试者做文章,题目的范围是当世要事和计谋策略,要求对现实中诸如政治、吏治、人事、教化、生产等问题提出建议,或写出政论性的文章。它比帖经、墨义要求要高一些,这是一种较好的考试方法。

诗赋是后来加试的一种考试方法。鉴于考生多背诵经义和旧策,没有实才,于是就在经义策问的基础之上加试一诗一赋,也称之为帖诗。诗赋比帖经、墨义更能考察考生的思想,且能反映出一个人的文学修养和文化水平。试帖诗中有很多被世人传诵的佳作。

读书人经过省试合格了,只不过是取得了“出身”,还不能马上去做官。要想做官,还得参加吏部考试。吏部考试包括“书、判、身、言”4个方面。

第一考“书”,即书法写字,试其“楷法遒美”。第二考“判”,即写考官指定文体的文章,试其“文理优长”。第三考“身”,考察其相貌是否端正,试其“体貌丰伟”。传说有一读书人名叫方于,由于他缺唇连应10余科而不得录取。第四考“言”,考察其口齿是否清楚,试其“言辞辨正”。如果“书、判、身、言”这4项全能够通过,便可以授予官职。

就整体状况而言,唐代科举是一个比较进步、比较合理的考试制度。它与前代选士制度相比较,有3个最明显的特点:

第一,把选拔官吏的权力更有效地由地方世族与地方长官手里集中于中央,加强了中央集权,满足了庶族地主参与政权的强烈欲望,扩大了执政集团的社会基础。

第二,把读书、应考、做官三者密切联系起来,为封建社会广大下层知识分子打开了获取报效国家、施展个人抱负的途径。

第三,力图改变选官只重品行、门第,而忽视知识、才能的弊端,它具有一定的客观标准,当官要凭真才实学,因而选拔了一些有才干的人。

从政治上来看,唐王朝实行科举考试制度的确满足了封建君主专制的政治要求,收到了集权中央、巩固封建政权的效果。这也就是科举考试制度之所以能在我国封建社会维持1300年之久的根本原因。

从文化教育上看,唐代实行科举考试制度,影响是十分深刻的。由于选择人才与培育人才的标准和要求一致起来,科举考试制度促进了学校教育的发展与繁荣。

从影响上看,隋唐时期开创的科举考试制度,对东西方都发生过较大的影响。孙中山先生在所著《五权宪法》中说:

现在各国的考试制度,差不多都是学英国的。穷流溯源,英国的考试制度,原来还是从我们中国学过去的。

西方有些人士认为,中国科举考试制度远比造纸、火药和指南针的发明重要得多,它为现代资本主义社会的考试制度提供了成熟的模式。

[旁注]

尚书省 官僚机构。南朝宋得名,前身为“尚书台”。由汉代皇帝的秘书机关尚书发展而来。是魏晋至宋的中央最高政令机构,为中央政府最高权力机构之一。“尚书省”的组织机构,到了隋朝定型。以唐代有吏部、礼部、兵部、刑部、户部、工部等六部,下辖吏部、主爵等24司。

贡士 我国古代中央一级科举考试中试者之称。原指古诸侯推荐给天子的士。唐、宋时,以州府、县科举考试中试者称乡贡士。明清时会试中试者统称贡士。清制称会试考中者为贡士,再经殿试赐予身,乃为进士,但习惯上每于会试考中后即称进士。

武举 我国历史上的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武举的兴盛是明清两代,特别是在清代。明代武举创制甚早,但制度一直没有确定下来。清代重视程度大大超过明代,加上封建国家大力提倡,制度日益严密,录取相对公正,因此民间习武者对武举考试趋之若鹜。

崇玄学 唐代官办的道教学校。隋有崇玄署,为管理道士僧尼的官署。唐代皇帝尊崇道教,以崇玄署改属宗正寺,僧尼则别属尚书祠部。唐代开元年间置崇玄学,设博士,掌教玄学生,习《老子》、《庄子》和《列子》。后改称崇玄馆,改称博士为学士。

贡院 是古代会试的考场,即开科取士的地方。贡,就是通过考试选拔人才贡献给皇帝或国家的意思。贡院最早始于唐朝。现存有江南贡院、北京贡院、定州贡院、川北道贡院等遗址,其中江南贡院作为中国古代最大的科举考场最为出名。

安史之乱 是指唐代安禄山和史思明起兵反对唐王朝的一次叛乱。这次历史事件,对唐王朝后期的影响尤其巨大,对我国后世政治、经济、文化、对外关系的发展等均产生极为深远而巨大的影响,此后唐朝进入藩镇割据的局面。

三礼 是指《仪礼》、《周礼》、《礼记》3本儒家经典。“三礼”记录、保存了许多周代的礼仪,《周礼》偏重政治制度,《仪礼》偏重行为规范,《礼记》则偏重对具体礼仪的解释和论述。它们所涉及的各种礼制的总和,也就是礼“礼”的全部内容。“三礼”是我国古代礼仪制度的蓝本和百科全书。

三传 是解释《春秋》的3部书,就是《左传》、《公羊传》和《榖梁传》。《左传》也叫做《春秋左氏传》或《左氏春秋》,相传是春秋、战国之际的左丘明所撰。《左传》以《春秋》为纲,博采各国史事,编次成书,叙事明晰,繁简得宜,保存了较丰富的历史资料。

训诂 即用易懂的语言解释难懂的语言,用现代的语言解释古代的语言,用普通话解释方言。训诂学是我国传统研究古书中词义的学科,训诂的任务是解释语言,训诂学是研究怎样正确地理解语言、解释语言,也就是讲清楚怎样注释的道理。

楷书 是一种汉字字体,就是现在通行的汉字手写正体字,它是由秦代程邈创立的隶书长期演变来的,也叫正楷、真书。楷书的特点在于规矩整齐,是字体中的楷模,所以称为楷书,一直沿用至今。唐代楷书大家虞世南、欧阳询、褚遂良、颜真卿、柳公权,其楷书作品均为后世习字的模范。

草书 汉字的一种字体,特点是结构简省、笔画连绵。形成于汉代,是为了书写简便在隶书基础上演变出来的。有章草、今草、狂草之分。狂草代表作如唐代张旭《肚痛帖》等帖和怀素《自叙帖》,都是现存的珍品。

左卫长史 古代皇帝禁军幕府中的幕僚长。唐代杰出将领郭子仪曾经凭武举考试高等成绩补左卫长史之职,此后任横塞军使,后以天德军使兼九原太守、朔方节度右兵马使等。郭子仪从左卫长史入世,历事唐玄宗、唐肃宗、唐代宗、唐德宗4朝,对巩固唐王朝政权起了重要作用。

国子祭酒 古代学官名。古代祭祀礼仪有一种叫浇奠祭祀,就是举起酒杯、向天祝祷、洒酒于地;执行这个礼仪的人叫祭酒。国子祭酒是我国古代国立最高学府和官府名,传授儒家思想,其中最重要的礼仪就是祭祀,故被命名为祭酒。晋武帝设,掌教导诸生,以后历代多沿用。

吏部 我国古代官署。西汉尚书有常侍曹,主管丞相,御史,公卿之事。东汉改尚书常侍曹为吏曹,又改为选部,魏晋以后称吏部,置尚书等官。隋唐列为六部之首。长官为吏部尚书,历代相沿。吏部掌管全国官吏的任免、考核、升降、调动等事务。

庶族 又称“寒门”、“寒族”。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士族长期拥有政治特权,生活奢侈腐化,逐渐失去了统治能力,庶族地主便以武职为升官阶梯,立了军功,掌握军权之后,进而取得了政权,这样士族衰落,庶族兴起,魏晋及南朝的朝代更替也是士族与庶族势力消长的过程。

[阅读链接]

唐代科举考试是很严格的,像韩愈这样的文豪,竟参加过4次省试,方才通过,又参加过3次吏部考试,一直未能通过。于是他企图通过当朝宰相推荐而得官,但他3次上书均无结果,最后到宣武军节度使董晋的麾下做幕僚,以由董晋荐举,由此他才走上了仕宦之路。可见科举考试之艰难!

在唐代,即使通过了吏部考试,所授官位无非八九品,其秩位并不高。不过从此便登上仕途,成为朝廷一员,因而读书人仍把科举考试看成是一生之中的一件大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