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皮影演变成黄龙戏

那还是在宋代的时候,吉林农安叫做“黄龙府”,是辽金两代军事重镇和政治经济中心,是我国的历史名城之一。当时有许多从中原来的艺人在黄龙府设摊传艺,戏曲艺术之根便深深地扎在东北这块广袤的黑土地上。

到了被称为“中国文艺复兴”的元代时,以长江流域腹地为中心的江南,民间艺术和市井艺术得以充分地发展,民间书场、元杂剧、皮影戏非常发达。

更多的皮影戏艺人到了北方,很快便和此地的胡地文化、女真文化、满族的萨满文化、草原牧地的查玛文化进行了融合,形成一种独具特色的民间戏曲形式,当地人称为“此地皮影”。

1958年12月,农安县文化部门根据吉林省文化局关于创地方新剧种的指示精神,决定以东北皮影戏音乐为基调,并吸收民间音乐而创建具有浓郁的地方特色和广泛群众基础的新的本地戏曲剧种。并从1959年1月开始编演第一个大型黄龙戏实验剧目《樊梨花》。

在编演这个剧目时,所选择的唱腔音乐以当地流行的“本地皮影”为基调,吸收了东北大鼓、太平鼓和民间小调的精华。

并在编演过程中采用了三种办法:其中对皮影戏音乐中原有的曲调,根据剧中人物的需要尽量加以利用;对那些不足以完成塑造人物音乐形象的曲调,则主要吸收东北大鼓、单鼓和其他民间音乐来加以补充;再有,对戏曲中必不可少的、而在皮影戏音乐中又无法提供的那些部分,则采用从京剧、评剧等大剧种中借鉴、吸收。

1960年4月,《樊梨花》顺利完成。《樊梨花》一剧是撷取了皮影戏的一个片断编成,赵贵荣扮演主角樊梨花,在吉林省汇演,获得了广泛的好评。3个月后,又编排了第二个剧目《珍珠串》,省广播电台对演出进行了实况直播。

由于新剧种受到了广泛的肯定,1960年9月,新创建的这个剧种正式命名为“黄龙戏”。也就在那时,农安县开办了一个专门学习黄龙戏的艺术学校,并成立了农安县黄龙戏实验剧团。

从1960年黄龙戏实验剧团建团后到1962年,在3年的时间里,剧团共创编13个剧目,尤其是根据当时著名的同名电影改编的代表剧目《陈三两》,在长春市演出一个月,场场爆满,省广播电台再次向全省转播了演出实况。

在黄龙戏的发展实践中,黄龙戏的唱腔逐渐形成了慢板、慢三眼平板、快平板、流水板、滚板、散板、搭调、尖板、溜板、锁板等诸多不同的板式。并逐渐形成了以吸收辽宁、冀东影调的成分较多的南腔和以吸取吉林、黑龙江影调的成分为较多的北腔。

黄龙戏又根据传统的称呼区别,按唱段与感情,分为思量出子、惆怅出子,欢喜出子、夸奖出子、悲调、数落唱、叠落唱;按照各剧种的字数、音节、辙韵的不同,又分为五字赋、七字锦、三顶七、十字锦、硬折、垛口句、啰嗦句等。在各种行当中,黄龙戏以老生、小花脸、花旦、青衣的唱腔个性比较鲜明。

黄龙戏的伴奏乐器以改良高胡、四胡、三弦为主,另有二胡、中胡、扬琴、笙、大提琴、倍提琴、琵琶、中阮、竹笛、唢呐等。

其中的改良高胡系根据皮影戏高胡改革而成,以桐木板代替原来的蟒皮,使得发音既保持了高胡的响、亮、脆的特点,又克服了原先音量窄的缺点,伴奏效果较好。黄龙戏的打击乐器与评剧的武场伴奏的乐器基本相同。

在表演上,黄龙戏主要是借鉴了京戏和评剧的表演程式,并从人民群众的现实生活中提炼了不少表演动作,使得其在表演、音乐、服装和人物造型等方面都具有浓厚的地方色彩,基本上形成了本剧种的特点,同时也培养了一批有一定成就的演员。

黄龙戏在产生之初,只有小生、小丑、小旦三行,后来在几年实践中,逐渐充实了刀马旦、老生和老旦。音乐也主要分生、旦、丑行当唱腔。表演及化妆、服装等,基本上依照京剧的路子。

1977年,黄龙戏实验剧团正式定名为“黄龙戏剧团”,并继续进行黄龙戏剧种建设。黄龙戏剧团除在农安县活动外,还曾先后到长春、吉林、哈尔滨等大城市巡回演出,受到广泛的好评。

1982年,剧团创造了现代戏剧《无事生非》,获得吉林省戏剧汇演一等奖,省电视台还进行了播放。1984年,黄龙戏大型现代剧目《风雨菱花》舞台美术在布拉格国际舞台美术设计展会上获荣誉奖,这是黄龙戏第一次走出国门。

1985年,黄龙戏被载入《中国戏曲年鉴》,在我国戏剧史写上浓重的一笔。

1989年,黄龙戏在主奏乐件上进行了改革,黄龙琴诞生了。同时,由王福义创作的大型历史剧《魂系黄龙府》,登上了吉林省首届艺术节的舞台,囊括了本届艺术节的各项大奖,一举夺魁。有专家赞道:

黄龙戏在剧种建设上确实有了一个了不起的飞跃,黄龙戏在全国只有一家,它不仅是农安的、长春的、吉林的、更是我们民族的、国家的!

1990年,经省文化厅推荐,文化部审批,《魂系黄龙府》奉调进京参加中国二届戏剧节,震惊了首都戏剧界。

在这次的戏剧节中,《魂系黄龙府》荣获了优秀剧目奖,文华剧目奖。主演马宗芹摘取了中国第八届戏剧梅花奖的桂冠,雷霆捧来了文华表演奖的奖杯。编剧王福义获得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题材剧本“特别奖”,长白山文艺奖,作曲赵桂君获得“孔三传中国戏曲音乐金奖”,至此,黄龙戏名扬天下,誉满京华。

1991年,《魂系黄龙府》又获得了“全国第三届少数民族题材剧本特别奖”,同年剧中主演还获得文化部首届文华表演奖和中国戏曲第八届梅花奖。

从此,黄龙戏一发不可收,又接连上演了《大漠钟声》、《圣明楼》、《鹰格夫人》等三部辽金历史剧,在国内都产生了很大的反响。

2005年8月由吉林省农安县黄龙戏剧团新排演的黄龙戏《兀术与鹰格》在长春隆重上演,让观众们再次领略了久违的黄龙戏的独特艺术魅力,引起了中国戏剧界的又一轮好评。

[旁注]

元杂剧 又称“北杂剧”。它形成于宋末,繁盛于元大德年间。其内容主要以揭露社会黑暗,反映人民疾苦为主,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主线明确,人物鲜明。其结构上最显著的特色是,四折一楔子和“一人主唱”。主要代表作家有关汉卿、王实甫、马致远、白朴等。

查玛 为藏语“羌姆”的蒙语音译,原意是“征服了自己的敌人而欢腾跳跃,载歌载舞”,俗称“跳神”或“跳鬼”,是一种以演述宗教经传故事为内容的面具舞。是在16世纪后半叶随同藏传佛教传入内蒙古鄂尔多斯一带的。

中胡 中音二胡的简称,是在二胡的基础上改革制成的。其琴筒较二胡大,琴杆比二胡稍长,琴弦比二胡弦粗,音色浑厚。是民族管弦乐队不可缺少的乐器,常担负中音声部的演奏,亦可独奏或参加重奏。

[阅读链接]

以赵贵君为代表的黄龙戏的艺术传承人,主要继承了黄龙戏在表演程式和唱腔上的民族化元素,突出了黄龙戏的传统性和代表性。把历史戏目和民间戏目进行了筛选和恢复。

如传统剧目《打碗记》、《打狗劝夫》、《光棍难》、《锔大缸》、《小天台》、《寒江关》、《二十四孝故事》、《寡妇叹》,还有反映本土生活内容的《鳇鱼圈》等,都很好地表述出来,还改编了《陈三两》、《喜荣归》、《打瓜园》等。

在这些剧目中,赵贵君很好地把握住戏的程序性。突出了内容的丰富多彩,灵活多变。在表演动作上夸张表述,如让动物形象意味浓厚,线条粗犷,刚柔并济。念白呈现鲜明本土地域化、生活化特征。舞台则体现出雄奇、大气的格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