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国之花——龙江剧

龙江剧是20世纪50年代末,诞生在黑龙江的地方戏曲新剧种。龙江剧的音乐是以二人转、拉场戏音乐为基础,吸引东北民间音乐,借鉴其他地方戏曲音乐的长处,经过改造、融合、提炼、创新逐步发展完善起来新的戏曲形式,并于1960年8月正式命名为龙江剧。

龙江剧的唱腔主要采用二人转的“红柳子”、“文咳咳”、“武咳咳”等曲牌,文学语言朴实风趣,表演动作歌舞性强,特色浓郁。

进入新时期后,著名艺术家白淑贤所主演的《木兰传奇》、《荒唐宝玉》等剧屡获大奖,把龙江剧推向了一个新高度,使龙江剧得到了很大发展,并创办了龙江剧艺术教育基地,培养出了以李雪飞为代表的众多年轻艺人,为了龙江剧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突出的贡献。

黑龙江创建排演龙江剧

那还是在1863年的时候,二人转就在黑龙江的双城、五常一带农村流传。那时,二人转也称作“蹦蹦戏”,1873年,吉林长白山一带东路流派蹦蹦艺人开始在巴彦活动。1891年辽西蹦蹦艺人李鹏带班到宾州府,在宾南、宾北一带活动。

在演出中,蹦蹦艺人一方面从本地区乡情民俗出发,积极反映本地的生活内容,一方面积极吸收本地区的秧歌表演方法,以及民歌、小调、大鼓、单鼓、皮影等音调。

到20世纪初的时候,便形成了以唱为主,载歌载舞,火爆热烈,注重板头,强调人物刻画的“江南派”二人转艺术特点。

新中国成立后,黑龙江的二人转进一步兴盛起来,流散艺人搭班结伙走村串屯演出,各县新组建的文工团和业余剧团,则演出一些反映新时代,表现新生活内容的二人转。如《姑嫂劳军》、《进步乐》、《刘桂兰反婚》等。

二人转的表演形式分为二人转、单出头和拉场戏。从1956年起,在当地有关部门的领导下,由黑龙江省民间艺术队着手进行对拉场戏的改革,试图创建起新的大戏剧种。

1959年以黑龙江省民间艺术剧院地方戏队和黑龙江省评剧院青年队为基础,成立了黑龙江省新剧种队,并正式定名为“龙江剧”。

1960年新剧种队改变建制,成为黑龙江省龙江剧实验剧院。7月,在黑龙江省地方戏曲新剧种汇报演出会上实验演出了《寒江关》、《五姑娘》。

在这两个剧目中,人物念白采取了辙韵化的地方语言,人物的语言上则运用了二人转“套子口”;并把二人转的顶绢、立绢、片绢、腕花绢这些手绢功揉合于戏曲水油功之中,变形为双弹袖、面缠油、外撩袖、鸳鸯片袖。

另外还将拉场戏中的一些专腔专调加以变化。如改“反西凉调”节奏的平稳、缓慢为明快、跳跃;对“梨花五更调”作了慢、中、散等板式变化。

新剧目在音乐上采用曲牌联套和板式变化的综合体,选取了二人转音乐当中表现力较强的、较有代表性的“红柳子”、“文咳咳”、“武咳咳”、“帽腔”,作为龙江剧的主要曲调。

1961年12月,黑龙江省委宣传部集中省内文艺界有关专家和专业人员,召开了关于加强龙江剧创造的座谈会,成立龙江剧研究顾问委员会。

会上,就剧种的实验方针、剧目、音乐、表演诸方面,提出了较为全面的设想,并明确规定:

龙江剧的创作方向以反映现实生活为主,实验步骤可从古典戏着手;音乐以二人转、拉场戏音乐为基础,运用曲牌连接、板式变化或两者相结合的戏曲音乐结构进行尝试;表演在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加以创造革新,从内容出发,从生活出发,以二人转、拉场戏表演方法的运用和创作为形成龙江剧表演个性的基础。

以此为指导,黑龙江省龙江剧实验剧院排演了《樊梨花》、《春灵庵》、《双锁山》等剧目,对音乐唱腔进行多种试验;同时要求编导、作曲、演员熟悉掌握二人转、拉场戏艺术,提出“过好二人转传统关”。

于是,聘请了老艺人传授民歌、小帽、二人转、拉场戏唱腔、戏曲基本功和有关教师教授东北秧歌、古典舞、芭蕾舞,并开设了声乐课,从多方面提高演员素质。

在“多用、选择、考验、积累”的方针指导下,龙江剧音乐在实验中不断运用适合戏曲音乐发展的二人转曲牌、拉场戏唱腔。

自1962年起,在前两年实验的基础上,进行了柳腔、咳腔和帽腔这三种声腔的实验,实验剧目一律改为现代戏。并先后排演了《寒梅花》、《李双双》、《龙马精神》、《千万不要忘记》和《阮文追》等剧目。

到1966年为止,共创作、改编、移植实验剧目32个。黑龙江省龙江剧实验剧院也经常到省内城乡各地演出,赢得广大人民的一致好评,群众说:“这真是咱们的家乡戏,听得清楚,看得明白。”

1972年3月,龙江剧实验剧院排演了《农牧曲》、《艳阳天》等11个剧目。柳腔、咳腔、帽腔三种声腔继续进行实验,乐队也增添了一些西洋管弦乐器,在舞台美术的表演上则采取了虚实结合的方法。

从1978年开始,在两年的时间里,龙江剧实验剧院创作、改编、移植《刘三姐》、《蝶恋花》、《红楼梦》、《奇案良缘》等13个剧目。在对20年来的剧种实验工作进行了全面总结的基础上,统一了关于龙江剧的地方性、戏曲性、时代性等问题的认识。

在为庆祝建国三十周年献礼而排演经过整理改编的传统戏《双锁山》、现代戏《俩新媳妇》,在剧本、音乐、表演等方面都做了新的尝试。

其中,在《双锁山》中运用了二人转的“夸相篇”、“套子口”,并选取了东北秧歌、民间武术、京剧武打的一些动作,将其糅合在一起,对刀马旦、武丑两个行当的表演进行了较有成效的实验。

在表演上则是将二人转的切身、腕花、抖肩、叫点翻身等舞蹈动作,发展为龙江剧行当的表演程式。在《俩新媳妇》一剧中,以“文武咳咳”、“四平调”为基础,进行龙江剧成套唱腔的实验。

1980年后,黑龙江的富裕县、德都县、富锦县先后成立了龙江剧实验剧团。全省龙江剧表演团体由一个发展成为四个,从事龙江剧实验工作的人数近300人。

[旁注]

小调 又称“小曲”、“俚曲”、“时调”等,是人们在劳动之余,日常生活当中以及婚丧节庆用以抒发情怀、娱乐消遣的民歌。经过历代的流传,在艺术上经过较多的加工,具有结构均衡、节奏规整、曲调细腻、婉柔等特点。

小帽 即“二人转小帽”,是一种短小精悍的民歌小调,是和二人转正文对比起的民间叫法。它比正文更短小,在正文前边加演。二人转加演“小帽”,为了排腔溜调,有独立内容和表演形式多样化,使节目、时间、人力调配合理化。

《刘姐三》戏曲传统剧目,剧中故事来自于广西的一个民间传说。刘三姐是位美丽、能歌善舞的壮族姑娘。贪婪、荒淫的土财主莫海仁欲强取刘三姐为妾。最后刘三姐利用“结亲先要摆歌台”的特有风俗,以山歌与莫海仁巧妙周旋,终使其阴谋破产。

[阅读链接]

龙江剧《鲜儿》是根据电视剧《闯关东》部分情节创作改编的。全剧以美为基调,虚实相间,情景交融,具有诗意化的意境,诗意化的场景,诗意化的语言,诗意化的唱词,充满了黑土芬芳的诗情画意,无论在思想性和艺术性上,都有一定深度。

本剧在排演过程中运用了多种艺术手段,为剧目增添了更多的色彩。该剧也是发展龙江剧地方品牌特色艺术新风格,开创了龙江剧现代戏新模式的一次成功探索。

该剧自搬上舞台以来在演出实践中不断打磨完善,广受戏剧界专家、学者和广大观众的好评,先后在第三届全国地方戏优秀剧目、第十一届中国戏剧节、第二十五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等中获奖,并入围了国家舞台戏剧精品工程30台剧目等国家级大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