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蹴鞠达到了鼎盛

在北宋时期,北宋太尉高俅,他因为球踢得好,才得到了端王赵诘的赏识。后来,端王登基称帝,做了宋徽宗,高俅也从此一路青云,飞黄腾达了。

那一年,高俅去端王府送礼物,他正好遇到端王与家丁们在玩蹴鞠,球落到了高俅面前。

高俅抖擞精神,将球用脚跳起来,他张开手臂,用肩膀、脚踝和头不住颠球,竟然过了半晌,球仍然没有落地。

最后高俅使了一个漂亮的“鸳鸯拐”,他把球踢还给了端王,球不偏不倚正好落在端王脚下,引得端王不住地叫好。

高逑凭着高超的颠球技巧,还有最后这个“鸳鸯拐”,一下子把全场的人都给镇住了。有诗为证:

月儿弯弯照九州,几人踢球几人愁。

只要球艺超一流,皇上面前充大牛。

这便是元末小说家施耐庵所写的《水浒传》中一个经典桥段。高俅以高超的蹴鞠技艺,受到皇帝的欣赏进而升官发财的,足可见宋代的蹴鞠并非不入流的杂艺,只要蹴鞠技艺高超,前途便不可限量。

还有,在后来的南宋时期,著名大诗人陆游在他所写的《春晚感亭》诗中,描写过宋人踢蹴鞠的情景:

寒食梁州十万家,秋千蹴鞠尚豪华。

后来,陆游又在《感旧末章盖思有以自广》一诗中有,写道:

路入梁州似掌平,秋千蹴鞠趁清明。

其实,蹴鞠在宋代获得了极大的发展。一是宋代的皇帝和官僚贵族是喜爱踢蹴鞠的,有些人本身爱踢蹴鞠,有些人爱看踢蹴鞠。

宋徽宗赵诘便是个十足的蹴鞠迷,他在看了宫女踢蹴鞠后,兴致勃发,写诗道:

韶光婉媚属清明,敞宴斯辰到穆清。

近密被宣争蹴鞠,两朋庭际再输赢。

宫女踢蹴鞠已经证实了宋代女子蹴鞠的发展,据南宋著名文人马端临在他所写的《文献通考》中记载:

宋女弟子队153人,衣四色,绣罗宽衫,系锦带,踢绣球,球不离足,足不离球,华庭观赏,万人瞻仰。

这便是说宋代女子蹴鞠的繁荣景象,甚至宋代社会上还有了专门靠踢球技艺维持生活的蹴鞠艺人。据记载,北宋汴梁城和南宋临安城,在皇宫宴会上表演踢球的名手,就有苏述、孟宣、张俊、李正等;在市井瓦子里的踢球艺人,有黄如意、范老儿、小孙、张明、蔡润等。

宋代的足球和唐代的踢法一样,有用球门的间接比赛和不用球门的“白打”,但书上讲的大多都是白打踢法。

所谓“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一套完整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由此看来,宋代的足球,由射门比准已经向灵巧和控制蹴鞠的技术方面发展了。

具体来说,宋代蹴鞠形式的多样化较之汉代唐代又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宋元时期的蹴鞠基本形式与唐代相同,也大致可以分为两种。

一种是设球门的竞赛,一种是不设球门的竞赛。设球门的竞赛,其球门柱高3丈2尺,球门径2尺8寸,阔9尺5寸,网中有风流眼,球门立在场地中央。《文献通考》卷十五,《乐考·散乐百戏》中记载说:

植两修竹,高数丈,络网于上,为门以度球。球工分左右朋,以角胜负。

根据《蹴鞠图》《蹴鞠图谱》及《事林广记》的记载,比赛双方各十余人,宋徽宗时称比赛双方为左右军,其中每方一人为“球头”,二人为“次球头”。

到了南宋时期,这种单球门的比赛人数不等。左右军有各有7人的,也有各16人的。

《事林广记》续集卷七中记载:“各方七人的是角色分配是每方球头一人,骁色一人,正副二人,副挟二人,着网一人。”

这便是说,宋代比赛方法是,球头用脚或头传球给骁色,骁色带球到球头的右侧,然后他迅速把球放在球头膝上,球头用膝踢球,但不能过网,撞在网上颠下来,球头接住再踢给骁色。

如果踢过了一次就算是一筹了。一场比赛有的3筹,有的5筹,然后以得筹数多的一方为赢家。这种蹴鞠形式从宋元一直流传下来了。

还有一种是左右军各16人的,各方包括球头、跷球、正挟、头挟、左竿网、右竿网及散立数人。这种形式虽人数较多,但踢法大致与7人的并没有区别。

宋代这种单球门的竞赛活动继承了唐代的单球门竞赛方法。北宋时期,接球和传球都改“挟”为踢了,这增加了它的竞技性和娱乐性,但到了南宋时期,某些环节又由“踢”改为“挟”,又倒退回来了。

而不设球门的蹴鞠比赛,其竞赛方法可分为两类,也就是不分班和分班两种踢法。

宋代不分班的赛法在人数上可分为1人场至10人场等10种方法,与唐时的一般场户相类。分班的竞赛称白打场户。

宋代白打踢法有所谓的“脚头十万踢,解数百千般”,就是指踢球花样动作和由几个花样组成的成套动作,共有几百个之多。

《水浒传》中上写高俅陪宋徽宗踢球,他使了个鸳鸯拐。驾鸯拐就是个花样动作,是用左右外脚踝踢球。当描写高俅给宋徽宗表演踢球时,那气球似膘胶一样粘在高俅的身上。这就是指用头、肩、背、胸、膝、腿、脚等不同的一套一套的踢技,使球终日不坠。

当然,宋代制球工艺比唐代又有提高,球壳从八片尖皮发展为“十二片香皮砌成”。原料是“熟硝黄革,实料轻裁”。

宋代球的制作工艺是“密砌缝成,不露线角”。做成的球重量要“正重十二两”。足球规格要“碎凑十分圆”。

宋代蹴鞠的形制,可以说达到了真正成熟的地步。不少宋代古籍都对当时鞠的制作进行了详细记载。

可见,宋代的鞠的做法虽然仍是经过水揉火烤,但缝制鞠的皮子因为达到了12块,使其更接近圆形。古代的衡器为16两1斤,这与后来足球比赛用球的重量基本相近了。

宋代这样做成的球当然质量是很高了。当时手工业作坊制作的球,已有40个不同的品种,每个品种各有自己的优缺点。宋代制球工艺的改进,促进了踢球技术的发展,而制球手工业的发展,又反映了社会蹴鞠需要量的增加。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和发扬互助,至少在南宋时期,宋代的踢球艺人还组织了自己的团体,叫做“齐云社”,又称“圆社”。这是专门的蹴鞠组织,专事负责蹴鞠活动的比赛组织和宣传推广,这是我国最早的蹴鞠运动协会,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

据《蹴鞠谱》的记述,该球社在京城产生了一定的影响,流传着“若论风流,无过圆社”,“人都道齐云一社,三锦独争先”。这些话都是对球社的反映和称誉。

还有,参加球社的人,要遵守社规,如不许做“人步拐”、“退步踏”、“人步肩”和“退步背”等危险动作,还规定“狂风起不踢,酒后不可踢”等,这也是我国历史上第一次提出了踢球时应注意运动安全。

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的民间蹴鞠协会了。民间足球组织的出现,更使这项运动趋于社会化。它从军队、宫廷的专业队,更进一步普及于民间。

宋代盛行的蹴鞠运动,踢球方法以娱乐健身性的单球门踢法,最后逐步替代了竞技性的多球门和双球门踢法,规则与技法也已经日趋成熟了。

还有一种非竞赛性、以娱乐为目的无球门踢法,可个人进行,也可多人相互之间进行。踢球时,可以用头、肩、背、腹、膝、足等部位接触球,灵活变化,随心所欲。

这种方式以踢出花样多少作为评判和取胜的依据,宋人称其为“白打”,宋代帝王最喜欢这一种蹴鞠踢法。

当然,宋代是儒家理学兴盛的时期,以儒家思想为核心的我国传统文化,讲求和与中庸,因此在多数情况下,社会文化心理是重文治而轻武功的。

宋代人们推崇谦谦君子的温文尔雅,鄙薄孔武之士的争强好胜。在这种社会文化背景下,蹴鞠由对抗性比赛逐步演变为表演性竞技。

宋代蹴鞠堪称国家第一运动。开国皇帝宋太祖本人就是位蹴鞠迷。于是从宫廷到民间,球风大盛。后来出土的宋代浮雕蹴鞠纹铜镜,还有当时民间女子蹴鞠的场景。可见宋代的整个社会阶层,上至皇帝、宫室,下到城市百姓,对蹴鞠运动都是乐此不疲的。

因此,蹴鞠在宋代最为繁荣,经常出现人们踢蹴鞠的情景。其实,当时之所以出现这样的情况,也与当时商业化的社会氛围在很大的关系。

当然,宋元时代的蹴鞠专业书籍已经更为专业化和多样化了。其中比较著名的有三本,一是《事林广记·戊集》,作者是南宋著名文人陈元靓;二是宋代学者汪云程编写的《蹴鞠图谱》,又名《打球仪》;三是宋代无名氏编写的《蹴鞠谱》。

这三本多次提到当时蹴鞠专业组织,也就是“圆社”。据《蹴鞠谱》说,在宋代,一个人如果参加了圆社组织,他就可以五湖四海到处游逛了。

因为许多地方都有圆社,圆社对他们的蹴鞠技巧进行技术考核,通过后便可以接待他们入社了。

从《蹴鞠谱》等书中还可以看出,宋代蹴鞠很重视熟悉球性和控球能力。而且,人们已经认识到蹴鞠不只是可供娱乐,也有健身和培养思想品德的作用。尤其值得提及的是,这些专业书籍都从不同方面介绍了当时蹴鞠的具体形制。

还有,宋朝时期,由于蹴鞠深受人们欢迎,不少商人便借此做起了促销蹴鞠的文章,这表明宋代蹴鞠已经引入商业机制。据史料记载,在汴京城,当时已经有了相当多的蹴球茶坊和角球店。

据《蹴鞠图谱》的记载,当时还出现了许多专门制作鞠的手工业作坊,有品牌的商品鞠有24种,《蹴鞠谱》中记载的有41种。

当然,宋代蹴鞠不仅仅在民间盛行,在宫廷中也非常流行。由于宫廷的特殊性,所以宫廷蹴鞠活动很多,而且非常具有宫廷特色,这对于蹴鞠活动的发展是很有利的。

宋元时期,爱好蹴鞠的帝王与大臣也不乏其人。宋代名画家苏汉臣的《宋太祖蹴鞠图》,表现的就是太祖、太宗、赵普、郑思、楚昭辅、石守信6人在一起蹴鞠的情景。《宋太祖蹴鞠图》中没有球门,所以这种6人场当是一般场户中的踢法。

北宋宣和时的著名词人李邦彦也是极喜好蹴鞠的,他那是曾经是宰相,所以他自称“赏尽天下花,踢尽天下球,做尽天下官。”因而他被当时人们称为“浪子宰相”。

还有,在宋代礼仪中规定,朝廷有大的喜庆宴会,都要有足球表演。人们在喝过第六杯酒之后,蹴鞠艺人便要上场表演踢球了。

宋代的宫廷中还建有蹴鞠队,在朝廷举办的各种盛会上,往往就有蹴鞠队出场表演的场景。据宋代著名文人孟元老在他所写的《东京梦华录》中记载,宋代宫廷足球队的队员,分为三等:第一等称“球头”,第二等叫“次球头”,第三等为一般队员。

每队有球头一名,次球头两名,一般队员十余人。这可以说是我国历史上较早的宫廷蹴鞠队了。

到了元辽金时代,市民的蹴鞠活动也很兴盛,而且还大量出现在文学作品中。元曲中就有很多描写当时市井闲人蹴鞠活动的情况,如元代大戏曲家关汉卿的散曲中有两首《女校尉》套曲,校尉是园社中艺人的最高等级,元代有了女校尉,曲云:

蹴鞠场上,鸣珂巷里,南北驰名,寰中刻意,关白打、官场小踢,竿网下,世无双,全场儿占了第一。

茶余饭饱邀故友,谢馆秦楼,散闷消愁,唯蹴鞠最风流,演习得踢打温柔。

这说明了女蹴鞠艺人表演蹴鞠在当时消闲娱乐中占有重要的地位,还有元代文人邓玉宾在《仕女园社气球双关》写道:

似这般女校尉从来较少,随园社常将蹴鞠抱抛,占场儿陪伴了英豪。

这说明,元代市民的蹴鞠继宋之后仍是非常普遍的。还有,到了元代,关汉卿等人的散曲中还记述了男女对踢蹴鞠的情景。

但这种男女对踢,已经不是双方寻求自身的娱乐,而是以妇女踢球作为一种伎艺供他人欣赏。元代学者萨都刺在《女子蹴鞠》的散曲中说:

毕罢了歌舞花前宴,习学成齐云天下圆。

因此,元代踢蹴鞠和歌舞一样,都是宫廷和民间宴会上的伎艺。妇女们大都喜欢踢蹴鞠,可见踢蹴鞠成了当时女子娱乐的一种手段。

因此,元代踢蹴鞠娱乐的社会性已经大大缩小了,它不再是节日的活动内容,也不再是宴会上的节目,而是和宴会行为相联系的一种娱乐。

后来,人们曾在内蒙古的辽墓中,发现了当时蹴鞠活动的壁画,从画面的布局看,应是一般的白打踢法,说明在辽代的北方少数民族中,蹴鞠活动也较为普及。

在我国古代蹴鞠的发展史上,宋元时期的蹴鞠活动,已经达到了我国古代蹴鞠史上的最繁荣时期,而且在后来的朝代继续了这种长时期的繁荣。

[旁注]

高俅(1069年~1126年),北宋末年人,最初是苏轼的书童,后事枢密都承旨王诜,因为擅长蹴鞠,获宠于端王赵佶。宋徽宗即位后,官至开府仪同三司。他为人乖巧,擅长抄抄写写,不仅写得一手漂亮的毛笔字,有一定的诗词歌赋的功底,有一定的武功基础,而高超的蹴鞠技术只不过是他多项旁骛的杂学之一。

施耐庵 元末明初的文学家,他博古通今,才气横溢,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等,一切技术无不精通。他35岁考中进士,后来弃官归里,闭门著述,他的著作有《水浒传》等,他不仅是我国的文学巨匠,也是世界文坛的名人。

陆游(1125年~1210年),字务观,号放翁。南宋著名诗人。少时受家庭爱国思想熏陶,高宗时应礼部试,孝宗时赐进士出身。中年入蜀,投身军旅生活,官至宝章阁待制。他晚年退居家乡。创作诗歌9000多首,内容极为丰富。他的著有《剑南诗稿》、《渭南文集》、《南唐书》、《老学庵笔记》等。

马端临(1254年~1323年),宋元之际著名的历史学家,著有《文献通考》、《大学集注》和《多识录》。他是宋元之际著名史学家,他为谋求治国安民之术,探讨会通因仍之道,讲究变通张驰之故,以杜佑《通典》为蓝本,完成明备精神之作《文献通考》。《文献通考》是我国古代典章制度方面的集大成之作,体例别致,史料丰富,内容充实,评论精辟。

临安 杭州的古称,简称杭,是南宋时期的首都,位于我国东南沿海、浙江的北部,钱塘江下游北岸,京杭大运河的最南端。它是我国七大古都之一,已经有2200多年的历史了,自古便有“上有天堂,下有苏杭”的美誉。

《文献通考》 简称《通考》,南宋学者马端临编撰,是一部从上古到宋朝宁宗时期的典章制度的通史。是继《通典》、《通志》之后,规模最大的一部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著作。和《通典》、《通志》合称“三通”。它的史料价值很高。

《事林广记》 日用百科全书型的古代民间类书。南宋末年陈元靓撰写的,后来经过元代和明初翻刻增补。这本书门类广泛,天文、地理、政刑、社会、文学、游艺,无所不包。它的特点包含较多的市井状态和生活顾问材料,是对于宋代城市社会生活情景的生动描绘。

《水浒传》 又名《忠义水浒传》,一般简称《水浒》,作于元末明初,是我国四大名著之一。全书描写北宋末年以宋江为首的一百零八人在梁山泊起义,以及聚义之后接受招安、四处征战的故事。由元代小说家施耐庵编著,是我国历史上最早用白话文写成的章回小说之一。此书的版本众多,流传极广,脍炙人口,对我国乃至东亚的叙事文学都有极深远的影响。

齐云社 又称“圆社”,起于南宋著名民间蹴鞠社团,蹴鞠起源于我国春秋战国,兴盛于宋、元、明,当时,全国有数十所全国性的民间蹴鞠社团,负责踢球活动的比赛和宣传推广,是我国最早的单项运动协会。齐云的意思是形容球踢得高入云霄。

陈元靓 宋代著名文学家,他的著作有《事林广记》、《岁时广记》和《博闻录》等书,他所处的宋代是我国一个社会文化发生巨大变化的时期,也是我国封建社会承前启后的时期。而他所著的《岁时广记》记载了这一时期之前的岁时节日资料,在历代岁时记中起着一个承前启后的作用。

汴京 开封古称,又称东京汴梁之称,简称汴,有“十朝古都”、“七朝都会”之称。它是清明上河图的原创地,有“东京梦华”之美誉,它是世界上唯一一座城市中轴线从未变动的都城,城摞城遗址在我国考古史和都城史上是绝无仅有的,北宋时期的东京开封是当时世界最繁华、面积最大、人口最多的大都市。

宋太祖(927年~976年),北宋王朝的开国皇帝,庙号宋太祖,他出身军人家庭。960年,他发动陈桥兵变,从而黄袍加身,建立了宋朝,定都开封。他在位16年,在位期间,他加强中央集权,提倡文人政治,开创了我国的文治盛世。他是一位英明仁慈的皇帝,是推动历史发展的杰出人物。

孟元老 号幽兰居士,宋代著名文学家。他是北宋保和殿大学士孟昌龄的族人,曾经被任为开封府仪曹,北宋末叶在东京居住二十余年。他南渡后,常常追忆东京的繁华,后来编著了《东京梦华录》,该书我国文学史上有一定的影响。

关汉卿(约1220年~1300年)号已斋、已斋叟,元代杂剧作家,是我国古代戏曲创作的代表人物,“元曲四大家”之首。他与马致远、郑光祖、白朴并称为“元曲四大家”。他以杂剧的成就最大,一生写了60多种,最著名的有《窦娥冤》,被誉“曲家圣人”。

邓玉宾 约元世祖至元末前后在世。他官任同知,擅长写诗词散曲,其曲格调清丽雅致,耐人咀嚼。他晚年弃官入道,是一个虔诚的全真教徒。而他的散曲基本上都是弃官之后反映了元代文人的心态。

散曲 是一种同音乐结合的长短句歌词。元人称为“乐府”或者“今乐府”。它经过长期酝酿,到宋金时期又吸收了一些民间流行的曲词,尤其是少数民族的乐曲侵入并与中原正乐融合,导致传统的词和词曲不能在适应新的音乐形式,于是它便作为一种新的诗歌形式逐渐形成了。

[阅读链接]

宋元时期的民间蹴鞠也十分盛行,蹴鞠活动进一步平民化,并出现了专业的民间组织。北宋时,开封的百戏活动中就有表演蹴鞠的艺人。

在孟元老的《东京梦华录》卷六《元宵》中,就记载了当时宋都汴梁人们踢蹴鞠的盛况。书中写道:“举目则秋千巧笑,触处则蹴鞠踈狂。”

这也说明了,宋代民间蹴鞠有了一定的发展。从这诗句中,就可见到当时蹴鞠活动的普及之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