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北之参——吉剧
吉剧是吉林省地方戏曲剧种之一,主要流行于吉林省各地以及辽宁、黑龙江、内蒙古自治区的一些地区。它是新中国成立后,在二人转的基础上发展而成的新剧种,因其诞生于吉林省的省会长春而得名。
吉剧创建后,本着“不离基地,采撷众华,融合提炼,自成一家”的方针,经过数十年的历史发展,已成为人们喜闻乐见的一种戏曲剧种,并创作改编和排练演出了近200个大、中、小剧目。
吉剧的代表性剧目有《蓝河怨》、《桃李梅》、《包公赔情》、《燕青卖线》、《搬窑》以及现代戏《江姐》、《雨夜送粮》等。在其形成发展过程中涌现出了许多的剧作家和艺人,他们为吉剧的繁荣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众多艺人助力创建吉剧
那还是在清地初期的时候,东北的大秧歌在吸收了莲花落、东北大鼓、太平鼓、霸王鞭、河北梆子、驴皮影以及民间笑话等,多种艺术形式的基础上逐渐演变而成了东北传统的艺术二人转。
二人转的基本形式可以分为一人表演的单出头、二人表演的二人转和三人以上表演的拉场戏三种。表演上讲究唱、说、扮、舞四种基本功。同时,演员尤其擅长表演手绢、扇子、大板、玉子板等。
新中国成立后,二人转艺术有了长足的发展,其中拉场戏的剧目日益增多,已经出现了《高玉宝》、《表兄弟》等表现现代生活的大型拉场戏,艺术上也展示出向大型戏曲剧种发展的趋势。
此后不久,长春市戏曲工作者在这些大型拉场戏此基础上,创造了新剧种春歌戏,编演了实验剧《绣天堂》。
在东北三省协作区第四次会议上提出:
要繁荣发展东北的文化,丰富创造自己的地方剧种。
有关部门遵照这一指示,决定将二人转发展成一个新的地方大戏剧种。
于是在1959年,吉林省开始创建自己的剧种,在长春市成立了吉林省新剧种实验剧团。剧团本着“有源可寻,群众喜欢,独具一格”的理念,以传承东北特色,依托二人转为母体,创建了新剧种吉剧。
吉林省新剧种实验剧团最初以作曲家张先程为组长,聘请了二人转老艺人程喜发、长春地方戏队李青山、省戏曲学校谷振铎等为艺术顾问,汇集了优秀编剧王肯、导演金玉霞和全省优秀青年演员。
作为吉剧剧种的主要创始人,张先程不仅领衔创作了吉剧第一个实验剧目《蓝河怨》的音乐,而且由他作为主要唱腔设计的执笔者,完成了吉剧《桃李梅》、《搬窑》、《燕青卖线》、《三请樊梨花》和现代戏《江姐》等代表作品的创作。
作为吉剧戏曲理论的探索者,他著有《吉剧音乐》、《吉剧创腔参考》、《吉剧唱腔选》、《吉剧创作纪实》等理论著作,为吉剧的剧种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程喜发和李青山都是二人转的著名艺人。程喜凤原名程喜发,辽宁省辽中县人。他出生于1889年。他在15岁时在吉林海龙拜杨德山为师。
程喜发曾在吉林、辽宁及热河一带演唱,走的地方多,见的世面广,会的剧目很多。新中国成立后在抚顺、沈阳一带演出。后来在长春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任民间艺术顾问。
程喜发会的剧目很多,如《王二姐思夫》、《灞桥挑袍》、《浔阳楼》、《武松打虎》、《杨七郎打擂》、《杨闹红要表》、《包公铡侄》、《白娘子诉功》及小曲《鸳鸯嫁老雕》等。
程喜发旦、丑双绝。唱旦角时艺名“程喜凤”,唱丑时艺名“程傻子”。他能唱近百种曲调,其中以“十三嗨”最精。程喜发唱戏时注意解意,领着观众走,有一套艺术表演技巧。
程喜发改唱丑以后,调和板非常磁石,“口”、“相”俱佳,和旦角配合默契,被后人尊称为二人转十大宗师之一。
李青山于1904年出生于吉林舒兰的一个贫苦家庭里。他11岁开始给地主放猪,15岁拜老艺人张相臣为师学唱二人转,在吉林各地走乡串屯,卖唱为生。
李青山18岁时一举成名,艺名为“大金镶玉”、“大机器”。他长期流传在东北地区的60多首民歌和200多出单出头、二人转、拉场戏剧目,都唱得很地道,演得很出色。尤以说口见长,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编了很多富有思想性、艺术性的即兴口。
李青山的代表剧目有《红月娥做梦》、《摔镜架》、《浔阳楼》、《西厢》、《蓝桥》、《回杯》、《赔情》、《二大妈探病》、《大观灯》等。
在作曲家张先程和著名艺人程喜发、李青山的带领下,编创组人员根据二人转经典剧目《蓝桥会》,借鉴二人转的曲调,吸取京剧的特色,融合发展了东北地方戏的特点和风格,打造了第一部吉剧《蓝河怨》。
亲民风格使《蓝河怨》一经演出,就获得了有关专家的好评和人们的热烈欢迎。随后,吉林省新剧种实验剧团开始着手解决新剧种的小生、小旦、彩旦、小丑等行当的特色,以及和戏曲化、板式化等问题。
1959年1月,新剧种实验剧团演出了第二个实验剧目《桃李梅》,又一次获得了成功。与此同时,吉林省新剧种实验剧团还在吉林省长春市、白城市、通化市等地演出了上述两出剧目,并广泛听取了群众的意见。2月,将新剧种命名为“吉剧”,改新剧种实验剧团为吉林省吉剧团。
吉林省吉剧团建团之后,吉剧工作者按照剧种建设方针,溶民间、古典、现代艺术于一炉,集地方、民族、时代特色于一身,逐步将吉剧建设成为讲古述今,能文能武,独具风姿的关东戏曲。
1960年上半年,为了使吉剧得到更广泛的发展和普及,吉林省还成立了白城专区吉剧团、通化专区吉剧团和吉林市吉剧团。按照既定方针,这些剧团与长春市吉剧团共同承担吉剧的创建工作。
在此基础上,长春市吉剧团又编创排演了《包公赔情》、《搬窖》、《燕青卖线》、《雨夜送粮》等众多的剧种。通过实践,逐渐丰富了吉剧的音乐唱腔,增添了行当,提高了表演的专业水平,使这一剧种初具雏形。
在这期间,长春市以及其他地方吉剧团荟萃了一批有活力的剧作家和演员,实力一天天雄厚,阵容一天天强大。这些吉剧团早期的创作演出队伍,包括全国知名的剧作家王肯、吉剧音乐家张先程、那炳晨、申文凯、刘方、常维新、崔广林。
这其中,剧作家王肯对吉剧的创建和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王肯出生在辽宁海城一个贫苦的家庭里。王肯从小就喜欢戏曲和民间文艺,并曾先后就学于东北军政大学、佳木斯大学和北京大学。
王肯早在东北师范大学音乐系任教时,便一边教学一边研究二人转。他经常利用节假日背着行李,跟着流动演出的民间艺人同行同住。
利用七八年的时间访问了东北三省所有能找到的著名二人转艺人,搜集整理了100多个二人转曲目,100多首东北民歌,积累了数十万字关于艺人的生涯、艺诀和二人转源流沿革的史料。后来,他又到榆树县弓棚公社等几个地方长期深入生活,和劳动人民建立了深厚的感情。
正是由于王肯深入生活,底子厚,库存量大,所以他能写出性格各异、多姿多彩的人物。如《溜须店》里耿直的店婆,《二大妈探病》里热肠的二大妈,以及憨厚的那瓜,深情的樊金定等典型人物。
这些典型人物都具有东北农村的大娘、大嫂和小伙子的性格特征。可以说,不是对东北农村十分熟悉的作者,是写不出这些人物的。
1960年后,王肯历任吉林省吉剧团编剧、副团长、团长,吉林省地方戏研究室主任。这期间,王肯开始利用随团演出拉大幕的间隙写剧本。而他写出的作品,也并没署自己的名字。就这样,他常常把个人名利置之身外,为了吉剧的事业一心一意地工作。
王肯克服了种种困难创作出了《搬窑》、《燕青卖线》、《桃李梅》、《雨夜送粮》、《买菜卖菜》、《三请樊梨花》、《包公赶驴》和《三放参姑娘》等众多优秀作品。
其中,王肯创作的《包公赶驴》、《买菜卖菜》、《孙猴上任》、《三放参姑娘》以及与别人合作改编的《三请樊梨花》等,也都是本着攻其所短的意图,推出来的。
所谓“攻其所短”,是指其他地方剧种有武戏少的短处。因此,经过王肯等人的努力,为吉剧增加许多武戏、猴戏、民间故事戏、现代戏等剧目,丰富吉剧的行当和表现能力,使吉剧艺术有了许多新的突破。
了解王肯的人都说,东北的平原和崇山峻岭,东北勤劳质朴的人民,养育了像王肯这样的剧作家,同时也培育出了吉剧这样的剧种,而剧作家又以他们的作品深深地影响着剧种。这就是剧种和剧作家之间的辩证关系。
从王肯的剧作中,可以感到东北人民特有的生活气息,那种强烈的爱憎,火辣辣的语言,以及大棱大角、大转大折的表达方式。
王肯在剧本的语言上,熔民间语言与文学语言于一炉,这是他剧本的显著特点。如在《包公赔情》中,王凤英唱道:
想当年,身左奶我小包勉,身右奶你包大人。叔侄二人难抚育,我奶他三分你七分。
接着,王肯又写了“嫂嫂我若有两个子,你铡了奴才我不心疼,你往嫂嫂我头上看,黄土埋了好几层”等唱段。
这些唱词,都是直接从二人转唱词变化来的。在二人转里叫扎心段,很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
再如,在《搬窑》里王宝钏唱道:
好一个父女之情比海深,依我看恰似寒泉冰透心。十八年炊断粮绝无人问,只有那凄风苦雨叩窑门。
爹爹呀,你心问口,口问心,你可送过那米一粒、柴一根,布一寸、铜一文,连一句暖心的话儿从未出唇。
这一段唱词是比较雅的,但其中也有“心问口,口问心”这样的口语以及“米一粒,柴一根”这种二人转常用的垛句,仍然没有脱离二人转的根基。
关于对二人转的借鉴,王肯说:
二人转是东北人民喜闻乐见的民间艺术。……它的基础很好,但还不是完整的戏曲形式。
从二人转到吉剧,真好像从蝌蚪到青蛙,要有一个演变过程。问题很多,困难很大,必须经过艰苦的实验。要有一批献身于这项创业工作的人。
王肯又认真研究戏曲史上各剧种兴衰的历史经验和各兄弟剧种的长处,使吉剧能够健康地发展。他认为,学民间文艺有三个阶段:第一步只接触一些皮毛的东西,第二步发现规律性的东西,第三步则是研究民间文艺的美学观点。这种深入的把握,使他的新作具有民间文艺的根。
王肯曾经说过,许多同志对搞剧本创作有些误区。他们认为,写本靠套子,编曲靠牌子,人物靠行当,表演靠程式。不研究生活也照样写,照样演。搞现代剧目,还会感到欠缺;搞传统戏,则心安理得,置诸脑后。甚至认为戏曲比话剧、歌剧优越。
王肯坚决反对这种看法,他说:“吉剧的实践证明,这是戏曲发展的致命伤,是远不如话剧、歌剧的地方。”他认为戏曲创作也是“功夫在诗外”,而这功夫,主要就是生活。
王肯的作品因为感情写得深,写得强烈,情与理结合得紧,因此多具有穿透人直指心灵深处的力量。如《三放参姑娘》这出戏,人物是普通人,语言也朴实无华,然而却非常耐人寻味。其中那瓜有这样一段唱:
大道上摆着个金元宝,不是我的,我怎么能拿;山坡上开满了金菊花,不是我的,我怎么能掐;地里长出个金萝卜,不是我的,我怎么能拔;河里蹦出个金蛤蟆,不是我的我怎么能抓。
金元宝、金菊花、金萝卜、金蛤蟆,不拿、不掐、不拔、不抓;千金不换我这心眼傻,愿叫傻瓜就叫傻瓜吧!
这不是什么豪言壮语,但是说出这种话的人,却必须要有一颗淳朴的心灵。这同时也证明,正是因为王肯熟悉家乡人民的生活,才能把人物的心灵美揭示给观众,给人以启迪。
王肯在做专职编剧期间,也遇到了如何把别的剧种剧本移植到吉剧中来的问题。如王肯和其他编剧在移植改编浙江婺剧《三请樊梨花》时,对它进行了大量的润色,使它更加细腻,更富有光彩。
正因为他们做了这些细致的工作,《三请樊梨花》才成为吉剧对传统剧目整理改编比较成功的剧本。
除了王肯、张先程等这些著名的剧作家、音乐家外,还有著名导演金玉霞、张奉生、王仁安、李学忠、刘富英、赵炎,以及有很高艺术造诣的演员,如刘中、王青霞、隋晶莹、邬莉、杨俊英、姜秀玉、霍福庆、刘丰、肖汉臣等人。他们为吉剧的建设立下汗马功劳。
[旁注]
莲花落 源于唐和五代时期的“散花乐”,最早为僧侣募化时所唱的宣传佛教教义的警世歌曲。清乾隆以后,出现了职业艺人,同时满族八旗子弟中也有不少爱好者,遂与民间流行的另一艺术形式“十不闲”合流,成为民间花会形式之一“天平会”,曲种名为“十不闲莲花落”,又称“十不闲”或“莲花落”。
东北大鼓 是流行于东北的曲艺鼓书暨鼓曲形式,约形成于清代中期。其最初的表演形式是演唱者一人操小三弦自行伴奏说唱,并在腿上绑缚“节子板”击节。后发展成一人自击书鼓和简板演,另有人操大三弦等专司伴奏,说唱表演采用东北方音。
《三请樊梨花》又叫《三赶樊梨花》、《三贬樊梨花》、《三休樊梨花》,故事源自《征西全传》。讲述了唐朝时,薛仁贵率兵征西时,薛仁贵之子薛丁山与寒江关守将樊洪之樊梨花的曲折爱情故事。
《浔阳楼》又叫《白龙庙》,剧中讲的是宋江游浔阳楼,醉题反诗,被知府蔡德章押禁牢中。蔡德章命戴宗赴东京蔡京处投书,途经梁山,戴宗告知吴用,吴用定计,令萧让造假书回复,被黄文炳识破。紧要关头,李逵、张顺等共劫法场,救出宋江。
《二大妈探病》二人转的剧目,其剧情为女孩兰英爱上青年三小,兰英的妈妈嫌贫爱富不同意,兰英装病,二大妈探病,让有情人终成眷属。这出戏改编自山西柳腔戏传统剧目,因为它讲述的事老百姓身边的事情,所以深受农民群众的欢迎。
京剧 又称“平剧”、“京戏”,是我国影响最大的戏曲剧种,有“国剧”之称。1790年起,四大徽班进京后与来自湖北的汉调艺人合作,同时接受了昆曲、秦腔的部分剧目、曲调和表演方法,又吸收了一些地方民间曲调,通过不断的交流、融合,最终形成的。
《包公赔情》戏曲传统剧目,写的是包公赴陈州放粮,其侄包勉长亭饯行。百姓拦轿喊冤,状告包勉贪赃受贿,吞没灾粮,逼伤人命。包公依法铡死侄儿,为民除害,并回府向嫂嫂王凤英赔情;王凤英被包公为国为民的忠心感动,谅解了包公。
猴戏 即孙悟空戏。在清代末期以后猴戏深受欢迎。先期演猴戏具有独特风格,在脸谱、扮相、表演各有不同的,是郝振基、杨小楼、郑法祥;后期为盖叫天、李万春、李少春。其中北派名家有杨小楼、郝振基、李万春、李少春等,南派猴王有郑法祥,盖叫天、张翼鹏、张二鹏父子,郭玉昆,筱王桂卿等。
王宝钏 古代传说故事中的人物。唐懿宗时期朝中宰相王允的女儿。不顾父母之言,下嫁贫困的薛平贵为妻。被父母赶出家门,薛平贵入伍后,王宝钏独自一人在寒窑中苦度18年。后来薛平贵成为朝廷高官,将王宝钏接入府中,夫妻团聚。
[阅读链接]
吉剧《额娘梦》这出戏的剧本由吉剧新生代的编剧石磊执笔完成,著名戏剧导演刘富英执导,作曲家于国忠、何新生配乐,马唯担任舞台服装设计。
在《额娘梦》这出戏中,大胆地采用了国际最流行的音乐剧形式,以音乐、舞蹈为主,戏曲绝技为辅的表现手段,再现了满族的一个中古时期的满族风情故事。
剧中人物形象清新,故事引人入胜,情节发人深省。2003年底,这出戏初步成形。2004年元旦,《额娘梦》在吉林省政府举办的团拜会上首次演出,受到有关专家的好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