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力
开普勒的贡献
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是 16 世纪科学史上最伟大的成就。近代科学革命,正是以此为开端的。不过,这场革命开始时,规模还是很小的,而且不时地遭到中世纪反动教会势力野蛮的袭击。直到 17 世纪,自然科学还不过是一颗刚出土的嫩芽。
意大利勇敢的天文学家布鲁诺,坚持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观点,反动教会斥责他是异教徒。1600 年 3 月 17 日,他被活活烧死在罗马的百花广场上。
但科学从不是软弱无能的,近代科学革命面对反动势力的挑战,依然在黑暗中传播、发展。
天文学家开普勒的老师——丹麦天文学家第谷·布拉赫也信奉地球中心说,开普勒继承师命,想从他的老师遗留下来的资料中找出科学依据,来证明哥白尼的日心说是错误的。然而,他凑来凑去,观测到的数据与地心说总是不能吻合。终于,撇开地心说的念头在他脑海中产生了。他想,如果按哥白尼日心说计算,结果会如何呢?他计算了一下,同观测到的情况有点接近了,可依然不理想。
经过数年的埋头钻研,开普勒终于得出了正确的结论:地球确实和其它行星一样,在不停地绕太阳运行;但这个轨道并不是圆的,而是一个比圆复杂的椭圆。太阳也并不位于中心位置,而是处于椭圆的一个焦点上。
1609 年,开普勒发表了关于行星运动的两条定律。一条是:每一颗行星总是沿着一条椭圆轨道环绕太阳转,太阳则处在椭圆的一个焦点上;另一条是:从太阳到行星所连接的直线,在相等的时间内扫过同等的面积。9 年之后,他又发现了第三条定律:行星绕太阳一圈的时间的平方和行星各自离太阳的平均距离的立方成正比。这就是著名的开普勒行星运动三大定律。
由于开普勒的贡献,哥白尼的太阳中心说有了进一步的发展。太阳系诸行星的秩序终于澄清了。此后,天体之间的运动更吸引着人们的注意,到底是什么原因驱使着行星不知疲倦地绕太阳作规则的椭圆运动呢?也许有某种力作用于行星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