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 课 太平天国后期的斗争
教学目的
一、要求学生掌握的基础知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安庆保卫战。上海战役。天京保卫战。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二、要求学生从思想上认识:太平天国英雄们威武不屈的斗争事迹,是我们中华民族酷爱自由,富于革命传统的生动写照。他们的艰苦创业与英勇顽强的战斗精神,至今值得我们学习、继承和发扬。
三、要求培养学生的能力:在教师指导下,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分析评价太平天国的某一历史人物,使学生初步掌握分析评价历史人物的方法。
教学要点一、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
二、太平军抗击中外反动军队
-
洪秀全提拔陈玉成、李秀成
-
太平军痛击“华尔洋枪队”
-
安庆保卫战
-
上海战役 三、天京保卫战
-
保卫天京的英勇战斗
-
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
教学要求和建议
一、本课重点:天京保卫战: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本课难点: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
二、讲述本课具体内容之前,教师引导学生回忆第 7 课已学过的内容, “想一想,太平天国运动为什么能够迅速发展?”再讲本课前边提示中的第一段内容,即太平天国后期,政治上日渐腐败,终于导致领导集团内部的分裂和残杀,结果使太平天国由强盛转入衰弱。这说明打江山不易,守江山更难。
三、“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内部斗争”一目,这一目是本课的难点,教师讲明:定都天京后,洪秀全、杨秀清的进取心逐渐减退,生活逐渐腐化, 脱离群众,争夺权势,导致了太平天国领导集团的分裂。
小字描述太平天国领导人大兴土木、养尊处优、争夺权势、互相残杀及石达开出走的内容。教师可以不讲,指导学生自己阅读,不作要求。
本目插图不作要求。
四、“洪仁玕和《资政新篇》”一目;这一目是小字,叙述了太平天国的领导人要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的愿望,是对学生进行社会发展规律教育的内容。教师可以不讲,指导学生在课下阅读。本目的内容和插图,均不作要求。
五、“太平军抗击中外反动军队”一目,讲述时最好挂出《太平天国后期形势图》。这一目是太平天国后期防御战的主要内容,需要讲明以下 4 个问题:1.洪秀全提拔陈玉成、李秀成等一批青年将领,稳定了天京的局势。小字陈玉成、李秀成率军破江北大营和江南大营解天京之围的内容,教师指导学生阅读,不作要求。2.太平军痛击华尔洋枪队,教师可向学生读资料部分《华尔洋枪队》。小字描述太平军击溃洋枪队的内容让学生课下阅读,不作要求。3.安庆保卫战,讲述时要紧扣课文,安庆的失陷对天京是个致命的威胁,陈玉成的慷慨就义犹如太平天国失去一臂。小字描述陈玉成英勇不屈的内容,是向学生进行革命传统教育的内容。教师指导学生课下阅读,不作要求。4.上海战役,教师引导学生回忆“太平军在西征战场上的主要对手是谁?”然后指出:在太平天国后期又增加了一个凶恶的对手——李鸿章的淮军。小字李鸿章组建淮军的内容,教师可以不讲,学生自己阅读,不作要求。李秀成率领太平军第二次进攻上海连连获胜,此时天京已经吃紧,李秀成只得回师援救天京。内容不必补充。
本目的插图均不作要求。
六、“天京保卫战”一目,这一目是本课的重点,需要讲明 4 个问题: 1.曾国藩指挥三路军队围攻太平军。2.李秀成从上海回师救天京没能打退敌军,天京形势日益恶化。小字洪秀全断然拒绝李秀成“让城别走”建议的描述,教师可以不讲,对学生也不作要求,有余力的学生可以自己阅读。3.天京陷落,它标志着太平天国运动的失败。小字关于李秀成的描述,教师可以不讲,指导学生阅读,不作要求。小字有关洪仁玕的描述和洪仁玕的临终遗诗,教师均可不讲,也不作要求,指导学生课下阅读。4.太平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可分三点讲解。
七、以上内容讲完,教师可小结第一目和第四目的内容,指导学生回 答:“太平天国内部斗争给太平天国运动造成的影响是什么?”“太平
天国运动的历史意义是什么?”
八、教师小结本课内容(可用课本前边的提示内容),然后让学生记住课本中重要的年代、人物、词语。
如有时间可以让学生“谈谈你对李秀成这个历史人物的看法。”
本课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