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南瑰宝——辽剧

辽南戏又名“影剧”、“影调戏”、“盖平戏”和“辽南影调戏”等。它是建国后在辽南皮影戏基础上发展形成的新剧种,1961年定名为“辽南戏”。

它以真人代替影人,用舞台代替影窗,用真嗓代替假嗓,逐步发展演变而来。辽南戏唱腔优美、委婉动听、风格独特、行当齐全,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

2002年,辽南戏改名为“辽剧”,并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在辽剧的历史发展过程中,包括作曲家那涛在内的许多文艺工作者和艺人付出了众多努力和心血,并先后推出了许多人们喜闻乐见的剧目。为我国的戏曲艺术做出了重要贡献。

辽南皮影戏演化辽南戏

在新中国成立之前,瓦房店市泡崖乡的“韩家八人班”在演出时,曾用皮影戏唱腔演唱舞台人物古装戏《大朝阁》、《大花亭》等节目。

那时,在瓦房店市农村还有的关希仁等民间鼓乐班,用皮影戏曲调唱“坐腔戏”,也就是坐唱人物戏,不化妆,不走场。

1948年,瓦房店大河区小学老师那成贵、姜兆森、吴德伦等人,用传统皮影戏唱腔和模仿影窗上皮影影人动作,创作和演出了一个现实题材的小戏曲,这就为后来瓦房店市辽南影调戏、辽南戏、辽剧的发展提供了一定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瓦房店市十分重视辽剧的发展。1951年,大河区小学校为了配合土地改革后,分田到户,表现农民备耕生产的喜悦心情,由吴德伦编剧,那成贵、张秀媛演出了影调舞台小戏《备耕忙》。

1956年,盖县的知名皮影艺人马传亮等根据吕剧剧本移植排练了用真人扮演的小戏《小借年》,在群众中产生一定影响,从而普及于业余文艺活动中。这一戏曲形式初名“影调戏”。

1957年,复县三台公社业余剧团演出影调戏《一担苞米》。1958年,复县文化馆组织创作和演出了影调戏《一本账》等节目。

1958年,在东北三省协作会议上提出了:“要繁荣发展东北的文化,丰富创造自己的地方剧种。”在这一精神指引下,辽宁省于1961年在沈阳成立了“辽宁省辽南戏实验剧团”,从此正式定名为“辽南戏”。

辽南戏表演上以我国戏曲的表演程式为主体,吸收了辽南民间艺术。如水袖的运用和武打,适当融合了一些皮影动作。丑角表演还有模拟皮影人物“大巴掌”的滑稽动作和步法。此外还借鉴了辽南秧歌、民间舞和二人转的一些舞蹈动作。

辽南戏的唱词结构变化也十分丰富,除常见的“七字赋”即7字句、“十字赋”即10字句外,还有“五字锦”即5字句、“三字经”即3字句、“六字头”即三、三句式、“三赶七”即句式为三三、四四、五五、六六、七七的宝塔形结构、“大金边”、“小金边”即跟句重复、“啰嗦句”等。

在押韵上,辽南戏的唱词有平唱即上仄下平和硬唱即上平下厌之分。变化多样的唱词句式为辽南戏唱腔带来多种处理方式,形成板腔体和部分曲牌连接的方法。

辽南戏的唱腔分男、女两大系统。生、旦、净、丑各有自己的旋律和基调,其中以丑角的唱腔尤为独特。在辽南戏形成和发展中还派生出一些新的唱腔,如糅合滦州影腔。后来在辽南戏中自成一格的唱腔有“二龙松”及其反调和新创的“鸡啼令”、“节节旺”、“水连珠”等曲脾。

辽南戏的伴奏乐器以四弦为主,配以三弦,高胡、扬琴、琵琶、管、笛、笙等。演现代戏时还加上古筝、二胡、板胡、提琴及电吉他等,以增加戏剧气氛。

辽南戏的角色行当基本沿用京、评剧的既成体制,初步分为生、旦、净、丑四大行当,但还没有形成整套的表演程式,演员也没有严格的行当分工。

20世纪60年代,辽宁省辽南戏实验剧团为培养演员和探索创建辽南戏的表演特色,相继排演了一批各行当的重头戏。

如花旦行的《当箱子》,花脸、老生行的《宫门断鞭》,青衣、武生、武丑行的《逼嫁杀店》,花旦、文丑行的《打灶王》和行当较全的大戏《青天鉴》等,演员有了较明显的行当分工。

辽南戏的生行分小生、老生、武生、娃娃生。小生如《小借年》中的王汉锡,老生如《正义图》中的李自成,武生如《图龙城》中的佛宝等。

辽南戏的旦行分闺门旦、花旦、青衣、老旦、彩旦、刀马旦。闺门旦如《小借年》中的爱姐;花旦常模仿皮影的影人动作,如《当箱子》中的玉梅;青衣如《逼嫁杀店》中的贾淑贞;老旦如《杨运》中的高大娘;彩旦的道白以辽南方言为主,并常模仿皮影的影人动作,如《扫雪打碗》中的后娘;刀马旦如《图龙城》中的蓝素艳等。

辽南戏的净行分文净和武净。文净如《宫门断鞭》中的尉迟恭;武净如《图龙城》中的鲍虎等。辽南戏的丑行分文丑、武丑。道白以辽南方言为主,常模仿皮影的影人动作。文丑如《打灶王》中的灶王爷,武丑如《逼嫁杀店》中的董三怀等。

1964年至20世纪70年代,复县评剧团曲艺队演出了辽南戏《小保管员上任》,并创作和演出辽南独角戏《放猪姑娘》,参加辽宁省新曲艺观摩演出会,一举夺魁。该节目在中央、省和大连市广播电台多次播放,影响全国。

在这之后,复县文艺宣传队创作和演出的辽南影调戏《成长》,在全省各市巡回演出,引起轰动,有37家省内外专业文艺团体来瓦观摩学习。

该节目在全国四省(市)文艺调演中,给予较高评价。在此期间,复县文艺宣传队,还用辽南戏移植演出了了《龙江颂》、《红云岗》、《瑶山春》等节目,达到了较高的艺术水平。

在辽南戏的形成和发展程中,许多音乐家、戏剧家、老艺人做了大量地梳理研究和开拓创新的工作。其中,著名作曲家那涛就是做出了出色成绩和突出贡献的一位。

那涛从少年时期就参加了民间皮影剧戏社的音乐艺术活动,吹打拉唱样样都能,还接受过许多老艺人如高吉顺的亲口真传。

所以,他对皮影戏确有很浓厚的基础知识和表演技能。因而,他在运用旧形式表现新生活时就比较得心应手、运用自如。

1971年,瓦房店排演小戏《成长》,用什么曲调来作曲呢?当时省里已经出现用皮影戏的调作曲的戏,于是几个作者一研究,就用这皮影戏的调吧!

随后,这个由那涛执笔、集体创作的戏一炮打响,还进京演出,受到了当时好评,瓦房店辽南戏因此被业界比喻为“辽南一枝花”。

此后,那涛先后改编创作了《成长》、《加林与巧珍》、《少女泪》、《山这边、海那边》、《王罗锅卖海蛎子》、《路遇》、《山妹》等十余出优秀作品,曾先后获得了瓦房店市、大连市、辽宁省和国家的多次褒奖,为辽南戏的发展和繁荣做出了重要贡献。

[旁注]

皮影 又称“影子戏”或“灯影戏”,是一种以兽皮或纸板做成的人物剪影,在灯光照射下用隔亮布进行演戏,是我国民间广为流传的傀儡戏之一。皮影戏是我国民间的一门古老传统艺术,老北京人都叫它“驴皮影”。

板腔体 是戏曲、曲艺音乐中的一种结构体式。或称“板式变化体”。以对称的上下句作为唱腔的基本单位,在此基础上,按照一定的变体原则,演变为各种不同板式。通过各种不同板式的转换构成一场戏或整出戏的音乐。

三弦 又称“弦子”,我国的传统弹拨乐器。三弦的柄很长,音箱为方形,两面蒙皮,演奏时侧抱于怀中。三弦音色粗犷、豪放。可以独奏、合奏或伴奏,普遍用于民族器乐、戏曲音乐和说唱音乐。

古筝 是古老的民族弦乐,属弹拨乐器。它早在公元前5世纪至公元前3世纪的战国时代,就在当时的秦国一带广泛流传了,所以又叫“秦筝”。在汉族传统乐器中,古筝音色优美,音域宽广、演奏技巧丰富,具有相当的表现力,深受广大人民的喜爱。

灶王爷 也称“灶神”、“灶王”、“灶君”、“灶公灶母”、“东厨司命”等,是我国古代神话传说中的司饮食之神。晋以后则列为督察人间善恶的司命之神。后来随着社会的发展,灶就逐渐与人类生活密切相关。崇拜灶神也就成为诸多拜神活动中的一项重要内容了。

《路遇》辽南影调小戏剧目。剧中讲述了在农村改革开放的现实生活中,老光棍戚有余和寡妇李秋菊,共同走上致富之路之后,在一次赶集的风雨路上巧遇,双方言谈中从误会到相互了解知心,终成伴侣的故事。

[阅读链接]

辽南戏《过河》是一出具有现实意义的热点题材的剧目,由牛正茂,回凤凯、刘英华、刘永波等主演。

剧中讲了新上任的青年乡长,到所辖某村体察民表中,巧遇一个不正派的村长和另一个贪财忘义、不讲公德的村民二愣子;通过不相识中乡长背村长过河和相识后乡长为民修桥等情节,深刻展示出乡长与民心心相印,为民服务的好思想、好作风,终于感化了村长转变不正派的思想作风,使村民二愣子改邪归正,重新做人。

《过河》自始至终充满着辽南乡土情趣和浓郁的时代生活气息;用载歌载舞的喜剧风格,使观众在愉悦中获得了精神满足,达到了弘扬正气、针砭时弊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