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跷中情》掀起新热潮
20世纪80年代后,海城各乡镇的业余海城喇叭戏剧团很活跃,整理、挖掘、上演了部分喇叭戏传统剧目。这些业余剧团为海城喇叭戏的传承与发展起到了巨大的作用。
1982年,海城县有业余剧团10个,其中牛庄、八里、南台等业余剧团尚能坚持经常演出,并培养了一批青年演员,他们在老艺人的辅导下,不断借鉴和吸收新的表演手段,丰富海城喇叭戏的表现力。其中,南台业余剧团排演的《梁赛金擀面》、《借驴》等剧目,多次参加省、市、县汇演并获奖。
进入20世纪90年代后,一些海城喇叭戏的忠实守望者仍然坚守着这块阵地,希望海城喇叭戏能再现辉煌,丰富当地百姓业余文化生活。
1995年,由原海城评剧团团长张绍仁根据传统剧目《王婆骂鸡》改编的《王婆夸鸡》,使渴望海城喇叭戏再次兴盛起来的观众为之一振。海城电视台将该剧连续播放十余次,观众仍然余兴未减。
1998年,鞍山市艺术创作研究所开始对海城喇叭戏进行挖掘抢救,并于同年9月成功地将“海城喇叭戏与辽南高跷秧歌研究”申报为辽宁省艺术科学研究重点课题,并投入人力、物力进行剧目创作及挖掘保护工作。
进入21世纪以后,加大了人力、物力、财力对海城喇叭戏进行深入地挖掘、抢救、保护。2004年,鞍山市艺术创作研究所剧作家董凌山、王成禄创作了大型海城喇叭戏《跷中情》。
《跷中情》讲述了素有“天下第一跷”的牛家庄内,牛派高跷与万派高跷的两位掌门人,由冤家变亲家、共同传承文化遗产的故事。
剧中,许多细节都匠心独具,如,牛家庄,指的就是牛庄。剧中人物也扩展到七八人,增加了老生、彩旦等行当。
该剧对海城喇叭戏进行了一次大胆的改革和创新,它是海城喇叭戏第一个大型剧目;它借鉴和吸收了京剧、评剧的伴奏乐器,极大地丰富海城喇叭戏的音乐;它改变了传统的“三小戏”结构,增加了行当,使海城喇叭戏更具有表现力和观赏性,以适应现代观众的欣赏习惯。
这出戏的历史意义还在于,它为挽救濒临灭亡的地方戏剧种——海城喇叭戏,做出了新的大胆的尝试,并取得了成功。
2004年,《跷中情》参加辽宁省第六届文化艺术节,获金奖,演出结束时。评委们认为,该剧是“艺术节最让人兴奋的一台戏”,并将其总结为“风情美、质朴美、喜剧美”。
随后,《跷中情》又参加中国第九届戏剧节,获得了优秀剧目奖。在这次戏剧节上,《跷中情》演毕后,观众掌声热烈,演员们谢幕,观众不走,第二次谢幕,观众还是不走,连续三次谢幕,观众的掌声经久不息。此时,台上演员们个个泪流满面,喜极而泣。
随后,《跷中情》开始在全国巡演,又都广受好评。为此,中国戏剧家协会的10多位专家专程来鞍,专题讨论海城喇叭戏的艺术特色。讨论中,专家们一致认为:
《跷中情》在海城喇叭戏的地位,有如《十五贯》在昆曲中的地位。一部《十五贯》挽救了昆曲,一部《跷中情》也让全国人民认识了海城喇叭戏。《跷中情》为海城喇叭戏下一步的传承与发展提供了契机。
在这之后,海城喇叭戏的创作出现了新的热潮,创作的新剧目主要有:金妍、董凌山创作的《小小浪跷人》,张绍仁、罗振兴创作的《蓝鸟风波》,董凌山、张绍仁创作的《六月六》,董凌山、刘家声、刘永峥创作的《文咳咳武咳咳》等。这些剧目的创作,为海城喇叭戏提供了新的表演平台。
2005年,鞍山市戏曲剧院成立了专业的海城喇叭戏剧团,剧团中有国家一级演员2人,国家二级演员6人。2006年,成立了海城市文化馆喇叭戏实验剧团。
该剧团克服了许多困难,相继排演出了新创剧目及传统剧目《攀高枝》、《老将出马》、《小上坟》等,并多次在海城广大城乡举办海城喇叭戏专场演出,受到当地百姓好评及社会广泛关注。
[旁注]
董凌山 剧作家。他自幼爱好文艺,10岁开始登台演出,上中学时便能自编自演节目,后来一直从事业余文艺创作,先后有100余个戏剧、曲艺作品发表或上演。其主要作品有戏曲《寿礼》、《独木桥》、《特殊关系》及大型话剧《他从平凡中走来》。
评剧 也称“评戏”。是我国一种有较大影响的地方剧种。它起源于河北唐山,长期被称为“蹦蹦戏”或“落子戏”。评剧以唱工见长,吐字清楚,唱词浅显易懂,演唱明白如诉,表演生活气息浓厚,有亲切的民间味道。著名代表艺人有白玉霜、喜采莲等。
[旁注]
2006年,海城喇叭戏在鞍山、海城两地文化部门的积极努力下,由鞍山市艺术创作研究所申报,被确立为辽宁省首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并在鞍山市举办的首个“文化遗产日”上进行展演。
2008年,经国务院批准,海城喇叭戏进入国家级第二批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
2009年,海城喇叭戏传承人赵有年被国家文化部命名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受到国家文化部的表彰,并应邀参加了辽宁省举办的第四个“文化遗产日”宣传展演活动。同时,鞍山市戏曲剧院、海城市文化馆正式被确立为“海城喇叭戏传承基地”,这为海城喇叭戏更好的保护与传承奠定了坚实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