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元时期角抵的起起落落
北宋时期,著名的水浒英雄浪子燕青非常擅长相扑。后来,燕青听说山东泰安府有个任原摆下相扑擂台,他便前往泰安去迎战任原。
燕青脱了上衣,打着赤膊上了擂台,他要与任原对搏。旁边一个裁判从怀中取出相扑社条读了一遍,他对燕青说:“你知道了吧?根据相扑惯例,你不许暗算!”
燕青冷笑说:“我浑身上下只有一条短裤,拿什么去暗算他?”
任原冲了上去,要制服燕青。不想燕青却抢先了一步,他用右手扭住任原,伸出左手拦住任原,然后用肩胛顶住他胸脯,竟然直接将任原托了起来。燕青又借力旋转他,等转了5圈后,他将任原丢下了擂台,并大喊一声道:“下去吧!”
燕青轻而易举击败了任原,他被当时人们尊称为相扑的顶级高手。
后来,太尉高俅被捉到梁山,宋江设宴款待高俅,可高俅心中却不服气,醉后狂言道:“我从小学得一身相扑本领,天下没有我的对手。”
燕青一听非常生气,他哪能错过这个教训恶人高俅的机会,他上前要求与高俅较量一番,高俅应允了。
当时,两个人就脱了上衣,在厅阶上准备交手。一旁的宋江却担心燕青把高俅摔伤了,他急忙喊人把软褥铺上。
高俅抢先冲了过来,燕青轻轻伸出左手,一把将高俅扭住,稍一用力,他便将高俅颠翻在地。高俅半晌儿挣不起,急忙认输讨饶。燕青的这一扑,被人称做“守命扑”。
燕青只用一招,他就使高俅输得心服口服,可见燕青相扑的手段之高。
在宋代,相扑有很多招式。比如“虎抱头”就是以强打弱的招数,“鹁鸽旋”则是以小打大的,还有燕青的“守命扑”,便是以巧取胜的相扑动作。
宋代相扑也相沿了隋唐时期相扑的形制和招式,这个时候的相扑崇尚武力,而当时,角抵和相扑这两个词是通用的,而且还有了“争交”这一个新的名称。据宋代古籍记载:
角抵者,相扑之异名也,又谓之争交。
宋金元时期的角抵活动更加盛行了,无论是从角抵的技巧、规则和类型等方面来看,还是当时人们参与的热情程度,都说明当时的角抵活动得到了很大的进步和发展。
宋代的角抵活动十分兴盛,经过长时间的发展,它比原来更加成熟,也更加多样化了。其实,我国的角抵运动在经过战国秦汉时期的发展,在晋代出现了另一个名称,也就是“相扑”。
相扑在整个宋辽金元时期角抵的发展中占主要地位。当时朝廷中凡有盛大的宴会,皇帝经常要请相扑手来进行表演,以作席间的嬉乐,民间瓦市中的相扑之戏也广为盛行着。
当时北宋首都汴梁每年都要举行一两次相扑比赛,并且相扑当时成为了一种流行的表演节目,甚至还出现了女子相扑。
当时进行的女子相扑,一般都是先由女子出来对打一番,然后派出大力士来比赛,力气最大的相扑手便可以领得奖赏了。
角抵和相扑一样,虽然主要是靠力量来战胜对方,但有时也要讲究一定的技巧。在敦煌壁画中,绘有一幅五代齐梁时期的相扑图,图上画着两名大力士在一个方形地毯上比赛相扑的形象。
图画里这两名相扑手一个人一手在前,一手在后,他们用弓箭步直取对方。其中另一个人则双臂弯曲,低俯着身体,左右回旋,伺机反攻。两人上场后不是立即就扭抱在一起,而是找角度,看时机,显然那时候就十分讲究技巧方法了。
宋金元时期的相扑大致可分为两类,一类是正式决胜负的比赛,有打擂台的性质。据古籍中所载:
若论护国寺南高峰露台争交,顺择诸道州郡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方可夺其赏。
宋代正式决胜负的相扑比赛情景,可以从施耐庵所著的章回小说《水浒传》中可以见其概貌。以至于传说后来的摔跤运动就是浪子燕青所传所创的。
首先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那就是在宋代时的摔跤是有一定的规则的,而且是一顶专业的技术动作。
还有另一类相扑,这便是平日在瓦舍等场所里进行的表演性的相扑,它的竞争性不像前者那样激烈。每逢相扑表演的时候,观者如堵,万人空巷,在当时的东京和其他地方都有这种表演。
在当时的百戏演出中,相扑表演无疑是最能引起观众兴趣的内容。相扑者的服装,大多是沿袭前代的旧制,比赛双方都是赤裸上身,下身光腿赤足,也有足下穿靴子的,一般只在腰胯间束一个短裤。
后来在陕西出土的两块金代砖雕,上面雕刻的画面就很典型地反映了两个力士在相扑前的一个瞬间,他们的身上就只穿着一个短裤。
砖雕上的这一相扑形式跟后来的相扑完全一样,因此,相扑这个形式是从宋元时期一直保留下来的。还有,角抵的徒手相搏以较高低,或者闲暇时间的角抵游戏,特别是男系社会里最通行的一种竞技游戏。
日本的相扑不仅和我国的角抵相似,也与敦煌石窟中的相扑图中的相扑打扮一致,这很难说是一种纯粹的巧合。从日本有关相扑的文献记载正好和我国相扑发展时代相呼应看,很难说这之间没有什么关系。至少相扑一词是从我国传入日本的,这大概不会有什么异议。
日本有关相扑比较确切的文字记载,是8世纪初编纂成的《日本书纪》,书内记述第三十五代天皇为了接待古代百济国使者,召集了宫廷卫士举行相扑竞赛。
尽管日本的相扑由我国传入这个事实,目前没见到有明确的记载,但很多专家认为,在4世纪至6世纪,我国的角抵已经随着大量东渡的大陆移民传到了日本,而且相扑在我国出现后,也很快传到了日本。
还有,在宋代的史料中,角抵与相扑这两个名词其实是通用的,角抵是宋代宫廷宴会娱乐的压轴节目,根据史书《宋史·乐志》中记载:“第十九用角抵,宴毕。”
此外,在宋代著名学者孟元老所著的《东京梦华录》中《天宁节》中记载:
第九盏御酒慢曲子,宰臣酒慢曲子,百官酒舞三台,左右军相扑。宴退,臣僚皆簪花归私第。
不过,除了皇宫宴会里有相扑表演之外,朝廷的外交宴会也有相扑比赛。根据史书《宋史·礼志》记载:
使人到阙筵宴,凡用乐人三百人,相扑一十五人,于御前内等子差。
这段文献中的“内等子”就是皇帝的御前侍卫,他们都是摔跤能手。根据南宋文人吴自牧所著的《梦粱录》中记载:
内等子,隶御前忠佐军头引见司所管,于殿步诸军选膂力者充应名额,即虎贲郎将耳。每遇拜郊明堂大礼,驾前只顶帽、鬓发蓬松、握拳左右行者是也。
可见,当时的内等子都有很高超的摔跤技巧,当然也有规定的名额,其中分上等和中等各5对,下等8对。这些人都是经过专门挑选出来的,当时3年进行一次筛选,在本司中按照角抵的水平高低按名次编排等级的。
另外,在军队中为了提高士兵的武术水平,也经常举行角抵比赛。所以相扑在宋代军中十分流行,宋朝名将韩世忠和岳飞都在军中推行过相扑以求让军士们练武健身,他们还提拔相扑比赛得胜者为将领。
宋太祖赵匡胤还曾经专门制定了,军中以相扑决高下升迁的固定法则,并以相扑高手来担任御前内等子,每逢朝廷大朝会圣节或御宴中,他还照例用左右军相扑来助兴呢。
宋代著名诗人杨万里写诗赞美当时的相扑对决,诗云:
广场妙戏斗成材,才得天颜一线开。
角抵罢时还罢宴,卷班出殿戴花回。
宋代民间的角抵活动非常盛行。宋代由于商业和手工业的发展,城市经济繁荣,大城市如汴梁、临安和金陵等城市,人口都增加到了几十万之多,城市中开始有了供市民们娱乐的“瓦子”了。
在瓦子的各种娱乐表演项目中,相扑表演是最受人们欢迎的,相扑艺人也是各种表演艺人中最多的。
据南宋文人吴自牧所著的《梦粱录》中记载,仅南宋临安城一地就有著名的相扑艺人五六十之多。如撞倒山、金板沓、曹铁凛、周黑大、曹铁拳、王急快、董急快、韩铁柱、黑八郎等,这些都是书中记载的摔跤好手。
宋代社会上人们喜爱看相扑比赛,这在元末小说家施耐庵所写的《水浒全传》中有较详细的描写,这反映了宋代相扑的开展已经有了广泛的群众基础。
宋代人们称相扑比赛的规则叫“社条”,还称裁判叫“部署”。由于在比赛中可能会失手死人,赛前双方都要立下生死文书。而且,宋代已经有了全国性的相扑比赛。根据吴自牧所著的《梦粱录》中记载:
若论护国寺南高峰露台争交,须择诸道州郡膂力高强、天下无对者,方可夺其赏。
还有,在相扑比赛中夺得头赏的人,便可得到旗帐、银怀、彩缎、锦袄、马匹等奖品。南宋临安城的南高峰比赛是全国最高级的相扑比赛,赢得头名所获得的奖品是很丰盛的。
据说宋理宗景定年间,温州的韩福夺得了相扑冠军,他不仅获得了丰厚的奖品,他还被封了官,当时被任为“补军佐”一职。
还有,施耐庵所写的《水浒全传》上写的泰山庙会的相扑比赛,可见当时泰山庙会也是全国性相扑比赛的场地。
《水浒全传》中任原在擂台上夸口说:
四百座军州,七千余县治,好事香官恭敬圣帝,都助将利物来,任原两年白受了。今年辞了圣帝还乡,再也不上山东了。东至日出,西至日没,两轮日月,一合乾坤;南及南蛮,北济幽燕,敢有出来和我争利物的吗?
从这段话,可以证明在宋代的泰山庙会中,相扑已经是全国性的比赛了,甚至连奖品也是全国各地赞助来的,这更说明宋代的相扑运动是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的。
当然,还有明代刊印的《忠义水浒传》中有幅反映宋代摔跤场面的插图,图的左上方有一个官吏端坐着,他观看着摔跤比赛,身旁站立着一位侍从。
摔跤场台下,更有不少观者在观看摔跤比赛。这幅图像和《水浒全传》上所描写的摔跤情景基本是吻合的。还有,古代佚名所著的《角抵记》中记录了宋代一首《题墙上相扑画》,诗云:
黑汉勾却自汉颈,自人捉住黑人腰,
如人要辨输赢者,直须墙隤始一交。
这首诗反映了当时不仅广泛开展了相扑运动,而且还有了以相扑为题材的壁画。它还同时说明,相扑比赛都是以巧取胜的,当场便可以分出输赢,不必非要将对手打下台去。
据宋代文学家周密所著的《武林旧事》中记载,宋代的相扑表演艺人中还有一种假装相扑的艺人,他是由一个人俯下身来,穿着假外套,一个人扮成两个人在相扑的游戏。
还有,在北宋时,女子单独表演相扑也非常流行。宋代的艺人中就有了女相扑手,据宋代学者吴自牧所著的《梦粱录》中记载,南宋临安城中就有女相扑手赛关索、嚣三娘、黑四姐、张椿等10人非常有名。
宋代市井生活异常热闹,一幅《清明上河图》足够说明了这一切,而相扑运动也在这个时候发展到了顶峰。当时坊间出现了许多女相扑手,周密所著的《武林旧事》中称她们为“女飚”。
这便是说指她们的招数变幻难测,身法疾速如风,其实,这些女相扑高手的主要任务是热场,为男相扑正式比赛制造气氛,提升人气而已。但只要她们一登台,三教九流纷纷聚拢了过来,叫声、喊声和嬉笑声一浪胜过一浪。
史料中记载,正月十五上元节,都城开封有妇人相扑。女相扑手身穿无领短袖进行相扑比赛,引得观者如潮,就连皇帝都去观赏了。
还有,北宋著名政治家和文学家的司马光在他所写的《论上元令妇人相扑状》中记载,宋仁宗皇帝在宣德门观看各种艺人表演节目,其中就有女子的相扑表演。
她们体格肥硕健壮是其中的看点之一,但不足以吊起围观者全部的胃口。还有,举办活动的商贾也是功不可没的,当时的商人深谙眼球经济,又能抓住消费者窥视的心理,他们将这二者结合起来,场面不想火爆都不行了。
因此,当时朝廷重臣、著名史学家司马光首先就进行了激烈的反对,他认为这样有伤风化。为此他上书皇帝,请求禁止这种妇人相扑的风波。司马光在给皇帝的奏章中说:
臣窃闻今月二十八,圣驾御宣德门,召诸色艺人备进技艺,赐与银绢,内有妇人相扑者也被赏费。
上有天子之尊,下有万民之众。后妃侍旁,命妇纵观,而使妇人相扑于前,殆非所以隆礼法,示四方也。
司马光认为,宣德门是皇帝发号施令圣地,皇上携后妃在此观看女子相扑,有悖常道。所以,司马光要求皇帝加以取缔,提出了不能再让女子参加相扑比赛这个建议。
司马光以封建礼教思想反对女子相扑,这也迎合一部分封建士大夫们的心理,这对女子相扑运动的开展当然也很有影响,不过这还是没有从根本上妨碍女子相扑运动的发展。
后来事实也证明了,女子相扑并未因此而绝迹。到南宋时,都城临安举行男子相扑,总是先由女子相扑手进行表演,以招揽观众,这就是相扑表演的开场赛。
关于女子相扑艺人,这是我国最早的记载,但女子相扑这却不是最早的。早在三国时期,东吴的国主孙皓,他就曾经令宫女进行相扑表演,这种以娱乐为目的的相扑,当然不会有多少摔扑的技巧了。
不过,宋代的女子相扑却是非常讲究技巧的,它已经不是当初那些宫女们的相扑表演能相比的了。就以女子相扑来说,女子敢于和男人比赛相扑,在失败之后,却毫无羞怒之色,这的确说明了宋代的女子相扑在不断地进步。
宋代还出现了一部名为《角抵记》的书,它是一个署名调露子的人编写的。书中把宋代以前有关角抵的形式做了明确的记录,这是我国体育史上最早的一部角抵著作。
角抵也就是摔跤,它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一项优秀的民族体育项目。可是,由于种种历史的和社会的原因,留传下来的摔跤文献很少,《角抵记》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角抵专著,也是我国最早的一部体育史论著。
因此《角抵记》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历史摔跤文献。《角抵记》诞生于9世纪后期,它记载了我国从春秋战国到五代十国的摔跤历史。
据史书《宋史·艺文志·卷五》中记载,《角抵记》的作者是调露子,但调露子的真实姓名和年代却是无法考证的。
《角抵记》全书共分述旨、名目、考古、出处和杂说等几个部分,它详细地介绍了角抵名称的演变,如相搏、相扑、相扠、角抵、手搏、拍张等。
《角抵记》中还记载了古代角抵的规则。也就是只能是两人徒手互相角抵,即使在两军阵前,摔跤赌胜也不许其他将士协助,倘若有一个人手持了兵刃,那就不能算作摔跤。
至于比赛时间和采用的动作,在《角抵记》中并没有明确的规定,可以拳打脚踢、夹头颈和扭关节等,但最终必须把对方摔倒或使对方失去战斗力才算获胜。
《角抵记》的后一部分还记载了当时角抵比赛的实况,其中最热闹的是正月十五上元节。在角抵对表演时,经常出现万人空巷看比赛的盛况。
《角抵记》的作者对角抵的产生和发展作了较为系统的研究和总结,这是前无古人的。作者还大胆地反对了儒家的各种观点,对角抵作了公正的评价,这在当时是非常难得的一种思想。
作者实事求是地从民俗的崇尚、社会的发展和地理环境的影响等方面对角抵的产生发展进行了全面的论述,具有一定的科学性。
总之,《角抵记》是我国古代摔跤发展史中独一无二的传世佳作,为后人研究古代的体育活动发展史实和理论,提供了极其宝贵的依据,它的史料价值就显得更加珍贵了。
辽代的相扑运动也十分普及,辽国宫中得相扑活动极为盛行,而且还载入了辽国法典。辽代制度规定,皇帝在册封皇后时,要让艺人们表演百戏和角抵戏作为压轴节目。
辽代皇帝在宫中诞辰宴饮和宴请使臣以及各大型节日的宴会上,一般都有技艺精湛的相扑和角抵表演。
古籍记载,辽代天显四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在宴会群臣和各国使节时,他就在宴席上观看了俳优和角抵等表演节目。
还有,重熙十年十月,辽兴宗耶律宗真为了招待皇太子库里噶里生和北宰相驸马音巴宁,辽兴宗便命令御前卫士们表演角抵,以助酒兴。
不仅仅是宋辽两代,就连金代也十分推重相扑活动。金代皇帝往往从各类角抵比赛中,选拔武艺高强的武士来充当他的侍卫,以确保自己的安全。
史书《金史》中记载,金太祖完颜曾经令数人两两角抵,他的宗弟完颜昂年仅15岁,可他却在角抵比赛中连胜6人,而且屡战屡胜。
太祖完颜非常高兴,他对完颜昂说:“从今往后你便跟随我左右吧!”几天后,太祖赐给完颜昂一面金牌,让他佩带上金牌做自己的贴身侍卫。
元朝王室起于北方的蒙古族,他们在辽阔的草原上以游牧为生,他们的习俗便是重视骑马、射箭和摔跤,蒙古人称这三项为“男子三项竞技”。
在蒙古部落联盟选举中,只有男子三项竞技超群的人,才有资格被推为部落联盟的首领。蒙古大汗成吉思汗手下的名将合撒儿、别勒古台、木华黎、哲别和苏别额台等人,他们都是“男子三项竞技”的能手。
据《蒙古秘史》记载,成吉思汗于1218年远征前,他商议将汗位委托给皇子。于是拙赤、察哈台二子便开始竞争汗位了。
拙赤站起来揪住察哈台的衣领说:“如果我射箭射不过你,我自己咬断拇指放弃皇位。如果我摔跤摔不过你,我就自动倒地愿听父汗圣旨裁夺。”
这表明在蒙古族中继承汗位的人射箭和摔跤是重要条件之一。
还有,在蒙古那达慕大会上,男子三项竞技是大会的重要内容,获得冠军的人能得到很多的奖品。
后来到了元朝之后,蒙古人还要经常进行这三项竞技比赛。根据《元史》中的记载,元代大汗或者皇帝经常赏赐千两白银给角抵比赛的胜利者,这也说明了元代角抵的无比兴盛。
还有,蒙古族以游牧为生,妇女在游牧生活中也占有相当重要的地位,所以她们并不受到封建礼教歧视妇女观念的影响。蒙古妇女们也可以参加男子三项竞技比赛,而且有的妇女还胜过了男子。
据元代游历我国的马可波罗所著的《马可·波罗游记》中《海都女之勇力》记载:
王海都有一女,名叫阿吉牙尼扬,鞑靼语名光耀之月。
此女甚美,甚强勇,其父国中无人以力胜之。其父数欲为之择配,女辄不允,尝言有人在角抵中能胜我者则嫁之,否则,永不适人。
其父许之,听其择嫁所喜之人。有一贵胄,乃一富强国王之子,勇侠而甚健,闻此女角抵事,欲与之角,携千马毅然来此国中。
二人即至角场,相抱互扑,各欲扑对方于地,然久持而胜负不决。最后,女扑王子于地。
后来,在这次相扑比赛之前,王后及大臣均劝阿吉牙尼扬让漂亮的王子得胜,以便能够成全这桩完美的婚姻。但是阿吉牙尼扬断然拒绝了。
她说:“无论怎样,世界上没有任何东西可以使我做任何不对和没有理由的事。”
阿吉牙尼扬是我国元代的一个女性,她也是角抵比赛场上的一个摔跤能手,同时,在战场上她也是一个作战的勇士。据元代史书记载:
其父远征,辄携女与俱。盖扈从骑卫中使用武器者,无及其女也。有时女自父军中出突敌降,手擒一敌人归献其父,其易如鹰之捕鸟。每战所为,辄如此也。
阿吉牙尼扬真是女子中的角抵豪杰,是草原上的一只雄鹰。不过,元代皇帝们出于对江山社稷的考虑,他们严禁民间习武,就连摔跤也在禁绝之列。元代律令规定:
凡民间习练角抵之戏,学攻刺之术者,师、弟子并杖七十七。
[旁注]
擂台 我国旧时武术家比武的台,是武术散手的早期竞赛形式,后来也被引用到了围棋比赛上。通常分为有两种,一为由主办者摆出擂台,会下棋的人都可以上台与他较量,称为“打擂”。另一种由主办者设台,参加围棋比赛的人按报名程序上台较量,最终取胜者留在台上,以决出棋艺最高强者,称为“擂台赛”。
宋江 我国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梁山一百单八将之首,人称“孝义黑三郎”、“及时雨”和“呼保义”。他原本是郓城县押司,后来加入梁山,在托塔天王晁盖阵亡后成为梁山的首领,他极力主张接受朝廷的招安。他在历史上确有其人,历史上他是北宋宣和年间农民起义军的首领,后来投降宋朝。
齐梁 420年,东晋北府兵将领刘裕废恭帝自立,国号宋,史称刘宋。从此,我国的南方进入南朝时期,南朝先后有宋、齐、梁、陈四个朝代更替,每个朝代都很短暂,各存在了几十年,后人便用齐梁来表示南朝这一历史时期。
百戏 古代民间表演艺术的泛称,“百戏”一词产生于汉代,是对民间诸技的称呼,尤其以杂技为最主要的表演艺术,同时包括古代魔术、古代角抵戏和古代戏剧等。
御前侍卫 清太祖时期初建起了侍卫制度,而随着清王朝皇权的不断集中、巩固和发展,作为帝王近臣的侍卫队伍也在不断发展壮大,同时越来越详尽的侍卫制度建立起来,侍卫也被细致划分等级、规定名额。皇帝侍卫的待遇很高,地位也非常尊贵。侍卫以天子侍从身份而得以使用,也是一种特殊的政治待遇。
岳飞(1103年~1142年),字鹏举,我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战略家和抗金英雄,位列南宋中兴四将之首。他坚持抗金,十余年间,率领岳家军同金军进行了大小数百次战斗,所向披靡,是南宋最杰出的统帅,他的文学才华也是将帅中少有的,他的不朽词作《满江红》,是千古传诵的爱国名篇。
杨万里(1127年~1206年),南宋时期的著名诗人。历任国子博士、太常博士,太常丞兼吏部右侍郎,提举广东常平茶盐公事,广东提点刑狱,吏部员外郎等。他后来辞官归家,闲居乡里,与尤袤、范成大、陆游合称南宋“中兴四大诗人”、“南宋四大家”。他作诗25000多首,对后世文学发展影响深远。
金陵 南京的古称,简称宁,历史悠久,有着6000多年文明史、近2600年建城史和近500年的建都史,是我国四大古都之一,有“六朝古都”、“十朝都会”之称,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
宋理宗 赵昀,南宋皇室宗戚,赵匡胤之子赵德昭的九世孙。原名赵与莒,1222年被立为宁宗弟沂王嗣子,赐名贵诚,1224年立为宁宗皇子,赐名昀。后来他登基称帝,史称“宋理宗”。他是宋朝的第十四位皇帝,在位40年,享年60岁。
周密(1232年~1298年),字公谨,号草窗,又号四水潜夫和弁阳老人,他是南宋著名词人和文学家。后来,他隐居不仕,潜心写作,他的诗文都有成就,又能诗画音律,尤好藏校书,一生著述较丰。著有《齐东野语》、《武林旧事》、《癸辛杂识》、《志雅堂要杂钞》等杂著数十种,对后世文学的发展有很大贡献。
《清明上河图》 我国十大传世名画之一,为北宋的风俗画,绢本设色。该画卷是北宋画家张择端仅见的存世精品,属国宝级文物。作品以长卷形式,采用散点透视构图法,生动记录了我国12世纪城市生活的面貌,这在我国乃至世界绘画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具有很高的历史价值和艺术价值。
三教九流 泛指我国古代的宗教与各种学术流派,是我国古代对人的地位和职业名称划分的等级。也泛指社会上各种行业、各色人物。三教指的是儒教、道教、佛教。九流指的是儒家、道家、阴阳、法家、名家、墨家、纵横家、杂家和农家。
礼 也称礼乐,是我国古代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华“礼乐文化”奠定了我国成为“礼乐之邦”,也叫“礼仪之邦”。“礼乐文化”在中华文明史上,创造了人类的辉煌。早在夏商周时期,古代先贤就通过制礼作乐,形成了一套完善的礼乐制度,并推广为道德伦理上的礼乐教化,用以维护社会秩序上的人伦和谐。
儒家 又称儒学、儒家学说,或称为儒教,是我国古代最有影响的学派。做为华夏固有价值系统的一种表现的儒家,并非通常意义上的学术或学派,它是中华法系的法理基础,对我国以及东方文明发生过重大影响并持续至今的意识形态,儒家思想是东亚地区的基本文化信仰。
耶律德光(902年~947年),契丹国的第二位皇帝。他二十岁时便担任了天下兵马大元帅,立功甚多,所以同样有勇有谋的母亲述律后才对他另眼相看,在继承皇位的问题上全力支持他,947年,辽太宗耶律德光将国号由“大契丹国”改为“大辽”,成为辽朝首位皇帝。
耶律宗真 契丹名只骨,在位24年。他是辽圣宗的长子,1021年被册立为太子,1031年六月继承皇位,改元景福。他即位后,政治上趋于保守,国内矛盾逐渐尖锐。死于1055年,享年40岁,谥孝章皇帝。
成吉思汗(1162年~1227年),孛儿只斤·铁木真,蒙古帝国可汗,尊号“成吉思汗”。世界史上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1162年出生在漠北草原斡难河上游地区。1206年建立大蒙古国,此后多次发动对外征服战争,征服地域西达中亚、东欧的黑海海滨。1227年在征伐西夏的时候去世,埋葬在蒙古肯特山起辇谷。
大汗 我国古代北方部落的首领。“大”是至高无上和伟大的意思。“汗”是首领音译而来的。本意是王、皇帝和帝王等,也是古代蒙古族部落的首领。清代早期女真人努尔哈赤也曾经称过“大汗”。
社稷 开始指古代帝王和诸侯所祭的土神和谷神,后来也是国家的代称。社,古代指土地之神,古代把祭祀土地的地方、日子和礼都叫社。稷,指五谷之神,也就是掌管生长五谷的土地神祇,就是农业之神。
[阅读链接]
元代皇帝禁绝民间习武和衰竭,这严重地阻碍了角抵活动的开展。但也有个别皇帝例外,元武宗海山就大力倡导角抵。
大德十一年,元武宗因为马谋沙在武士的角抵中获胜,便越级提拔他为平章政事。后来,又一个叫阿里的人也在角抵比赛中获胜了,元武宗便赏赐阿里白银1000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