骑兵训练——马球活动

马球是人骑在马背上用长柄球槌拍击木球的运动,古称“击鞠”,也叫做“打毬”或“击毬”。马球是唐代最盛行的体育项目之一。

后来马球又经过漫长的历史发展,除了产生了后来被称作“小打”的驴鞠游戏,也开始出现了适合女子的徒步进行的步打球游戏。

在我国古代马球活动中,所用的马球有一种是外包皮,内置毛发等类的软毬。

马球是一项相当惊险、激烈的活动,所以要求竞技者不仅具备强壮的体魄、高超的骑术与球艺,更要有勇敢、灵活、顽强、机智的素质。

古代马球的起源与兴盛

那是唐代开元年间的一个夏天,有一位骑兵将帅,他叫李宽,他正率领着骑兵小队在齐鲁地区巡视。

李宽身高体壮,他骑着一匹大红马,手执红缨枪,非常威武。他带着骑兵小队来至—个山坡上溜达。忽然李宽望见不远处有个桃林,他便下令让骑兵们穿过桃林。

桃林处有几个百姓在采摘桃子,李宽带着骑兵们冲进桃林时,百姓们纷纷停下手中的活,他们远望着那些骑兵,打算瞻仰大唐王朝骑兵的威武。

李宽看到百姓,他急忙令骑兵们慢下来,然后让他们昂首挺胸,雄姿矫健骑马过去。正这时,一个桃子从树上掉下来,滚落到骑兵们的马前。

战马因为长途奔跑,早已困乏,一个个便冲桃子跑去。李宽心道:“队伍绝不能散,也不能让战马啃食齐鲁百姓的桃子!这样肯定会有损我大唐军威的!”

于是李宽下令骑士们一边勒住战马,一边执起长枪去拨弄桃子。就这样,一个桃子在骑兵队中被来回拨弄,最终也没被战马吃掉,百姓们很受感动,纷纷点头夸赞。

等将帅李宽带领骑士们穿过桃林后,他突然想到自己在军营里常玩的一种叫“马球”的游戏,其中马球的球子由于是木质的,所以很硬弹性也不好。但是今天拨弄的这个桃子却非常软,弹性比木球好很多。

于是,李宽便由今天拨弄桃子的事,想到了去改进“马球”的球子,最后,他终于用外包牛皮,内置毛发等类的软毬代替了木质球子。后来这种软毬传遍了大江南北,在当时引起了轰动,最后马球的球子都改成了这种软毬了。

马球是人骑在马背上用长柄球槌拍击木球的运动,在我国古代非常盛行。我国作为世界古代文明发源地之一,有着无比灿烂的古代体育项目。

在我国古代丰富多彩、种类齐全的体育活动中,有很多体育项目曾经在历史上风行一时,而后又在时间的无情冲刷下,最终灰飞烟灭。

人们只能从残存的古籍中记载下来的片断去追溯它当年的盛况,而马球便是其中很典型的例子。

其实在我国古代除了蹴鞠运动,另一种古代盛兴的球类运动,这就是马球。马球比蹴鞠出现得要迟一些,大概东汉晚期才有。

我国唐代的马球古称“击鞠”,也叫做“打毬”或“击毬”。关于击鞠的起源,人们众说纷纭,其中有“波斯说”和“吐蕃说”等,更有人认为我国东汉末期就已经出现了击鞠。

当时的大家都公认了,马球是唐代最盛行的体育项目之一。唐代打马球的比赛方法很简单,根据北宋著名文学家司马光在他所著的《资治通鉴·唐纪六十九》中记载:

凡击毬,立毬门于毬场,设赏格。各立马于毬场之两偏以俟命。神策军吏读赏格讫,都教练使放毬于场中,诸将皆駷马趋之,以先得毬而击过毬门者为胜。

先胜者得第一筹,其余诸将再入场击毬,其胜者得第二筹焉。

古代的马球场一般铺设在长安王宫的大殿之前,所以在史书中,经常可以看到在某某殿和某某宫打球的记载。

唐代有一幅很有名的《明皇击鞠图》,其中就描绘了唐玄宗李隆基与众嫔妃击鞠娱乐的场面。在唐代宫廷中,击鞠也就是玩马球是深受众人喜爱的一种竞技运动。

马球,在我国古代的史籍上叫“击鞠”、“击球”或“打球”。在史书《宋史·礼志》上说:

打球是一种军中的礼节,每年三月,在大明殿举行赛球典礼。皇帝乘马到球场,臣下迎接,依次上马。

皇帝击球,教坊作乐奏鼓。皇帝打进了第一个球后,才叫诸王大臣开始比赛。

唐代是我国马球盛行的时期,上自皇帝,下至诸王大臣、文人武将,大多都“以此为乐”。后来在乾县发掘了唐章怀太子李贤墓,墓中的陪葬文物很多。

墓道两侧有50多幅保存较为完好的唐代壁画,其中《马球图》就是其中很有名的一幅,画面上有正在跑动的20余匹骏马,它们体态丰满,细尾扎结,而骑马人头戴幞巾,脚穿长靴,手执鞠杖。

一位骑枣红马的骑手跑在最前面,他高举鞠杖,侧身向后击球。球在场中滚动,后面几个骑手驱马争抢。

后来,在长安还出土了一枚唐代“打马球图”的青铜镜,马球比赛的图像也十分逼真。

此外,在新疆阿斯塔那唐墓中出土的打马球俑,其形象也惟妙惟肖,这些都生动地反映出了唐代社会喜爱马球活动的风尚。

关于马球的起源,目前有几种不同的看法。一种认为马球和步打球都起源于古代波斯,通过丝绸之路,马球由波斯传到了西域,再由西域传入了长安。

还有一种认为马球起源于中古时期的吐蕃国,也就是后来我国的西藏地区,马球在吐蕃被发明出来后,这才向东西方开始传播。

最后一种则认为马球都起源于我国,在东汉后期我国就有了马球,马球是由汉代的蹴鞠发展演变而来。

唐代马球之所以能够迅速发展,并且盛行300年而不衰,这是有其社会原因和历史原因的。我国古代的骑兵虽然创始于战国时的赵武灵王,但当时只不过是一个步兵的附属兵种。

一直到南北朝时期,军队里才盛行甲马,就是给马匹穿上防护的甲具,这时的骑兵才被能称为“铁骑”的。

后来,唐太宗李世民改变了这种骑兵装具,将它变成为轻骑兵,这样就更发挥了骑兵快速机动与远程奔袭的特长。这种特长符合大唐帝国地域辽阔、疆土广大的战略需要。

因此,唐代自建立以来就一直重视骑兵部队的建设。据史书《新唐书·兵志》记载:

自贞观至麟德,四十年间,马七十万六千;天宝后,王侯、将相、外戚牛驼羊马之牧布诸,将校亦备私马。

议谓秦汉以来,唐马最盛,天子又锐志武事。

这段文献说明,在唐代,马匹是建设骑兵的基础。有了马匹,还要训练骑术和马上砍杀技术,而马球运动就是训练骑木和马上砍杀技术的最好手段。

唐代开展马球的目的就是为了军事训练。唐人著名学者阎宽在他所写的《温汤御球赋》中说:

击鞠之戏者,盖用兵之技也。武由是存,义不可舍。

马球是唐代一种军事训练的手段,同时也是一种很好的娱乐活动。“百马撵蹄近相映,欢声四合壮士呼”。这句诗形象地描写了唐代人们玩马球时的激烈场面。

唐代无论是参加打球的人,还是观看比赛的人,马球运动都能使人精神振奋。唐代是我国封建社会的鼎盛时期。贞观、开元之时,天下富庶,社会上就需要有一些休闲的娱乐。

于是,马球运动就成为了社会欢迎的活动了,作战的军士要练武,闲暇的富民要娱乐,将练武与娱乐结合起来,这就是唐代马球运动能够蓬勃开展的社会原因。

其实,唐代马球之所以得到迅速的发展,除了社会原因之外,还有唐代上层社会的喜爱和重视。唐代最高阶级的皇帝及王室贵族,大都是喜爱马球活动的。古人云:“上有好,下必有甚焉”。这是社会现象的一条普遍规律。

宋代著名文学家司马光在他所写的《资治通鉴·唐纪》中,就有这样一句话,他说:“上好击球,由此,通俗相尚。”这便是说唐代马球运动的蓬勃发展,和唐代皇帝的倡导有最直接的关系。

史书《唐书·本纪》中,常常有皇帝某处击鞠的记载,说明唐代皇帝全都喜欢亲自上场打马球,而唐代皇宫中有好几处马球场是专供皇帝打球的。

后来,在长安大明宫含光殿遗址出土的一块石志,上面写有“含光殿及球场等大唐大和辛亥岁乙未月建”幸铭文。这说明了,含光殿球场的建筑年代在大和辛亥,也就是唐文宗五年,即831年。

同时这也说明了,唐代在皇宫里修建球场是专门为了皇帝和王宫显贵们所用的。由于经常参加打马球比赛,有几代皇帝的球技还是非常高超的。

如唐宣宗李忱,他可以骑在飞奔的马上,用击鞠杖连续击球几百次之多。唐僖宗李儇也曾经向他的近待夸口说:“如果我要设置一个打马球的进士科,那么我一定可以考中状元。”

不过,唐代打马球所用的球,它的弹性要比气球差很多,而且它一遇到阻碍往往就会停下来。首先在球的形制上,马球使用的是充气球。

其次,马球却分为有球门的打法和无球门的打法。马球有球门的打法是在场地两端栽两根数丈高的竹竿,竿上结网以成球门,然后以双方进球的多少来决出比赛的胜负,这根本不需要用算筹来计分。

马球的发明,与我国古代军队提高骑兵战斗力有关。此后,马球成为了一项皇家体育运动。马奔跑速度快,加之骑手挥杆击打,因此马球比赛激烈而刺激。

马球在唐代最为发达,相关文物比比皆是,敦煌莫高窟中许多唐代马球场的壁画十分壮观。

早在汉代以后,随着骑术的进步,马具的改革,马球技术水平也越来越高。文献记载,马球最初作为军中练武之用,之后逐渐发展到民间,并普及到闺阁之中。汉末时,人们的击鞠水平已达到了“巧捷惟万端”的熟练程度。

唐代盛行轻骑兵,它有着快速机动与远程奔袭的特长,同时,马上作战砍杀更为灵活。而马球运动就是训练骑术和马上砍杀技术的最好手段。

由于这一军事目的,以强军强民的游戏之技来保卫大唐国土,抗击外族入侵,培养出源源不断的国防力量,使这项承载着农耕文明智慧的大唐国球,成为当时贵族运动的潮流。

还有,据文献记载,当时相邻的渤海、高丽、日本等国都有与唐王朝进行马球竞技的描述。辽代著名画家陈及之绘制《便桥会盟图》,就专门描绘大唐和突厥两国进行马球比赛的场面。

《便桥会盟图》的画面,以唐太宗李世民与突厥可汗颉利,在626年,在长安城西渭水边桥上会盟的事作为背景。画面中,数名骑士策马持杖争击一球,场面颇为热烈、壮观。

球杖是马球运动的主要器具,其长数尺,头端变曲如月。宫廷球杖更是讲究雕纹彩绘,因此古代球杖有不同的名称。因为马球杖头一端状如偃月,故有“月杖”之名。

如唐代诗人阎宽《温汤御球赋》中说:“珠球忽掷,月杖争击”。唐代诗人张祜笔下的球杖更是从虚处入笔,他在《观打球诗》中写道:“初月飞来画杖头。”

马球的球杖的弯头大有飞动之态。张祜还写道:“晓冰蹄不裂,寒瓦杖头鸣。”古代宫殿上的琉璃瓦一头高高翘起,弯曲大。诗人形容冬天的球杖为寒瓦,可谓遗貌取神,功力非凡了。

唐代的马球子,状小如拳,多取用质料轻而坚韧的木头挖空而成,并将球子漆为红色或描以彩绘。古人通常称马球子为“球子”、“画球”、“朱球”、“珠球”、“朱漆球”等。如唐武平一《观打球应制诗》说“分镳戏彩球”,便是描写马球球子的外表朱漆彩绘了。

但是有些描写却将笔触瞄准在球子的飞行特点上,诸如唐蔡孚《打球篇》有:“奔星乱下花场里”一句,其妙就在“乱下”两字上,这使人产生一种球子纵横飞舞的感觉。

其中最精彩的描写,还有唐诗人李颀的“鸣鼓走马接飞鸟”,以及诗人沈佺期的“柢为看花鸟,时时误失筹”句中,都把马球球子比作是长有翅膀的飞鸟,它们轻盈地飞舞。

还有,唐代马球场上的用马也是装扮得五颜六色,如马尾用彩绳作“细尾促结”,马的头部是“白马顿红缨”或饰为“红鬣锦鬟”,缰绳饰为“黄络青丝”,马鞍则是“银鞍月上”。

还有唐代诗人杨巨源诗中写的“花骏分处拂红缨”之语,以及诗人武平一描写的赛马“影就红尘没,光随赭汗流”一句。

这些诗文都说明了唐代马球场四周红旗掣曳,宫女穿的是红色衣裳,马身上又是红缨红鬣,球场上是一片红色,所以连马出的汗看上去也像是红色的了。

在马球鼎盛时期的唐代,打马球分为单、双球门两种比赛方法。单球门是在一个木板墙下部开一尺大小的小洞,洞后结有网囊,以击球入网囊的多寡决定胜负,双球门的赛法与现代的马球相似,以击过对方的球门为胜。

马球作为唐代军事训练的手段,唐代马球受到军队各级将帅的重视。但唐代文人也有不少人是会打马球的,但文人当然没有武将的马球技艺高,也不会像军中马球开展得那么普遍。

进士科是唐代文人最光荣的出身,有“三十老明经,五十少进士”之说。文人都希望由进士科走入仕途。而进士科中榜后有三大盛会,也就是慈恩寺题名、曲江游乐宴会和月灯阁下打球。

这是文人占得鳌头后最得意的活动,如果不会打球,便会使盛会大加扫兴了。所以,每年科举考试后,那些在金殿对试时对答如流、笔走龙蛇的书生们,就又都成了身手矫健的马球行家。

唐代文人由文入武,当了节度使的也不乏其人。如诗人李绅、高适、张建封等。文人当了节度使就要训将练兵,当然就要会打马球了。所以,唐代诗人张建封在他的诗中说:

仆本修文执笔者,今来帅领红旗下。

不能无事习蛇矛,闲就平场学使马。

还有五代学者王定保在他所著的《唐摭言》中,还记述了这样一段月灯阁下打球的故事。

据说在晚唐僖宗乾符四年,新贡士们集会在月灯,阁下准备赛球,场外已经围了几千观众。突然,有几个神策军闯进了球场,手拿球杖,策马奔驰。其用意很明显,是要和新进士较量一下。

晚唐时期,朝廷政权完全掌握在宦官之手,而左右神策军就是宦官手中的两把刀子。虽然这次是无理取闹,新贡士也不敢公然得罪他们。但这天的盛会,是新贡士出头露脸的大喜日子,如果在几千观众面前输了球,是很丢脸的。

正在为难之时,有一个新贡士叫刘覃的挺身而出说:“让我去教训教训他们吧!”

说完,刘覃跨马执杖驰进了球场,他向在场的几个神策军拱手道:“新贡士刘覃,特来奉陪练球!”

这几个神策军见有人应战,他们便拿出球子与刘覃比赛。谁知只驰驱了几个回合,球子便被刘覃夺得。他只有一个人,无法传球,便在马上连击几次之后,一个大打,把球子打向空中,球子飞出球场,不知落到何地去了。

这几个神策军想不到一个文人竟然有这样高超的球技,有这样大的击球力量!一个个目瞪口呆,垂头丧气,在几千名观众的嗤笑声中,面红耳赤地离开了球场。

唐代不仅仅男人打马球,就连女人也非常喜欢打马球。马球运动在唐代,不仅在帝王与文武百官之间流行,还普及民间,连妇女也成了马球活动的参与者。

唐代女子有打马球娱乐的,唐诗人王建的《宫词》中有说到皇宫内宫女打球的诗句,诗云:

新调白马怕鞭声,隔门摧进打球名。

还有后来唐代李贤墓中出土的《唐代妇女打球图》铜镜,以及新疆火洲出土的《唐代彩绘打马球泥俑》,都反映了唐代女子马球运动的普及情况。

同时,随着女子马球的盛行,一种体形较小,跑得较慢的骑驴打球形式,也在妇女当中应运而生。与马鞠相对,可以称之为驴鞠。因此,马球成为唐代独具特色的一项女子体育运动了。

[旁注]

开元 是唐代皇帝唐玄宗李隆基的年号,从713年至741年,共计29年。开元意思是开辟新纪元。开元初年,政治稳定,史称“开元之治。”开元年间,唐代国力强盛,史称开元盛世。开元年间,任用高官主持考试,提高了科举考试的地位,以后成为定制。

齐鲁 起源于先秦时期的齐国和鲁国。到战国末年,齐、鲁两国文化也逐渐融合为一体。公元前256年,鲁国被楚国所灭,公元前221年齐国为秦国所灭。因为文化的一体,而形成一个统一的文化圈,由统一的文化圈形成了“齐鲁”的地域概念。这一地域与后来的山东的范围大体相当,故成为山东的代称。

将帅 将领,也就是将军和元帅的统称。我国古代善于用兵的人,可以做将军,而善于用将军的人,则可以做元帅。在春秋时期通常以卿统军,所以称卿为将军,而一军之帅也称将军,后来驻防各地的军事长官也称将军。而南北朝后,元帅逐渐成为战时统军征战的官职名称。

大江南北 一种地理名词。大江,古代指的是长江,开始就是指靠临长江中下游两岸的广大地区,后来也泛指我国全国地区。

吐蕃 7世纪至9世纪时,我国古代藏族建立的政权,是一个位于青藏高原的古代王国,由松赞干布至达磨延续200多年,是西藏历史上创立的第一个政权。7世纪初,松赞干布以武力降服古代羌人等部,将首邑迁至逻些,也就是后来的拉萨,正式建立了吐蕃王朝。

《资治通鉴》 简称“通鉴”,是北宋著名文学家司马光主编的一部多卷本编年体史书,共294卷,历时19年告成。它以时间为纲,事件为目,从公元前403年开始写起,至959年停笔,涵盖16个王朝1362年的历史。它是我国第一部编年体通史,在我国官修史书中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嫔妃 指我国古代帝王的妻妾。也指我国古代皇宫里的女官。嫔,原意为宫廷女官;多指指皇帝的妾,侍从。妃,原意为配偶,多指帝王的妻,位次于皇后;亦指太子、王、侯的妻。

李贤(655年~684年),唐章怀太子,字明允,唐高宗李治第六子,武则天第二子。李贤在胞兄李弘死后继立为皇太子,后来被流放巴州。后在巴州自缢而死。武则天得知李贤死讯恢复了他“雍王”的王爵,下令将他在巴州下葬。唐睿宗又追加李贤“皇太子”的地位,与太子妃房氏合葬于章怀太子墓。

俑 古代坟墓中陪葬用的偶人,是象征殉葬奴隶的模拟品。它的质料以木、陶质最常见,也有瓷、石或金属制品。它的形象,主要有奴仆、舞乐、士兵、仪仗等,并常附有鞍马、牛车、庖厨用具和家畜等模型,反映出当时社会的生活习俗,是研究各代舆服制度的重要资料,它还可以反映出各个时代雕塑艺术的水平。

丝绸之路 指始于我国古代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的古都长安,用以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路上商业贸易路线。它也是一条东方与西方之间经济、政治、文化进行交流的主要道路。因为它的最初作用是运输我国古代出产的丝绸,所以被命名为丝绸之路。

《新唐书》 作者是北宋时期宋祁、欧阳修等人,是一部记载唐代历史的纪传体断代史书,是“二十四史”之一。全书共有225卷,其中包括本纪10卷,志50卷,表15卷,列传150卷。它前后修史历经17年,在体例上第一次写出了《兵志》和《选举志》,系统论述唐代府兵等军事制度和科举制度。这是我国正史体裁史书的一大开创。

司马光(1019年~1086年),字君实,号迂叟,世称“涑水先生”,他是北宋政治家、文学家、史学家。司马光主持编纂了我国历史上第一部编年体通史《资治通鉴》。他为人温良谦恭、刚正不阿,他的人格堪称儒学教化下的典范,历来受人景仰。他的生平著作很多,主要有史学巨著《资治通鉴》、《稽古录》等。

李忱(810年~859年),唐宣宗,唐代第十八位皇帝,847年至859年在位,共在位13年。他原名李怡,初封光王。他在位时,曾经为祖宗基业做过不懈的努力,这无疑延缓了唐帝国走向衰败的大势。

莫高窟 俗称“千佛洞”,坐落在河西走廊西端的敦煌,它以精美的壁画和塑像闻名于世。它始建于十六国的前秦时期,历经十六国、北朝、隋、唐、五代、西夏、元等历代的兴建,形成巨大的规模,是世界上现存规模最大、内容最丰富的佛教艺术圣地。

农耕文明 是人类历史上主要因特有的农耕文化而在经济发展、社会制度、思想、精神和艺术领域等方面领先于人类发展的社会文化。所以,一种农耕文明之所以能称为农耕文明,一是它要领先于人类社会的发展,二是这种领先主要得益于农耕文化,两者缺一不可。

张祜 字承吉,唐代著名诗人。他出生在清河张氏的望族中,家世显赫,被人称作张公子,有“海内名士”之誉。他的一生,在诗歌创作上取得了卓越成就。《全唐诗》收录他349首诗歌,他的诗歌较多,风格清新。

沈佺期 字云卿,他擅长写文章和诗词,最擅长写七言诗。他在长安考中了进士,还著了《三教珠英》,后来被任命为台州录事参军,又被拜为起居郎和修文馆直学士,他还有诗集十卷,诗歌散文流传较多。

武平一 名甄,以字行,他自幼博学,通晓《春秋》。后来辞官在嵩山隐居,修浮屠法,皇帝下诏招他,他也不去应诏。后来,唐中宗时他再次为官,被任命为修文馆直学士,迁考功员外郎。他擅长写诗词文章,有诗集一卷。

慈恩寺 我国著名的佛教寺院,位于陕西西安的南郊。始建于589年,初名无漏寺。648年,皇太子李治为其母文德皇后追荐冥福而扩建为大慈恩寺。唐代著名高僧玄奘曾经在此主持翻经院,讲习佛经,此寺为我国佛教法相宗的祖庭。

高适(700年~765年),他自小孤贫,却爱好交游,有游侠之风,并以建功立业为他的志向。20岁西游长安,功名未就而返。是唐代著名的边塞诗人。他的诗作笔力雄健,气势奔放,洋溢着盛唐时期所特有的奋发进取、蓬勃向上的时代精神。他与岑参并称“高岑”。把他与岑参、王昌龄、王之涣合称为“边塞四诗人”。

贡士 对我国古代中央一级科举考试中试者的称呼。原是指古代诸侯推荐给天子的学士。唐宋时期,科举考试中试者称“乡贡士”。明、清时,会试中试者统称贡士,贡士还不能做官,必须再经吏部考试,合格以后才能入仕,属于我国古代科举制度的重要部分。

火洲 吐鲁番的古名,我国古代丝绸之路的重镇之一,又称“火洲”,位于新疆中东部,天山东部的山间盆地。这里历史悠久,有四千年的文字记载,文化积淀深厚,遗存了很多文化遗址,出土了从数万件古代文物。它具有整个丝绸之路上最为丰富多彩的文化形式,多文化、多宗教、多民族在这里充分交汇和融合。

[阅读链接]

马球的对抗强度增加,缘于古代马具的改革。大约在西晋时期,也就是3世纪左右,马蹬才被我国古人发明出来。

马蹬的发明使得骑手双手获得了解放,随之马球变得越来越普及而好看。

马球在汉代起源,经过发展,在唐代开始盛行。由于马球的昌盛与古代骑术的发展有着一定关系,因此,它的发展必然受到骑术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