戏苑拾英——地方戏剧

在我国关东曲苑中,还有东北二人转、黄龙戏、漫瀚剧和二人台也比较著名。

二人转又称“蹦蹦”、“过口”、“双条边曲”、“风柳”、“春歌”、“半班戏”、“东北地方戏”等。表现形式为:一男一女,服饰鲜艳,手拿扇子、手绢,边走边唱边舞,表现一段故事,唱腔高亢粗犷,唱词诙谐风趣。

黄龙戏是吉林农安县创作的地方戏曲新剧种,因农安曾是辽代有名的黄龙府而得名。漫瀚剧是我国新的地方戏曲剧种。它在大量吸收借鉴了晋剧、京剧等剧种的表现手段和艺术技巧的同时,保持了地方传统表演艺术二人台的特色,又具有强烈的艺术个性,成为祖国戏曲百花园中一株艳丽的塞外山花。

二人台是内蒙古的地方戏,主要流行于内蒙古中西部农区、半农牧区。其传统艺术形式多以生、旦二人同台表演,同腔同调。其表演形式有民歌对唱、硬码戏、带鞭戏等。

具有悠久历史的二人转

那还是在春秋时期,周庄王有糜、秦、胡、赵、丁、范、高、祁等八大家臣。他们看庄王昏庸,有心改革朝政,没想到却被奸臣参奏了一本,说这八大朝臣将要谋反。不过幸亏这八大朝臣原先都立过汗马功劳,所以周庄王没有杀掉他们,只是把他们都削职为民了。

这八大朝臣被周庄王削职为民后,为了能继续劝谏朝廷,各家创造一种艺术形式,有莲花落、数来宝、沙拉机、渔鼓、什不闲儿、竹板书、道情和霸王鞭等,利用这些形式在民间演出来反映老百姓们的呼声,后来,这些演出形式就慢慢演变成了二人转。

也有说二人转是唐代的青云童子发明流传下来的。传说在唐代时唐明皇有个茶童叫做青云,青云童子既聪明机灵又勤快,不但伺候唐明皇,唐后有什么事他也都跑来跑去尽心地侍奉,所以深得唐明皇夫妇的喜爱。

有一年皇后患上了重病,无数的名医前来救治,但是迟迟不见好转。青云童子为了减少皇后的痛苦和烦闷,就每天给皇后唱歌跳舞,没想到过了一段时间,皇后精神大振,病情竟然好转了。

于是就继续让青云童子给她演唱,并从最初的一个人演到两个人演,又扮男又扮女,说说唱唱,后来传到了民间,逐渐形成了二人转,所以后来凡是吃江湖饭的人都供奉着青云童子,也就是后来戏台上的彩娃子,而且为了表达对祖师爷的敬重,每天演出还要给青云童子上香呢。

还有的说二人转是沙公留下来的。那是在明代末年,在河南洛阳有个老人叫沙公,他们夫妻二人还有五儿五媳。

后来由于家乡连年受灾,全家讨荒到了山海关外绥中县沙后所乡。那时正逢快要过年了,为了生活,全家12人就组成了一个秧歌队,由5个儿媳演花旦,5个儿子扮小丑,即五花五丑。

由于三儿子能说会道,就由他出面讨钱,人称“沙公子”,后来沙公子的名称在大秧歌中一直沿用到后来。因为他们演出的秧歌非常有趣好看,所以演到哪里群众都纷纷给钱给粮食等。

由于给的糖食和豆包太多,于是就把这些粮食和豆包装在小侉车,由沙老汉推着,这就是二人转中“老汉推车”的由来。

据说后来二人转的传统曲目《跑关东》、《一直花捎书》就是当年沙老汉逃荒时编的,书中所列的地名也都是他一家人一路走过的地方。

当然这些都是有关二人转由来的传说,不过有关二人转的由来大都认为是在原来的东北秧歌和东北民歌的基础上,又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逐渐演变而成的。

东北大秧歌历史悠久,据清代初期杨宾宪所编撰的《柳边纪略》记载:

上元夜,好事者辄扮秧歌,秧歌者,以童子扮三四妇女,又三四人扮参军,各持尺许两圆木,戛击相对舞。

而扮一持伞灯卖膏药者前导,旁以锣鼓和之。舞毕乃歌,歌毕更舞,达且乃已。

这里所说的正月十五闹元宵,秧歌队扮成旦、丑两类角色和手持尺许圆木跟二人转早期的旦、丑对唱,丑拿彩棒完全一样。所以在二人转的艺人中有二人转是“秧歌打底,莲花落镶边”的说法。

与二人转也颇有源远的东北民歌是东北小调的统称,分为山歌、歌舞曲和萨满调。它格调生动活泼,极具地方特色,总计有不下四五百首,后来被二人转吸收做小帽儿、小曲演唱者也有150多首,可以说二人转小帽儿的基础是东北民歌。

莲花落流行于北京、在津、河北等地,也叫做“莲花乐”,它源于唐、五代时的“散花乐”。

演出时,先由全体人员敲击十不闲的打击乐器,做舞蹈动作,唱“四喜”、“八掌”、“架子曲”等曲调,做为序曲,然后演唱莲花落节目。

演出形式有单曲、彩唱两种。单曲只由一人演唱故事,唱词采用叙述体;彩唱是由歌者两三人,分饰为旦、丑两种角色,分包赶角,略如戏曲,重插科打诨,以资笑乐,与二人转最初的蹦蹦戏相似。

二人转吸收了许多什不闲儿、莲花落曲目,如《合钵》、《白猿偷桃》、《摔镜架》、《丁郎寻父》等。

二人转在发展发过程中,还广泛吸收了太平鼓的舞蹈与唱腔、东北大鼓的曲目及曲调、东北皮影的曲牌与动作以及辽南喇嘛戏的剧目及曲牌等。

除此之外,河北梆子对二人转的早期拉场戏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二人转不仅吸收了河北梆子的一些剧目和唱腔,而且连丑角的“起霸”即舞蹈、上场诗赞、戏曲表演程式、化妆和锣鼓经等也都是从河北梆子中学习而来的。

总之,二人转是在广泛吸收了其他艺术的精髓之后,从而成了一种具有多种表现手段的歌舞、说唱、戏曲三者俱备的一种民间艺术。

二人转的演出形式,有“唱大车店”、“唱秧歌会”、“唱茶社”、“唱屯场”等多种,其中最常见的演出方式是“唱屯场”。

每年秋后三大时节,挂锄,冬闲,都有“唱屯场”,通常按“打通”、“三场舞”、“喊诗头”、“说口”、“唱小帽”和“唱正文”这样的顺序来表演。

“打通”指秧歌锣鼓的头鼓、二鼓和三鼓来招引观众。打完三通鼓后,丑角上场喊“要想卖,头朝外,船家打浆划过来”,以此引旦角上场,两人共舞“三场舞”。“三场舞”后,旦角下场,丑角“起霸”接“喊诗头”。“诗头”类似戏曲的“自报家门”或“定场诗”,多数“诗头”与正剧无关,只是为了静场。

随后,旦角上场,与丑角“说口”。“说口”可分为“零口”、“定口”和“套口”。“零口”是演员见景生情,逢场作戏,现编现说的口语;“定口”是与剧情紧密相关的念白,包括交代情节,人物对话;“套口”多为与剧情无关联的民间故事及笑话。

“唱小帽”是指在正文前唱民间小调。二人转的小帽,和舞蹈结合起来,使民间文学,民间音乐,民间舞蹈三种民间艺术达到了高度的综合。

抒发情感,分量更集中,更饱满。对于正文的表演,提供了主要内容铺垫和客观交代,使歌唱形式变化,使曲调节奏安丰富。

小帽唱完后,才到了正式的表演,也就是演员用唱、说、做、舞等各种手段来演示剧情,这就是“唱正文”。

二人转的表演手段大致可分为三种。一种是二人化装成一丑一旦的对唱形式,边说边唱,边唱边舞,这是名副其实的“二人转”;一种是一人且唱且舞,称为单出头;一种是演员以各种角色出现在舞台上唱戏,这种形式称“拉场戏”。

二人转演员的表现手法有“四功一绝”之说。“四功”即唱、说、做、舞;“一绝”指用手绢、扇子、大板子、手玉子等道具的特技动作。

四功“唱”为首,讲究味、字、句、板、调、劲;“说”指说口,以插科打诨为主;“做”讲究以虚代实;而“舞”主要指“三场舞”。二人转的“一绝”,以手绢花和扇花较为常见,这部分与东北大秧歌相似;持大板子和手玉子的舞者倒是别具一格。

右手持大板子的舞者,左手通常持甩子,能舞出“风摆柳”、“仙人摘豆”、“金龙盘玉柱”、“黑虎出山”、“金鼠归洞”、“缠头裹脑”等高难动作。

有的舞者双手持手玉子,这是小竹板,握在手中,每手两块,有“双臂旁平伸打扭”、“胸前打扭”、“轮腔打扭”及“碎抖花”等多种打法。

二人转的音乐唱腔极为丰富,素有“九腔十八调,七十二嗨嗨”之称。其结构为曲牌连缀体,积累的曲牌约有300多支,比较常见的有56支,其中包括胡胡腔、喇叭牌子、红柳子、抱板、三节板、文嗨嗨、武嗨嗨、大鼓调、大救驾、小翻车、哭糜子、大悲调、五字锦、压巴生、靠山调等。

二人转的传统曲目很多,计有300多个。艺人有“四梁四柱”之说。“四梁”指的是大四套曲目,有《钢鉴》、《清律》、《浔阳楼》和《铁冠图》。“四柱”指的是小四套曲目,有《西厢》、《兰桥》、《阴魂阵》和《李翠莲盘道》。这也是二人转艺人的拿手曲目。

此外,还有《双锁山》、《华容道》等。后来又创作了大量的新的曲目,如《丰收桥》、《接姑娘》、《柳春桃》等,都深受人民群众欢迎。

二人转唱词以7言和10言为主,兼有长短句式;表演讲究唱、说、做、舞四功的综合运用,其中唱功讲究“字儿、句儿、味儿、板儿、腔儿、劲儿”,高亢火爆,亲切动听。

说功分“说口”、“成口”和“零口”,丑逗旦捧,多用韵白,也有说白和数板,语言风趣幽默,招人讨笑;做功也称扮功,讲究以身段和动作辅助演唱,强调手、眼、身、法、步等功法的综合运用;舞功以跳东北大秧歌舞为主,也吸收有其他民间舞蹈和武打的成分,并有耍扇子、耍手绢、打手玉子、打大竹板等杂技性的绝活穿插其间,舞台效果十分热闹火爆。

早期的二人转没有女演员,女子角色全部由男扮女装。随着流行地域的不同,二人转在发展中曾经形成东路、西路、南路、北路4个流派。

其中东路以吉林市为中心,表演擅舞彩棒,有武打成分;西路以辽宁的黑山县为中心,讲究板头和演唱;南路以辽宁营口为中心,表演歌舞并重;北路以黑龙江的北大荒为中心,追求唱腔的优美动人,故此历史上曾有二人转有这样的民谚:

南靠浪,北靠唱,西讲板头,东耍棒。

后来各路表演取长补短,互相融合,表演的侧重不再像以前那样明确。

新中国成立后,“二人转”的叫法才得以流传。四平、辽源、吉林、长春、铁岭等大、中城市,及西丰、榆树、梨树、德惠、双辽、扶余、镇赉等县,相继成立地方戏队演出二人转。

1955年,女演员开始逐渐增多,二人转的演出基本结束了男扮女装的历史。自此,男女开始分腔,演唱讲求科学发声方法。

20世纪60年代,“二人转”的剧种建设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加强了编导工作,开拓了二人转的新剧目,丰富了音乐伴奏,改进了服饰,充实了舞蹈美术,演员手持道具的种类有了发展变化。

在内容上对古典剧目取其精华、去其糟粕,发展“健康、幽默、风趣的优良传统”。音乐唱腔要克服“单调、贫乏的倾向”;在表演上要求做到五功综合,雅俗共赏。五功是:

唱的好听,舞得优美,逗得风趣,扮得逼真,绝活精湛。

20世纪80年代以后,“二人转”曲牌又不断出新,伴奏乐器增加了扬琴、琵琶等,并兼用武场鼓、锣、钹。演员手持道具又增加了花伞、纱巾、长绸。根据塑造人物的需要,服饰又得到相应的改进。舞台演出运用灯光色彩的变幻,烘托戏剧情境,综合艺术质量不断提高。

此间涌出了大量精彩曲目,如《马前泼水》、《回杯记》、《包公断后》、《包公赔情》、《西厢·听琴》、《双比武》、《冯奎卖妻》、《水漫蓝桥》等。这些作品深受广大人民群众的喜爱,久演不衰。

[旁注]

渔鼓 又称“道筒”、“竹琴”。流行于湖北、湖南、山东、广西等地区,早在宋代时就已出现。渔鼓用竹筒制作,筒长65至100厘米,一端蒙以猪皮、羊皮或油膜而成。演奏时,左手竖抱渔鼓,右手击拍鼓面。指法有“击”、“滚”、“抹”、“弹”等。

唐明皇(685年~762年),即唐玄宗李隆基,是唐睿宗李旦的第三子。他即位后励精图治,使唐代的政治、经济、文化都得到新的发展,超过了他的先祖唐太宗,开创了我国历史上强盛繁荣、流芳百世的“开元盛世”。

洛阳 位于洛水之北,水之北乃谓“阳”,所以称为“洛阳”,又称“雒阳”、“雒邑”。洛阳最早建成于夏朝,有东周、东汉、曹魏、西晋、北魏等朝代在此定都,因此有“十三朝古都”之称,与西安、南京、北京并列为我国的四大古都。

太平鼓 是以太平鼓为道具的舞蹈,民间艺人称之为“唱绳”,象征“太平安乐”。它早在明代时就在北京流传,表演时,每人左手持鼓,右手持鼓槌,边打边舞,鼓声和金属声清脆悦耳。小伙子跳起来,舒展挺拔,姑娘家则舞姿柔韧轻巧。

河北梆子 是我国地方戏曲之一。它源于山西、陕西的梆子腔,属梆子腔系的一个支脉,流行于河北省南部、天津和北京等地。河北梆子唱腔曲调高亢激昂,有“燕赵多慷慨悲歌之士”的风范,适合演唱悲壮内容的戏剧。

元宵 即元宵节,又称为“上元节”、“春灯节”。是我国民族传统节日。正月是农历的元月,古人称夜为“宵”,而十五又是一年中第一个月圆之夜,所以称正月十五为元宵节。又称为“小正月”、“元夕”或“灯节”,是春节之后的第一个重要节日。

十不闲儿 一种曲艺表演形式,指用木架上锣鼓镲,一人居中,连拉带打,左手夹两鼓槌,敲打单皮及大鼓。右手拉绳,敲小锣及小镲,其大镲之绳系于地,用脚踏之使响。言其手忙脚乱,口中唱词,所以称作“十不闲儿”。

手玉子 又名“御子”,也称作“玉子板”或“玉子”,是一种在演唱北京的民间小曲时所使用的民间乐器,使用竹板制作。一般在演出相声或二人转时,由演员双手持有四块手玉子,一手打两块。

三节板 演唱时用大板、甩子伴奏、一打三甩、因而称“三节板”。这个曲牌源于大鼓四平调,其曲调抒情、优美、深沉、细腻、善于表现人物内在的思想感情,由于唱腔细腻,婉转的特点,往往给人以咬文嚼字,回味无穷的艺术感染力。

[旁注]

以演出喜剧小品闻名的赵本山,出身就是二人转演员。赵本山以喜剧小品取得了国内无人能及的地位后,开始极力推广二人转。

以“刘老根大舞台”为代表的一些演出团体和剧场相继出现。但是包括赵本山所弘扬的“绿色二人转”在内,现在能看到的二人转演出已经发展为集忽悠、说笑、模仿秀、杂技表演为一体的表演形式。

传统二人转中的表演形式、曲牌、曲调、典目被打破,突显了继承传统的基础上又有所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