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入极境的崇高

对崇高的分析,进一步强化了上述结论。

崇高是一种审美现象,较之美来说,它更趋近道德。崇高不同于美。美多产自人对美的事物的直接感受,在美的事物中人们可以找到美的魅力所在。并巨,凡美的事物都受到形式上的限制,如一朵迎风招展、姿态婀娜的花,它是可以通过感觉上的表象来表现,用感觉来把握的。因为花的形式是固定的,完全可以投合人的想象力和理解力的自由活动。崇高则不是这样。暴风骤雨、长河大漠、汹涌海涛、荒凉古寺、粗犷风貌、豪狂格调⋯⋯这些使审美者在愉快中包含着痛苦,在痛感中含有快感,被称之为崇高对象的东西,本身是无固定形式的,无规律不受限制的,表现为“无限的广大”(体积上的如星空、大海、山岳等,力量上的如喷射的火山、狂号的飓风、愤怒的雷电等)。因之,崇高的对象总是超出了人的想象力和理解力的范围(我们在想象中无法全部再现大海的形象),人们无法从感觉上来把握崇高对象的表象形式。崇高因此也不像美那样,可以在对象形式中找到。崇高只能在主观的心灵中找到。我们在观照崇高的对象时,不是想象力和理解力在对象形式上的自由和谐运动,产生出单纯的快感或比较平静安宁的审美感受,而是想象力借助理性的帮助,飞翔在理性观念的无限世界里,通过抗拒对象的反复震颤过程,超越对象形式的限制,引起审美者内心的激荡,将感情提升到顶端,体会到更高的符合目的性观念。于是,人从内心中激发出崇高感。崇高是永远不能在自然事物中找到的,它只能在人的观念中找到。康德笔调凝重地写道:

“谁会把杂乱无章的山岳群,它们那一个高过一个的冰峰,或者阴暗的骚乱着的海洋,以及诸如此类的东西,称为崇高呢?但是在观照它们的时候, 完全不管它们的形式,心灵放任着自己的想象力,并与不牵涉任何目的、只是扩张着视野的理想结合在一起,这时,心灵感到自己提高了,感到自己的全部想象力仍然不足与理性的观念相匹敌。”于是自然现象便在人的心灵中引起无限大观念,产生崇高。

“粗犷的、威胁着人的陡峭悬崖,密布苍穹、挟带着闪电惊雷的乌云, 带有巨大毁灭力量的火山,席卷一切、推毁一切的狂飙,涛呼潮啸、汹涌澎湃的无边无际的海洋,以及长江大河所投下来的巨瀑,还有其他诸如此类的东西,它们那巨大的威力使得我们抗拒的力量,相形见绌,微不足道。但是, 只要我们自己处于安全之境,那么,它们的面目愈是狰狞可怕,就对我们愈

是具有吸引力。我们欣然地把它们称为崇高,那就因为它们把我们灵魂的力量提升到那样的一种高度,远远地超出了庸俗的平凡,并在我们的内心里面发现了另外一种完全不同的抵抗力量,它使我们有勇气去和自然这种看来好像是全能的力量,进行较量。”“因此,自然之所以被称为崇高,只是因为它把想象力提高到了那样的场合,在那里心灵意识到了自身本身使命的崇高性,甚至超过了自然。”

可见,崇高强调的总是想象力与理性的争斗,它产生出比较激动强烈的审美感受,这种感受在感性中显现出理性理念,显现出道德、伦理、人的实践精神的力量。任何一种崇高感都伴随着审美心理感受的矛盾,和矛盾的被克服。一方面是想象力无力适应自然对象而感到恐惧,另一方面要求唤起理性理念(人的伦理力量)来掌握和战胜对象,从而由对象(自然)的恐惧、避畏的(否定的)痛感转化而为对自身(人)尊严、勇敢的(肯定的)快感。所以,崇高感总使人们在心灵深处超越内在的自然(人性的卑劣)和外在的自然(消灭人的重要性的自然力),唤醒我们精神上的力量,把我们挂心的许多东西(健康、财产、生命)看得渺小,把自然力量(上述东西无疑从属于它)看作不能对我们作任何统治。心灵明确意识到自身使命的庄严、伟大, 人的精神力量由此而得到扩大,提升,远远优于自然,人们挣脱了自然力量对自身的束缚,实实在在地取得了精神上和道德上的胜利。

那么,究竟是什么力量使人超过自然的威力呢?康德说这是一种来自理性理念的力量,它和一个人的道德情操和文化修养有关。道德观念是崇高感的主观基础。人们对自然产生崇高感实际上是对人自己使命产生崇高感,通过一种转换,将对人自己的使命的崇敬转移到自然身上罢了。也就是说,自然界的某种巨大体积、力量,自然界的粗犷荒凉、无拘无束,总能通过想象力唤起人的伦理力量,道德精神与之抗争,后者在心理上压倒前者,战胜前者而引起快感。这种快感是对人自己伦理道德力量、尊严的胜利的喜悦和快适,这也就是崇高感。所以,自然崇高的感觉只有与近似道德态度的一种心理倾向结合在一起,才可能被理解。没有道德观念的长足发展,就不会有崇高感。故人们常常发现,对于有教养的人来说是崇高的东西,对于无教养的人来说则是可怕的。人们承认,当关系到人们的道德原则坚持与放弃时,自然力压服的只是人的自然存在及其一切附属物(生命、财产等等),但决压不服人的精神、伦理与道德。相反,人的精神、伦理与道德却能以其自己的壮伟而超越自然之上,傲然行于世间。

康德对崇高的说明,其意义远远超出了单纯美学范围,它不仅仅是谈论人的鉴赏与品味。崇高,通过人的精神本性和道德尊严的烤钵冶制后,便使人获得了无限的精神潜能,傲然于自然之上,为每一个人能享受崇高的乐趣创造了条件。“只有通过美的途径才能达到自由。”在美之中,尤其是在崇高中,我们使纯粹的审美活动由一种精神现象趋向一种现实的伦理行为,由自然走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