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处彰显耕读传家族风
阳山古村自明朝弘治年间始建至今已逾500年,因其祖先从江西庐江郡迁徙而来,子孙繁衍聚族而居,故有“天下客家第一村”之美誉。
青山环绕、秀水索回的阳山古村,历经数百年发展,整个古民居群占地15000平方米,现存完好古建筑60余栋。整个村落坐北朝南,背倚绵延青山,雄伟幽深,有藏龙卧虎之势。村前是一条古河道,溪流欢畅,迸放着无穷活力。就在这片风水宝地中,五巷四街把小村清晰地分作前村、中村和后村。
村落在布局上讲究“天人合一”,结构上体现儒家“中和”思想,是民俗文化与古典建筑的完美结合。
阳山村落和房屋是五横八纵,街串巷连,井井有条,屋与屋之间夹着石板和卵石铺就的路,行路走中间,排水沟则一律在路边。
这里,房屋错落有致、雕梁画栋,采光、通风、排水处理凸现了古人的智慧。
这里的房屋青砖黑瓦,房屋格局最典型的有四种,一种是三厅的,一厅厅的连起或是三厅接两个条形的天井,一种是两厅接一个天井,还有一种就是两厅中融一道屏风的,另一种就是独院独户的。
房屋雕梁画栋,门窗雕花刻物,就连高高的屋檐下也绘着书画,而且无不透着琴棋书画的雅致和福禄寿喜的美好愿望,体现了这里耕读传家的族风。
进入村子的门被称为“槽门”,木石结构。槽门前面,立有一对石头拴马桩,一高一低,刻有字样。
据说,村子里旧时的风俗是,谁中了举人,就可以在村里立一对拴马桩,刻上名字,有点衣锦还乡的意思。这些拴马桩在村里本来有十几对,现在只剩下了四五对。
阳山村古建筑现存60多栋。建筑风格精巧雅致,飞瓦重檐,雕梁画栋,横巷8条、竖巷5条,纵横成片。房屋大多是两进结构,分厅堂、正房、厢房,中有天井,用于通风、采光,地下排水系统通畅完善,畜圈、厕所摆建于房屋两侧。
房屋的大门使用青铜的门环、门锁,很多是两三百年来没换过的。厅堂里大多挂着牌匾,如“学海渊源”、“声震镖骑”、“佩印堂”、“余庆堂”,每块扁都字迹清晰,甚至还是烫金大字。
其中的“研经第”体现了汉代经学的传承,“太极第”体现了宋代理学的传承,“治中和”体现在三个和谐:人与自然和谐、人与人和谐、人与心和谐。
牌匾下面一般摆有由两半桌子拼成的一张圆桌,称为“半桌”,两厢靠墙则摆放年代久远的太师椅。
在古村内,还有许多梅阁,柏台之类的文字。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这两个词语分别源自于官声如梅的何逊和敢于直谏的御史何敝两位何氏先祖。
这何逊本来是扬州法曹,因为自己上任的地方有一株梅花,便常常在花下吟诗。后来,何逊又被调到洛阳,可是他太思念扬州的梅花了,于是申请再重新回到扬州任职。这便是何逊“思梅再任”的典故。在古村内现存的多家民居建筑门前的木牌上,都记录着这则典故。
何氏家族中的何敞曾任御史,“柏台”则是他的别称,后来,人们为了纪念这两位先祖,便以柏台和梅阁作为何氏家族的代称。
阳山民居中由屋檐上伸延而出的“柏台”,实际是书斋号。柏台原意代指御史台,因东汉何敞曾任御史,何家借用柏台代指何姓。柏台上也雕刻着各类图案,周边配以瓦檐,不致孤立壁上。
不过,在阳村内的建筑中,有的梅阁也是闺中少女的绣花楼。明时阳山人,为了方便少女择婿,专门在民居中建筑了一个二层楼阁,即梅阁。哪家的公子来府上拜访,楼上少女可以透过窗格朝下观察,或许就此芳心暗许,成就一段姻缘。
在古村民居的房门上,还有很多的梅花木饰。门外,有窗,一律是花格木窗。素梅朵朵,点缀于花格之中,或如腊梅,迎风绽放;或如梅艺,写意山村。
其中,村内建筑“研堂”的前面,在一“梅阁”后窗,还有“四梅戏蝙蝠”的设计,保存完好,至少有500年。边有四梅分缀,表明追宗念祖之高雅;中有一蝙蝠,张翅而兴,似乎正准备捕捉胆敢骚扰素梅的蚊蚋。蝙蝠头尾还稍稍翘起,情致入微,十分生动。
在村西头一个不和村落连接的一小块平地,有一座祠堂,是阳山村里最大的建筑何氏宗祠。
这是一座两层楼的建筑,高大的门上贴着红对联。门两侧各有上下两扇窗,下面的窗子上还有突出的窗檐,窗檐和屋檐下都有优美的风景画。这里一直作为何氏族事商议之堂,兼作族人举办婚嫁喜庆以及教斥不肖子孙的场所,除此之外,祠堂一般不轻易开放。
在这座祠堂的门前,还有两通石碑,一通是“救婴会”,碑身完好,碑文多半清晰;一通是“议学会”,碑身已裂为9块,但可拼凑完整,碑文多半模糊。仔细辨别,可以发现前者刻于同治甲子年,即1864年的仲夏月,后者刻于宣统三年,即1911年。
据说,在何氏宗祠门前,本来有禁戒会、救婴会、重九会、议学会、女儿会、宗源会等“六会”的石碑六通,现在仅剩两通。
[旁注]
天人合一 或称天人合德、天人相应,是我国古代的一种哲学思想,儒、道、释三家均有阐述。其基本思想是人类的生理、伦理、政治等社会现象是自然的直接反映。在道家来看,天是自然,人是自然的一部分,所谓“有人,天也;有天,亦天也。”最早起源于春秋战国时期,汉朝董仲舒引申为天人感应之说,程朱理学引申为天理之说。
御史 是我国古代官名。先秦时期,天子、诸侯、大夫、邑宰皆置,是负责记录的史官、秘书官。国君置御史,自秦朝开始,御史专门为监察性质的官职,一直延续到清朝。
法曹 是我国古代司法机关或司法官员的称谓。唐代县令下属司户、司法等曹。京县设司功、司仓、司法、司岳、司士、司户等六曹;畿县有司法等五曹,无司兵曹。上、中、下县均设司户、司法两曹。汉代,主管邮传事务的官署为法曹。《汉书·百官志》:“法曹,主邮驿科程事。”
弘治 为明朝第九个皇帝明孝宗朱祐樘的年号,使用年代为1488年至1505年,前后共18年。孝宗是明代中叶最为励精图治的贤君。当时明朝政治清明,经济繁荣,百姓富裕,天下小康,被称为“弘治中兴”。
[知识链接]
据说,阳山这个有着100多户的古村,几百年中没有人违法,至今夜不闭户。新中国成立以来,村里没有发生过刑事案件。
从不同朝代起,该村设立了“救婴会”、“禁戒会”、“重九会”等,这些组织给阳山村留下了“宽容诚厚重、和气致祯祥”的宝贵风气。
禁戒会的公规条例涉及极其广泛,大到禁山、禁赌,小到惩处不孝、不检点的行为,一切对家族和社会有危害的言行、风气都被禁止,并且严惩。偷一个瓜果就要罚谷二石,关押两天。盗窃重大财物和耕牛的打断手脚,赶出族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