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唐举鼎的发展与兴盛
举鼎到了西汉时期,社会上十分重视练力活动,练力的方式仍然以扛鼎为主,但随着社会发展的需要,汉代的练力方式是更为扩大了。
后来在一块出土的汉代画像石上,共有7个人,左边两人手持兵器共同搏虎;第三个人弓步蹲身作拔树状;第四人手握一只死兽的尾巴,他把庞大的兽背在身上;第五人双手执鼎耳,他把鼎翻举过头顶;第六人双手抱一只幼鹿;第七人手中持着一个环状物。
这幅《搏虎扛鼎图》就是汉代的练力场景的真实重现了。所以,汉代练力的方法虽然仍旧利用生活工具,但是汉代练力的社会性质却也有所改变了,也就是由军事作战的练力,扩大到社会娱乐的表演了。
汉代著名文学家张衡在他所写的《西京赋》中描写长安城的娱乐表演,而在纷繁的杂技歌舞表演中,也有“乌获扛鼎,千斤若羽”的举鼎描写。这说明举鼎已经成为了一项社会娱乐项目。
汉代除了扛鼎的表演之外,也还有举各种重量的生活用具的,由汉代开始的举鼎项目,演变成为后代“舞轮伎”、“踢弄伎”、“举石”等杂技。
后来到了唐代,唐太宗李世民以科举取士,他冲破了魏晋以来的门阀政治。在唐代武则天时,除了科举取士以外,还增设了武举科目。武举考试的内容除了步射、马射、马枪之外,也开始有举鼎项目了。
这时的举鼎还是叫做“翘关”,但它已经不再是举门栓了,而是举一种特制的举重器具。据古籍记载,武举考试时所举的是一个木桩,并不算重。举法也与春秋时的翘关一样,是用双手握住一端的。
其实,这与唐代兵器的使用有关。唐代骑兵使用的马枪是需要用两臂力量掌握的,而练习翘关正是锻炼两臂的力量。
唐代从作战需要出发,制造适合的锻炼器械,这是古代从利用生活工具举重,向自制体育器械举重迈出了重要的一步。
唐代的举重除了作为军事训练的武举考试之外,也还是社会的娱乐活动。根据史书《新唐书·兵志》记载,唐玄宗天宝之后,京师军队的纪律废弛,便不得不用一些锻炼力气的方法加强军队的作战能力了,文中是这样记载的:
六军宿卫皆市人,富者贩缯彩,食粱肉,壮者为角觝、拔河、翘木、扛铁之戏。
其中的翘木就是翘关了,扛铁则是举各种铁制的器物。宿卫部队练习翘木、扛铁,并非都是为了训练,也是一种娱乐需要。
由于唐代木制的举重器具太轻,铁制的举重器具又太贵,都不利于广泛开展举重运动。后来就有了石制的举重器具。
举石球、掇石墩,都是用石制的举重器具。石质的举重器可以就地取材,并可以随意制成各种形状,既方便又省钱,对广泛开展举鼎运动有许多好处。从木铁制的举重器到石制的举重器,可以看做是古代普遍开展举鼎运动的一个标志。
元末著名小说家施耐庵在他所著的《水浒传》中有一段描写武松在安平寨举石的事,这表明了古代举石的方法,又反映了举石运动开展的情况。原文是这样写的:
武松把石墩略摇一摇,大笑道:‘小人真个娇惯了,那里拔得起?”
施思道:‘三五百斤的石头,如何轻视得它!”
武松便把上半截衣裳脱了下来拴在腰里,把那个石墩只一抱,轻轻地抱将起来,双手将石墩只一撇,扑地打下地里一尺来深。
武松再把右手去地里一提,提将起来望空中一掷,掷起来一丈来高,武松用双手去接,接来轻轻地放在原旧处。
武松这一撇、一掷、一接的举石方法,正是民间的举鼎动作,直至后来,民间的举石锁活动还保存了这几个动作。
古代的举鼎,在经历了举生活工具,特制木、铁举重器和石制举重器等阶段,反映了人民重视举重运动,不断改进运动器具,使举鼎能更广泛地在民间开展。
[旁注]
画像石 汉代地下墓室、墓地祠堂、墓阙和庙阙等建筑上雕刻画像的建筑构石。所属建筑,绝大多数为丧葬礼制性建筑,因此,本质上汉画像石是一种祭祀性丧葬艺术。画像石不仅是汉代以前古典美术艺术发展的颠峰,而且对汉代以后的美术艺术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在我国美术史上占有承前启后的重要地位。
《西京赋》 为东汉文学家、科学家张衡作。描述了长安的繁华,讽刺了社会的奢靡风气,有一定的文学价值和历史研究价值,并淋漓尽致地描绘出名都故城的盛大场面,表现了他在文学方面的较高成就。
武举 历史上的武举制度创始于唐代。武举的兴盛是明清两代,特别是在清代。明朝武举创制很早,但制度一直没有确定下来。清代情况大不相同,重视程度大大超过明代。加上封建国家大力提倡,制度日益严密,录取相对公正。因此,民间习武者对武举考试趋之若鹜。
武松 是古典小说《水浒传》中的主要人物之一,是梁山一百单八将之一,在梁山排行第十四位,人称行者武松。他神武非凡,曾经在景阳冈上空手打死一只吊睛白额虎,“武松打虎”的事迹也在后世广为流传。
[阅读链接]
在唐末笔记小说中,对社会上举各种重物者多有记载。
据说,唐代有个叫汪节的人,有一天他到长安城东渭桥边同别人打赌,他把一个重千斤的石狮子扔出去很远,甚至十几个人都抬不回来,人们只好又请他放回原处了。
还有,在唐僖宗时,四川绵竹有个王生,他表演过陆地拖船,甚至船上还有12个人在跳舞。最后他直拖到舞蹈完毕,却没有一点倦乏的意思。
这些记载都反映了唐代民间举鼎活动的开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