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乡之花——阜新蒙古剧

阜新蒙古剧是产生于20世纪中叶的一个新兴剧种。是在阜新地区广泛流行的蒙古族叙事民歌的基础上形成的。诞生之初,当地群众称其为“蒙古戏”。

1984年2月,经国家文化部批准并认定其为我国第九个少数民族剧种,中国戏曲志编委会也将其写进了中国戏曲志,并最终将其定名为“阜新蒙古剧”。

阜新蒙古剧在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了具有民族特点的艺术特征,被誉为“塞北蒙乡一枝花”,并先后排演出了《王子争亲》、《乌云其其格》、《海公爷》、《蒙乡烈火》、《满都海皇后》等许多著名剧目,受到广泛好评。

短调民歌形成阜新蒙古剧

那是在1637年,第一任土默特右翼旗旗主善巴带领他的部落从内蒙古的土默川来到了阜新地区定居,从此,由过去对草原蒙古包的赞颂变为对草房、檩子、土墙的描述,在服饰上,由过去用皮制品改为丝棉织物。

由于生产生活的改变,以及和周围其他兄弟民族的长期交往,生活习俗、文化形态都有所变化,逐步形成了具有农耕文化特点的文艺形式。

后来,随着经济文化的繁荣和发展,在长调民歌的基础上,出现了蒙古族短调民歌。短调民歌,在题材、体裁上都具有广泛的社会性,更高的艺术性。它反映的社会面更加广阔,内容更加丰富。

到了清代中晚期,民间涌现的大批职业和半职业的说唱艺人,他们身背四胡、走村串户,到处演唱,把短调民歌带到各个角落,还随时把当时当地的真人真事编成新的短调民歌,进行演唱。

如19世纪初的旦森尼玛、乌日土吉乐图,20世纪初的佟德林、图古乐,以及后来活跃于民间的马国宝、杨铁龙、吴海峰等。

阜新蒙古族短调民歌种类有很多,如赞颂歌、讽刺歌、婚姻歌、礼仪歌、酒歌、玛尼歌、教诲歌和儿歌等。

赞颂歌主要赞颂英雄人物和事件,如《六十三》、《海龙》、《道尔吉曾格》、《那木斯莱》等;情爱歌是阜新蒙古族短调民歌中最多的一部分,如《云良》、《打雅波尔》、《高小姐》、《金桃》、《来小》、《霍英花》、《杜达》、《占玛》、《万姐》、《乌云珊丹》、《月香》、《海棠白棠》等。

讽刺歌主要是揭露讽刺官宦腐败和社会丑恶现象,如《韩德尔玛》、《刚来玛》、《万里香》、《万里》、《兴米昂嘎》等。

婚姻歌用于蒙古族婚礼仪式的各个程序中,如《送亲歌》、《交代闺女》、《金莺》、《索烟壶》、《喜庆的天》等。

礼仪歌是蒙古族举行祭祀活动时唱的歌曲,有《呼和庙》、《祭火歌》、《关公颂》等。

酒歌有《四季歌》、《天上的风》、《四海》、《四河》、《大清国》等。

玛尼歌是在民间宗教习俗活动“玛尼会”上演唱的歌曲,分主歌和副歌两个部分,演唱方式多为一领众合,领唱主歌,合唱副歌,也有齐唱,以歌颂佛教的内容,加之六字真言“唵、嘛、呢、叭、咪、吽”为核心唱词。

教诲歌大多部分是叙述父母恩德,教诲人们孝敬老人的歌曲,如《孝敬歌》、《父母的恩情》、《八个时节》、《四瑟》等;

儿歌分为两个部分,一部分是妇女哄孩子时唱的摇车歌,另一部分是游戏歌,如《别哭啦》、《唔别唔别》、《孩子不要哭》、《博茹莱》等。

阜新蒙古族短调民歌演唱形式有独唱、对唱、重唱、角色对唱和众人合唱等形式。歌手不分男女穿长袍,穿长短坎肩,均系腰带。男的戴礼帽,女的带头饰,男女足蹬皮靴子。在四胡、马头琴、扬琴、管、竹笛、笙、九音锣等乐器的伴奏下,歌者纵情歌唱,余音绕梁。

后来,随着蒙汉民族间的经济和文化交流更加密切,一些汉族地区的古典小说和民间文学被翻译成蒙古文蒙古语,丰富了蒙古族传统的“乌力格尔”即蒙古语说书,蒙古民间说唱艺术的表演形式也更加丰富了。

阜新蒙古族自治县也称作“蒙古贞”,这个县的佛寺乡85%的人口都是蒙古族。

1946年,中国人民解放军到达阜新,开辟了根据地。随着解放区的逐渐扩大,获得解放的佛寺乡的人民群众,在兴奋之余编写和排演了《慰问军属》的短剧。

那些民歌艺人和说书艺人把蒙古民歌“明月”曲调配用到了剧中,加上对白、对唱、扮演等形式搬上了舞台,深受人们的喜爱。

到1949年,这里的农村业余剧队发展到了4个。其中,佛寺乡秧歌队于1949年春节编演了《新明月》,从送郎参军演到夫妻思念对话及对唱,内容非常感人,这成为了蒙古剧的胚胎。

1951年秋,在宣传《婚姻法》的热潮中,佛寺小学教师郭振义、布和等人,将一首有关旧时婚姻的叙事体短调民歌《桃儿》改编成戏剧,在集市上演出,很受群众欢迎。

后来,东梁乡南梁村村长韩起龙和弟弟韩起祥及本村有文化水平的扎木苏,按《桃儿》的故事情节执笔写成了完整的蒙古文脚本《花儿》,组织本村业余剧团排练演出。

当年冬天,韩起龙亲自组织业余剧团排练演出。《花儿》情节完整,表演细腻,服装整齐,伴奏乐器也由一把四胡增到中四胡、低四胡、二胡、横笛等4件,并加进了锣、鼓、钹、木鱼等打击乐。《花儿》完美亮相后受到村民的热烈欢迎,这个小剧团开始在临近村屯演出。

1952年春,《花儿》参加全地区文艺比赛大会,受到了嘉奖。就这样,蒙古贞大地的第一个蒙古剧目诞生了。《花儿》剧组坚持演出了5年之久。

受此影响,大巴、大板、沙拉、国华、泡子、务欢池、哈达户稍等地的民间艺人也相继将更多的短调叙事体民歌改编成剧进行演出,其中共有《羊山打虎》、《抢妻》、《爱社如家》、《嘎达梅林》、《云良》、《奔布来》、《光荣军属》、《达那巴拉》、《教训懒汉》、《翻身民兵却扎布》、《龙梅》等10多个剧目。

这时的剧中音乐,主要是引用一种民歌原曲调,无论全剧多少唱段均重复一个曲子。无旋律变化,无节奏对比。

到了20世纪60年代,又出现了新的剧目《兴格尔扎布》、《三英》、《阿拉坦丁合尔》、《第一个春天》、《除害》等剧目。表演形式较前有所改进,内容复杂,情节多变。曲调也有了变化。不限于一个曲目的运用。

[旁注]

长调民歌 是蒙古族民歌主要艺术形式之一,主要流行于我国牧区。其内部结构较自由,题材集中表现在思乡、思亲以及赞马和酒歌等方面。长调民歌是蒙古音乐风格的标志,包括草原牧歌、赞歌、思乡曲、婚礼歌、情歌等不同歌种。

旦森尼玛(1810年~1889年),著名蒙古族说唱艺人。他以说书为业,唱遍草原。他把唐代野史故事《苦喜传》、《殇妖传》、《羌胡传》、《楔廒传》、《全家福》编译成蒙语并用四胡伴奏演唱,合称《五传》,长达200多万字,备受牧民欢迎。

马头琴 我国蒙古族民间拉弦乐器。琴身长约一米,声音圆润,低回宛转,音量较弱。相传有一牧人怀念死去的小马,取其腿骨为柱,头骨为筒,尾毛为弓弦,制成二弦琴,并按小马的模样雕刻了一个马头装在琴柄的顶部,因此叫“马头琴”。

九音锣 我国少数民族打击乐器的一种,即云锣的别称。用10个小锣编排而成,第一排一个,以下三排各三个,装置在小木架上。各个锣的大小相同但厚薄不同,因而发出的声音也不一样,由于最上面的经常不用,所以被称为“九音锣”。

四胡 又称“四弦”、“二夹弦”。最早产生于战国时期的北方少数民族东胡,所以也称“胡琴”,在元代的蒙古族中已经十分流行了。四胡是京韵大鼓、西河大鼓、二人台、曲剧、皮影戏等戏曲的伴奏乐器,主要流行于内蒙古、东北和华北各省、区。

木鱼 打击乐器。原为佛教“梵吹”的伴奏乐器。佛、道通用的木鱼,与铜磬为一对不可分离的通神乐器,都为仪案上必备的法器。其大小、形式、材质不一,唯须与铜磬大小相称。

[阅读链接]

为更好地传承发展阜新蒙古剧,进一步弘扬民族文化,2011年,阜新市民委、市文广新局联合举办了阜新市蒙古剧剧本创作征集活动,活动共征集到了10个剧本。

经过严格评选,阜蒙县成为最大赢家,组织创作选送的8个剧本中,3个获得特等奖、5个获得优秀奖,其中,戴瑞山创作的《智擒偷羊贼》、白音亮创作的《琴缘情仇》、娜荷芽创作的《敖包相会》荣获特等奖,郭宏岩创作的《道义胡尔沁》、海洪溯创作的《安代情》等获优秀奖。

这次活动极大地激发了阜新蒙古剧创作人员的创作热情,调动了创作积极性,对蒙古剧的传承、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