格外钟情的单株兰花茶杯

毛泽东生前遗物中有不少茶杯,其中主要为景德镇制造的单株兰花杯和双株兰花杯。这种茶杯制造精良,外观素洁高雅,为景德镇日用瓷之精品。

毛泽东平生并无太多特殊嗜好,惟有吸烟喝条乃其终生最大的爱好。他每天要喝很多茶。据说,一天下来喝光一、二瓶开水在毛泽东乃“家常便饭”。毛泽东喝茶有专用的茶杯,尽管这种茶杯并非厂家为其特制,但工作人员在他使用的茶杯上做了记号,决不会出现乱套情况。

建国初期,江西景德镇为了庆祝新中国诞生,专门设计了一种瓷器,包括餐具、茶具。这些日用瓷上印有“开国纪念”字样,因此叫作“建国瓷”。当时,人民大会堂等接待场所均使用这种“建国瓷”,毛泽东等中央领导使用的也是这种瓷器。

1965 年初,毛泽东家仍然在继续使用“建国瓷”;但数量减少了,式样成色也已很旧了。于是,中央办公厅一组工作人员决定为毛泽东弄套新茶具。大约 3、4 月间,汪东兴与江西联系,希望由景德镇设计一套餐具和茶具,其中要求茶杯外观上印上兰花。设计兰花茶杯时,为了使毛泽东自用杯和待客杯有所区别,便设计了单株兰花和双株兰花两种花纹图案。

1965 年 8 月,毛泽东派身边工作人员汪东兴、吴旭君等到江西上饶参加

社教工作。1966 年 1 月 1 日,毛泽东南巡经南昌时患病,于是决定将汪、吴等接回南昌为他治病。社教结束后,汪东兴等人顺道参观景德镇,并将当初预定的瓷器接回北京。

瓷器运进中南海,毛泽东过国后格外垂青这套瓷具中的茶杯。因为,毛泽东一生爱兰,而这套茶杯上的兰花是那么栩栩如生,尤其是泡上龙井茶水后,更显得高洁动人,富于魅力。毛泽东选择了其中的单株兰花杯自用。从此,他便一直使用这种单株兰花杯,而双株兰花杯则用来待客。

在毛泽东的常用器具中,除了香烟外,茶杯的使用率可谓是最高的了。毛泽东起床前必须先喝一杯浓茶。这杯茶是毛泽东先天睡前工作人员就已沏好的,当他睡醒后打铃时便马上端给他。毛泽东喝过茶,读过报后才起床、吃饭,然后开始一天紧张忙碌的工作。工作时,毛泽东案头时刻摆着一杯热气直冒的酽茶。工作人员隔一段时间进房一次,主要工作是清扫烟灰、增沏茶水。

毛泽东一生主要喝龙井茶叶。龙井清香甘醇爽口,但茶叶无论放多放少都有一个缺点,那就是不够浓酽。毛泽东喜欢喝浓茶,后来便试用其它茶叶, 如豫毛峰、梅家坞、铁观音、碧罗春、云川沱茶以及汉阳峰、毛尖等品种, 但结果都不是很理想,最终还是以喝龙井为主。

毛泽东每月的茶叶费是笔不小的开支。他很节俭,但在烟、茶方面却不怕花钱。毛泽东每月喝掉三、四斤茶叶是很正常的,有时还会更多。他喜欢吃茶叶,因此每杯茶水都须新放茶叶。毛泽东不愿让公家掏茶叶钱,常常嘱咐工作人员:一定要在自己的生活费中开支,不得揩公家分毫油水。

毛泽东外出开会视察时都是自带茶叶、茶杯。他常回湖南家乡小住,每

次回乡都带着一个单株兰花杯。家乡人民热情好客,待客上茶十分殷勤热心。毛泽东每次在长沙住下时,喝的第一杯茶都是家乡的“君山毛尖”。君山在长沙以北的岳阳市,素以出产毛尖茶叶著名。毛泽东平时很少喝君山毛尖, 但回乡时每次都会喝上几杯家乡茶。毛泽东喝过地方上提供的茶叶后一般都会付钱。当时中央还有规定,即使是公务活动中在人民大会堂、怀仁堂、钓鱼台等地喝茶,均须按一毛钱一杯茶付款。这些地方均有记录中央首长喝茶吸烟的登记本,每月结算一次。毛泽东很注意以身作则,从不破坏规定。

毛泽东晚年依然喜茶。为了保证毛泽东每日能吸收到充分的营养,工作人员开始在茶水中掺兑葡萄糖、柠檬汁。毛泽东常吃的葡萄糖是北京果脯厂生产的,十分普通;新鲜柠檬则产自海南。毛泽东起初对在茶水中加兑葡萄糖、柠檬汁并不习惯,后来多喝几次也便习以为常了。这一习惯一直保持至临终之际。

中国乃茶叶之乡,自古以茶道著称于世。但到了近代,中国人都对深富古文化底蕴的茶道文化淡然起来。毛泽东一生博览群书,对茶叶历吏及茶道文化均十分熟稔。他曾跟工作人员多次谈到过大中华泱泱文明占国的茶文化,但在生活中却从来没有真正讲究过。茶道很注重茶具、礼仪,毛泽东却终生使用一个普通的茶杯,更未追求过任何茶仪。他在日常生活上主张简单随便,反对繁文缛节、铺张浪费。毛泽东去世后,人们清理其生前遗物时, 发现他竟然只有几个兰花茶杯,连一个像样的茶壶都没有!毛泽东终生喜茶并善品茶,可茶具如此之简陋,自然会令某些人感到不可思议。然而,事实就是如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