唢呐之歌——海城喇叭戏
海城喇叭戏是广泛流传于海城、鞍山、营口、辽阳一带的民间小戏剧种。它的主要伴奏乐器唢呐,俗称“喇叭”,故称“喇叭戏”。
早期的喇叭戏艺人,因受条件的限制,仅头戴一顶圆毡帽,身穿大布衫,系腰带扮演戏中各种人物,因此又称“大布衫子戏”。因为它的声腔以“柳腔”为主,曾一度又被称为“柳腔喇叭戏”。1958年,辽宁省文化厅正式将这一剧种定名为“海城喇叭戏”。
在海城喇叭戏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高云清、李立德、高德震、宋殿槐等为代表的许多知名艺人,并留下了《王婆骂鸡》、《打枣》、《梁赛金擀面》等众多经典的海城喇叭戏传统剧目及《夸庄稼》、《会亲家》等许多新开编的现代剧目。进入21世纪后,一出《跷中情》更是掀起了喇叭戏的新热潮,这都为海城喇叭戏的繁荣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
辽宁大秧歌演变喇叭戏
那还是在明代的时候,辽宁大秧歌在海城已经非常盛行。它的表演形式与内容相当丰富。其中既保留许多古老的艺术形式,又广泛包罗当地的民歌、小调、乐曲和舞蹈,为海城喇叭戏的形成提供了条件。
如在秧歌中近似辽金时期角抵戏扮相的牛角婆就被海城喇叭戏所吸收,作为《铁弓缘》中茶婆的扮相。秧歌中的小调“秧歌柳子”及当地民歌“五更调”,秧歌唢呐曲牌“句句双”、“海情歌”等均为海城喇叭戏常用的唱腔或伴奏音乐。
明末清初,海城地秧歌清场中出现了《小两口分家》、《小两口抬水》和《妈妈糊涂》等以民歌小调为唱腔,具有一定人物与故事情节,类似于戏曲形式的剧目。
人物由一旦、一丑扮演,已具有了“二小戏”雏形,名为清场小戏。这些小戏的出现,标志着海城喇叭戏初步具备了戏曲形态。
那时,海城的牛庄已是“西连津沽,南接齐鲁,楚、闵、粤各省悉扬帆可至”的水旱通商大埠,牛庄街道两旁“幌杆林立,招牌选挂”,成为辽南经济重镇。
随着商业的繁荣,当地戏曲艺术活动也非常兴盛。海城、牛庄等地戏台经常演戏,海城喇叭戏受到了各地方剧种的熏陶与影响。
在那期间,外地驻牛庄、海城的商号,每逢年节均组织乐会,演唱家乡俚曲,以慰乡思。于是,各地声腔、剧种如“耍孩儿”、“柳腔”、“罗罗腔”等相继传来,使初具戏曲形态的海城喇叭戏得以广泛吸收,多方借鉴,融会贯通,迅速发展。
当时海城、牛庄的外地商号以山西经营者最多,如钱庄、烧锅、当铺等均为山西客商所辖,各商号所办乐会活动也与山西戏曲有着较为亲密的血缘关系。
如海城喇叭戏传统剧目《冯奎卖妻》中不仅歌颂了一位大发善心的山西客商,而且这位客商的道白均用山西方言。其剧中“苦五咳儿”一段唱腔曲调也与山西雁北的民间唱腔极为相似。
海城喇叭戏《打枣》中的唱词结构与山西“耍孩儿”的唱词结构完全相同,均为八句三段,四、七句转辙。此外,海城喇叭戏是个广收博采的地方剧种,从后来流传下来的传统剧目来看,《小上坟》、《洪月娥做梦》、《三贤》等主要受柳腔影响。
这些剧目由于来自不同声腔剧种,唱腔韵味各异,伴奏乐器繁杂,但被海城喇叭戏吸收后,因受其乐队及主奏乐器唢呐的制约和影响,在唱腔风格、伴奏音乐等方面有了不同程度的衍变,逐渐统一于唢呐之内,形成了浓郁的地方特色。
清代嘉庆、道光年间,海城喇叭戏在剧目、声腔、表演诸方面均具备了一定的程式,成为颇受当地群众喜爱的民间戏曲。尤其在高跷兴起之后海城喇叭戏艺人纷纷上跷。
海城喇叭戏艺人与高跷艺人同台演出,两种不同的艺术相互借鉴,相辅相成。海城喇叭戏以情节的故事性和人物的形象性,优美动听的音乐唱腔,丰富了高跷的演出内容,增强了高跷的艺术性和欣赏性,使高跷更具有吸引力。
同时,高跷的娱乐性、群众性、流动性,也推动了海城喇叭戏的发展,使其在民间广为流传。海城喇叭戏演绎着人民喜闻乐见、通俗易懂的故事,成为当地土生土长的民间小戏剧种。
到了清代同治、光绪年间,海城地区高跷盛行,海城喇叭戏进入高跷会。每逢正月,艺人们白天上跷演出,晚上下地“唱灯碗儿”,农闲时外出撂地演出。
在那时,农村的自娱性文艺演出活动繁多,有“跳正月,闹二月,唱三月,赶四月,哩哩啦啦到五月”之说。另有迎神赛会、祈风求雨、朝山还愿、盂兰盛会等,海城喇叭戏和高跷成为这些活动的主角。
当喇叭戏登上舞台之后,更是兴旺,诸如抚顺的大同楼戏园子、辽阳的戏园子等剧场,每当票房不景气时,就特邀喇叭戏前来“救场”。白天在剧场内踩高跷,晚上下跷登台演出,一演三个多月,其演出盛况由此可见一斑。
海城喇叭戏借助高跷的群众性、流动性扩大了自身影响,但也必须认识到,由于受跷上表演及演出时间、场所等方面的限制,海城喇叭戏往往只表演剧中舞蹈性较强的部分,而且只有在高跷“下清场”时才能演唱部分选段,晚上,“唱灯碗”时才有机会演出部分全剧。
[旁注]
罗罗腔 是流行于山西省灵丘县及其周边地域的戏曲剧种,它由弋阳腔演变而来,兴盛于清代乾隆年间,清末至民国时期渐呈衰颓之势。罗罗腔由一人在前台演唱,众人在后台帮腔,和之以“罗罗哟哟”之声,“罗罗腔”之名即由此而来。
高跷 是我国传统民间活动之一。踩高跷俗称“缚柴脚”,也称“踩高跷”、“踏高跷”、“扎高脚”、“走高腿”,是民间盛行的一种群众性技艺表演,多在一些民间节日里由舞蹈者脚上绑着长木跷在广场进行表演,因此深受群众喜爱。
迎神赛会 是我国汉民族的一种庙会,除了演戏敬神之外,还需要把神像抬出庙门巡行以祈福消灾。迎神赛会多为纪念神灵,或者是遇到天灾求神灵护佑。如久旱不雨,就迎龙王求雨等。
[阅读链接]
历史上,海城喇叭戏演员多半是贫苦农民。装束上很简单,有时则只需将毡帽一戴,把腰带往大布衫子上一扎便可扮演各种人物,因而,历史上亦有过“大布衫子戏”之称。
每逢农闲季节,当地民众便自发地组织在一起自娱自乐,演员也是观众,观众也是演员,每个人都有极强的参与意识和表现欲望。由于表演者和欣赏者之间没有严格的界限,因而,海城喇叭戏的演出具有极大的随意性。演员可以跳入跳出,台上台下形成互动,演员之间也相互挑逗,乐队在戏里面时常给“搭架子”,如《小上坟》、《摔镜架》、《回杯记》等剧目均有体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