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族飞歌——新城戏

新城戏是20世纪60年代初,以流传于吉林省扶余一带的满族曲艺八角鼓为基础,发展而成的一种新的剧种。因扶余在清代曾设新城府治,故定名为“新城戏”。

为了新成戏能得到更好的发展,20世纪80年代,新城戏的艺人和专家决定挖掘满族舞蹈这座宝库,他们学习、搜集和挖掘各种满族舞蹈,并把加工整理出的“萨满舞”、“单鼓舞”、“寸子舞”等几套满族舞蹈,用在了新排演的《红罗女》一剧中,收到了很好的艺术效果,掀开了新城戏建设的新篇章。

随后,他们又先后排演了《洪皓》、《绣花女》等剧目,使新城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满族八角鼓演绎新城戏

那是在很早的时候,满族8个旗的首领在一起聚会饮酒时,为了表示八旗相互团结的兄弟之情,每个旗都把自己旗里最好的一块木料拿出来,并由手艺最好的工匠镶嵌制成了一个八边的大鼓,象征着满族八旗的团结。因为这鼓有8个角,所以被称为“八角鼓”。

从这之后,每当人们行围狩猎和劳动之余,常以八角鼓自娱自乐,庆贺丰收的喜悦。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八角鼓的制作也越来越精巧、好看。

八角鼓一面蒙蟒皮,八角八面为八旗,七面各有一副小铜镲,中加一个小铜片,一面内有一柱,贴柱也是三个小铜片,镲与铜片意谓为三八二十四“固山”,“固山”为满族八旗的编制单位。

中柱为旗主爱新觉罗氏江山一统。小柱缀有双穗,表示五谷丰登。双穗的颜色代表旗种,始制双穗为一杏黄,一鹅黄,象征镶黄旗和正黄旗。其他各旗人用的八角鼓穗,颜色都与本旗的旗帜颜色相同。

演奏时,将鼓面竖置,以左手拇指、食指、中指伸在鼓框内,无名指、小指托鼓,右手各指弹击鼓面而发音,音色清脆,优美动听。

八角鼓的演奏技巧丰富,过去有“挝鼓十法”“击鼓五法”之说,后来常用的有坐、弹、垫、轮、搓、磕、分弹、簸等。民间有口诀为:

怀中抱月不许偏,四平八稳忌耸肩。

摇鼓腕抖臂别动,打垫轮搓应合弦。

演唱中只用坐法,每拍一响,簸法即摇法常用于曲调的托腔部分,弹、垫、轮、搓、磕等技法用在岔曲和音乐的前奏、间奏部分。并可用左手拇指、食指弹击鼓皮的背面。尤其是弹击鼓面与摇震鼓身相结合发出的音响,更具特色。

八角鼓的表演最初是一人撮打八角鼓演唱,一人弹三弦伴唱。因为演唱者打八角鼓,于是就有人就把唱牌子曲的演员叫唱“八角鼓”的。

后来,清朝定都北京后,八角鼓说唱艺术也被八旗子弟带到中原。乾隆年间受汉族说唱文艺影响,逐渐演变为表现完整故事的叙述体说唱艺术,并逐渐改用汉语表达。

嘉庆、道光时期以后,由于旗籍士兵在各地驻屯以及各地旗籍官吏的爱好,使八角鼓说唱艺术流传到包括松原地区在内的很多地区。

在那时,扶余曾是北方的重镇之一,文化较发达,土著居民以满族较多。根据八角鼓老艺人程殿选介绍,自清代后期至20世纪30年代,曲艺八角鼓在扶余颇为流行。当时,逢年过节,喜庆堂会,都演唱八角鼓。

那时,八角鼓艺人还经常演出于城镇的书场、茶肆、集市、农村等地。扶余八角鼓的演唱者满族、汉族皆有,职业演员和业余团体并存。

其中,在汉族演唱者中,以程殿选的声望比较高,他既是持鼓主唱者,又是演出组织者,为扶余民众演唱了数十年。

清代末期以后,由于多种原因所致,八角鼓艺术日趋衰弱。扶余八角鼓也是如此,专业艺人已不多见,业余爱好者也大量减少,昔日的八旗子弟多数忙于生计,再也无心专此嗜好。

不过,在八角鼓最冷清的时期,八角鼓的爱好者程殿选选择了执著地坚持,只要有他演唱,就有听众。长期跟随他的艺友还有王泰、费志三和满族的太隆、汗章、关士杰等。他们的执著无悔的坚持,使扶余八角鼓一直没有绝迹。

直至1954年,程殿选的艺友孙希伟自任导演,把他传授的曲目《馋大嫂》以二人小戏的形式搬上了大舞台。

1959年冬天,扶余的文化主管部门组织一批八角鼓老艺人和新文艺工作者对八角鼓进行了戏曲化的创作和改编工作,开始在八角鼓基础上创建新剧种。

当时的徐达音为了深入调查,追溯八角鼓的历史沿革,风餐露宿,几次到内蒙古进行考察。开始在八角鼓基础上创建新剧种,并成立了扶余县新剧种实验剧团,编演实验剧目《箭帕缘》。

在剧中,胡静云饰演贞娘,孙丽清饰演韩方,张来仁饰演潞安王。因为《箭帕缘》的唱腔得到了各方面的肯定和好评。

1960年10月,新剧种正式命名为“新城戏”,改实验剧团为新城戏剧团。

在这之后,新城戏剧团又接连创作和移植了一批剧目,使剧种在县内扎下深厚的艺术根基。经过文艺工作者的多年探索和实践,将八角鼓曲牌中的“靠山调”、“四句板”作为主要声腔。

在此基础上创作了慢板、原板、数板、行板、弹颂板、快四板等多种板式,并且在结合板式的基础上运用了诸如“太平年”、“拣菊花”、“娃娃腔”、“茨山”等曲牌格调,使它成为板式变化体与曲牌联套体相结合的剧种。

新城戏音乐整体上以八角鼓为基础,吸收了满族民间音乐,以板式变化为主,兼用曲牌。后来存留下来的曲牌有“四句板”、“茨山”、“拣菊花”、“太平年”、“靠山调”、“柳青娘”、“数唱”等27个。

发展为新城戏后,八角鼓逐渐成为板腔体和联曲体相结合的综合体式,其板腔部分是以八角鼓的“四句板”、“靠山调”两个曲牌为基础,吸收了其他曲牌的个别乐句发展而成。

后来,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八角鼓逐渐形成了慢板、三眼、原板、弹颂板、行板、快四板、数板、垛板、流水、快板、散板等各种板式。另外,根据演出的需要,也经常使用一些独立的曲牌。

新城戏在板腔和曲牌的运用上也比较灵活,有时板腔和曲牌结合使用,有时只用板腔,有时则是把曲牌连接起来使用。

唱腔的主要特点是旋律经常使用四五度的连续跳进,又二度上行的旋法,加之旋律进行跳动幅度较大,有的竟达两个八度,拖腔长而委婉,因而形成了其独特的风格。男女分腔采用同调异腔的方法,也就是男女腔基本上相差四五度。

新城戏的主奏乐器是高胡,配以二胡、扬琴、三弦组成四大件。但也有的板式和曲牌如弹颂板,就只用琵琶和古筝,打击乐器则配以八角鼓。数板只用扬琴和八角鼓。

行当以生、旦、丑为主,念白可以分为韵白与散白两种。韵白类似评剧的上韵,多用于古代戏官宦和才子佳人。散白是东北地方语音的说白,多用于古代戏中平民百姓和滑稽角色。在现代戏中一律运用散白。

新城戏的身段大多从满族民间歌舞中提炼而成,亦无固定的行当程式。

新城戏的角色行在该剧种创建的初期,基本上是沿用京剧的行当体制。其中以旦角的青衣和花旦为主。如古代戏《箭帕缘》里的主人公贞娘和现代戏《战风沙》里的主人公杨松梅等。

20世纪70年代末期,剧团开始着重建设满族戏曲的角色类别。自满族题材古代戏《红罗女》的创作之后,就大致放弃了原有的行当。在人物表演上着重从年龄、身份、性格等特点出发,并无明显的行当属性。

在新城戏的形成和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优秀的艺人。有胡静云、张来仁、孙丽清、楮夫、宋秀琴、张洪发、赵彩霞、鲁忱、佟汉达、侯连壁、吴克志、边丽梅、马淑琴、徐露薇、张淑芬等。

其中,胡静云可堪称一代名伶,她15岁从艺,开始在评剧团,后调到新城戏做演员、副团长,是新城戏的台柱子,能扮演青衣、花旦、老旦等各种角色,德艺双馨,众口皆碑。

她用毕生的精力为新城戏的发展,培养出以高秀敏为代表的一批批新人;为挖掘满族文化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张来仁是新城戏的创始人之一,他不仅是一位优秀的表演艺术家,而且是还是著名的编剧和导演;1960年在《箭帕缘》中成功地塑造了潞安王的形象,此后,他创作了大型现代戏《战风沙》、大型历史故事剧《红罗女》、《金宋歌仙》等。

新城戏的演出剧目有30多个,其中,移植的剧目有《乔老爷上轿》、《春草闯堂》、《刘三姐》等,自编的现代戏有《战风沙》、《一堂课》、《小家白玉》等,自编的满族剧目有《红罗女》、《萨丽玛》、《绣花女》、《皇帝出家记》等。

其中,满族新城戏剧团创编的大型历史故事剧《铁血女真》获得了戏剧文华奖及中宣部“五个一工程”奖。剧中的主要演员刘海波获中国戏剧梅花奖。这部剧还由在首都人民剧场现场直播,获得了很大的反响与赞誉。

[旁注]

八旗 是清代满族的社会组织形式,是清太祖努尔哈赤于1601年正式创立和。初建时设黄旗、白旗、红旗、蓝旗四旗。1614年因“归服益广”将四旗改为正黄、正白、正红、正蓝,并增设镶黄、镶白、镶红、镶蓝四旗,合称八旗。

乾隆 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的年号。乾隆是我国历史上执政时间最长、年寿最高的皇帝。他在位期间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巩固多民族国家的发展,六次下江南,文治武功兼修,为发展清朝“康乾盛世”作出了重要贡献。

程殿选(1885年~1972年),著名的八角鼓艺人。他少年在私塾读书,后当店员,始学八角鼓演唱。中年以后,开糕点铺,广交八角鼓艺人,常聚集到店铺演唱。其演唱主要有《白蛇下山》等40个曲目和《太平年》等27个曲牌。

贞娘 也写作“珍娘”,唐人多写作“真娘”,贞洁的化身。相传,安史之乱时,贞娘从北方流落苏州,被迫堕入妓院,善歌能诗,才貌出众,为苏州绝色佳丽。一位富有才学,人品端正的人重金贿赠鸨母,欲留宿于真娘处。真娘上吊自尽,以死守身。

高胡 是“高音二胡”的简称,又叫“粤胡”,广东又称“南胡”或“广东胡琴”,它也是胡琴家族的一员,是根据二胡改制而成的。高胡的琴筒由木头制成,音域为两个八度加一个纯五度。无论是在音色还是在表现力方面,都胜过二胡一筹。

琵琶 最早被称为“琵琶”的乐器大约在秦代出现。“琵琶”两字中的“珏”意为“二玉相碰,发出悦耳碰击声”,表示这是一种以弹碰琴弦的方式发声的乐器。在唐代以前,琵琶也是汉语里对所有鲁特琴族弹拨乐器的总称。

《乔老爷上轿》传统剧目。其主要剧情为:乔溪赴京赶考时与天官府小姐蓝秀英相遇,互生爱慕。后乔溪误上蓝秀英之兄蓝木斯为抢黄小姐成亲而备的轿中。为不使弱女遭难,乔溪将计就计换上轿中女装,被抬至蓝秀英屋内,蓝秀英知悉内情后,由母做主,与乔溪成婚。

[阅读链接]

八角鼓在清代嘉庆、道光以后,由于旗籍士兵在各地驻屯,和各地旗籍官吏的爱好,流传到很多地区。相传凡漕运、盐运所经的城镇,都有八角鼓传唱。

后来在山东流行的聊城八角鼓就与八角鼓有直接的渊源关系。另外,河南的大调曲子、甘肃的兰州鼓子、青海平弦等曲种,在曲体结构、曲词格律等方面也与八角鼓有共同之处。

流传在不同地区的“八角鼓”演唱艺术在长期的艺术实践中,受不同环境的影响,在演唱曲目、唱腔音乐曲牌、演唱形式等,都发生了不同的发展变化。

如北京“八角鼓”就演变派生出“单弦”这种曲艺形式,清苑发展成为歌舞形式,聊城曾一度发展成为广场剧;而扶余的“八角鼓”曲牌却成为满族新城戏声腔音乐的基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