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水法检验轮子质量
战国时期以后,车成为交通运输的重要工具。因此,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很注意造车的各种工艺,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经验。其中车轮制作的检验方法十分简易、巧妙,又合乎科学道理。
我国古代手工艺专著《考工记》中的《轮人》条专门记述了“ ”(规)、“萭”、“水”、“县”、“量”和“取”六种检验轮子质量的方法,其中“水之,以(视)其平沈(沉)之均”的一法,充分体现了浮力知识的应用。
这种利用水法,来检验轮子质量的具体操作是:把轮子放在水里,看它沉到水面以下的部分是否平正,如果发现哪一方面有偏侧,那就表示这方面的质量太大,应该加以修理。
我们知道,一般木制的轮子,比重都小于水,所有放在水里,总是有一部分沉入水面下,另一部分浮出水面。
如果轮子的质量分布是均匀的,那么它的重心就一定位于它的几何形状的中心。这样的轮子,放在水里,必然是平正而不会倾侧的。因为放下水去的时候如果是倾侧的,浮力的作用点,也就是浮心,就将偏在沉下去较多的一边,这时重力的作用点如作用在几何中心位置上,竖直向上的浮力和竖直向下的重力就形成一个力偶,这个力偶使轮子恢复水平。而当轮子平正地浮在水面上时,重力作用线和浮力作用线刚好重合,浮力与重力就平衡了。
要是轮子的质量分布不均匀,情形恰好相反,这时轮子的重心一定偏在一边。如果它平正地放入水中,浮力的作用点,也就是浮心在正中,浮力和重力这时形成力偶,使轮子较重的一边下沉,较轻的一边上浮。直到重力作用线和浮力作用线重合时为止,轮子才静止。
这样,只要把轮子放进水里,如果轮子平正地浮在水面,就表示它的质量是均匀分布的。如果倾侧,就说明质量分布不均匀,还需要修正。
利用轮子在水中的沉浮来检验轮子各部分质量分布是否均匀,这种方法从实践上看简单易行,从理论上看也是正确合理的。
再值得一提的是,堪称集我国先秦时期应用力学知识之大成的《考工记》,是春秋末年齐国人的著作,也有人认为是战国初年的著作。总之,在公元前 3 世纪已开始流传,这比阿基米德发现浮力原理还要早一个世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