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晋南北朝的选士制度
魏晋南北朝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由统一转为分裂和长期战乱的时期。这个时期学校教育兴废无常,特别是国家办的官学,在数量上大大减少了,学校教育总的趋势是在走向衰落。
与此同时,由于分裂动乱,战争频繁,士人流散各地,乡、亭、里地方组织遭受破坏,致使汉代以来的“乡举里选”为主的察举制度,事实上难以实行。这就必须对选士制度进行改革了。
曹操在汉末群雄割据、军阀混战之中,企图剪灭群雄,一统天下,但如何做到不拘一格起用人才成为一个迫切的课题。同时,曹操也从汉代的选人制度中发现了察举不实和过分注重品德的弊病,因此提出“唯才是举”的用人主张。
曹操曾数次发布求贤令,他明确指出,即使是“不仁不孝”之人,只要是“高才异质”,只要有“治国用兵之术”,就可以起用他们来治国安邦,这无疑是非常时期对用人标准的放宽政策。这一指导思想的改变,带来了“猛将如云,谋臣如雨”的盛况,从而为建立新的选人制度创造了条件。
曹操去世后,曹丕采纳了礼部尚书陈群的建议,把曹操“唯才是举”的方针制度化,于是九品中正制成了魏晋南北朝时期主要的选官制度。
九品中正制的关键环节是设置中正。所谓中正,就是负责对某一地区人物进行品评的官员。有大小之分,州设大中正官,掌管州中数郡人物之品评,各郡则另设小中正官。中正官最初由各郡长官推举产生,晋以后,改由朝廷选授。其中郡的小中正官可由州中的大中正官推举,但仍需经朝廷任命。
中正官的主要职责就是品评人物。品评的内容主要有3条:一是品评人物的家世,即家庭出身和背景;二是对个人品行才能进行总评;三是确定品级。
所谓“品”,就是综合士人德才、门第所评定的等级,共分为上上、上中、上下、中上、中中、中下、下上、下中、下下九品,但类别却只有上品、中品和下品3类。二品至三品为上品;一品为虚设,无人能达到;四品至五品为中品;五至九品为下品。
九品中正制是选士制度的革新,具有一定的进步性,确实起过选贤使能、唯才是举的积极作用。但由于士族势力日益膨胀,中正官几乎全部被盘踞朝廷的士族大官所垄断,变为扩大士族势力、巩固门阀制度的工具。后来随着门阀制度的衰落,此制终被废除。
魏晋南北朝时期,察举仍是基本的入仕途径之一。魏文帝黄初年间改察举员额为各郡每40万人岁举孝廉一人,又废除了限年40人的规定。
西晋初年定制,秀才科也须进行对策,五策皆通方能拜为郎中。至此,察举形成了秀才对策而孝廉试经,以策论、经术二途每岁考士的格局。
东晋初年,凡是地方荐举的秀才、孝廉都不考试,朝廷立即授予官职。从东晋元帝开始,地方荐举的孝廉、秀才要考试,成绩太差的,所荐举地方的刺史、太守就要被免官。所以许多孝廉、秀才不敢来朝廷报到,即便来了也托病不考。这反映出当时被荐举的孝廉、秀才,很多是没学问的,只是凭借门第和关系被荐举的。
针对这种情况,尚书孔坦建议让荐举来的秀才、孝廉在学校补习几年再参加考试。晋元帝同意孝廉举来后可以延到七年后再考试,但秀才仍然是举来后就要策试,因此诸州秀才听到要考试就惧怕。比如有一年,临到秀才考试,考生们的畏惧,不肯去,结果只有谷俭一人报到,没能策试,他以为耻,上表要求策试,后考试优秀,任为“中郎”。
南北朝时期的选士制度,体现了各个时期的特点。南朝宋武帝永初年,宋武帝亲至延贤堂策问秀才,表示重视考试。宋文帝元嘉年间限年30岁以上方能为官,增加了年龄限制。
由于荐举中滥竽充数、弄虚作假的相当普遍,因此,宋孝武帝时下令要“非才勿举”,荐举来的人如不堪任用要遣送回乡甚至加以禁锢。
宋明帝时,尚书都令史骆宰提出策试秀才的评定成绩标准,5个问题全答对为上等,答对三四个题为中等,答对2个题为下等,一问都答不对的落第。
尚书殿中郎谢起宗不赞成这种办法,认为不必看答题多少,主要看回答内容是否深透。最后还是同意骆宰的建议。这是我国古代自实行考试制度以来,第一次提出了“对策”的具体评分标准。
南朝梁武帝天监年间设立了五经博士,并开设“五馆”,学生由学馆供给膳宿,学馆中定期考试“五经”,成绩优良的,便可委派官职。
这五馆学生不限名额门第,既照顾了士族的权利,同时也给中小地主以及寒门子弟接受教育,步入仕途的机会。所以四方弟子负笈求学的非常踊跃,五馆学生曾达数百或近千人。梁武帝下令说:凡经过考试能通一经的,随才录用,中小地主寒门子弟也不例外。
北朝孝廉、秀才的考试同南朝一样。北魏孝文帝多次下诏察举,亲临思义殿,策问秀孝。北魏宣武帝时,孝廉、秀才策问盛行,每年人数很多。考察孝廉偏重于儒经章句,策问秀才偏重于文学修养。据《魏书·文苑传》载:孝明帝时,举秀才,“问策五条”。这是因袭了南朝宋明帝时五问全答为上策的考试标准。
北齐承北魏旧制,更注重考试,北齐文宣帝于559年命令藏书家、官员辛术察举官员百人,辛术重视考试,“取士以才器”。考试射策10条,能通8条以上,给以九品官职。北齐皇帝常坐朝堂,亲自策试秀才、孝廉,发现有错误漏字者,即点名训斥,罚退站在席后;对字体不工者,即罚饮墨水一升;凡文理不通者,即夺去坐位并解下佩刀。这是皇帝利用考试集中选取官吏的一种方式,也是后来科举殿试的先声。
北朝后期由于九品中正制走向衰落,在荐举孝廉、秀才时对门第出身的要求不断放松,而对考试的要求却越来越严。
北朝的秀孝之选,形成了秀才试文、孝廉试经的考试格局及严格的考试等第评定,出现了黜落之法,致使察举秀孝日趋向一种以考试为中心的取士制度演变。
此外,为改变门阀士族“平流进取”、无功受禄的状况,北朝最高执政者加强了官吏的考课制。北魏宣武帝以后“三年成一考,一考转一阶”的考试制度化,其考试的成绩直接影响到升迁等问题。
随着察举秀孝考试制度的加强,推及公府辟召、学校擢选及官吏考课诸环节,北朝日益强大的皇权通过加强考试制度举用贤才,以保证训练有素的官吏承负职事,确保官僚机器的正常运转,并以此强化其皇权地位,抑制士族势力。同时以加强察举中的考试和官吏考课,补救九品中正制的诸多流弊。
总之,魏晋南北朝时期居于主导地位的九品中正制,是以“唯才是举”为起点,却以压抑人才而告终。这时期仍沿用了两汉的察举选士制度,却被纳入了受中正制约的范围之内。
随着社会发展的要求,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选官考试制度来替代它,科举考试制度便应运而生了。
[旁注]
官学 是指我国封建朝廷直接举办和管辖,以及历代官府按照行政区划在地方所办的学校系统。包括中央官学和地方官学,共同构成了我国古代最主要的官学教育制度。中央官学在汉代正式创办,时为太学。地方官学也自汉代开始设立,郡国曰学,县、道、邑、侯国曰校,乡曰庠,聚曰序。
礼部尚书 礼部尚书是主管朝廷中的礼仪、祭祀、宴餐、学校、科举和外事活动的大臣。礼部是我国古代官署。南北朝北周始设。隋唐为六部之一。历代相沿。长官为礼部尚书。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
士族 又称门第、衣冠、世族、势族、世家、巨室、门阀等。门阀制度是我国历史上从两汉到隋唐最为显著的选拔官员的系统,其实际影响造成朝廷国家重要的官职往往被少数氏族所垄断,个人的出身背景对于其仕途的影响,远大于其本身的才能与专长。隋唐时期,门阀制度逐渐被科举制度所取代。
策论 古时是指议论当前政治问题、向朝廷献策的文章。就当时政治问题加以论说,提出对策的文章。古代,朝廷开科选士,向来以“策论”作为主攻,文采飞逸者更好,但你的见解独到,才是上上之选,皇帝就当时的时政、农事、民风等问题出题,由考生对答,这就是对策。
尚书都令史 官名。西晋置。西汉初置尚书,仅四曹。东汉增为六曹,每曹一尚书。另有左右丞各一人、侍郎36人、令史21人。侍郎、令史分隶各曹办事。魏晋时曹的人数增加,令、仆、左右丞职务繁剧,遂增尚书都令史8人,令、仆、二丞之属吏。隋改都令史为都事。
北魏孝文帝 (467年~499年)拓跋宏,北魏王朝的第六位皇帝,原名拓跋宏,后改为元宏。杰出的政治家、改革家。亲政后推行改革:鼓励鲜卑和汉族通婚;评定士族门第,加强鲜卑贵族和汉人士族的联合统治;参照南朝典章制度,制定官制朝仪。孝文帝的改革,对各族人民的融合和各族的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朝堂 汉代正朝左右官议政之处。语出《周礼·考工记·匠人》“九卿朝焉”。汉郑玄注:“如今朝堂诸曹治事处。”贾公彦疏:“郑据汉法,朝堂诸曹治事处,谓正朝之左右为庐舍者也。”亦泛指朝廷。
[阅读链接]
据《陈书·儒林传》载:南朝梁的岑之敬年16岁,考试《春秋左氏传》与《孝经》,成绩优秀,被擢为高第,梁武帝亲自策试,提出许多难题,岑之敬对答如流,因而授“奉车郎”官职并给以优厚赏赐。
《颜氏家训·勉学》中说:梁朝的贵族子弟在考试中多“顾人答策”,即雇人替自己考试。大同八年(公元542年)袁宪14岁为国子学学生,国子学博士周弘正当众考试,质疑问难,袁宪神色自若,回答得正确无误。国子学博士十分满意。当时国子学学生考试多行贿作弊,而袁宪的父亲拒绝歪门邪道,严格要求袁宪,所以考官出难题刁难,袁宪对答如流,不久被举为高第。这一事实,既描述了梁代考试的趋向明显地加强,又反映了考试中出现了行贿与雇人代答的弊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