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

1556 土壤 指陆地表面由矿物质、有机质、水分和空气四种物质组成的,具有一定肥力,能够生长植物的疏松土层。肥力,是土壤的特殊本质, 对作物生长好坏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土壤是在生物、气候环境和人为耕作措施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它是由固、液、气三态物质共同组成的。土壤中的固体,主要包括由地壳风化物形成的矿物质和生物分解、积累的有机质;液体主要包括土壤水分及一些可溶性盐类,还有有机胶体的溶液;气体则是从大气中渗入到土壤孔隙中的空气。土壤又分为自然土壤和耕作土壤两大类:自然土壤是指主要受生物、气候、母质、地形、成土年龄等自然作用下形成的土壤。自然土壤上生长着自然植被,具有地带性特征。耕作土壤也叫农业土壤,是指自然土壤通过人类社会活动(如耕作、施肥、灌溉等)而形成的土壤,其肥力比自然土壤高。

1557 土壤肥力 指土壤供给植物生长所需要的水分、养料、空气和热量的能力。土壤肥力是土壤的特殊本质,是植物生长的基础。土壤肥力分为自然肥力和人为肥力。自然肥力是由母质、气候、生物、地形、时间等自然因素综合作用下,所产生和发展起来的肥力。人为肥力是人类长期精耕细作, 经过施肥、改良土壤等一系列农业措施形成的。

1558 土壤组成 是土壤中矿物质、有机质、土壤水分及土壤空气四个组成部分的合称。这四个组成部分的分配和比例是不同的,按容积来说,土壤固体部分约有 38%的矿物质和 12%的有机质。适于植物生长的土壤含 50

%的孔隙,在这部分孔隙中,土壤水分及土壤空气各占一半。在自然条件下, 空气和水分的比例经常变动。土壤中的四个组成部分是相互联系、相互制约的统一整体。

1559 土壤矿物质 是土壤的主要组成物质之一。在大多数土壤中,矿物质的重量占土壤固体物质总重量的 90%以上,因此矿物质被人们称为土壤的“骨骼”。土壤矿物质主要来源于成土的母质。按成因,土壤矿物质可分为原生矿物和次生矿物两类。

土壤矿物质的成分和性质对土壤的形成过程和理化性质都有极大影响。土壤矿物质与土壤的肥力水平,农业生产特性也有着密切关系。

1560 土壤有机质 土壤中来源于动植物体的所有有机物质,包括动植物残体、腐殖质及各种简单的有机物质等。土壤有机质是土壤固态物质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土壤肥力的主要物质基础之一。它们是植物和微生物的养料源泉。土壤有机质参与土壤发育过程,决定着土壤的生产性状。耕作、施肥等农业措施能调节土壤有机质含量,使土质疏松,保水、保肥,使土壤具有良好的耕作性能和较高的肥力。

1561 土壤质地 土壤中大小不同土粒的组合比例,叫做土壤质地。按粘粒、粉粒、砂粒等土粒所占的百分组成,又可分为砂土、壤土、粘土三类。砂土以砂粒为主,松散,透水通气,保水、保肥性差,土温变化也大。壤土为砂性、粘性适中的土壤,土性疏松,通气、透水,宜于耕作,适于作物生长。粘土是粘性重的土壤,保水、保肥性强,土壤紧密,不易耕作。

1562 砂土 见“土壤质地”。

1563 壤土 见“土壤质地”。

1564 粘土 见“土壤质地”。

1565 土壤水分 土壤水分是指存在和保存于土壤中的水分。土壤水分是土壤的重要组成部分,是植物吸水的最主要来源。土壤水分在土壤物质转化过程中起着重要作用。因此,土壤水又是土壤的形成和发育的重要因素。按照土壤水分存在的状态可分为固态水,气态水、束缚水和自由水四种

类型。(1)固态水是当土壤温度低于 0℃时,土壤中的水冻结成冰,以固体状态存在的水分。(2)气态水是以气体状态存在于土壤孔隙中的水分,其重量一般不超过土壤的 0.001%,气态水不能被植物吸收利用。(3)束缚水是土壤中被固体颗粒束缚而不能自由移动的水分。(4)自由水是土壤中能够自由移动的液态水。自由水可以被植物利用。

土壤水分主要来源于降水和灌溉水。还有沿毛细管上升供应土壤的水分,和大气中的水汽凝结成为土壤水,但其量甚微。

1566 土壤孔隙 土壤单粒或结构体之间存在的间隙,称为土壤孔隙。常按其直径大小分为毛(细)管孔隙和非毛管孔隙。毛管孔隙容易吸收保持水分,非毛管孔隙不能保持水分。非毛管孔隙透水、通气性好,所以又称“空气孔隙”。土壤孔隙对土壤中的水分、空气状况及根系伸展、微生物活动、养分转化等都有很大影响。

1567 土壤孔隙度 即土壤孔隙占土壤总体积的百分比。公式为:

土壤比重 - 土壤容重

土壤孔隙度(%) = 土壤比重 ×100

式中:土壤比重是指单位体积的固体土粒(除去孔隙的土粒实体)的重量与同体积水的重量之比,其大小决定于土粒的矿物组成和腐殖质含量,土壤的比重一般取其平均值 2.65。土壤容重是指单位体积(包括孔隙体积)内, 自然干燥土壤的重量与同体积水的重量之比。容重小于比重,容重一般为 1.0

—1.8。孔隙度反映土壤孔隙状况和松紧程度:一般粗砂土孔隙度约 33—35

%,大孔隙较多。粘质土孔隙度约为 45—60%小孔隙多。壤土的孔隙度约有55—65%,大、小孔隙比例基本相当。

1568 土壤酸碱度 又称“土壤反应”。它是土壤溶液的酸碱反应。主要取决于土壤溶液中氢离子的浓度,以 pH 值表示。pH 值等于 7 的溶液为中性溶液;pH 值小于 7,为酸性反应;pH 值大于 7 为碱性反应。土壤酸碱度一般可分为以下几级:

pH 值 土壤酸碱度

<4.5 极强酸性

4.5—5.5 强酸性

5.5—6.5 酸性

6.5—7.5 中性

7.5—8.5 碱性

8.5—9.5 强碱性

>9.5 极强碱性

土壤酸碱度对土壤肥力及植物生长影响很大,我国西北、北方不少土壤pH 值大,南方红壤 pH 值小。因此可以种植和土壤酸碱度相适应的作物和植物。如红壤地区可种植喜酸的茶树,而苜蓿的抗碱能力强等。土壤酸碱度对养分的有效性影响也很大,如中性土壤中磷的有效性大;碱性土壤中微量元素(锰、铜、锌等)有效性差。在农业生产中应该注意土壤的酸碱度,积极采取措施,加以调节。

1569 土壤热容量 亦称容积比热或容积热容量。土壤热容量是单位容积(1 立方厘米)的土壤温度升高(或降低)1℃时所需要的(或放出的)热量。在干燥情况下,土壤热容量等于 0.4—0.6 卡/立方厘米·度。土壤热容量越小,土温受热量影响而发生的变化就越敏感。由于土壤的固体物质热容量变化不大,所以整个土壤热容量的大小决定于土壤中空气和水分的含量, 如砂土含空气多,水分少,热容量就小,粘土则相反。

1570 土壤比热 单位重量的土壤(1 克),温度升高 1℃时所需要的热量。在干燥情况下,土壤比热(亦称重量比热或重量热容量)为 0.2 卡/克·度。

水的比热为 1 卡/克·度。因此,冬季田间灌水,可提高土壤比热,土温降低幅度小防止作物受冻。

1571 土壤结构 土壤中土粒和有机胶体、无机胶体相互胶结或排列的形式,叫做土壤结构。不同土壤或同一土壤的不同土层的土壤结构并不相同。常见的土壤结构有单粒状、团粒状、粒状、块状、片状及柱状等结构。其中团粒结构和粒状结构的土壤对农业生产较为有利。

1572 团粒结构 土粒胶结成直径 1—10 毫米的、近似圆球状的一种土壤结构。团粒内有毛管孔隙,团粒间有非毛管孔隙,使土壤既能保水,又能透水,并造成良好的土壤空气和热量状况,有利于根系的伸展及养分的保存和供应。团粒结构是土壤肥沃的标志之一。1573 土壤胶体土壤胶体是由两相物质组成的。一相为极细微的颗粒,颗粒的粒径小于一毫微米;另一相为土壤水分。小于一毫微米的颗粒在土壤水中呈悬浮状,就形成土壤胶体。土壤胶体按组成可分为无机胶体(如矿物质的粘粒)、有机胶体(腐殖质)、有机无机复合胶体(由无机胶体和有机胶体相互作用形成的产物,成分复杂) 三种。土壤胶体有较大的比表面积,在溶液中带有电荷,并有吸收、膨胀、收缩、分散、凝聚、粘结和可塑性等特性。由于土壤中有机胶体吸收性强, 因此土壤吸收某些溶解的养料就多,这样,土壤保肥性就强。土壤吸收性能对土壤结构的形成和土壤溶液的化学反应都有密切的关系。

1574 成土因素 母质、气候、生物、地形和时间是对土壤的形成有明显影响的五个因素,称为成土因素。

1575 成土过程 在成土因素相互作用下,形成各种不同土壤的过程。成土过程是物理、化学、生物共同作用的过程,包括岩石崩解,矿物质和有机物的分解、合成,土层中物质的淋失、淀积、迁移和生物循环等一系列步骤。成土因素不同,成土过程也不同。成土因素及成土过程若有改变,所形成的土壤也随之改变。

1576 成土母质 亦称“土壤母质”。简称“母质”。它是地壳表面的岩石经风化作用所产生的矿物细碎颗粒。母质可分为残积母质和运积母质两类,残积母质是指残存于原地未经迁移的成土母质;运积母质是指经过外力搬运后,沉积于其他地区的成土母质。运积母质又可分为坡积母质、冲积母质、洪积母质和风积母质等。母质颗粒之间存在孔隙、所以具有透气透水性, 并有一定的可溶性矿物养分,但仅能满足一些低等植物和微生物的生长,只有当低等植物和微生物不断新陈代谢,逐渐积累起丰富的有机物质时,才能使母质具有肥力,为高等植物生长提供条件,这时母质才发展成为土壤。

1577 腐殖质 土壤有机质的一种。动植物残体经微生物分解、转化, 又重新合成的复杂的有机胶体,叫做腐殖质。它的主要成分有胡敏酸,富里酸等,含量随土壤而异。腐殖质呈黑色或黑褐色,无定形。具有适度的粘结

性,能使粘土疏松,砂土粘结,是形成团粒结构的良好胶结剂。腐殖质由于本身含有多种养料,又有较强的吸收性,所以能提高土壤的保肥、保水性能, 也能缓冲土壤酸、碱度变化,有利于微生物活动和作物生长。

1578 凝聚作用 土壤胶体由溶胶(胶体溶液状态)转为凝胶(无定形絮状或凝胨胶状沉淀)称为凝聚作用。

由于土壤胶粒带有负电荷,不能相聚而相互排斥,成为分散状态形成溶胶。电位愈高,排斥力愈大,分散状态愈稳定。如果使胶体的电位降低至零, 胶粒则相互结合沉淀成为凝胶。电解质中的阳离子可中和胶粒负电荷,降低电位而促使胶粒接触而凝聚。除电解质的作用外,土壤在干燥、脱水、冻结时也能引起胶体凝聚作用。

土壤胶体的凝聚作用是形成土壤结构的重要因素。由于土壤中胶体的凝聚作用,土壤中的矿物质胶体颗粒,甚至有机胶体被固定下来,而这些被固定的物质很少或根本不被淋失,因而土壤的凝聚作用对于土壤中养分的保存也有很大作用。

1579 团聚作用 土壤由单粒状态变为团粒结构称为团聚作用。形成团粒结构的条件首先要有胶结物质,将土粒团聚在一起,此外还要有外力加以缠连,结合、分割、破散,促其形成一定形态的结构。

胶结物质指对土粒有胶结作用的物质,是团粒结构形成的主导因素,主要的胶结物质有腐殖质,菌丝体及粘液、粘粒、铁铝氢氧化物、硅酸凝胶及石灰等。

外力作用包括胶体的凝聚作用,土壤的干湿交替、冻融交替,植物根系对土壤的分割挤压等。因此,精耕细作,施用有机肥料、合理轮作倒茬,改良土壤酸碱性质及应用土壤结构改良剂都是促进团聚作用的重要措施。

1580 淋溶作用 指土壤中较细的土粒,化学元素随土壤水分由土壤表层向下层(或底层)移动的作用。淋溶作用的结果使得土壤剖面中形成淋溶层与淀积层。淋溶层中的可溶性物质和粘粒含量较低、酸性强,质地较粗。生物气候条件直接影响着淋溶作用的强弱,在湿润气候地区淋溶作用较

强,而在干旱、半干旱地区淋溶作用微弱甚至无淋溶作用。地形对淋溶作用的强弱也有影响,在较高的地形部位淋溶作用较强,而在地形低洼处淋溶作用弱或无淋溶作用。

1581 土壤剖面 指从地表到母质的垂直断面。不同类型的土壤,具有不同形态的土壤剖面。土壤剖面可以表示土壤的外部特征,包括土壤的若干发生层次、颜色、质地、结构、新生体等。在土壤形成过程中,由于物质的迁移和转化,土壤分化成一系列组成、性质和形态各不相同的层次,称为发生层。发生层的顺序及变化情况,反映了土壤的形成过程及土壤性质。土壤剖面发生层一般分为:表土层(A 层)、心土层(B 层)和底土层(C 层)。底土层中,还包括潜育层(G 层)。表土层也叫腐殖质—淋溶层,是熟化土壤的耕作层;在森林覆盖地区有枯枝落叶层。心土层也叫淀积层由承受表土淋溶下来的物质形成的。底土层也叫母质层,是土壤中不受耕作影响,保持母质特点的一层。潜育层也叫“灰粘层”,是在潜水长期浸渍下经潜育化作用形成的土层,土色蓝绿或青灰色,质地粘重,通气不良,养分转化慢。观察和了解土壤剖面是认识土壤、分析鉴定土壤肥力,制定耕作措施的最重要方法之一。

1582 腐殖质层 土壤剖面顶部,以腐殖质的积累为主要特征的土层。

由于腐殖质包裹着土粒或土块,使该层颜色常较下面土层较暗,具有团粒状或粒状结构,疏松透水并含有较多的植物生长所必须的营养元素。腐殖质厚度与土壤肥力的高低有密切关系,因此常将其作为评价土壤肥力的标准和土壤分类的依据之一。

1583 淋溶层 在土壤剖面中由水分淋溶作用所形成的土层。一般位于土壤剖面上部,又称 A 层。由于淋溶作用使得该层内植物的营养元素含量减少,质地较松,反应偏酸,肥力很低。

1584 淀积层 土壤剖面中承受上面淋溶下来的物质经淀积作用而形成的土层。一般位于土壤剖面中部又被称为 B 层。从淋溶层淋洗下来的可溶性物质,土壤胶体和细微物质在该层淀积,因此该层质地粘重,紧实不易透水, 含养分较多。本层发育程度直接受淋溶强度的影响,淋溶作用愈强烈,淀积层愈明显。

1585 母质层 也称“G”层,土壤的发生层次之一,位于土壤剖面下部, 上接淀积层,下接母岩,它是岩石风化物的残积物或运积物,未受成土作用的影响,基本上保持着母岩的特点。

1586 土壤类型 亦称土类。是把内在性质和外部形态相同或近似的土壤,归纳组合成一个完整的分类系统,称为土壤类型。我国采用的分类系统为:土类、亚类、土属、土种和变种五个等级。土类为这个系统的最高级单位。

1587 土壤地带性 也叫做土壤分布的地带性。地球表面各种土壤的分布有一定规律性,这种规律性是受生物和气候分布影响的,称之为土壤分布的地带性。土壤地带性包括土壤纬度地带性(或称水平地带性)、经度地带性和垂直地带性三种形式。土壤纬度地带性是指土壤随纬度的变化,而自南向北呈有规律的带状分布。这是由于不同纬度地区的气候特点和植物种类不同,在这些不同的成土因素的影响下发育不同的土壤。土壤经度地带性(相性)主要与距离海洋远近有关。由于距海远近的不同,气候的干湿状况也不同,生物特别是植物的分布,就随之从沿海向大陆中央发生明显的变化,在这些不同的成土因素作用下,形成的土壤与分布也相应地发生有规律的变化。土壤随山地海拔高度增加而有规律地递变称土壤的垂直地带性。

1588 冰沼土 在发育极地附近苔原带下的土壤。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最北部,北冰洋沿岸及附近岛屿。由于气候寒冷潮湿,地表覆盖着苔原植被,永久冻土层分布广,冻结深度不一,夏季解冻深度约 1—1.5 米,成土作用也只在这个深度范围内进行。因此,土壤积水,土温低,土层薄,有机质分解缓慢,土壤发育很弱,肥力较低。冰冻和夏季沼泽化是冰沼土的重要特性,冰沼土的表层,往往有一层薄薄的泥炭层。

1589 灰化土 分布在亚欧大陆和北美大陆北部,是寒温带湿润气候, 针叶林植被影响下发育形成的土壤。这种土壤土层薄,表层有含量不多的腐殖质,下面为灰化层。这种土壤酸性强,淋溶明显。灰化土在我国大兴安岭地区也有分布,多生长针叶林。

1590 棕壤 也叫“棕色森林土”。是温带湿润、半湿润气候条件下, 针阔叶混交林及落叶阔叶林下发育形成的土壤。分布在欧洲、北美洲及亚洲东部。我国东北长白山,大小兴安岭及华北西部、辽东半岛,山东半岛为多。棕壤地表有枯枝落叶层,下面有富含腐殖质的表土层和粘化的淀积层,土壤相当肥沃,林木繁茂。我国因山地森林早已破坏,棕壤遭受不同程度侵蚀,

保存完整剖面的很少。

1591 褐土 也叫“褐色森林土”。是暖温带旱生型落叶阔叶林、灌木丛或草甸植被下发育的土壤。分布在地中海沿岸和黑海周围等地。我国主要分布华北平原及平原边缘的山地地区。这种土壤整个剖面呈褐色,上层土层较厚,pH 值在 7 左右,接近中性,腐殖质含量约 1—2%土质疏松,易于耕作。褐土表层下面心土层呈微碱性反应并有碳酸钙的积累,在心土层中粘粒含量显著增加,对保水保肥起了一定作用。褐土是较肥沃的土壤,特别是水分充足时,它的养分效应好。在已开垦的褐土里,以熟化程度较高的“老黄土” 和“油性大黄土”为最肥沃。

1592 钙质土 凡土层中(心土层或底土层)含有钙积层或剖面各层皆含碳酸钙的土壤,都叫做钙质土。这类土壤包括黑钙土、栗钙土、灰钙土。黑钙土是发育在大陆性气候,半干旱草原地带下的暗黑色土壤。我国松辽平原、内蒙东部和西北零星地区都有分布。一般有完善的剖面,腐殖质层厚, 结构好,呈中性反应,自然肥力较高。栗钙土是在半干旱或干旱地带,草原植被下形成的土壤。栗钙土在我国松辽平原、内蒙古等地的西部及新疆准噶尔盆地北部有分布。栗钙土表层呈栗色,含一定数量的有机质及灰分,土壤结构不良,水分缺乏,整个剖面含有可溶性盐分。在栗钙土地区,如有水利条件的,可开垦农田,最好做天然牧场。灰钙土是在大陆性气候、荒漠草原地带、稀疏的旱生植被条件下发育成的土壤。在我国主要分布于甘肃、青海、内蒙古、新疆等地。土壤中有机质含量极少,松散无结构,呈碱性或石灰性反应。

1593 红壤 在亚热带气候条件下,常绿阔叶林下发育的土壤。红壤在我国主要分布在长江以南的丘陵和山区坡地。土中铁、铝元素丰富,呈红色, 一般酸性较强,有效磷少,剖面深厚。在红壤地区,应注意多施有机肥料, 适量施用石灰和磷肥,防止土壤被冲刷和注意旱季保墒。我国长江以南,有水利条件的红壤上,广泛地种植水稻,在低山丘陵上的红壤可以发展多种林副产品,如油茶、油桐、生漆、茶叶、竹类等。

1594 黄壤 亚热带湿润气候及常绿阔叶林植被条件下发育而成的土壤。广泛分布于亚洲南部、非洲中部、澳大利亚北部及欧洲、美洲部分地区。我国主要分布在云贵高原及闽、川、湘、桂等山地、丘陵地区。土壤母质中有铁的含水氧化物,故呈黄色。黄壤土质粘重,酸性强,有效磷含量少。发育好的剖面其表土层厚,腐殖质含量多。其用途同红壤。

1595 砖红壤 也称“赤土”。是热带高温湿润气候条件下、雨林和季雨林影响下发育的土壤。砖红壤在全世界热带地区都有分布,以印度和巴西分布较广并发育较典型。我国主要分布在海南岛、雷州半岛及云南、台湾的南部地区。砖红壤剖面发育明显,红色风化层相当深厚,土质粘重,表土为灰棕色,心土有暗色胶膜,并有较多的铁锰结核。土壤为强酸性,肥力异常贫瘠。

1596 燥红土 亦称热带稀树草原土。发育在我国海南岛西南部,以及非洲、南美洲部分地区。这些地区热量高、酷热期长、降雨量少,蒸发量大, 一年中有明显的旱季和雨季。

燥红土是在热带稀树草原或热带稀树灌丛草原条件下发育成的。茂密的草本植物引起生草过程的发育。燥红土有特殊的有机质积累过程。雨季植物地上部分生长旺盛,旱季时有机质分解缓慢。有利于粗有机质的积累,表层

有机质的积累。表层有机质含量常达 3—4%。含氮量也较高。总的说,燥红土的成土过程较弱,矿物风化程度较低,脱硅富铝化作用不明显。土壤中的阳离子交换量较高,可达每百克±18—30 毫克当量。由于淋溶作用较弱,又受旱季水分蒸发的影响,盐分有向表层积聚的趋势。故土壤的 pH 为 6.0— 6.5。在石灰性母质上发育的,其 pH 可达 6.5—7.0。

1597 黑钙土 指温带半湿润大陆性气候草甸草原植被下发育而成的暗

黑色土壤。土壤剖面发育较完善,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腐殖质层厚 30—80 厘米,粒状,团粒状结构明显,呈中性反应;心土为斑块状钙积层,有强石灰反应。黑钙土自然肥力较高。

黑钙土在欧亚大陆分布相当广泛,主要集中于苏联境内,非洲、美洲、澳洲也有分布。我国主要分布于东北松辽平原,内蒙古东部以及西北少数地区。

1598 黑土 分布在温带较湿润地区,在草甸草原植被下发育形成的土壤。如在我国黑龙江和吉林中部,大小兴安岭及长白山的山前台地。在茂密的草甸草原(称五花草塘)的覆盖下,每年积累大量的有机质。表土黑土层厚(30—70 厘米),黑土层中的腐殖质与土粒结合形成了团粒结构,有机质含量高,潜在肥力和有效肥力都高。表土疏松,通气性,透气性好,底土为黄土层(母质层),无钙积层和石灰性反应,保水保肥性强,土壤呈微酸性。所以黑土是一种肥沃的土壤。

1599 荒漠土 在内陆荒漠地带,由于雨水稀少,风大、蒸发强,温差大,致使植被稀疏,覆盖度极小,在这种条件下发育成的土壤,叫做荒漠土。荒漠土在我国主要分布在内蒙西部和新疆天山南北的石质戈壁地区。荒漠土又分为灰棕荒漠土和棕色荒漠土。它的有机质含量极少,地表多为砾幂,呈强石灰性和强碱性,下部有石膏层。

1600 高山寒漠土 亦称“高山漠土”。是在常年低温潮湿的气候条件下,地衣、苔藓等耐寒而又生长期短的植物分布地带下发育的土壤。在我国青藏高原高山顶端多有分布,一般在雪线以下,土壤发育差,土层浅薄,土壤含大量石砾,在岩隙内存少量土粒,呈中性至微碱性反应。

1601 火山灰土 在火山灰母质上发育的土壤,俗称为“火山灰土”。主要分布在世界近代火山活动较频繁地区。发育较好的火山灰土已有明显纵向分化,表层有机质含量很高。这种土壤质地粗糙,易受侵蚀。

1602 鸟粪土 亦称“磷质石灰土”,是一种分布在我国南海诸岛上的一种含磷丰富的沙质土壤。其成土过程主要受珊瑚砂母质及鸟粪堆积两种因素控制。珊瑚的残体在海浪作用下磨成细砂,堆积在岛上,在当地生物气候条件下,逐渐发育成土壤。鸟粪土质疏松,粘粒极少,碳酸钙含量在 20—50

%之间,土壤呈碱性反应。由于岛上鸟类活动频繁,积聚了一层厚厚的鸟粪, 鸟粪中富含有机磷质,经风化淋溶,使土壤含磷成分大,比热带地区一般土壤含磷量高几十到几百倍。是很好的磷质资源。

1603 盐碱土 分布在地势低平,地下水位较高,半湿润、半干旱和干旱的内陆地区。地下水中的可溶性盐分沿土壤毛细管上升到地表后,水分蒸发了,而盐分则聚积形成了盐碱土。滨海盐碱土是海水浸渍形成的。我国盐碱土主要分布在西北、华北和东北平原的低地、湖边或山前冲积扇的下部边缘,以及沿海地带。盐碱土可分为盐土、碱土两大类。盐土中以含氯化钠和硫酸钠为主,这两种盐类聚集在土壤表层,形成白色盐结皮。碱土中含可溶

性盐少,B 层有坚实的柱状结构,富含碳酸钠。故 B 层为强碱性我国的盐土分布较广。碱土仅是零星分布,在春旱时,弱盐土地表常呈现一片白色盐霜, 影响作物出苗或出全苗。改良盐土是通过排水、洗盐等水利措施,并用种植绿肥、施有机肥或种水稻等农业措施对盐进行改良。改良碱土可施用石膏或硫磺,也可采取播种牧草或种水稻与施石膏等综合措施。

1604 耕作土壤 又称“农业土壤”。指自然土壤通过人类长期的农业生产活动和自然因素综合作用,造成适于农作物生长的土壤。由于施肥、灌溉、耕作等农事活动,带来大量新的物质,改变了原有的自然土壤的层次和土壤肥力发展的方向、方式和速度,因而,人类的农业生产活动是耕作土壤形成中的主导因素。在合理利用改良培肥可使耕作土壤的肥力超过自然土壤。

1605 水稻土 是人类长期种植水稻形成的耕作土壤。为我国主要耕作土壤之一,凡有水利条件的地区都可种水稻,也都有水稻土的分布。这种土发育在各种自然土壤上。在水淹灌溉条件下,由于缺氧,土壤中的氧化铁被还原为氧化亚铁,氧化亚铁易溶于水而在土层中移动。当排水后(或稻根影响),氧化亚铁又被氧化为不溶性氧化铁而淀积起来,因此剖面特征为:耕作层(表层)深灰色,略有锈色条纹;表层之下为犁底层,土壤坚实粘重; 再下层为受地下水影响的升降层,有锈色斑点、条纹和铁子;最下层为潜育层,呈灰蓝色,粘重。土壤质地和酸碱度因地区、因耕作时间长短不同而有差异。

1606 紫色土 主要分布在我国四川盆地及云贵高原及华南的一些丘陵地区。紫色土是在紫色页岩和砂页岩上发育起来的。由于土壤的母质富含磷和钾等,因此,紫色土含矿物养分较多,土质疏松,但易遭受水土流失,土层浅薄。

1607 土壤次生盐渍化 由于灌溉、排水及农业技术措施运用不当,土壤中含盐量随着地下水水位的升高而升高。在强烈蒸发作用下,地下水中的盐分连同底土中所含的盐分都沿毛细管向上移动,并积聚于表土层,使土壤发生盐渍化而危害作物生长的现象。防治措施:开沟排水,降低地下水位; 建全排灌系统,加强灌溉管理;合理运用农业技术措施。