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楹联第一村——大芦村
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山县,县城东郊外有一座号称“中国荔枝之乡的荔枝村”、“水果之乡的水果村”的大芦村。此村内外,从山坡、田垌到农家的庭院,满目果树葱茏,一年四季花果飘香。
大芦村始建于1546年,是广西目前较大的明清民居建筑群之一。古村内古宅共有9个群落,分别建于明清两代,古宅依山傍水,古静幽深,藏有文天祥手迹等大量的文物珍品,见证着历史的辉煌。
最宝贵的是这里藏有300多副明、清时期创作的传世楹联,有着珍贵的人文历史研究价值和欣赏价值。
山东劳氏祖先始建大芦村
大芦村位于广西灵山县县城东郊,是广西3个著名古村之一。此村庄以古建筑、古文化、古树名列广西3个古村镇之首,具有民宅建筑古老、文化内容丰富、古树参天、生态环境良好这4个特点。
相传,大芦村这里原本是芦荻丛生的荒芜之地,15世纪中期才开始有人烟,经过该村劳氏先民们的辛勤开发,到17世纪初已发展建设成为拥有15个姓氏人家并和睦共处的富庶之乡,为了使后辈不忘当初的创业艰辛,故而给村子取名“大芦村”。
大芦村的村内多以劳姓为主,而其祖先劳氏就是大芦村的创始人。据当地族谱的记载和口碑资料,大芦村劳氏先祖原在山东蓬莱洲的墨劳山,依山而姓“劳”。自隋朝进入中原寓居山阴。
宋末元初辗转到灵山县。明嘉靖年间,一位名叫劳经的儒生在大芦村建了镬耳楼,他的后代又建了三达堂等8组建筑群落。
各个群落的围墙内分别因地势由内而外依次递低的三五个四合院串联。每个群落内对长幼起居,男女、主仆进退都有严格的规定。
建筑群落的房梁、柱础、檐饰、木雕寓意吉祥,构图精美,保留“十里不同风”的习俗,堪称当时社会历史的缩影。
现存的大芦村劳氏古宅共有9个群落,从1546年至1826年才逐步完成。
劳氏先人自建造第一个宅院伊始,就刻意营造与周围环境和谐协调的优生养息氛围。“艺苑先设”,“健融凌云”,优良的生态环境和优秀的人才造就,相得益彰。
到19世纪末,人口累计总数不足800人的大芦村劳氏家族,拥有良田千顷,培育出县、府儒学和国子监文武生员102人,47人出仕做官,78人次获得明、清历代王朝封赠。富而思进,科宦之众,使得这个家族的基业得到不断的充实和扩展。
现在,古意盎然的大芦村是一座座已有百年以上历史的青砖建造的大宅院,院内雕梁画栋,古色古香。村边和村外,从山坡、田垌到农家的庭院旁,则是满目果树葱茏,一年四季花果飘香。几百年来的蓬勃发展使大芦村逐渐成为一个有着将近5000人口的大村场。
这些古宅都根据地形傍山建设,山环路转,并且都是在宅前低洼地就地取材挖坭烧砖烧瓦,之后附形造势,蓄水为湖。
各居民点间以几个人工湖分隔,相距咫尺,又可守望相助,而且又各以始建时所在地的物产或地形标志命名,如樟木屋、杉木园、丹竹园、沙梨园、荔枝园、陈卓园、榕树塘、水井塘、牛路塘……等。
同时,每当家族添丁,芦村人又必定依照灵山传统习俗,栽种几棵品种优良的荔枝树,因此形成了现在所见的一系列由大大小小的人工湖分隔开来,湛水蓝天,绿树古宅相映成趣,占地面积30000多平方米,具有岭南建筑风格,荔乡风韵的古宅群。
不过,大芦村古宅群积淀的民俗文化,最惹人注目的是那些传世楹联,即对联。据考证,古宅中有300多副明、清时期创作,世代承传,沿用至今的楹联。
古宅中人逢年过节或喜事庆典,总是用鲜墨红纸将传世楹联重书一番,郑重其事地贴在约定俗成的位置上,几百年里从不更改。在我们现代人看来,这是一道古朴清新琳琅满目的民俗文化风景线,可在古宅中人心里的分量,那是先辈的遗泽,情感的寄托。
这些传世楹联,教诲人们修身养性,严于律己;劝导人们立身处世,德才为先;晓谕人们笃学励志,利己利国。
古宅中人用楹联把门面、厅堂“包装”起来,不仅仅是“孤芳自赏”和家人受益,他们耳濡目染,潜移默化,陶冶情操,奉为行为规范,形成传统风尚。
这些传世楹联在过去几百年里以其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曾经使乡亲邻里向感共染,产生共鸣,同获教益。是芦村人自我勉励、自我教育有力工具,在现在客观上仍然起到激励人、联络人、团结人的社会教育作用,具有促进树风村貌,推动人们与时俱进,发展生产经济的社会感应功能,具有普遍的教育性和实用性。
[旁注]
儒生 指我国封建时期官名。在上古时代儒生是专门职业人才,从事国家祭祀的礼仪,也就是祭司。到孔子的时候,集历代之大成,整理了易经、尚书、礼乐、诗经、春秋五大经典,也称“五经”。狭义儒生指信奉这些儒家经典的人,广义儒生指精通经典和知识渊博的读书人。
国子监 是我国古代隋朝以后的中央官学,为我国古代教育体系中的最高学府,又称国子学或国子寺。明朝时期行使双京制,在南京、北京分别都设有国子监,设在南京的国子监被称为“南监”或“南雍”,设在北京的国子监则被称为“北监”或“北雍”。
[知识链接]
由劳宏道于1684年栽种在三达堂古宅前西側的两棵香樟树以及位于村后的以北斗七星布局的七棵大毕木,是大芦古宅以外又一道耀眼的风景,这些参天的古树都见证了大芦古宅的辉煌和变迁!
就象记载着大芦村历史的一本本古书,无声地倾诉着古宅中漫长的历史;想当初,大芦古宅中人,种植这几棵樟树和毕木,除了以毕木来弥补“背后靠山”不足以外,其中还隐含了一种“笔(毕木)墨(村前池塘)文章(樟树)”的地理文化环境。
如今,这些古树大的要十几个、小的要五六个成年人才能合抱,但其仍然长得枝繁叶茂,生机盎然,且庄严肃穆,令人起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